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漁歌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鹧鸪天元日詠荠菜,用去年荠菜韻
鮮荠登盤乍吐花,嫩苗争長傲春奢。
已知草色迎年綠,略有新黃發柳芽。
山之罅,水之涯。
風絲日影暖相加。
歲朝圖上應添寫,小白微青最可誇。
【校】下“荠菜”二字,為況氏所删。
玉連環影元日解九連環 連絡,個筒環相約。
解得開時,本自無纏縛。
系連環,解連環,一笑人間萬事理皆然。
琴調相思引題百福老人藍筆畫蘭 同心芳草澹青鈎,豔過春花冷過秋。
翰林學士,畫意本清幽。
神品倩人題好句,生绡尚有暗香留。
老人名字,千古足風流。
鈍宦曰:百福老人者,錢箨石也。
滿江紅人日觀音院餞雲姜南歸 歸去來兮,怕君去、少留君坐。
說不盡、離愁彼此,淚随聲堕。
野店長途當自愛,脂車秣馬須親課。
報平安兩字寄書頻,君休惰。
新年事,匆匆過。
冰初解,東風大。
隔江關千裡,相思無那。
今日分襟何日見,觀音不管人些個。
聽一聲珍重去難留,傷心我。
風入松春燈次夫子韻二首 沿河新草綠堪挑,花柳漸開包。
六鳌海上淩風至,獻明珠、火樹蟠桃。
十裡朱闌畫閣,滿天月壁星轺。
太平樂事慶清朝,結伴走天橋。
钿車遊馬笙歌隊,望青簾、春酒新燒。
紅燭緣街引路,浮圓到處元宵。
華堂春暖設春筵,燈彩月華天。
上元南極開芳宴,宴群仙、香袅雲盤。
彩服庭前兒女,貂裘門下衣冠。
春王寶箓注延年,松柏豈雲殘。
喜君與我生同歲,祝三多、樂勝從前。
好景何如今夕,新詩載入芸編。
十六日夫子誕日。
【校】“花柳漸開包”,況氏改為“絲柳漸垂條”豈雲殘,況氏改為“蔭常圓”。
醉紅妝自題海棠摺扇贈雲林 木欣欣兮春向榮。
試新妝,出華清。
宿酲未解尚懵騰。
嬌無那,畫欄憑。
碎紅滴露染猩猩。
昨宵雨,曉寒輕。
特為玉樓人作畫,三五朵,一枝橫。
【校】“木欣欣”句,況氏改為“薄寒輕暖近清明”。
“昨宵雨”二句,況氏改為“燒绛燭,照娉婷”。
“特為”句,況氏改為“須知畫意即詩情”。
鵲橋仙雲林矚題閏七夕聯吟圖 新秋逢閏,鵲橋重駕,兩度人間乞巧。
欄幹斜轉玉繩低,問乞得、天機多少 閨中女伴、天邊佳會,多事紛紛祈禱。
神仙之說本虛無,便是有、也應年老。
【校】鵲橋,西泠本“鵲橫”,誤。
欄幹斜轉,況氏改為“參橫月轉”。
“神仙”句,況氏改為“總然天上有神仙”。
“便是”句,況氏改為“怕也共、有情天老”。
浪淘沙正月廿七聞雁憶雲姜 别後計行郵,将到揚州。
相思一日似三秋。
惱煞雁行天上字,字字離愁。
回首憶春遊,花底勾留。
奈何歲月太悠悠。
數至海棠開日近,不見歸舟。
【校】計行郵,況氏改為“數征郵”。
将到,況氏改為“應到”。
“奈何”句,況氏改為“三分春又一分休”。
數至,況氏改為“屈指”。
金縷曲自題聽雪小照 兀對殘燈讀。
聽窗前、蕭蕭一片,寒聲敲竹。
坐到夜深風更緊,壁暗燈花如菽。
覺翠袖、衣單生粟。
自起鈎簾看夜色,厭梅梢萬點臨流玉。
飛雪急,嗚高屋。
亂雲黯黯迷空谷。
擁蒼茫、冰花冷蕊,不分林麓。
多少詩情頻在耳,花氣薰人芬馥。
特寫入、生绡橫幅。
豈為平生偏愛雪,為人間留取真眉目。
欄幹曲,立幽獨。
【校】“飛雪急”二句,況氏改為“飛霰急,響高屋”。
黯黯,況氏改為“堆絮”。
擁,況氏改為“入”。
頻在耳,況氏改為“頻到耳”。
鈍宦曰:太素有題聽雪小照詞。
(按:太素此詞今未見。
) 一剪梅聞雲姜渡河信 聞道行程已渡黃。
江北淮南,時雨浪浪。
錦書春信遠相将。
嗟我懷人,實彼周行。
兩岸青山客夢長。
千裡之思,一日難忘。
綠楊城郭近雷塘。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校】時雨浪浪,況氏改為“雲樹蒼茫”。
之思,況氏改為“相思”。
杏花天同遊南谷,雲林妹先返,怅然賦此 倚樓目送人歸擊,望不盡、杏花深處。
香車轉過山前路,苦被垂楊遮住。
方七日、唱予和汝。
匆匆返、去而不顧。
雖雲小别愁難訴,彼此相思情互。
