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原精舍詩集

關燈
始春初堂望鐘山餘雪 餘雪冠岩巒,高高水上看。

     笳音切雲起,人語落溪殘。

     釣穩魚痕長,晴完雁背寬。

     引春文石徑,梅氣自生寒。

     雞鳴寺倚樓作 晴磴輝初眼,虛樓蕩醉痕。

     劃洲如線水,衛郭落鐘村。

     逐鹜旗邊合,群峰雪後尊。

     留窺巢底月,井口出啼魂。

     正月十七日探梅俞園感逝成詠 紅豔蕾初胎,依然手植梅。

     年年花滿眼,湖海一歸來。

     欄楯迷前賞,風香寫獨哀。

     魂兮尋月下,應伴繞千回。

     翔冬示上元夜對月之作次韻奉獻 抱古向天語,姚灣一士癡。

     逢迎銜淚月,飛出寫雲詩。

     笛冷城頭客,巢安葉底兒。

     挂霄明寸夢,過有羽衣知。

     雨花台登山 霁郭開吾意,孤尋瘗血岡。

     放春茸短短,翻野吹茫茫。

     石顆蛇遺卵,濠圍鼠養瘡。

     難忘随牧豎,飛雨在殘陽。

     南城外劉氏廢園 度阡穿亂冢,倒眼舊過園。

     斥廢留枯樹,追攀倚斷垣。

     池魚吞石氣,籬犬吠詩魂。

     滿抱纖兒恨,依稀故國痕。

     莫愁湖看雨 休蹄浮磬野,濕鬓落髹椽。

     半暝湖吹雨,一痕山卧煙。

     亂愁鴻雁底,舊句虎狼邊。

     對茗魂相語,棋坪換歲年。

     遊孝陵 穿郭趨斜徑,晴雲片片逢。

     春痕新草木,岩氣隐虬龍。

     殘甓同遺玺,孤亭倒晚鐘。

     古悲收載去,仕女莫相從。

     同袁伯夔絜漪園觀梅 單車沖雨去,花盛舊園池。

     一徑曾扶醉,三年得再窺。

     香寒蜂避屐,影好鵲存枝。

     飄夢東風滿,安知主客誰。

     鶴亭移監丹徒權關來金陵邀酌水榭寫示雜詠十二篇 抱關無人事,坐領好江山。

     歌誦歸能者,英靈盡喚還。

     古懷迷醉醒,天運保癡頑。

     偶過分魚炙,傳詩溪水灣。

     乙庵七十生日寄祝茲篇 東南一儒霜髯髭,曰無所為無不為。

     卧起岑樓臣海圍,膝穿木榻嗟庶幾。

     朝嚄暮唶聲尤伊,其學溔漭迷津涯。

     包纏流略演孔姬,寶書斷爛堆案窺。

     葉乘洞箓究密微,旁溢文字酣歌詩。

     光怪震發莊嚴持,夏殷敦卣周尊彜。

     眦眵口哆懾且推,賓從過者雜華夷。

     絡繹問難決然疑,芒乎據梧杜德機。

     亦騁恢詭相諧嬉,物論與之為嬰兒。

     往事騰踏前旄麾,薄勤化誨哺瘡痍。

     蔽埃曆塊駕安馳,棄遺畏壘一拂衣。

     大盜覆國舉踵随,九土幽晦霰集之。

     竄居獨寐哀黍離,挽日去倚魯戈揮。

     光景破碎雷霆欺,龍穴奔噬千蛟螭。

     糾結搪撞乘孤危,道尊歸來鷗鹭知。

     吐納剛氣真宰垂,芽腹寸穎撐天維。

     有海終作精衛飛,有山終獲愚叟移。

     至人神凝物不疵,民彜聖典交起衰。

     久遠系公益豪厘,景風吹長貞松枝。

     卞薇閣索題先大父光河中丞夜燈圖 名賢奮虀鹽,約略出母教。

     功烈滿青史,一燈食其報。

     卓荦光河公,逸事寒榴照。

     執卷機織旁,樞牖影廊廟。

     孤鶴培毛翮,騰作九天嘯。

     清文麗玉堂,高勳聳雲峤。

     輝光浴中外,籌策播入告。

     歲月戀恩勤,夢暖螢點耀。

     寫為宵課圖,依依兒時貌。

     尚書恢前谟,諸孫并英妙。

     傳家曆三世,箧衍珍圭瑁。

     褰裳翔漢濱,毀室掠群盜。

     輾轉烽火間,阊阖何由叫。

