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彈詞輯註 卷第三

關燈


    于是帝乃按轡徐行,至營成禮而去。

     惜露臺,除肉刑,痌瘝百姓。

     帝嘗欲作露臺,召匠計之,直百金。

    帝曰:百金,中人十家之產也。

    遂止不作。

    ○齊太史令淳于意石罪當刑,其女緹縈上書曰:死者不可以復生,刑者不可以復屬。

    雖欲自新,其道無由。

    帝悲其意,詔除肉刑。

     賜幾杖,卻獻馬,貫朽因陳。

     吳王濞詐病不朝,賜以幾杖。

    ○有獻千裡馬者,帝曰:鸞旂在前,屬車在後,朕乘千裡馬,獨先安之。

    乃還其馬。

    帝在位二十三年,海内安寧,家給人足。

    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

    太倉之粟,陳陳相因,至腐敗不可食。

    崩,太子啟立,是為景帝。

     漢景帝,賴條侯,剗平七國。

     服朝衣,斬東市,晁錯寃魂。

     帝用晁錯策,削弱諸侯,于是吳、楚、膠東、膠西、菑川、濟南、趙七國反,條侯周亞夫討平之。

    吳相袁盎,素與錯不善,說上曰:吳、楚言賊臣晁錯,削諸侯地,故反。

    欲共誅錯復故地,今獨斬錯,則兵可罷。

    于是上召錯紿載行市。

    錯衣朝服,斬東市。

     貶中宮,廢太子,存心刻薄。

     皇後薄氏以無寵廢。

    長公主嫖,欲以女嫁太子榮,其母栗姬不許。

    由是公主日讒姬,帝銜之。

    會後廢,大行請立姬為後,帝怒,誅大行,廢太子。

    《史斷》雲:帝天資刻薄,以無寵廢正後,而夫婦之義乖;以無罪廢太子,而父子之恩虧。

     置大胾,顧尚席,終害功臣。

     帝召周亞夫賜食,獨置大胾無切肉,又不置箸。

    亞夫心不平,顧謂尚席取箸。

    亞夫出,上目送之曰:此鞅鞅非少主臣也。

    後亞夫子為人所告,事連亞夫,召詣廷尉,不食嘔血死。

    帝崩,太子徹立,是為武帝。

     漢武帝,仗雄材,改元建號。

     史稱武帝雄材大畧。

    自古帝王未有年號,帝始號建元元年。

     喜功名,務廣地,黷武窮兵。

     通西域,置酒泉、武威、張掖、燉煌等四郡。

    平南越,置南海、蒼梧、欎林、合浦、交趾、九眞、日南、珠崖、儋耳等九郡。

    平西南夷,置牂牁、嶲、沈黎、汶山、犍為等五郡。

    平朝鮮,置樂浪、玄菟、臨屯、眞番等四郡。

    擊滇,置益州郡。

     興禮樂,舉孝廉,明經策士。

     詔曰:禮壞樂崩,朕甚閔焉。

    其令禮官勸學興禮,以為天下先。

    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置五經博士。

    徵吏民有習先聖之術者,令與計偕。

    上親策之。

     任衞霍,奪天山,空了王庭。

     遣衞青、霍去病擊匈奴,凡八出。

    去病深入二十餘裡,至祁連山而還。

    匈奴遠遁,而幕南無王庭。

    祁連本名天山,匈奴呼天為祁連。

     求善馬,任貳師,遠征大宛。

     漢使入西域者,言大宛有善馬在貳師城,匿不肯與漢。

    帝乃使將軍李廣利伐宛取馬。

     泛樓船,破南越,下瀨將軍。

     遣樓船將軍楊僕等,擊南越平之。

     隻可惜,不封侯,數奇李廣。

     孫李陵,陷虜域,太史宮刑。

     將軍李廣從衞青擊匈奴,帝陰誡青以廣老數奇,毋令當單于。

    廣軍失道,後期自殺。

    廣結髪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卒無功,不得封侯。

    廣孫陵,以步卒五千擊匈奴,殺數千人。

    軍無後救,虜騎追之,陵遂降。

    群臣皆罪陵,惟太史令司馬遷言陵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

    上以遷為陵遊說,下遷腐刑。

     蘇子卿,牧羝羊,上林雁帛。

     遣中郎將蘇武使匈奴,單于欲迫降之,武不從,乃使武牧羝北海上曰:羝乳乃得歸。

    至昭帝時,漢使至匈奴求武等,匈奴詭言武已死。

    有教漢使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繫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

