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宋詞選六
關燈
小
中
大
(手批《雲起軒詞鈔》) 葉恭綽曰:有關掌故。
(《廣篋中詞》一) 摸魚兒 惜春 恁啼鵑苦催春去,春城依舊如畫。
年年芳草橫門路,換卻王孫驄馬。
春思乍,甚絮亂絲繁,又過寒食也!殘陽易下。
好飛蓋西園,玉觴滿引,秉燭共遊夜。
瓊樓迥,孤負緘詞錦帕,銅仙鉛淚休瀉。
落紅可及庭陰緑?付與流鶯清話。
歌舞罷,便熨體春衫,今日從棄舍。
雕鞍暫卸。
縱行遍天涯,夢魂慣處,猶戀舊亭榭。
【評】 王瀣曰:精粹之作,後遍尤深婉。
讀此,覺北宋稍率,南宋稍弱矣。
(手批《雲起軒詞鈔》) 葉恭綽曰:迴腸蕩氣,忠愛纏綿。
(《廣篋中詞》一) 西江月 削竹閑裁菊枕,煮茶自洗椰瓢。
一燈搖夢雨蕭蕭,苔院更無人到。
世翳已除眼纈,愁塵不上眉梢。
布衣來往秀江橋,休問五陵年少。
【評】 王瀣曰:句特疏秀。
(手批《雲起軒詞鈔》) 翠樓吟 歲暮江湖,百憂如擣,感時撫己,寫之以聲。
石馬沉煙,銀鳧蔽海,擊殘哀築誰和?旗亭沽酒處,看大艑風檣軻峨。
(王校:古歌辭有“大艑珂峨頭”。
手稿原作“軻峨”,徐刊作“峨軻”,豈知“峨”作“平”,不知“二十哿”原有“峨”作“仄”耶?)元龍高臥。
便冷眼丹霄,難忘青瑣。
真無那!冷灰寒柝,笑談江左。
一笴,能下聊城,算不如呵手,試拈梅朵。
苕鳩棲未穩,更休説山居清課。
沉吟今我,隻拂劍星寒,欹瓶花妥。
清輝墮,望窮煙浦,數星漁火。
【評】 葉恭綽曰:氣象穎異,彊邨所謂“兀傲固難雙”也。
(《廣篋中詞》一) 鷓鴣天 贈友 萬感中年不自由,角聲吹徹“古梁州”。
荒苔滿地成秋苑,細雨輕寒閉小樓。
詩漫與,酒新芻,醉來世事一浮漚。
憑君莫過荊、高市,滹水無情也解愁。
【評】 葉恭綽曰:神似稼軒。
(《廣篋中詞》一) 好事近 湘舟有作 翠嶺一千尋,嶺上彩雲如幄。
雲影波光相射,蕩樓臺春緑。
仙鬟撩鬢倚雙扉,窈窕一枝玉。
日暮九疑何處?認舜祠叢竹。
【評】 玉瀣曰:穠絶!(手批《雲起軒詞鈔》) 憶舊遊 秋雁 庚子八月作。
悵霜飛榆塞,月冷楓江,萬裡淒清。
無限憑高意,便數聲長笛,難寫深情。
望極雲羅縹渺,孤影幾回驚。
見龍虎臺荒,鳳凰樓迥,還感飄零。
梳翎,自來去,嘆市朝易改,風雨多經。
天遠無消息,問誰裁尺帛,寄與青冥?遙想橫汾簫鼓,蘭菊尚芳馨。
又日落天寒,平沙列幕邊馬鳴。
南鄉子 病中戲筆 一室病維摩,且喜閑庭掩雀羅。
煮藥翻書渾有味,呵呵!老子無愁世則那? 莽莽舊山河,誰向新亭淚點多?惟有鷓鴣聲解道:哥哥,行不得時可奈何! 右文廷式詞十六首,録自文氏手寫《雲起軒詞》及南陵徐氏《懷豳雜俎》本《雲起軒詞鈔》。
〔集評〕 夏敬觀曰:近人惟文道希學士,差能學蘇。
(手批《東坡詞》) 冒廣生曰:道希論本朝人詞,謂:“曹珂雪有俊爽之緻,蔣鹿潭有深沉之思,成容若學陽春之作而筆意稍輕,張臯文具子瞻之心而才思未逮。
”又言:“自朱竹垞以玉田爲宗,所選《詞綜》,意旨枯寂。
