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彈詞輯註 卷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三段說秦漢
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詩曰 成敗興亡古至今,飛雲去鳥入銷沈。
荒郊廢塚傷心處,不待田文聽鼓琴。
記得東周并入秦,回頭楚漢鬧乾坤。
時來驟雨推潢潦,勢敗狂風捲片雲。
富貴一場鴛枕夢,是非千載馬蹄塵。
殘山剩水年年在,不見謀王圖霸人。
剪雪裁冰詩有味,降龍伏虎事曾聞。
夜來說到降龍處,今日還尋伏虎人。
伏虎降龍輸好漢,談今說古看書人。
休嫌短話成長話,要把新文接舊文。
打虎金槌休換柄,斬蛟寶劍再磨新。
斬蛟寶劍長三尺,打虎金槌重九斤。
故典尋來知往事,新詞說動長精神。
死灰撥火重生焰,枯樹開花再遇春。
春去春來人易老,花開花落可憐人。
不如忙裏偷閒好,再把新詞聽一巡。
昨序說夏商周三代,到周赧王,被秦昭襄王逼獻國邑,旋滅東西周而周亡。
如今說到秦漢兩朝事迹。
秦始皇帝政者,始祖伯益(史記作柏翳),唐虞時為虞官,賜姓嬴氏。
其後裔蜚廉事殷紂,六世至非子(蜚廉生惡來革,革生女防,女防生旁臯,旁臯生太凡,太凡生大駱,大駱生非子)。
周孝王時,為主馬之官,王封為附庸,邑之秦,號曰秦嬴。
二世至秦仲(秦嬴生秦侯,秦侯生公伯,公伯生秦仲),其國始大。
傳莊公、襄公(莊公弟),平王始封為諸侯。
再傳文公、寧公(文公孫)、武公、德公(武公弟)、宣公、成公(宣公弟)、穆公任好(成公弟)、康公罃、共公、桓公、景公、哀公、惠公(哀公孫)、悼公、厲公、躁公、懷公(躁公弟)、靈公(懷公孫)、簡公(懷公子)、獻公(靈公子)。
孝公用商鞅之術,富國強兵,傳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稷(武王弟),滅周。
傳孝文王柱、莊襄王楚,納呂不韋之妾,生子政。
王薨,政冒嬴氏之姓襲位。
二十餘年間,并吞六國,天下歸一。
自稱始皇帝,傳二世皇帝胡亥,三世秦王子嬰。
沛公入關,子嬰降,隨為楚項籍所殺。
凡六主,共四十九年(起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終二世三年甲午。
混一止一十五年,起始皇帝二十六年庚辰,終甲午)。
又五年,漢滅楚,天下歸漢。
漢高祖劉邦者,平秦滅楚,即皇帝位,傳惠帝盈、呂後雉、文帝恒、景帝啟、武帝徹、昭帝弗陵、宣帝詢、元帝奭、成帝驁、哀帝欣、平帝衎、孺子嬰。
凡一十三主,共二百一十一年(起高帝元年乙未,終平帝元始五年乙醜),是為西漢。
被外戚王莽所篡,僭位一十七年(起莽居攝元年丙寅,終地皇三年壬午)。
四方兵起,奉漢宗室劉玄為帝,號曰更始,誅滅王莽(起更始元年癸未,終二年甲申)。
三年,光武即位,玄降封淮陽王,尋為赤眉所殺。
後漢光武帝劉秀者,景帝七世孫(景帝生長沙定王發,發生舂林節侯買,買生欝林太守外,外生鉅鹿都尉回,回生南頓令欽,欽生帝)。
起兵誅莽,削平僭偽,神武中興。
傳明帝莊、章帝烜、和帝肇、殤帝隆、安帝祜、順帝保、沖帝炳、質帝纉、桓帝志、靈帝宏、獻帝恊。
凡一十二主,共一百九十五年(起光武建武元年乙酉,終獻帝建安二十四年乙亥),是為東漢。
曹丕篡之,天下魏吳蜀三分。
自秦始皇一統,至漢獻帝禪位,通共四百四十年,中間賢愚興廢,不能細說,略將大概品題。
七戰國,秦昭王,英雄獨霸。
奪周朝,取世界,遷徙周民。
昭王死,子孝文,繼登三日。
奄然間,無疾病,做了亡人。
秦昭襄王薨,子孝文王柱立。
三日薨,子莊襄王楚立。
