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七言律詩

關燈
夢裏,百年得意是樽前。

     正聽布穀鳴桑樹,忽見舂鋤下水田。

     苔蘚滿庭晴晝永,不妨終日枕書眠。

     書懷 故知天意薄浮生,險阻艱難實飽更。

     萬事升除都外物,一身譽毀摠虛名。

     文章不免有齊氣,旅寓豈能無越聲。

     半夜悲歌頭欲白,赤憎燈火向人明。

     再宿靈通寺〈寺爲兵火所燒,一殿巍然獨存〉 昔年曾向此間行〈餘於辛卯秋嘗遊于此〉,夜上西樓聽水聲。

     溪月欲沈秋樹黑,佛燈初盡曉鐘鳴。

     塹灰過劫驚浮世,塵路關心歎此生。

     山意似知曾宿客,故將雲雨掩歸程。

     〈是日有雨〉 遣悶 絶域淹留歲月催,白頭愁寂望鄕臺。

     寒潭夜識魚龍氣,古渚秋聞鴻雁哀。

     兵甲定來民更苦,俊賢登後事堪咍。

     少年相識今要路,一寄封書久未回。

     讀杜詩偶題 杜甫文章世所宗,一回披讀一開胸。

     神飆習習生陰壑,天樂嘈嘈發古鐘。

     雲盡碧空橫快鶻,月明滄海戲群龍。

     依然步入仙山路,領略千峯更萬峯。

     滿月臺 登臨忽覺意悽悽,興廢人間事不齊。

     宮樹有霜秋葉落,土城無堞暮雲低。

     可憐螭陛成樵路,誰遣龍池作稻畦。

     此地繁華君莫問,隻今唯見夜烏啼。

     登百祥樓 江上飛樓近碧空,獨來臨眺思無窮。

     天低草樹微茫外,地入雲霞縹緲中。

     宇宙此生都夢幻,山河終古幾英雄。

     簾旌不動斜陽盡,欲就新詩愧未工。

     次使相韻 俗語令人頭觸屛,麴生聊可與忘形。

     百年憂樂身如夢,萬事乘除髮欲星。

     隻把詩篇供謾興,要尋泉石寄餘齡。

     中宵坐念平生計,風滿疏簾月滿庭。

     贈洪判官〈有義〉 羨君投筆事弓刀,八尺堂堂意氣豪。

     壯士要須探虎穴,奇才況復蘊龍韜。

     莫嫌佐郡親敲樸,會見登壇擁節旄。

     肯似吾人淡生活,苦吟終日但含毫。

     〈洪既登進士,棄文就武,方爲義州判官。

    〉 次友人韻 澤國春深寫影稀,遠人猶着臘前衣。

     鄕關渺渺無消息,塵世紛紛有是非。

     何處小桃臨水岸,即看新燕入山扉。

     晴窗忽作還家夢,門外垂楊綠已肥。

     次崔天使〈廷健〉途中感懷韻,代遠接使作 其一 仙旆乘春轉海陬,東風花柳滿長途。

     留連酒賦聊隨俗,整頓精神在省吾。

     身外求名都幻妄,靜中觀物本虛無。

     吟詩不用愁肝腎,學到忘言是丈夫。

     其二 春晴官柳綠初敷,玉節翩翩向漢都。

     使事不論行邁遠,嚴程寧歎歲華徂。

     諮詢謠俗雖無暇,點檢身心彽在吾。

     花錦草茵俱可賞,不妨隨處着工夫。

     別顧天使〈天峻〉,代遠接使作 江頭細柳綠煙絲,暫駐蘭橈折一枝。

     別語在心徒脈脈,離杯到手故遲遲。

     死前祗是相思日,送後那堪獨去時。

     莫道音容便長隔,百年還有夢中期。

     元上人將遊楓嶽,詩以贈行 人言楓嶽是丹丘,萬古巉嵒碧海頭。

     懸瀑斷崖多秀絶,佛堂禪室可淹留。

     石門長照綠蘿月,琪樹不知紅葉秋。

     塵土幾年勞夢想,羨君蹤跡去悠悠。

     送李重卿〈顯英〉佐幕關北 東風行邁正迢迢,征蓋飄搖駟馬驕。

     關路入天春有雪,驛亭邊海夜聞潮。

     傳杯幕府催檛鼓,觀獵陰山試射鵰。

     莫歎詞臣屈參佐,會看徵劄下雲霄。

     淸明 東風吹暖艶陽天,病後逢春卻自憐。

     燕子入簷仍舊壘,家僮乞火是新煙。

     催花小雨知佳節,鬪草閑遊記少年〈國俗,才兒有鬪草之戲,與中國所雲者不同〉。

     景物不殊人已老,更能聞健向尊前。

     途中遇小雨,宿天燈村 朝來暑氣忽凄淸,小雨冥濛滿去程。

     着霧始憐才有色,入林還覺細無聲。

     簷間語燕應愁濕,葉底鳴鳩末喚晴。

     夜宿田家聞喜語,不知行客怯晨征。

     次李實之韻 擊節高歌猛虎行,人生頭白竟何成。

     今朝拄笏看雲氣,昨夜連床聽雨聲。

     聊把酒杯酬暇日,敢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