後人繼之,尤爲冗漫,以二窗爲祖禰,視辛、劉若仇讎,家法若斯,庸非巨謬!”(榆案:以上見《懷豳雜俎》本文氏《雲起軒詞鈔自序》。
)故其所作《雲起軒詞》渾脫瀏漓,有出塵之緻,亦可謂出其餘事,足了千人者矣。
(《小三吾亭詞話》卷一) 胡先驌曰:《雲起軒詞》,意氣飆發,筆力橫恣,誠可上擬蘇、辛,俯視龍洲。
其令詞穠麗婉約,則又直入《花間》之室。
蓋其風骨遒上,並世罕睹,故不從時賢之後,局促於南宋諸家範圍之内,誠如所謂美矣善矣。
(《學衡雜誌》第二七期《評雲起軒詞鈔》) 鄭文焯 〔小傳〕 鄭文焯字小坡,一字叔問,號大鶴山人,又號冷紅詞客,奉天鐵嶺人,隸漢軍旗。
其自稱高密鄭氏者,詭托於康成之後也。
鹹豐六年(一八五六)丙辰生。
父瑛棨,官陝西巡撫。
一門鼎盛,兄弟十人,裘馬麗都,惟文焯被服儒雅。
中光緒乙亥(一八七五)舉人,官内閣中書。
旅食蘇州,爲巡撫幕客,四十餘年。
善詼諧,工尺牘,兼長書、畫。
雅慕姜夔之爲人,又精音律,深明管弦聲數之異同,上以考古燕樂之舊譜。
白石自製曲,其字旁所記音拍,皆能以意通之。
民國七年戊午(一九一八)卒,年六十三,葬鄧尉。
所著詞有《瘦碧》、《冷紅》、《比竹餘音》、《苕雅餘集》。
朱孝臧題雲:“招隱處,大鶴洞天開。
避客過江成旅逸,哀時無地費仙才,天放一閑來。
”(《彊邨語業》卷三)後删存爲《樵風樂府》九卷,仁和吳昌綬並其所撰《詞源斠律》等,合刊爲《大鶴山房全集》。
(參閲戴正誠撰:《大鶴山人年譜》及餘舊撰《清季四大詞人》。
) 留春令 中秋夜,紅樓離席。
鏡華空滿,怨紅都在,舊時羅帊。
早是銷凝淚無多,怎留向臨歧灑? 枕上陽關催夙駕,忍今宵歌罷。
從此西樓翠尊空,願明月無圓夜。
虞美人 鏡屏香冷芙蓉薦,花趁人凝澹。
問誰下馬看梳頭?長是畫簾高卷臥清秋。
宿妝留得新眉在,人意依前改。
一溝脂水繞樓東,中有幾行閑淚往來紅。
玉樓春 梅花過了仍風雨,着意傷春天不許。
西園詞酒去年同,别是一番惆悵處。
一枝照水渾無語,日見花飛隨水去。
斷紅還逐晚潮回,相映枝頭紅更苦! 采桑子 憑高滿面東風淚,獨立江亭,流水歌聲,銷盡年涯不暫停。
歸來自掩香屏臥,殘月新鶯,夢好須驚,知是傷春第幾生? 湘春夜月 最銷魂,畫樓西畔黃昏。
可奈送了斜陽,新月又當門。
自見海棠初謝,算幾番醒醉,立盡花陰。
念隔簾半面,香酬影答,都是離痕。
哀筝自語,殘燈在水,輕夢如雲。
鳳帳籠寒,空夜夜報君紅淚,銷黯羅襟。
蓬山咫尺,更爲誰青鳥殷勤?怕後約誤東風一信,香桃瘦損,還憶而今。
謁金門 釵鳳墜,人意不如初會。
圓月後逢歌舞地,斷腸明鏡裏。
早是君心難恃,恨不玉顔先悴。
恩重嬌多情易費,枕函花有淚。
浣溪沙 從石樓、石壁,往來鄧尉山中。
一半梅黃雜雨晴,虛嵐浮翠帶湖明,閑雲高鳥共身輕。
山果打頭休論價,野花盈手不知名,煙巒直是畫中行。
謁金門 三首 行不得!黦地衰楊愁折。
霜裂馬聲寒特特,雁飛關月黑。
目斷浮雲西北,不忍思君顔色。
昨日主人今日客,青山非故國。
留不得!腸斷故宮秋色。
瑤殿瓊樓波影直,夕陽人獨立。