莊襄王,恰三年,龍牀未暖。
棄羣臣,亡化了,結末嬴秦。
秦始皇,呂家兒,根源不正。
呂不韋,稱仲父,於國何親。
楚本名異人,孝文王仲子。
孝文王為太子時,異人質于趙。
陽翟大賈呂不韋見之,說曰:請以千金,為子西遊,立子為嗣。
乃買奇物玩好,獻于太子妃,因譽異人之賢。
妃無子,乃言于太子,約以為嗣。
不韋取邯鄲姬絶美者與居,知其有娠,而獻于異人。
期年生子政。
其後異人自趙亡歸得立,以不韋為相國,封文信侯,號曰仲父。
三年王薨,政立,是為始皇帝。
後嫪毐事發,王賜之書曰:君何功於秦,號稱仲父。
徙處蜀,飲鴆死。
○陽翟,今開封府禹州。
鹹陽市,懸千金,誇張呂覽。
是時諸侯多辯士,如荀卿之徒,著書布天下。
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布鹹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大陰人,一塲亂,出醜難聞。
王即位時年少,太後時與呂不韋私通。
王益壯,不韋恐事覺,乃求得大陰人嫪毐以為宦者,進于太後。
王左右有與嫪毐爭言者,告嫪毐實非宦者,遂誅毐。
承累世,大威風,消磨六國。
絷韓王,削趙壤,魏楚難存。
滅燕國,并遼東,如同刈草。
入臨淄,蠢王建,松柏飄零。
王十七年辛未,滅韓。
十九年癸酉,滅趙,趙公子嘉自立為代王。
二十二年丙子,滅魏。
二十四年戊寅,滅楚。
二十五年己卯,滅燕滅代。
二十六年庚辰,攻齊,齊王建降,秦遷之共,處之松柏之間,餓而死。
齊人怒建聽奸人賓客以亡其國,歌之曰: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
疾建用客之不詳也。
○共,地名,今衞輝府輝縣。
取百越,卻匈奴,鞭笞天下。
王翦悉定江南地,降百越之君,置會稽郡。
使盧生入海求仙人,羨門子高還,因奏錄圖書曰:亡秦者胡也。
乃遣將軍蒙恬北伐匈奴。
罷諸侯,置郡守,撐達為君。
廷尉言置諸侯不便,于是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内史郡、雲中郡、九原郡、上郡、北地郡、隴西郡、上谷郡、鉅鹿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齊郡、瑯琊郡、河東郡、上黨郡、太原郡、代郡、雁門郡、三川郡、穎川郡、南郡、長沙郡、巴郡、蜀郡、漢中郡、南陽郡、邯鄲郡、東郡、泗水郡、九江郡、鄣郡、會稽郡、薛郡、碭郡、黔中郡。
郡置守尉監。
自稱為,始皇帝,革除谥法。
王初并天下,自以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乃更號曰皇帝。
制曰:死而以行為謚。
則是子議父、臣議君也,乃除謚法。
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
登泰山,大封禪,立石銘勳。
帝東巡封泰山,立石頌功業,下禪梁父。
增土之高曰封,除地曰墠,後改為禪。
造鐘鐻,鑄金人,銷除兵器。
收天下兵聚鹹陽,銷以為鐘鐻,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宮庭中。
坑儒生,焚聖典,殄滅斯文。
侯生、盧生,相與譏議始皇。
始皇大怒,坑諸生四百六十餘人于鹹陽。
長子扶蘇諫不聽,使監蒙恬軍于上郡。
燒詩書百家語,所不去者,醫藥蔔筮種樹之書。
填大海,建阿房,蓬萊求藥。
除直道,道九原,抵雲陽,塹山堙谷,千八百裡,數年不就。
營朝宮,作前殿阿房隱宮,徒刑作者七十萬人。
