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古詩

關燈


    人間風日不到處,來訪軒中雪翠翁。

     山中 山中望塔倚天表,今得全山如立草。

    不知天地視全山,何如一粒江湖渺。

     平生老眼如層挮,昨日所為今兒嬉。

    神功天巧隻如此,人力區區能幾爾。

     世間壯觀徒紛纭,堯舜事業猶浮雲。

     飲山亭雨後 山如翠浪經雨漲,開軒宛坐扁舟上。

    西風為我吹拍天,要駕雲帆恣吾往。

     太行一千年一青,才遇先生醉眼醒。

    卻笑劉伶糟麴底,豈知身亦屬螟蛉? 巫山圖 朔風捲地聲如雷,西南想見巫山摧。

    江南圖籍二百年,一炬盡作江陵灰。

     不知此圖何所得,眼中十二猶崔嵬。

    猿聲髣髴餘山哀,行雲欲行行複回。

     神宮缥缈望不極,乘風禦氣無九垓。

    區區雲夢蹄涔爾,豈知更有陽雲台。

     李賀醉吟圖 赤虬翩翩渺無聞,望之不見矧可親。

    浮世浮名等濁溷,眼中擾擾投詩人。

     心肝未了人間春,龐眉尚作哦詩颦。

    太平瑞物不易得,昌黎先生掌中珍。

     北風蕭蕭吹野麟,千年淚雨埋青雲。

    乾坤清氣老不死,舟鳳再來須見君。

     【注】 “龐眉”:另作“尨眉”。

     後賦赤壁圖 公無渡河歸去來,周郎袖裡藏風雷。

    老狐千年快一擊,金眸玉爪不凡才。

     先生平生兩賦耳,江山華發心悠哉。

    隻今畫裡風月笛,尚有老骥嘶風哀。

     眼中驚波不西歸,玄鶴夜半從天廻。

    曹劉閑氣今何處,船頭好在白雲堆。

     陳氏莊 陳氏園林千戶封,晴樓水閣圍春風。

    翠華當年此駐跸,太平天子長楊宮。

     浮雲南去繁華歇,回首梁園亦灰滅。

    淵明亂後獨歸來,欲傳龍山想愁絕。

     今我獨行尋故基,前日家僮白發垂。

    相看不用吞聲哭,試賦宗周黍離離。

     【原詩尾注】陳氏,先父之外家也。

    金章宗毎遊獵,必宿其家。

    淵明謂先父,龍山指孟嘉事。

     采石圖 何年鑿江倚青壁,乞與中原作南北。

    天公老眼如看畫,萬裡才堪論咫尺。

     蛾眉亭中愁欲滴,曾見江南幾亡國。

    百年回首又戈船,可憐辛苦矶頭石。

     江頭老父說當年,夜卷長風曉無迹。

    古人衮衮去不返,江水悠悠來無極。

     隻今莫道昔人非,未必山川似舊時。

    龍蟠虎踞有時歇,月白風清無盡期。

     古人看畫論兵機,我今看畫詩自奇。

    平生曾有金陵夢,似記扁舟月下歸。

     金太子允恭唐人馬 道人神駿心所憐,天人龍種畫亦然。

    房星流光忽當眼,徑欲攬辔秋風前。

     漢家金粟幾蒼煙,江都筆勢猶翩翩。

    東丹獵騎自豪貴,風氣惜有遼東偏。

     天人秀發長白山,畫圖省識開元年。

    金源馬坊全盛日,四十萬匹如秦川。

     天教劫火留此幅,玉花浮動青連錢。

    英靈無汗石馬複,悲鳴真似泣金仙。

     隻今回首望甘泉,汾水繁華雁影邊。

    奇探竟随轍迹盡,兀坐宛在骅骝先。

     人間若有穆天子,我詩當作祈招篇。

     宋理宗書宮扇·并序 杭州宮扇二,好事者得之燕市。

    一畫雪夜泛舟,一畫二色菊,理宗 題其背,有“興盡為期”及“晚節寒香”之句。

    諸公賦詩,予亦同作。

     天津月明啼杜鵑,梁園春色凝寒煙。

    傷心莫說靖康前,吳山又到繁華年。

     繁華幾時春已換,千秋萬古合歡扇。

    銅雀香銷見墨痕,秋去秋來幾恩怨。

     一聲白雁更西風,冠蓋散為煙霧空。

    百錢襪錦天留在,胎禍要鍳骊山宮。

     當時夢裡金銀阙,百子樓前無六月。

    瓊枝秀發後庭春,珠簾晴捲天門雪。

     棹歌一曲白雲秋,不覺金人淚暗流。

    乾坤幾度靑城月,扇影無情也解愁。

     五雲回首燕山北,燕山雪花大如席。

    雪花漫漫冰峨峨,大風起兮奈爾何。

     續十二辰詩 饑鸢嚇鼠驚不起,牛背高眠有如此。

    江山虎踞千裡來,才辦荊州兔穴爾。

     魚龍人海浩無涯,幻境等是杯中蛇。

    馬耳秋風去無迹,羊腸蜀道早還家。

     何必高門沐猴舞,豚穽雞栖皆樂土。

    柴門狗吠報鄰翁,約買神豬謝春雨。

     送徐生還鄂·并序 江夏徐生,東湖故家。

    庚申北渡,客燕趙十七年而宋亡。

    其子侄書來迎之而還,蓋前人所謂“黃鶴歸來,疑城郭之猶是;浮雲一去,惜人代之俱非”者也。

    諸公賦詩以道其行,命容城劉某叙而倡雲。

     燕山送客歸南州,興來每恨無扁舟。

    君歸為我謝江漢,思君不見令人愁。

     千裡風煙想蕭灑,一代英雄成古丘。

    當年才氣鹦鹉洲,撫掌笑殺黃鶴樓。

     黃鶴歸來哀江頭,江山依舊人悠悠。

    浮雲萬古恣變滅,眼中擾擾何時休? 紫陽仙人歌遠遊,飛蛟起滅三千秋,為君揮手昆侖頭。

     【原詩尾注】紫陽謂晦翁。

    飛蛟起滅,見《遠遊集》注。

     蠡吾王翁畫像·并序 蠡吾王翁世為農家,多蓄粟金。

    源貞祐初宣宗南渡,河朔大饑,翁于是發之,全活者甚衆。

    時鄉豪在所皆自樹慕義者,鹹欲推翁為首。

    翁不許,挈家避地扶溝。

    餘二十年而汴亡,天下蕭然,蕩為丘墟,翁家獨無恙。

    而歸,子孫讀書,不求祿仕,三世皆以壽終,殆不偶然也。

    翁之曾孫天輔,求予叙翁之行義于其畫像,謂庶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