見説長安如奕,不忍問君蹤迹。
水驛山郵都未識,夢回何處覓? 歸不得!一夜林烏頭白。
落月關山何處笛?馬嘶還向北。
魚雁沉沉江國,不忍聞君消息。
恨不奮飛生六翼,亂雲愁似羃。
【評】 葉恭綽曰:沉痛。
(《廣篋中詞》二) 迷神引 看月開簾驚飛雨,萬葉戰秋紅苦。
霜飆雁落,繞滄波路。
一聲聲,催笳管,替人語。
銀燭金爐夜,夢何處?到此無聊地,旅魂阻。
眷想神京,縹緲非煙霧。
對舊河山,新歌舞。
好天良夕,怪輕換華年柱。
塞庭寒,江關暗,斷鐘鼓。
寂寞衰燈側,空淚注。
苕苕雲端隔,寄愁去。
安公子 急雨驚鳴瓦,轉檐風葉紛如灑。
閉戶青山飛不去,對滄洲屏畫。
換眼底衰紅敗翠供愁寫。
窺冷檠半落吟邊灺。
正酒醒無寐,怊悵京書題罷。
到此沉沉夜,爲誰清淚如鉛瀉?夢想銅駝歌哭地,送西園車馬。
嘆去後闌幹一霎花開謝,空怨啼望帝春魂化。
算歲寒南鶴,解道堯年舊話。
六醜 芙蓉謝後作 又年芳催老,悄立遍闌幹危碧。
怨花後期,無言花暗泣,黦地誰惜?更灑黃昏雨,水環風佩,數斷紅消息。
羅裳自染秋江色。
繐帳才遮,珠茵旋積。
盈盈怎堪攀摘?隻輕朱薄粉,愁上簪幘。
西園霜夕,照清池宴席。
步綺淩波地,成往迹。
尊前換盡吟客。
縱仙城夢見,玉顔非昔。
釵鈿墜似曾相識。
終不向一鏡東風媚晚,鬢邊狼藉。
飄零恨獨在江國。
怕舊題錦段重重淚,無人贈得。
慶春宮 冬緒羈吟 紅葉家林,蒼煙鄰寺,歲殘未了秋聲。
門柳鴉寒,庭莎蛩老,浸霜月氣冥冥。
夜窗燈暈,鎮搖落山川舊情。
傷心年事,何限繁華,不抵飄零。
追思結客幽并,連騎雲驕,看劍星橫。
誰分蕭條,哀時詞賦,過江無淚堪傾。
暮鴻天遠,奈重拍燕歌自驚。
一生怊悵,拼與江南,空老蘭成。
前調 同羈夜集,秋晚叙意。
霜月流階,蕪煙銜苑,戍笳愁度嚴城。
殘雁關山,寒蛩庭戶,斷腸今夜同聽。
繞闌危步,萬葉戰風濤自驚。
悲秋身世,翻羨垂楊,猶解先零。
行歌去國心情,寶劍淒涼,淚燭縱橫。
臨老中原,驚塵滿目,朔風都作邊聲。
夢沉雲海,奈寂寞魚龍未醒。
傷心詞客,如此江南,哀斷無名。
【評】 葉恭綽曰:長歌當哭。
(《廣篋中詞》二) 永遇樂 春夜夢落梅,感憶,因題。
江驛迢迢,片時枕上,春事如許!亂插晴霄,低橫野水,淒斷東風主。
枝北枝南,眼看搖落,不爲翠禽啼住。
攬遺芳璚瑰滿抱,覺來頓成今古! 虛堂酒醒,傾城消息,誤盡故山風雨。
玉砌雕闌,傷心還見,繫馬郊園樹。
人間空有,曉寒一曲,誰信隔紗煙語?恁淒涼南樓夜笛,送春舊處。
【評】 葉恭綽曰:故國之思。
(《廣篋中詞》二) 楊柳枝 八首録五 賦小城梅枝 誰家笛裏返生香?傾國風流解斷腸。
頭白傷春無限思,不應此樹管興亡。
到地春風不肯閑,南枝吹盡北枝殘。
吳宮多少傷心色,占得墻東幾尺山! 采香徑裏晚煙空,濯粉池邊曉露叢。
一樣故宮春寂寞,可憐無地著東風! 縞衣月下見前身,隔世驚逢絶世人。
怊悵溪南數枝雪,爲誰開落與江春? 萬枝寒玉照溪橋,鶴語今年雪未銷。
自占東風故城曲,淒涼煙月屬前朝。
右鄭文焯詞二十一首,録自仁和吳氏雙照樓刊本《樵風樂府》。