遣方士徐市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求諸仙人,及不死藥。
築長城,修五嶺,苦害生民。
蒙恬斥逐匈奴,收河南地。
築長城,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裡。
略取南越地,置桂林、南海、象郡。
又置閩中郡,以讁徙民五十萬,戍五嶺。
博浪沙,飛金鎚,副車誤中。
十日索,無蹤影,未免擔驚。
始皇東遊,至陽武博浪沙中。
韓人張良,令力士操鐵鎚狙擊始皇,誤中副車。
始皇驚,求弗得,令天下大索十日。
因巡狩,至沙邱,鑾輿晏駕。
鮑魚車,同載輼,厮混屍靈。
始皇東巡,少子胡亥從。
至沙丘崩,秘不發喪,棺載輼涼車中。
會暑,輼車臭,乃載一石鮑魚以亂之。
奸臣計,暗圖謀,扶蘇太子。
可憐哉,同恬毅,賜死長城。
中車府令趙高,與丞相李斯,矯詔立胡亥為太子。
賜扶蘇書,數以不能立功,又上書誹謗怨望。
而恬不矯正,皆賜死,并誅恬弟毅。
胡亥即位,是為二世皇帝。
秦二世,用趙高,指鹿為馬。
中丞相趙高欲專權,恐群臣不聽,乃持鹿獻于二世曰:馬也。
二世笑曰:丞相誤耶,謂鹿為馬。
問左右,或默或言鹿。
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
由是群臣莫敢言其過。
獃李斯,阿督責,黃犬東門。
陳勝吳廣等兵起,二世以讓丞相斯,斯懼,乃阿二世意,勸以督責之術。
二世悅,行督責益嚴。
趙高譖斯與子由謀反,論斬鹹陽市。
斯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望夷宮,求王侯,至於黔首。
丞相命,槩不許,刀下亡身。
趙高數言關東盜無能為。
及沛公屠武關,二世讓高。
高乃使其婿閻樂,將兵至望夷宮。
樂數二世曰:足下無道,今天下皆畔,其自為計。
二世曰:吾願得一郡為王。
弗許。
願為萬戶侯。
又弗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詩曰 成敗興亡古至今,飛雲去鳥入銷沈。
荒郊廢塚傷心處,不待田文聽鼓琴。
記得東周并入秦,回頭楚漢鬧乾坤。
時來驟雨推潢潦,勢敗狂風捲片雲。
富貴一場鴛枕夢,是非千載馬蹄塵。
殘山剩水年年在,不見謀王圖霸人。
剪雪裁冰詩有味,降龍伏虎事曾聞。
夜來說到降龍處,今日還尋伏虎人。
伏虎降龍輸好漢,談今說古看書人。
休嫌短話成長話,要把新文接舊文。
打虎金槌休換柄,斬蛟寶劍再磨新。
斬蛟寶劍長三尺,打虎金槌重九斤。
故典尋來知往事,新詞說動長精神。
死灰撥火重生焰,枯樹開花再遇春。
春去春來人易老,花開花落可憐人。
不如忙裏偷閒好,再把新詞聽一巡。
昨序說夏商周三代,到周赧王,被秦昭襄王逼獻國邑,旋滅東西周而周亡。
如今說到秦漢兩朝事迹。
秦始皇帝政者,始祖伯益(史記作柏翳),唐虞時為虞官,賜姓嬴氏。
其後裔蜚廉事殷紂,六世至非子(蜚廉生惡來革,革生女防,女防生旁臯,旁臯生太凡,太凡生大駱,大駱生非子)。
周孝王時,為主馬之官,王封為附庸,邑之秦,號曰秦嬴。
二世至秦仲(秦嬴生秦侯,秦侯生公伯,公伯生秦仲),其國始大。
傳莊公、襄公(莊公弟),平王始封為諸侯。
再傳文公、寧公(文公孫)、武公、德公(武公弟)、宣公、成公(宣公弟)、穆公任好(成公弟)、康公罃、共公、桓公、景公、哀公、惠公(哀公孫)、悼公、厲公、躁公、懷公(躁公弟)、靈公(懷公孫)、簡公(懷公子)、獻公(靈公子)。
孝公用商鞅之術,富國強兵,傳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稷(武王弟),滅周。
傳孝文王柱、莊襄王楚,納呂不韋之妾,生子政。
