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 魏 四

關燈
○獻書秦王 ……獻書秦王曰:“昔竊聞大王之謀出事于梁,謀恐不出于計矣,願大王之熟計之也。

    梁者,山東之要也。

    有蛇于此,擊其尾,其受救;擊其首。

    其尾救;擊其中身首尾皆救。

    今梁王,天下之中身也。

    秦攻梁者,是示天下要斷山東之脊也,是山東首尾皆救中身之時也。

    山東見亡必恐,恐必大合,山東尚強,臣見秦之必大憂可立而待也。

    臣竊為大王計,不如南出。

    事于南方,其兵弱,天下必能救,地可廣大,國可富,兵可強,主可尊。

    王不聞湯之伐桀乎?試之弱密須氏以為武教,得密須氏而湯之服桀矣。

    今秦國與山東為雠,不先以弱為武教,兵必大挫,國必大憂。

    ”秦果南攻藍田、鄢、郢。

     ○八年謂魏王 八年,……謂魏王曰:“昔曹恃齊而輕晉,齊伐厘、莒而晉人亡曹。

    缯恃齊以悍越,齊和子亂而越人亡缯。

    鄭恃魏以輕韓,伐榆關而韓氏亡鄭。

    原恃秦、翟以輕晉,秦、翟年谷大兇而晉人亡原。

    中山恃齊、魏以輕趙,齊、魏伐楚而趙亡中山。

    此五國所以亡者,皆其所恃也。

    非獨此五國為然而已也,天下之亡國皆然矣。

    夫國之所以不可恃者多,其變不可勝數也。

    或以政教不修,上下不輯,而不可恃者;或有諸侯鄰國之虞,而不可恃者;或以年谷不奉,畜積竭盡,而不可恃者;或化于利,比于患。

    臣以此知國之不可必恃也。

    今王恃楚之強,而信春申君之言,以是質秦,而久不可知。

    即春申君有變,是王獨受秦患也。

    即王有萬乘之國,而以一人之心為元也。

    臣以此為不完,願王之熟計之也。

    ” ○魏王問張旄 魏王問張旄曰:“吾欲與秦攻韓,何如?”張旄對曰:“韓且坐而胥亡乎?且割而從天下乎?”王曰:“韓且割而從天下。

    ”張旄曰:“韓怨魏乎?怨秦乎?”王曰:“怨魏。

    ”張旄曰:“韓強秦乎?強魏乎?”王曰:“強秦。

    ”張旄曰:“韓且割而從其所強,,與所不怨乎?且割而從其所不強,與其所怨乎?”王曰:“韓将割而從其所強,與其所不怨。

    ”張旄曰:“攻韓之事,王自知矣。

    ” ○客謂司馬食其 客謂司馬食其曰:“慮久以天下為可一者,是不知天下者也。

    欲獨以魏支秦者,是又不知魏者也。

    謂茲公不知此兩這,又不知茲公者也。

    然而茲共為從,其說何也?從則茲公重,不從則茲公輕,茲公之處重也,不實為期。

    子何不疾及三國方堅也,自賣于秦,秦必受子。

    不然,構者将圖子以合于秦,是取子之資,而以資子之雠也。

    ” ○魏秦伐楚 魏、秦伐楚,魏王不欲。

    樓緩謂魏王曰:“王不與秦攻楚,楚且與秦攻王。

    王不如令秦、楚戰,王交制之也。

    ” ○穰侯攻大梁 侯攻大梁,乘北郢,魏且從。

    謂穰侯曰:“君攻楚得宛穰以廣陶,攻齊得剛、博以廣陶,得許、鄢陵以廣陶,秦王不問者,何也?以大梁之未亡也。

    今日大梁往,許、鄢陵必議,議則君必窮。

    為君計者,勿攻便。

    ” ○白珪謂新城君 白珪謂新城君曰:“夜行者能無為奸,不能禁狗使無吠己也。

    故臣能無議君于王,不能禁人議臣于君也。

    ” ○秦攻韓之管 秦攻韓之管,魏王發兵救之。

    昭忌曰:“夫秦強國也,而韓、魏壤梁,不出攻則已,若出攻,非于韓也必魏也。

    今幸而遇韓,此魏之福也。

    王若救之,夫解攻者,必韓之管也;緻攻者,必魏之梁也。

    ”魏王不聽,曰:“若不因救韓,韓怨魏,西合于黔,秦、韓為宜,則魏危。

    ”遂救之。

     秦果釋管而攻魏。

    魏王大恐,謂昭忌曰:“不用子之計禍至,為之奈何?”昭忌乃為之見秦王曰:“臣聞明主之聽也,不以挾私為政,是參行也。

    願大王無攻魏,聽臣也。

    ”秦王曰:“何也?”昭忌曰:“山東之從,時合時離,何也哉?”秦王曰:“不識也。

    ”曰:“天下之合也,以王之不必也;其離也,以王之必也。

    今攻韓之管,國危矣,未卒而移兵于梁,合天下之從,無精于此者矣。

    以為秦之求索,必不可支也。

    故為王計者,不如齊、趙。

    秦已制趙,則燕不敢不事秦,荊、齊不能獨從。

    天下争敵于秦,則弱矣。

    ”秦王乃止。

     ○秦趙構難而戰 秦、趙構難而戰。

    謂魏王曰:“不如齊、趙而構之秦。

    王不構趙,趙不以毀構矣;而構之秦,趙必複鬥,必重魏;是并制秦、趙之事也。

    王欲焉而收齊、趙攻荊,欲焉而收荊、趙攻齊,欲王之東長之待之也。

    ” ○長平之役 長平之役,平都君說魏曰:“王胡不為從?”魏王曰:“秦許吾以垣雍。

    ”平都君曰:“臣以垣雍為空割也。

    ”魏王曰:“何謂也?”平都君曰:“秦、趙久相持于長平之下而無決。

    天下合于秦,則無趙;合于趙,則無秦。

    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