〔集評〕 俞樾曰:論其身世,微類玉田,其人與詞,則雅近清真、白石。
又曰:君詞體潔旨遠,句妍韻美。
(《瘦碧詞序》) 文烺曰:從弟小坡,少工側艷,而不盡協律。
南遊十年,學琴於江夏李復翁,討論古音,乃大悟“四上競氣”之恉,於樂紀多所發明。
故其爲詞聲出金石,極命風謡,感興微言,深美閎約,如楊守齋所譏“轉摺怪異,成不祥之音”者,庶幾免與。
(《篋中詞續》三) 易順鼎曰:追撢兩宋,精辨七始,扶微奧,梳櫛披奏,聽於無聲,眇忽成律,使樂官比響,不累於詠歌,文士摛華,靡淆於弦笛,故能鬱伊善感,和平蕩聽。
(同上) 譚獻曰:《瘦碧詞》研討聲律,辟灌光氣,夢窗善學清真。
(同上) 又曰:《瘦碧詞》持論甚高,摛藻綺密,由夢窗以跂清真,近時作手,頗難其匹。
(《復堂日記》) 冒廣生曰:鐵嶺鄭叔問舍人,爲蘭坡中丞之子。
家世蘭錡,累葉通顯。
叔問獨羈棲吳下,爲東諸侯賓客。
其神緻清朗,懷抱沖遠,真衛洗馬一流人物。
所著《瘦碧》、《冷紅》諸詞,規撫石帚,即製一題,下一字,亦不率意。
本朝詞家雖多,若能研究音律,深明管弦聲數之異同,上以考古燕樂之譜者,淩次仲外,此爲僅見。
(《小三吾亭詞話》卷二) 葉恭綽曰:叔問先生,沉酣百家,擷芳漱潤,一寓於詞,故格調獨高,聲采超異,卓然爲一代作家。
讀者知人論世,方益見其詞之工。
(《廣篋中詞》二) 夏孫桐 〔小傳〕 夏孫桐字閏枝,一字悔生,晚號閏庵,江蘇江陰人。
鹹豐七年(一八五七)四月二十二日生。
光緒壬辰(一八九二)進士,授編修,歷任湖州、寧波、杭州知府。
民國初入清史館,嘉、道、鹹、同四朝臣工列傳及循吏、藝術兩彙傳,凡一百卷,並出其手。
又佐徐世昌輯《晚晴簃詩匯》及《清儒學案》。
民國三十年(一九四一)十二月二十二日卒,年八十五。
著有《觀所尚齋文存》及《悔龕詞》二卷。
(以上據關賡麟撰行狀) 孫桐與朱祖謀爲兒女親家,祖謀嘗言其從事倚聲,實由孫桐誘導雲。
《悔龕詞》收入《滄海遺音集》,續稿有龍氏忍寒廬刊本。
絳都春 分詠京師詞人第宅,得納蘭容若渌水亭。
蓮凋渚晚。
問緱嶺墮音,吹笙人遠。
豹尾退閑,蝸角幽棲依瓊苑。
重光詞筆同悽怨,恁抱膝繁華輕遣。
倚闌曾是,梨花落後,望春深淺。
一片,璇流漱碧,繞鴛甃似帶煙蘿空眷。
花底著書,席上題襟多英彥。
烏衣三度朱門換,隻謝墅巢痕尋燕。
邈然裙屐承平,夢華痕斷。
瑞龍吟 崇效寺看牡丹,用清真韻。
城南路,還見綉陌橫蕪,紺墻攲樹。
名花偏傍空王,石壇浄掃,來尋勝處。
小延佇,無恙笑春人面,暖風當戶。
酣香染徹仙衣,嚲煙簇簇,翩翻欲語。
多少繁華姚、魏,酒闌雲散,銷歌沉舞。
難得過門相呼,遊侶如故。
鈿車錦障,都入傷心句。
僧寮外茶煙歇影,苔茵遲步。
寸寸斜陽去。
何人向説,憑闌意緒?春事留殘縷。
休更問明朝無端風雨,對花慰藉,燕雛相絮。
南樓令 秋懷次韻 殘葉下寒階,秋風震旅懷。
話蒓鱸空自低迴。
莽莽神州兵氣亘,聽不得,澤鴻哀。
夕照澹金臺,銷沉幾霸才。
對霜天尊酒悲來。
叢菊漫淹詞客淚,偏多傍,戰場開。