王薨,政冒嬴氏之姓襲位。
二十餘年間,并吞六國,天下歸一。
自稱始皇帝,傳二世皇帝胡亥,三世秦王子嬰。
沛公入關,子嬰降,隨為楚項籍所殺。
凡六主,共四十九年(起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終二世三年甲午。
混一止一十五年,起始皇帝二十六年庚辰,終甲午)。
又五年,漢滅楚,天下歸漢。
漢高祖劉邦者,平秦滅楚,即皇帝位,傳惠帝盈、呂後雉、文帝恒、景帝啟、武帝徹、昭帝弗陵、宣帝詢、元帝奭、成帝驁、哀帝欣、平帝衎、孺子嬰。
凡一十三主,共二百一十一年(起高帝元年乙未,終平帝元始五年乙醜),是為西漢。
被外戚王莽所篡,僭位一十七年(起莽居攝元年丙寅,終地皇三年壬午)。
四方兵起,奉漢宗室劉玄為帝,號曰更始,誅滅王莽(起更始元年癸未,終二年甲申)。
三年,光武即位,玄降封淮陽王,尋為赤眉所殺。
後漢光武帝劉秀者,景帝七世孫(景帝生長沙定王發,發生舂林節侯買,買生欝林太守外,外生鉅鹿都尉回,回生南頓令欽,欽生帝)。
起兵誅莽,削平僭偽,神武中興。
傳明帝莊、章帝烜、和帝肇、殤帝隆、安帝祜、順帝保、沖帝炳、質帝纉、桓帝志、靈帝宏、獻帝恊。
凡一十二主,共一百九十五年(起光武建武元年乙酉,終獻帝建安二十四年乙亥),是為東漢。
曹丕篡之,天下魏吳蜀三分。
自秦始皇一統,至漢獻帝禪位,通共四百四十年,中間賢愚興廢,不能細說,略將大概品題。
七戰國,秦昭王,英雄獨霸。
奪周朝,取世界,遷徙周民。
昭王死,子孝文,繼登三日。
奄然間,無疾病,做了亡人。
秦昭襄王薨,子孝文王柱立。
三日薨,子莊襄王楚立。
莊襄王,恰三年,龍牀未暖。
棄羣臣,亡化了,結末嬴秦。
秦始皇,呂家兒,根源不正。
呂不韋,稱仲父,於國何親。
楚本名異人,孝文王仲子。
孝文王為太子時,異人質于趙。
陽翟大賈呂不韋見之,說曰:請以千金,為子西遊,立子為嗣。
乃買奇物玩好,獻于太子妃,因譽異人之賢。
妃無子,乃言于太子,約以為嗣。
不韋取邯鄲姬絶美者與居,知其有娠,而獻于異人。
期年生子政。
其後異人自趙亡歸得立,以不韋為相國,封文信侯,號曰仲父。
三年王薨,政立,是為始皇帝。
後嫪毐事發,王賜之書曰:君何功於秦,號稱仲父。
徙處蜀,飲鴆死。
○陽翟,今開封府禹州。
鹹陽市,懸千金,誇張呂覽。
是時諸侯多辯士,如荀卿之徒,著書布天下。
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布鹹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大陰人,一塲亂,出醜難聞。
王即位時年少,太後時與呂不韋私通。
王益壯,不韋恐事覺,乃求得大陰人嫪毐以為宦者,進于太後。
王左右有與嫪毐爭言者,告嫪毐實非宦者,遂誅毐。
承累世,大威風,消磨六國。
絷韓王,削趙壤,魏楚難存。
滅燕國,并遼東,如同刈草。
入臨淄,蠢王建,松柏飄零。
王十七年辛未,滅韓。
十九年癸酉,滅趙,趙公子嘉自立為代王。
二十二年丙子,滅魏。
二十四年戊寅,滅楚。
二十五年己卯,滅燕滅代。
二十六年庚辰,攻齊,齊王建降,秦遷之共,處之松柏之間,餓而死。
齊人怒建聽奸人賓客以亡其國,歌之曰: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
疾建用客之不詳也。
○共,地名,今衞輝府輝縣。
取百越,卻匈奴,鞭笞天下。
王翦悉定江南地,降百越之君,置會稽郡。
使盧生入海求仙人,羨門子高還,因奏錄圖書曰:亡秦者胡也。
乃遣將軍蒙恬北伐匈奴。
罷諸侯,置郡守,撐達為君。
