納蘭性德

關燈
納蘭性德字容若,初名成德,後避東宮嫌名,改曰性德,為太傳明珠長子。

    年十七補諸生,明年舉順天鄉試,康熙丙辰(一六七六)應殿試,賜進士出身,選授三等侍衛,尋晉一等。

    自幼聰敏,讀書一再過即不忘。

    尤喜為詞,自唐、五代以來諸名家詞,皆有選本。

    以洪武韻改并聊屬,名《詞韻正略》。

    所著《側帽集》後更名《飲水集》者皆詞也。

    好觀北宋之作,不喜南渡諸家,而清新秀隽自然超逸,海内名為詞者皆歸之。

    數歲即善騎射,自在環衛,益便習,發無不中。

    其扈跸時,琱弓書卷,錯雜左右,日則校獵,夜必讀書。

    不肯輕為人謀,謀必竭其肺腑。

    所交遊皆一時■〈亻隽〉異,於世所稱落落難合者,若無錫嚴繩孫、顧貞觀、秦松齡、宜興陳維崧、慈溪姜辰英,尤所契厚。

    吳江吳兆骞,久徙絕塞,性德聞其才名,贖而還之。

    坎坷失職之士,走京師,生館死殡,於赀财無所計惜。

    生於順治十一年(一六五四),卒於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年三十一。

    (節錄徐乾學《納蘭君墓志銘》)曾刊《通志堂經解》,自著有《通志堂集》後附《通志堂詞》,為顧貞觀所定。

    清季許增複為彙集諸家刊本,為《納蘭詞》五卷,附補遣一卷,刊入《榆園叢刻》中。

    朱孝臧題雲:“蘭錡貴,肯作稱家兒?解道紅羅亭上讀,人間甯獨小山詞?冷暖自家知。

    ”(《彊村語業》卷三)清代令詞,蓋未有過於性德者矣。

     ○江城子 〔詠史〕 濕雲全厭數峰低,影凄迷,望中疑。

    非霧非煙神女欲來時。

    若問生涯原是夢,除夢裡,沒人知。

     ○台城路 〔塞外七夕〕 白狼河北秋偏早,早橋又迎河鼓。

    清漏頻移,微雲欲濕,正是金風玉露。

    兩眉愁聚。

    待歸踏榆花,那時才訴。

    隻恐重逢,明明相視更無語。

    人間别離無數。

    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伫。

    連理千花,相思一葉,畢竟随風何處?羁凄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

    今夜天孫,笑人愁似許! 【評】譚獻曰:逼真北宋慢詞。

    (《箧中詞》一) ○浣溪沙六首 消息誰傳到拒霜?兩行斜雁碧天長,晚秋風景倍凄涼。

    銀蒜押簾人寂寂,玉钗敲竹信茫茫,黃花開也近重陽。

     睡起惺松強自支,綠傾蟬鬓下簾時,夜來愁損小腰肢。

    遠信不歸空站望,幽期細數卻參差,更兼何事耐尋思? 誰道飄零不可憐?舊遊時節好花天,斷腸人去自今年!一片暈紅才著雨,幾絲柔柳乍和煙,倩魂銷盡夕陽前!(《榆園叢書》本别有題雲:《西郊馮氏園看海棠,因憶香嚴詞有感》。

    《才》作《疑》,《幾絲》句作《晚風吹掠鬓去偏》。

    ) 記绾長條欲别難,盈盈自此隔銀灣,便無風雪也摧殘。

    青雀幾時裁錦字?玉蟲連夜翦春幡,不禁辛苦況相關?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沈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隻道是尋常。

     腸斷斑骓去未還,繡屏深鎖箫寒□,一春幽夢有無間。

    逗雨疏花浪澹改,關心芳草淺深難,不成風月轉摧殘。

     ○蝶戀花四首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塊。

    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鄉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鈎說。

    唱罷秋填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栖蝶。

     眼底風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

    欲倩煙絲遮别路,垂楊那是相思樹!惆怅玉顔成間阻,何事東風,不作繁華主?斷帶依然留乞句,斑骓一系無尋處。

     又到綠楊曾折處,不語垂鞭,踏遍清秋路。

    衰草連天無意緒,雁聲遠向蕭關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隻恨西風,吹夢成今古。

    明日客程還幾許?沾衣況是新寒雨。

     蕭瑟蘭成看老去,為怕多情,不作憐花句。

    閣淚倚花愁不語,暗香飄盡知何處!重到舊時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蓮苦。

    休說生生花裡住,惜花人去花無主。

     【評】譚獻曰:勢縱語咽,凄澹無聊,延已、六一而後,僅見湘真。

    (《箧中詞》一) ○又 〔出塞〕 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

    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

    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榆園本《據》作《數》,下阕首句作《幽怨從前何處訴?》) ○河傳 春淺,紅怨,掩雙環。

    微雨花間,書閑,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