右夏孫桐詞三首,録自《悔龕詞》及《悔龕詞續》。
(《廣篋中詞》一) 摸魚兒 惜春 恁啼鵑苦催春去,春城依舊如畫。
年年芳草橫門路,換卻王孫驄馬。
春思乍,甚絮亂絲繁,又過寒食也!殘陽易下。
好飛蓋西園,玉觴滿引,秉燭共遊夜。
瓊樓迥,孤負緘詞錦帕,銅仙鉛淚休瀉。
落紅可及庭陰緑?付與流鶯清話。
歌舞罷,便熨體春衫,今日從棄舍。
雕鞍暫卸。
縱行遍天涯,夢魂慣處,猶戀舊亭榭。
【評】 王瀣曰:精粹之作,後遍尤深婉。
讀此,覺北宋稍率,南宋稍弱矣。
(手批《雲起軒詞鈔》) 葉恭綽曰:迴腸蕩氣,忠愛纏綿。
(《廣篋中詞》一) 西江月 削竹閑裁菊枕,煮茶自洗椰瓢。
一燈搖夢雨蕭蕭,苔院更無人到。
世翳已除眼纈,愁塵不上眉梢。
布衣來往秀江橋,休問五陵年少。
【評】 王瀣曰:句特疏秀。
(手批《雲起軒詞鈔》) 翠樓吟 歲暮江湖,百憂如擣,感時撫己,寫之以聲。
石馬沉煙,銀鳧蔽海,擊殘哀築誰和?旗亭沽酒處,看大艑風檣軻峨。
(王校:古歌辭有“大艑珂峨頭”。
手稿原作“軻峨”,徐刊作“峨軻”,豈知“峨”作“平”,不知“二十哿”原有“峨”作“仄”耶?)元龍高臥。
便冷眼丹霄,難忘青瑣。
真無那!冷灰寒柝,笑談江左。
一笴,能下聊城,算不如呵手,試拈梅朵。
苕鳩棲未穩,更休説山居清課。
沉吟今我,隻拂劍星寒,欹瓶花妥。
清輝墮,望窮煙浦,數星漁火。
【評】 葉恭綽曰:氣象穎異,彊邨所謂“兀傲固難雙”也。
(《廣篋中詞》一) 鷓鴣天 贈友 萬感中年不自由,角聲吹徹“古梁州”。
荒苔滿地成秋苑,細雨輕寒閉小樓。
詩漫與,酒新芻,醉來世事一浮漚。
憑君莫過荊、高市,滹水無情也解愁。
【評】 葉恭綽曰:神似稼軒。
(《廣篋中詞》一) 好事近 湘舟有作 翠嶺一千尋,嶺上彩雲如幄。
雲影波光相射,蕩樓臺春緑。
仙鬟撩鬢倚雙扉,窈窕一枝玉。
日暮九疑何處?認舜祠叢竹。
【評】 玉瀣曰:穠絶!(手批《雲起軒詞鈔》) 憶舊遊 秋雁 庚子八月作。
悵霜飛榆塞,月冷楓江,萬裡淒清。
無限憑高意,便數聲長笛,難寫深情。
望極雲羅縹渺,孤影幾回驚。
見龍虎臺荒,鳳凰樓迥,還感飄零。
梳翎,自來去,嘆市朝易改,風雨多經。
天遠無消息,問誰裁尺帛,寄與青冥?遙想橫汾簫鼓,蘭菊尚芳馨。
又日落天寒,平沙列幕邊馬鳴。
南鄉子 病中戲筆 一室病維摩,且喜閑庭掩雀羅。
煮藥翻書渾有味,呵呵!老子無愁世則那? 莽莽舊山河,誰向新亭淚點多?惟有鷓鴣聲解道:哥哥,行不得時可奈何! 右文廷式詞十六首,録自文氏手寫《雲起軒詞》及南陵徐氏《懷豳雜俎》本《雲起軒詞鈔》。
〔集評〕 夏敬觀曰:近人惟文道希學士,差能學蘇。
(手批《東坡詞》) 冒廣生曰:道希論本朝人詞,謂:“曹珂雪有俊爽之緻,蔣鹿潭有深沉之思,成容若學陽春之作而筆意稍輕,張臯文具子瞻之心而才思未逮。
”又言:“自朱竹垞以玉田爲宗,所選《詞綜》,意旨枯寂。
後人繼之,尤爲冗漫,以二窗爲祖禰,視辛、劉若仇讎,家法若斯,庸非巨謬!”(榆案:以上見《懷豳雜俎》本文氏《雲起軒詞鈔自序》。