廷尉言置諸侯不便,于是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内史郡、雲中郡、九原郡、上郡、北地郡、隴西郡、上谷郡、鉅鹿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齊郡、瑯琊郡、河東郡、上黨郡、太原郡、代郡、雁門郡、三川郡、穎川郡、南郡、長沙郡、巴郡、蜀郡、漢中郡、南陽郡、邯鄲郡、東郡、泗水郡、九江郡、鄣郡、會稽郡、薛郡、碭郡、黔中郡。
郡置守尉監。
自稱為,始皇帝,革除谥法。
王初并天下,自以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乃更號曰皇帝。
制曰:死而以行為謚。
則是子議父、臣議君也,乃除謚法。
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
登泰山,大封禪,立石銘勳。
帝東巡封泰山,立石頌功業,下禪梁父。
增土之高曰封,除地曰墠,後改為禪。
造鐘鐻,鑄金人,銷除兵器。
收天下兵聚鹹陽,銷以為鐘鐻,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宮庭中。
坑儒生,焚聖典,殄滅斯文。
侯生、盧生,相與譏議始皇。
始皇大怒,坑諸生四百六十餘人于鹹陽。
長子扶蘇諫不聽,使監蒙恬軍于上郡。
燒詩書百家語,所不去者,醫藥蔔筮種樹之書。
填大海,建阿房,蓬萊求藥。
除直道,道九原,抵雲陽,塹山堙谷,千八百裡,數年不就。
營朝宮,作前殿阿房隱宮,徒刑作者七十萬人。
遣方士徐市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求諸仙人,及不死藥。
築長城,修五嶺,苦害生民。
蒙恬斥逐匈奴,收河南地。
築長城,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裡。
略取南越地,置桂林、南海、象郡。
又置閩中郡,以讁徙民五十萬,戍五嶺。
博浪沙,飛金鎚,副車誤中。
十日索,無蹤影,未免擔驚。
始皇東遊,至陽武博浪沙中。
韓人張良,令力士操鐵鎚狙擊始皇,誤中副車。
始皇驚,求弗得,令天下大索十日。
因巡狩,至沙邱,鑾輿晏駕。
鮑魚車,同載輼,厮混屍靈。
始皇東巡,少子胡亥從。
至沙丘崩,秘不發喪,棺載輼涼車中。
會暑,輼車臭,乃載一石鮑魚以亂之。
奸臣計,暗圖謀,扶蘇太子。
可憐哉,同恬毅,賜死長城。
中車府令趙高,與丞相李斯,矯詔立胡亥為太子。
賜扶蘇書,數以不能立功,又上書誹謗怨望。
而恬不矯正,皆賜死,并誅恬弟毅。
胡亥即位,是為二世皇帝。
秦二世,用趙高,指鹿為馬。
中丞相趙高欲專權,恐群臣不聽,乃持鹿獻于二世曰:馬也。
二世笑曰:丞相誤耶,謂鹿為馬。
問左右,或默或言鹿。
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
由是群臣莫敢言其過。
獃李斯,阿督責,黃犬東門。
陳勝吳廣等兵起,二世以讓丞相斯,斯懼,乃阿二世意,勸以督責之術。
二世悅,行督責益嚴。
趙高譖斯與子由謀反,論斬鹹陽市。
斯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望夷宮,求王侯,至於黔首。
丞相命,槩不許,刀下亡身。
趙高數言關東盜無能為。
及沛公屠武關,二世讓高。
高乃使其婿閻樂,將兵至望夷宮。
樂數二世曰:足下無道,今天下皆畔,其自為計。
二世曰:吾願得一郡為王。
弗許。
願為萬戶侯。
又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