     久之歸完璧,摩撫雜涕笑。

     天意非偶然,留痕獎忠孝。

     夙分通孔李,世亂餘皂帽。

     配命誦清芬,邪波莫能搖。

     海尾一繩床,寤歌伸所勞。

     病山成亡姬蘭嬰小傳題其後 吹帷蘭氣斷氤氲,誦偈餘音不可聞。

     差似學書兼學佛,東坡海上悼朝雲。

     憐影盟魂護亂離,善根慧業總成癡。

     十年家國傷心史,留證巫陽下視時。

     發九江車行望廬山 車音嗚咽大江前,縮地勞勞問歲年。

     一片匡廬揮不去,來扶殘夢卧雲煙。

     清明抵西山上冢 阻兵卧疾負歸期,扶策今為上冢兒。

     一徑餘花初脫雨,三年枯淚尚留碑。

     雲風摩蕩懸靈境,岩壑低昂擁故姿。

     癡對松林侵豎子,栖鴉啼失夕陽枝。

     崝廬樓夜 靈峰俯招人,老憊久乃至。

     荒荒墓旁廬,去住自移世。

     拂拭網絲榻,敢忘鼠銜淚。

     暝色接江海,渺然一身寄。

     缺月生樓頭,光浮萬松氣。

     浸入蒼煙窟,變滅蕩層吹。

     野水出蛙聲,共我肝腸沸。

     環環衆壑影,漾漾孤燈味。

     竹叢把茗碗,露下濕秋思。

     窺廊夔魅空,冷抱星辰睡。

     讀鄭蘇盦六十感憤詩戲和代祝 乙盦登七十,蘇盦亦六十。

     海濱成二老,觞辰差旬日。

     一樓一天帝,據之各無匹。

     乙盦杜德機,奇哀寄示疾。

     蘇盦徇變雅,騰吟如草檄。

     二子癡則同,蘇盦益傲物。

     不知老将至,胸伏萬銳卒。

     待世非棄世,天護龍蛇蟄。

     屋山垂海雲,攬結溢渴筆。

     傳觀助張目,餘年六十七。

     暮春過宗武 海尾江頭各自還,車音繞郭覓溪灣。

     倚牆花盡蜂猶戀,隔院苔寒鼠亦閑。

     放棹已迷桃葉渡,讀書疑對敬亭山。

     尊前老宿違摩腹,唾落零晴斷雨間。

     (馮蒿翁來遊餘與君皆去白下未及相見) 燕巢 舊燕銜泥繞壁廊,巢痕下上暖斜陽。

     将雛栖穩黃金屋,影斷東風五柳旁。

     浦口别印昆入都 揚子江聲日夜喧,曆陽樹色暗郊原。

     車塵千裡春風道,應濕襟前岱嶽痕。

     春盡日偶成 殘英枝上一痕春,翠鳥依依惜别晨。

     聞道花源無曆志,為餘銜贈避秦人。

     題程道存之罘出險圖 夜海微微一舸巡,飛濤卷雪亂呻吟。

     蛟鼍不敢吞奇骨,放作神州學劍人。

     夢痕猶并雪山浮,十九年餘一掉頭。

     又托漏舟迷死所,呼攜叢稿塞橫流。

     書無錫高老愚翁家傳後 行郁惠山旁,中有隐君子。

     承傳講學風,刻厲饬倫紀。

     一世騰萬裡,禍亂愈弗止。

     侈言匹夫責,詭遇餘喪己。

     先生瞑槁梧,内證主靜旨。

     道勝物不疵,縣解不老死。

     兩孤抑何賢,寤寐綿神理。

     揚芬采曲儒,薄俗甯獲此。

     錢生契獨行,立傳追範史。

     吾衰美其文,綴詠亦贅耳。

     壽許狷叟八十 世亂阨斯文,八儒晦光采。

     栖遯偶皂帽,吟落尾闾海。

     扶筇猶獲歸,湖山俨相待。

     葑堤桂塢間,婆娑一老在。

     依依朋舊尊,飛唾接欸乃。

     元氣濕古懷,觀生手承颏。

     餘挂牛刀夢,畏壘祝未改。

     可園傳易圖為陳伯雨翁題 昔歲寄江南,耆舊瞻四五。

     播吟往還徑,筇袂互翔舞。

     一瞬掃霆雹,追憶指畫肚。

     碩果可園翁,望與锺阜伍。

     等身殺青作,餘事記風土。

     雅故啟後生,人師騷壇主。

     挺立兵戈際,其氣如龍虎。