)故其所作《雲起軒詞》渾脫瀏漓,有出塵之緻,亦可謂出其餘事,足了千人者矣。
(《小三吾亭詞話》卷一) 胡先驌曰:《雲起軒詞》,意氣飆發,筆力橫恣,誠可上擬蘇、辛,俯視龍洲。
其令詞穠麗婉約,則又直入《花間》之室。
蓋其風骨遒上,並世罕睹,故不從時賢之後,局促於南宋諸家範圍之内,誠如所謂美矣善矣。
(《學衡雜誌》第二七期《評雲起軒詞鈔》) 鄭文焯 〔小傳〕 鄭文焯字小坡,一字叔問,號大鶴山人,又號冷紅詞客,奉天鐵嶺人,隸漢軍旗。
其自稱高密鄭氏者,詭托於康成之後也。
鹹豐六年(一八五六)丙辰生。
父瑛棨,官陝西巡撫。
一門鼎盛,兄弟十人,裘馬麗都,惟文焯被服儒雅。
中光緒乙亥(一八七五)舉人,官内閣中書。
旅食蘇州,爲巡撫幕客,四十餘年。
善詼諧,工尺牘,兼長書、畫。
雅慕姜夔之爲人,又精音律,深明管弦聲數之異同,上以考古燕樂之舊譜。
白石自製曲,其字旁所記音拍,皆能以意通之。
民國七年戊午(一九一八)卒,年六十三,葬鄧尉。
所著詞有《瘦碧》、《冷紅》、《比竹餘音》、《苕雅餘集》。
朱孝臧題雲:“招隱處,大鶴洞天開。
避客過江成旅逸,哀時無地費仙才,天放一閑來。
”(《彊邨語業》卷三)後删存爲《樵風樂府》九卷,仁和吳昌綬並其所撰《詞源斠律》等,合刊爲《大鶴山房全集》。
(參閲戴正誠撰:《大鶴山人年譜》及餘舊撰《清季四大詞人》。
) 留春令 中秋夜,紅樓離席。
鏡華空滿,怨紅都在,舊時羅帊。
早是銷凝淚無多,怎留向臨歧灑? 枕上陽關催夙駕,忍今宵歌罷。
從此西樓翠尊空,願明月無圓夜。
虞美人 鏡屏香冷芙蓉薦,花趁人凝澹。
問誰下馬看梳頭?長是畫簾高卷臥清秋。
宿妝留得新眉在,人意依前改。
一溝脂水繞樓東,中有幾行閑淚往來紅。
玉樓春 梅花過了仍風雨,着意傷春天不許。
西園詞酒去年同,别是一番惆悵處。
一枝照水渾無語,日見花飛隨水去。
斷紅還逐晚潮回,相映枝頭紅更苦! 采桑子 憑高滿面東風淚,獨立江亭,流水歌聲,銷盡年涯不暫停。
歸來自掩香屏臥,殘月新鶯,夢好須驚,知是傷春第幾生? 湘春夜月 最銷魂,畫樓西畔黃昏。
可奈送了斜陽,新月又當門。
自見海棠初謝,算幾番醒醉,立盡花陰。
念隔簾半面,香酬影答,都是離痕。
哀筝自語,殘燈在水,輕夢如雲。
鳳帳籠寒,空夜夜報君紅淚,銷黯羅襟。
蓬山咫尺,更爲誰青鳥殷勤?怕後約誤東風一信,香桃瘦損,還憶而今。
謁金門 釵鳳墜,人意不如初會。
圓月後逢歌舞地,斷腸明鏡裏。
早是君心難恃,恨不玉顔先悴。
恩重嬌多情易費,枕函花有淚。
浣溪沙 從石樓、石壁,往來鄧尉山中。
一半梅黃雜雨晴,虛嵐浮翠帶湖明,閑雲高鳥共身輕。
山果打頭休論價,野花盈手不知名,煙巒直是畫中行。
謁金門 三首 行不得!黦地衰楊愁折。
霜裂馬聲寒特特,雁飛關月黑。
目斷浮雲西北,不忍思君顔色。
昨日主人今日客,青山非故國。
留不得!腸斷故宮秋色。
瑤殿瓊樓波影直,夕陽人獨立。
見説長安如奕,不忍問君蹤迹。
水驛山郵都未識,夢回何處覓? 歸不得!一夜林烏頭白。
落月關山何處笛?馬嘶還向北。
魚雁沉沉江國,不忍聞君消息。
