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時代的文人詞

關燈
詞的音樂(燕樂)在盛唐時代已經流行,它配合長短句的詞句,比較相稱。但是一般文人總還是比較保守,不容易接受長短句的形式,所以盛唐時代的初期,有許多配合“大曲”的詞,還是用五七言絕句來寫的(“大曲”是用許多遍數、好幾部音樂合奏的有歌有舞的曲調)。這些作品在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中可以看到。這種以絕句配合“大曲”的作品,音樂性不強,藝術性也不高,所以不大流行。

    到了中唐時代,有些比較能接受民間文學的名作家,如張志和、王建、劉禹錫、白居易等,開始用長短句來填詞,寫出了許多著名的作品。現在舉幾個例來談談。

    張志和的《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飛,桃花流水鳜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這首詞裡所寫的感情與勞動人民的感情原有距離,實際上是描寫士大夫愛自然、愛閑适、愛自由的心情。它雖然美化了漁夫生活,也是對仕途不滿的一種表示。

    這首詞主要是描寫人的心境,頭兩句用美好的自然景物來烘托。他描繪了一幅青山前面白鹭飛翔、色彩鮮明的畫,在桃花流水中,又遊着肥肥的鳜魚,這是多麼優美的境界。這樣用景物襯托人物心情,比直接點明主題好得多。這可見它的藝術手法。

    後來的士大夫稱這首《漁歌子》是“風流千古”的名作。蘇東坡與黃山谷都曾把這首詞裡的句子,用到自己的詞中。這首詞在當時就有許多人唱和,後來編成一本唱和集。這是當時文人中最早的一本詞的唱和集。

    現在我們再談談王建的《宮中調笑》。從這個調名,可以看出詞在當時宮廷中原是玩弄、調笑的作品。但是到文人王建作這首《調笑令》時,它的思想内容就有了提高。

    王建是以寫同情婦女的詩歌著名的,其中像:“聞有美人新進入,六宮未見一時愁。”六宮宮女雖然還沒見到新選來的女子,但是因為覺得自己得到皇帝寵幸的機會更少了,所以大家都一齊發愁。這是描寫這班不幸宮女的愁苦心情的好作品。他這首《宮中調笑》是這樣寫的:

    團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面。玉顔憔悴三年,誰複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陽路斷。

    這首詞開頭用團扇起興,我們看到“團扇”兩字,就會想到漢朝宮妃班婕妤寫的詠團扇詩。她以秋扇被抛棄,比喻宮女失寵的身世。美人用團扇遮面,因為病容憔悴怕見君王。學習管弦,原是為了要得到皇帝的寵愛,而現在管弦對她還有什麼用處呢?所以重複兩句“弦管,弦管”,是感歎的話。昭陽是指漢成帝寵妃趙飛燕所住的昭陽殿,由于飛燕得寵,皇帝不再到别的宮女那邊去了,所以從昭陽殿到别宮的路上沒有人迹,長滿了青草。這是這個美人失寵的原因,也是她得病的原因。把這句主要的話放在末了點出,很有深意。

    《調笑令》的第四句,必須将第三句最後兩個字颠倒過來重複兩次,這就是調笑的口吻,但是王建這首詞中,卻把它變為感歎的口氣,它的思想内容就提高了。

    《竹枝詞》與《柳枝詞》都是大家所熟悉的文學體裁,《竹枝》是四川民歌,《柳枝》是唐代洛陽新曲。劉禹錫、白居易作的最多。

    劉禹錫的一首《竹枝》是這樣寫的: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完全采用民歌形式。用雙關語來描寫青年男女的愛情,也是民歌常用的手法。

    白居易的《竹枝》,都明白如話,也是接近民歌的。像這一首:

    瞿塘峽口水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

    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暗鳥一時啼。

    另外有一首《柳枝》:

    紅闆江橋清酒旗,館娃宮暖日斜時。

    可憐雨歇東風定,萬樹千條各自垂。

    末兩句寫楊柳的神态極好。白居易還有像《憶江南》這樣的作品: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這是大家所熟悉的,不必多介紹了。

    劉禹錫、白居易所作的長短句詞,風格仍與絕句、民歌相近,到後來溫庭筠的詞,才完全是另外一種面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