    單于驚,乃歸武。

    子卿,武字。

     汲長孺,臥淮陽,戆直難容。

     汲黯字長孺,性倨少禮,面折不能容人之過。

    帝拜為淮陽太守,黯不肯拜。

    帝曰:淮陽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

     尊異起,李少君,文成五利。

     李少君以祠竈卻,老方見,上尊之。

    于是迂怪之士,多言神仙。

    拜齊人少翁為文成將軍,欒大為五利將軍。

     樂巡遊,慕封禪,耗費殃民。

     帝巡遊無度,百姓疲敝。

    封泰山禪,肅然東北至碣石而還。

    凡周行萬八千裡。

     遣方士,求神仙,法行沈命。

     齊人公孫卿言見神人東萊山,于是遣方士求神怪,采芝藥。

    ○帝尊用酷吏,吏民益輕犯法,盜賊滋起,乃作沈命法,曰:盜起不發覺,發覺而捕弗滿品者,二千石以下皆死。

     巫蠱興,輪臺悔,堯母名門。

     時方士及諸神巫,多聚京師惑眾變幻。

    女巫往來宮中,教美人度厄埋木人祭祀之。

    更相告訐,以為祝詛。

    上有疾,都尉江充言上疾祟在巫蠱。

    上以充為使者,治巫蠱獄。

    充言宮中有蠱氣,乃入宮掘地,雲于太子宮得木人尤多。

    時上在甘泉,太子欲往謝。

    而充持之急,太子不知所出,乃收斬充。

    上聞,發兵與太子戰,太子兵敗出奔,尋自殺。

    ○桑弘羊言輪臺東有溉田五千頃,可募民墾田築亭,以威西國。

    上以其擾勞天下,乃下詔深陳旣往之悔。

    ○河間趙媫妤,任身十四月,生子弗陵。

    上曰:聞昔堯十四月而生。

    乃命其門曰堯母之門。

    帝崩,太子弗陵立,是為昭帝。

     漢昭帝,儘聰明,堪憐命夭。

     昌邑王,無德行,不似人君。

     霍光、上官桀同受遺詔輔政。

    桀與光爭權,詐令人為燕王旦上書,言光專權自恣,帝曰:朕知是書詐也。

    時帝年十四,尚書左右皆驚。

    壽二十三嵗崩,無嗣,立武帝孫昌邑王賀。

    旣立,昏亂,霍光白太後癈之。

    立武帝曾孫病已,更名詢,是為宣帝。

     漢宣帝,尚刑名,兼王雜霸。

     帝所用多文法吏。

    太子柔仁好儒,嘗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帝作色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王霸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乎。

     立中宮,求故劍,忠厚存心。

     帝微時,娶許廣漢女,及即位,公卿議立後。

    上乃詔求微時故劍,大臣知指,乃白立許氏為後。

     霍禹雲,覆家門,禍基驂乘。

     霍光子禹,及兄去病之孫雲山,并諸親黨,根據朝廷。

    帝在民間,聞其尊盛日久,内不能善。

    光卒,帝以漸損奪其權。

    禹等自見日侵削,又聞光夫人顯毒弑許後,恐事發誅罰,遂謀反。

    事覺,皆伏誅。

    帝初立,光驂乘,帝嚴憚之,若有芒刺在背。

    及光死,而宗族竟誅。

    故俗傳霍氏之禍,萌于驂乘。

     楊惲誅,寬饒刎,太刻威刑。

     光祿勳楊惲失位,家居以財自娛。

    其友人孫會宗以書諫戒之,惲報書語意怨望。

    後有人告惲驕奢不悔過,帝見所予書惡之,惲坐誅。

    司隸蓋寛饒,剛直公清。

    時上方用刑法,任中書官寛饒上書,言方今儒術不行,以刑餘為周召,以法律為詩書。

    上以為怨謗,下之吏,寛饒自刎。

     增戶口,集鳳凰,循良奏效。

     膠東相王成,勞來不怠,流民自占八萬餘口。

    頴川太守黃霸,得吏民心,戶口嵗增。

    ○鳳凰集京師杜陵新蔡。

     緻中興,思輔佐,圖像麒麟。

     帝以戎狄賓服,思股肱之美,乃圖畫其人于麒麟閣,霍光、張安世、韓增、趙充國、魏相、丙吉、杜延年、劉德、梁丘賀、蕭望之、蘇武,凡十一人。

    明著中興輔佐,列于方叔、召虎、仲山甫焉。

    ○帝崩,太子奭立,是為元帝。

     漢元帝,重名儒,優柔不斷。

     帝少而好儒,及即位,徵用儒生,委之以政。

    然優柔不斷,孝宣之業衰焉。

     遣王嬙,嫁胡虜,短見和親。

     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自言願婿漢氏,帝以後宮良家子王嬙賜之。

    ○帝崩,太子驁立,嗣為成帝。

     漢成帝,志荒淫,溺情飛燕。

     忽天災,躭禍水,委棄宗臣。

     上自為太子時,以好色聞。

    過陽阿主家,悅歌舞者趙飛燕,召入宮大幸。

    有女弟尤醲粹,復召入,左右皆嗟賞。

    有宣帝時披香博士淖方成,在帝後唾曰:此禍水也,滅火必矣。

    光祿大夫劉向,採取詩書所載賢妃貞婦,興國顯家,及孽嬖為亂亡者,序次為列女傳奏之,帝不能用。

     憂外戚,勢逼君,上書梅福。

     外戚王氏權勢日盛,南昌尉梅福上書切諫,帝不納。

     請上方,斬馬劍,折檻朱雲。

     安昌侯張禹,以特進為天子師。

    時吏民多上書言災異之應,為王氏專政所緻。

    上以示禹,禹自見年老,子孫弱,恐為王氏所怨,乃曰:災變深遠難見,惟宜脩政事以應之,新學小生亂道誤人,宜無信用。

    上由此不疑王氏。

    槐裡令朱雲見上曰:臣願賜上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頭,以厲其餘。

    上問誰也,對曰:張禹。

    上大怒,禦史將雲下,雲攀殿檻檻折。

    及後當治檻,上曰:勿易因而輯之,以旌直臣。

    上無嗣,立元帝孫定陶王欣為太子。

    上崩,欣立,是為哀帝。

     漢哀帝,建平初,天星屢隕。

     帝建平元年正月,隕石于北地十六。

    九月,隕石于虞二。

     嬖斷袖,疎正言,漢德頹傾。

     侍中董賢為人美麗,自喜常與上卧起,常晝寢偏藉上袖。

    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賢,乃斷袖而起。

    帝寵信讒諂,憎疾忠直,漢業由是遂衰。

    帝崩,無嗣,立元帝孫中山王箕子,更名衎,是為平帝。

     漢平帝,莽專權,三綱絕矣。

     王莽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