恨不奮飛生六翼,亂雲愁似羃。
【評】 葉恭綽曰:沉痛。
(《廣篋中詞》二) 迷神引 看月開簾驚飛雨,萬葉戰秋紅苦。
霜飆雁落,繞滄波路。
一聲聲,催笳管,替人語。
銀燭金爐夜,夢何處?到此無聊地,旅魂阻。
眷想神京,縹緲非煙霧。
對舊河山,新歌舞。
好天良夕,怪輕換華年柱。
塞庭寒,江關暗,斷鐘鼓。
寂寞衰燈側,空淚注。
苕苕雲端隔,寄愁去。
安公子 急雨驚鳴瓦,轉檐風葉紛如灑。
閉戶青山飛不去,對滄洲屏畫。
換眼底衰紅敗翠供愁寫。
窺冷檠半落吟邊灺。
正酒醒無寐,怊悵京書題罷。
到此沉沉夜,爲誰清淚如鉛瀉?夢想銅駝歌哭地,送西園車馬。
嘆去後闌幹一霎花開謝,空怨啼望帝春魂化。
算歲寒南鶴,解道堯年舊話。
六醜 芙蓉謝後作 又年芳催老,悄立遍闌幹危碧。
怨花後期,無言花暗泣,黦地誰惜?更灑黃昏雨,水環風佩,數斷紅消息。
羅裳自染秋江色。
繐帳才遮,珠茵旋積。
盈盈怎堪攀摘?隻輕朱薄粉,愁上簪幘。
西園霜夕,照清池宴席。
步綺淩波地,成往迹。
尊前換盡吟客。
縱仙城夢見,玉顔非昔。
釵鈿墜似曾相識。
終不向一鏡東風媚晚,鬢邊狼藉。
飄零恨獨在江國。
怕舊題錦段重重淚,無人贈得。
慶春宮 冬緒羈吟 紅葉家林,蒼煙鄰寺,歲殘未了秋聲。
門柳鴉寒,庭莎蛩老,浸霜月氣冥冥。
夜窗燈暈,鎮搖落山川舊情。
傷心年事,何限繁華,不抵飄零。
追思結客幽并,連騎雲驕,看劍星橫。
誰分蕭條,哀時詞賦,過江無淚堪傾。
暮鴻天遠,奈重拍燕歌自驚。
一生怊悵,拼與江南,空老蘭成。
前調 同羈夜集,秋晚叙意。
霜月流階,蕪煙銜苑,戍笳愁度嚴城。
殘雁關山,寒蛩庭戶,斷腸今夜同聽。
繞闌危步,萬葉戰風濤自驚。
悲秋身世,翻羨垂楊,猶解先零。
行歌去國心情,寶劍淒涼,淚燭縱橫。
臨老中原,驚塵滿目,朔風都作邊聲。
夢沉雲海,奈寂寞魚龍未醒。
傷心詞客,如此江南,哀斷無名。
【評】 葉恭綽曰:長歌當哭。
(《廣篋中詞》二) 永遇樂 春夜夢落梅,感憶,因題。
江驛迢迢,片時枕上,春事如許!亂插晴霄,低橫野水,淒斷東風主。
枝北枝南,眼看搖落,不爲翠禽啼住。
攬遺芳璚瑰滿抱,覺來頓成今古! 虛堂酒醒,傾城消息,誤盡故山風雨。
玉砌雕闌,傷心還見,繫馬郊園樹。
人間空有,曉寒一曲,誰信隔紗煙語?恁淒涼南樓夜笛,送春舊處。
【評】 葉恭綽曰:故國之思。
(《廣篋中詞》二) 楊柳枝 八首録五 賦小城梅枝 誰家笛裏返生香?傾國風流解斷腸。
頭白傷春無限思,不應此樹管興亡。
到地春風不肯閑,南枝吹盡北枝殘。
吳宮多少傷心色,占得墻東幾尺山! 采香徑裏晚煙空,濯粉池邊曉露叢。
一樣故宮春寂寞,可憐無地著東風! 縞衣月下見前身,隔世驚逢絶世人。
怊悵溪南數枝雪,爲誰開落與江春? 萬枝寒玉照溪橋,鶴語今年雪未銷。
自占東風故城曲,淒涼煙月屬前朝。
右鄭文焯詞二十一首,録自仁和吳氏雙照樓刊本《樵風樂府》。
〔集評〕 俞樾曰:論其身世,微類玉田,其人與詞,則雅近清真、白石。
又曰:君詞體潔旨遠,句妍韻美。