況評:情深乃爾,是亦獨艁。
更漏子憶雲林 雨絲絲,風細細,盡是消魂滋味。
風細細,雨絲絲,相思十二時。
已知草色迎年綠,略有新黃發柳芽。
山之罅,水之涯。
風絲日影暖相加。
歲朝圖上應添寫,小白微青最可誇。
【校】下“荠菜”二字,為況氏所删。
玉連環影元日解九連環 連絡,個筒環相約。
解得開時,本自無纏縛。
系連環,解連環,一笑人間萬事理皆然。
琴調相思引題百福老人藍筆畫蘭 同心芳草澹青鈎,豔過春花冷過秋。
翰林學士,畫意本清幽。
神品倩人題好句,生绡尚有暗香留。
老人名字,千古足風流。
鈍宦曰:百福老人者,錢箨石也。
滿江紅人日觀音院餞雲姜南歸 歸去來兮,怕君去、少留君坐。
說不盡、離愁彼此,淚随聲堕。
野店長途當自愛,脂車秣馬須親課。
報平安兩字寄書頻,君休惰。
新年事,匆匆過。
冰初解,東風大。
隔江關千裡,相思無那。
今日分襟何日見,觀音不管人些個。
聽一聲珍重去難留,傷心我。
風入松春燈次夫子韻二首 沿河新草綠堪挑,花柳漸開包。
六鳌海上淩風至,獻明珠、火樹蟠桃。
十裡朱闌畫閣,滿天月壁星轺。
太平樂事慶清朝,結伴走天橋。
钿車遊馬笙歌隊,望青簾、春酒新燒。
紅燭緣街引路,浮圓到處元宵。
華堂春暖設春筵,燈彩月華天。
上元南極開芳宴,宴群仙、香袅雲盤。
彩服庭前兒女,貂裘門下衣冠。
春王寶箓注延年,松柏豈雲殘。
喜君與我生同歲,祝三多、樂勝從前。
好景何如今夕,新詩載入芸編。
十六日夫子誕日。
【校】“花柳漸開包”,況氏改為“絲柳漸垂條”豈雲殘,況氏改為“蔭常圓”。
醉紅妝自題海棠摺扇贈雲林 木欣欣兮春向榮。
試新妝,出華清。
宿酲未解尚懵騰。
嬌無那,畫欄憑。
碎紅滴露染猩猩。
昨宵雨,曉寒輕。
特為玉樓人作畫,三五朵,一枝橫。
【校】“木欣欣”句,況氏改為“薄寒輕暖近清明”。
“昨宵雨”二句,況氏改為“燒绛燭,照娉婷”。
“特為”句,況氏改為“須知畫意即詩情”。
鵲橋仙雲林矚題閏七夕聯吟圖 新秋逢閏,鵲橋重駕,兩度人間乞巧。
欄幹斜轉玉繩低,問乞得、天機多少 閨中女伴、天邊佳會,多事紛紛祈禱。
神仙之說本虛無,便是有、也應年老。
【校】鵲橋,西泠本“鵲橫”,誤。
欄幹斜轉,況氏改為“參橫月轉”。
“神仙”句,況氏改為“總然天上有神仙”。
“便是”句,況氏改為“怕也共、有情天老”。
浪淘沙正月廿七聞雁憶雲姜 别後計行郵,将到揚州。
相思一日似三秋。
惱煞雁行天上字,字字離愁。
回首憶春遊,花底勾留。
奈何歲月太悠悠。
數至海棠開日近,不見歸舟。
【校】計行郵,況氏改為“數征郵”。
将到,況氏改為“應到”。
“奈何”句,況氏改為“三分春又一分休”。
數至,況氏改為“屈指”。
金縷曲自題聽雪小照 兀對殘燈讀。
聽窗前、蕭蕭一片,寒聲敲竹。
坐到夜深風更緊,壁暗燈花如菽。
覺翠袖、衣單生粟。
自起鈎簾看夜色,厭梅梢萬點臨流玉。
飛雪急,嗚高屋。
亂雲黯黯迷空谷。
擁蒼茫、冰花冷蕊,不分林麓。
多少詩情頻在耳,花氣薰人芬馥。
特寫入、生绡橫幅。
豈為平生偏愛雪,為人間留取真眉目。
欄幹曲,立幽獨。
【校】“飛雪急”二句,況氏改為“飛霰急,響高屋”。
黯黯,況氏改為“堆絮”。
擁,況氏改為“入”。
頻在耳,況氏改為“頻到耳”。
鈍宦曰:太素有題聽雪小照詞。
(按:太素此詞今未見。
) 一剪梅聞雲姜渡河信 聞道行程已渡黃。
江北淮南,時雨浪浪。
錦書春信遠相将。
嗟我懷人,實彼周行。
兩岸青山客夢長。
千裡之思,一日難忘。
綠楊城郭近雷塘。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校】時雨浪浪,況氏改為“雲樹蒼茫”。
之思,況氏改為“相思”。
杏花天同遊南谷,雲林妹先返,怅然賦此 倚樓目送人歸擊,望不盡、杏花深處。
香車轉過山前路,苦被垂楊遮住。
方七日、唱予和汝。
匆匆返、去而不顧。
雖雲小别愁難訴,彼此相思情互。
況評:情深乃爾,是亦獨艁。
更漏子憶雲林 雨絲絲,風細細,盡是消魂滋味。
風細細,雨絲絲,相思十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