     隐幾出商歌,魈魅莫敢侮。

     偶遭張藉阨,破翳神為弩。

     天還讀書眼,細字萬物睹。

     憂患老學易,證聖藥狂瞽。

     悠悠姬孔情,浃洽須眉古。

     發蒙圖中人,百代映談麈。

     庚申二月金左臨招集鐘山造林場餘與馮蒿叟同 車往會酒次主人出示新句和之紀興 雲片飛扶萬嶂東,晴痕馳道破鴻蒙。

     橫斜麥隴吹煙碧,高下花枝脫雨紅。

     支遁買山同夙願,橐駝種樹有新功。

     樓欄對酒莺傳句,哦立寒陽兩秃翁。

     三月三日鶴亭自丹徒至攜同宗武公喬布臧及蒼 崖上人泛舟秦淮夜還飲水榭與鶴亭别 牽瘵閉幽栖,學誦阙章句。

     蕩寐豔陽辰,桃柳亂紅翠。

     佳人移京口,調笑藹嘉會。

     擁醉揚輕舠,衫袂入融吹。

     山光濕欄楯,悠悠成自媚。

     嶽僧咳唾底,寫石影吾輩。

     (上人于舟中為鶴亭畫扇) 低昂今古情,嬉春從辟世。

     踏岸窺園館,花畔出雲髻。

     傳歌一水上,星點争明晦。

     終宴千徘徊,蒼然飄離思。

     暮春抵滬同大武伯夔子言遊半淞園泛舟小溪作 海雨歇遊氛,天清樓閣曉。

     勝侶挾俱出,飛車疾于鳥。

     郊原青茫茫,晴煙籠未掃。

     新園初挂眼,籬下江流繞。

     魔舞奪閑地,猶留玩芳草。

     層坡聳孤亭,石窟穿窈窕。

     把茗眺雲物,人影栖木杪。

     登降随仕女,寫我溪光好。

     艇子趨凫鹥,殘陽滿懷抱。

     回複迷所曆,四照俨蓬島。

     漠漠濠梁趣,恢恢劫塵表。

     餘興雜棹讴,忘歸不知老。

     四月既望過初堂同徕之移舸溯青溪抵太平橋而返 手挽溪風滿草堂,喜逢小舸系籬旁。

     尋源波底出山影,亂眼鴉群翻夕陽。

     蒼翠穿橋靈境換,星辰垂野斷魂涼。

     偷閑遺世無人覺,微起鐘聲認道場。

     庸庵尚書于滬上主逸社第二集适值三月十九日 爰命題為萬壽山懷古餘忝與會歸而補作 巨蠹圮天綱,勢成土崩疾。

     思陵号恭儉,坐因流賊出。

     罪歸亡國臣,茹恨殉社稷。

     至今萬壽山,指點過者泣。

     杳杳歌太陽,峨峨瞰凝碧。

     尚書再集社,靈感到胸肊。

     分淚溢吟毫,三月十九日。

     興亡一垤影,影中驗得失。

     毋勞費天問,終蔔立人極。

     為海客索贈鼓娘劉翠仙 吟蟲鳴鳥送殘年,老卧青溪釣石邊。

     一為成連尋海上,琴音歇絕鼓音傳。

     北地佳人劉翠仙,獨當旗鼓若臨邊。

     飛騰一點英雄氣,萬裡風沙為飒然。

     憨态還從逸響傳,亭亭邀立畫堂前。

     癡兒心死神光裡,解穢天留蛻骨仙。

     王編修澤寰偕族人笃餘明經自廬陵遊江南攜示 文信國畫像及手劄墨迹謹題其後 興亡細事耳,人氣延天命。

     吾鄉有文謝,萬靡挽使正。

     謝像藏退廬,(謂胡侍禦思敬)竦瞻綴微詠。

     二妙開圖幅,奇表嵩華映。

     附上府理禮,出處痛執政。

     作事信天去,一語公自評。

     錯落數百字,肝膽寫豪橫。

     我欲飲其氣,吐以斫枭獍。

     壓寐魔重重,造劫萌非聖。

     狼籍蹄迹間,孤攀血淚迸。

     桂林李生乞題其曾大父次星大令所作山居圖長卷 崷崒靈奇萬笏山,相望廬墓虱其間。

     宦成偶寫幽居勝,終古高雲不可攀。

     負笈曾孫氣老蒼,江南邂逅一傾觞。

     駕鵝滿眼兵塵動,應向圖中覓故鄉。

     六月十三夕徕之同年招同師愚宗武觞初台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