(《瘦碧詞序》) 文烺曰:從弟小坡,少工側艷,而不盡協律。
南遊十年,學琴於江夏李復翁,討論古音,乃大悟“四上競氣”之恉,於樂紀多所發明。
故其爲詞聲出金石,極命風謡,感興微言,深美閎約,如楊守齋所譏“轉摺怪異,成不祥之音”者,庶幾免與。
(《篋中詞續》三) 易順鼎曰:追撢兩宋,精辨七始,扶微奧,梳櫛披奏,聽於無聲,眇忽成律,使樂官比響,不累於詠歌,文士摛華,靡淆於弦笛,故能鬱伊善感,和平蕩聽。
(同上) 譚獻曰:《瘦碧詞》研討聲律,辟灌光氣,夢窗善學清真。
(同上) 又曰:《瘦碧詞》持論甚高,摛藻綺密,由夢窗以跂清真,近時作手,頗難其匹。
(《復堂日記》) 冒廣生曰:鐵嶺鄭叔問舍人,爲蘭坡中丞之子。
家世蘭錡,累葉通顯。
叔問獨羈棲吳下,爲東諸侯賓客。
其神緻清朗,懷抱沖遠,真衛洗馬一流人物。
所著《瘦碧》、《冷紅》諸詞,規撫石帚,即製一題,下一字,亦不率意。
本朝詞家雖多,若能研究音律,深明管弦聲數之異同,上以考古燕樂之譜者,淩次仲外,此爲僅見。
(《小三吾亭詞話》卷二) 葉恭綽曰:叔問先生,沉酣百家,擷芳漱潤,一寓於詞,故格調獨高,聲采超異,卓然爲一代作家。
讀者知人論世,方益見其詞之工。
(《廣篋中詞》二) 夏孫桐 〔小傳〕 夏孫桐字閏枝,一字悔生,晚號閏庵,江蘇江陰人。
鹹豐七年(一八五七)四月二十二日生。
光緒壬辰(一八九二)進士,授編修,歷任湖州、寧波、杭州知府。
民國初入清史館,嘉、道、鹹、同四朝臣工列傳及循吏、藝術兩彙傳,凡一百卷,並出其手。
又佐徐世昌輯《晚晴簃詩匯》及《清儒學案》。
民國三十年(一九四一)十二月二十二日卒,年八十五。
著有《觀所尚齋文存》及《悔龕詞》二卷。
(以上據關賡麟撰行狀) 孫桐與朱祖謀爲兒女親家,祖謀嘗言其從事倚聲,實由孫桐誘導雲。
《悔龕詞》收入《滄海遺音集》,續稿有龍氏忍寒廬刊本。
絳都春 分詠京師詞人第宅,得納蘭容若渌水亭。
蓮凋渚晚。
問緱嶺墮音,吹笙人遠。
豹尾退閑,蝸角幽棲依瓊苑。
重光詞筆同悽怨,恁抱膝繁華輕遣。
倚闌曾是,梨花落後,望春深淺。
一片,璇流漱碧,繞鴛甃似帶煙蘿空眷。
花底著書,席上題襟多英彥。
烏衣三度朱門換,隻謝墅巢痕尋燕。
邈然裙屐承平,夢華痕斷。
瑞龍吟 崇效寺看牡丹,用清真韻。
城南路,還見綉陌橫蕪,紺墻攲樹。
名花偏傍空王,石壇浄掃,來尋勝處。
小延佇,無恙笑春人面,暖風當戶。
酣香染徹仙衣,嚲煙簇簇,翩翻欲語。
多少繁華姚、魏,酒闌雲散,銷歌沉舞。
難得過門相呼,遊侶如故。
鈿車錦障,都入傷心句。
僧寮外茶煙歇影,苔茵遲步。
寸寸斜陽去。
何人向説,憑闌意緒?春事留殘縷。
休更問明朝無端風雨,對花慰藉,燕雛相絮。
南樓令 秋懷次韻 殘葉下寒階,秋風震旅懷。
話蒓鱸空自低迴。
莽莽神州兵氣亘,聽不得,澤鴻哀。
夕照澹金臺,銷沉幾霸才。
對霜天尊酒悲來。
叢菊漫淹詞客淚,偏多傍,戰場開。
右夏孫桐詞三首,録自《悔龕詞》及《悔龕詞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