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五言律詩

關燈
酒,心事一牀書。

     步屧松陰靜,焚香竹雨疏。

     多慙走岐路,歸興負匡廬。

     題宋村宋林川幽居 久識幽居好,柴荊蔔地偏。

     幾年勞遠夢,今夕了前緣。

     竹影秋宜月,林霏夜作煙。

     相看耿不寐,山果落尊前。

     次友人雨中見懷韻 靑蛙知雨候,閤閤鬧官池。

     濕燕多依棟,寒蟬獨抱枝。

     身慵偏着睡,吟劇或成詩。

     最愛團蒲靜,茶煙惹鬢絲。

     將歸示友人 宇宙空搔首,風塵幾折肱。

     浮沈元有數,離合忽無憑。

     八月孤城雨,淸尊半夜燈。

     明朝北歸路,愁殺亂山層。

     次友人贈別韻 去去終奚適,棲棲不自謀。

     有誰容懶性,無地免羈愁。

     白首多年別,淸尊十日留。

     浮生如落葉,分散錦江秋。

     淸輝至細橋,終日行泥濘中 世故令吾病,征驂犯曉寒。

     未經今日苦,誰信此途難。

     濁水高齊膝,靑泥躍上鞍。

     天時正如許,後土若爲乾。

     途中口占 瘦馬緣林麓,崎嶇一逕斜。

     山寒餘臘雪,溪淺露晴沙。

     夢裏秦京遠,天邊楚驛賖。

     恐敎歸日緩,孤負五陵花。

     再宿姜太初溪堂,次其韻 其一 再宿煩溪老,終宵聽水聲。

     此生長汩沒,浮世幾逢迎。

     歷歷眼前事,悠悠身外名。

     百年湖海酒,聊復對君傾。

     附元韻 三月淸明雨,春泉夜有聲。

     政逢天下士,渾似夢中迎。

     嗜酒看眞性,論詩愧大名。

     一生能幾見,惟恐曙何傾。

     題高達夫〈弘達〉幽居 一別身仍遠,重來歲已華。

     無端半夜雨,更發幾枝花。

     古縣山圍野,春塘水沒沙。

     知君好看客,忘卻在天涯。

     白蓮寺夜坐書懷 院靜僧初定,山晴月更多。

     疏螢依亂草,暗鳥集深柯。

     壯志餘孤釰,窮愁且短歌。

     京華有兄弟,消息定如何。

     詠史 戚裡多新貴,朱門擁紫微。

     歌鐘事遊讌,裘馬鬪輕肥。

     秪可論榮辱,無勞問是非。

     豈知蓬屋底,寒夜泣牛衣。

     十一月十三夜夢,至一處,頗有林泉之勝,茅屋數間,幽絶可愛。

    壁上有詩曰:「受諧來物議,發矢失同的。

    」旁有人曰:「此屋,乃故相思庵所居,詩即相公手題也。

    」餘不解詩意,徬徨吟詠。

    忽得一句雲:「故宅煙霞裏,行人水石間。

    」篇未就,向人報曰:「相公至矣。

    」餘惶懼走伏竹林中。

    俄而,有老人布衫草履,癯然步來,以杖叩竹林曰:「吾竹已枯矣。

    」因朗吟曰:「萬裡歸來仍此地,百年何事定非天。

    」吟訖不見。

    餘亦驚寤,時夜將半,風雪交作,令人愴然起感。

    遂取夢中所得,足成四韻。

     皎皎冰壺質,眞宜玉筍班。

     中年辭爵祿,卒歲飽淸閑。

     古宅煙霞裏,行人水石間。

     九原安可作,徒此仰高山。

     送李子敏赴任潭陽 虎竹分南服,慈顏慰北堂。

     向來勤奉養,此去轉輝光。

     路接湖天闊,梅生野館香。

     幾時行部罷,書疏問滄浪。

     舟次餠潭 薄暮投魚店,平明問水程。

     經過知俗態,飄蕩愧浮生。

     宿霧輕初散,晴灘淺更鳴。

     華山看漸遠,回首一含情。

     尹甥〈雲衢〉從餘于江都,請寫先人習齋詩集及餘拙作凡數百首以歸,賦短律爲別 似舅真知忝,從來宅相賢。

     卻從湖外地,相訪海西堙。

     詩句吾家事,風流爾輩傳。

     爲將江鮑體,書與兩三編。

     送金生赴德川任 聖代知名士,騷壇第一豪。

     相門淸議重,親策甲科高。

     驥足宜千裡,牛刀且轁勞。

     行行樹佳政,佇見璽書褒。

     奇同福妻氏挽章 巨閥風流遠,貞姿俶氣鍾。

     一兒能記馬,兩壻各乘龍。

     大化人誰脫,歸魂路幾重。

     遙憐閨裏月,留照若堂封。

     次鄭公述〈宗周〉湖亭韻 淸江抱危閣,水氣作微寒。

     檻靜賖晴月,簷虛納遠山。

     寧紆長者轍,聊考碩人槃。

     莫話功名事,浮生也等閑。

     送李都事〈慶倬〉赴鹹鏡道 去去關河遠,看看世道非。

     風波一失所,社稷幾沾衣。

     驛路吟秋草,離筵惜暮暉。

     邊霜催早雁,音信莫令稀。

     用東槎後會聯句韻 悵望關西路,平生浿上遊。

     人煙箕子井,花月謝公樓。

     虜酒春初熟,賓筵夜不收。

     誰憐十載後,白首坐窮愁。

     子敏臺山讌集,和諸公韻〈四首〉 其一 夢裏龍灣會,尋思尙宛然。

     笙歌沸城郭,羅綺艶神仙。

     好事追無路,淸秋復此筵。

     卻愁高宴罷,明日隔天淵。

    〈坐客,多是關西舊遊。

    〉 其二 弱歲追遊密,羈棲契闊深。

     郊扉曾夜叩,江岸憶春臨。

     出處俄殊跡,浮沈秪此心。

     重來讀書處,松桂尙森森。

    〈少時,與子敏讀書于此。

    〉 其三 平臨曠漠野,高近蔚藍天。

     白日低林杪,淸江動席邊。

     依俙漢陽樹,指點廣陵船。

     勝地寧無主,浮生亦有緣。

     其四 勝地宜登覽,淸尊更引人。

     風煙迷近甸,舟楫控遙津。

     興逸寧辭酒,顏衰暫借春。

     不須嫌屢舞,飄盡滿衣塵。

     黃秀才〈坤載〉挽章 一死人皆有,唯君最可哀。

     子安方弱冠,長吉更多才。

     璧月沈滄海,文星落夜臺。

     應餘膝下戀,魂魄倘歸來。

     李谷山〈希幹〉母氏挽章 淑愼膺多福,康寧過七旬。

     那知潔飧日,忽罷彩衣春。

     濫醉陶家酒,偏依孟母隣。

     忍將雙眼淚,沾灑素車塵。

     偶題 老去仍多病,生涯任陸沈。

     雲山千裡夢,霜鬢百年心。

     曉雨鶯聲滑,春江柳色深。

     如何艶陽節,悄悄動悲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