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傳·定公

關燈
定公(經一·一)元年 春王。

     (傳)定何以無正月?正月者,正即位也。

    定無正月者,即位後也。

    即位何以後?昭公在外,得入不得入,未可知也。

    曷為未可知? 在季氏也。

    定、哀多微辭,主人習其讀而問其傳,則未知己之有罪焉爾。

     (經一·二)三月,晉人執宋仲幾于京師。

     (傳)仲幾之罪何?不哀城也。

    其言于京師何?伯讨也。

    伯讨則其稱人何?貶。

    曷為貶?不與大王專執也。

    曷為不與?實與而文不與 。

    文曷為不與?大夫之義,不得專執也。

     (經一·三)夏,六月癸亥,公之喪至自乾侯。

    戊辰,公即位。

     (傳)癸亥公之喪至自乾侯,則曷為以戊辰之日然後即位?正棺于兩楹之間,然後即位。

    子沉子曰:「定君乎國,然後即位。

    」即位 不日,此何以日?錄乎内也。

     (經一·四)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

     (經一·五)九月,大雩。

     (經一·六)立炀宮。

     (傳)炀宮者何?炀公之宮也。

    立者何?立者不宜立也。

    立炀宮,非禮也。

     (經一·七)冬,十月,隕霜殺菽。

     (傳)何以書?記異也。

    此災菽也,曷為以異書?異大乎災也。

     定公(經二·一)二年 春,王正月。

     (經二·二)夏,五月壬辰,雉門及兩觀災。

     (傳)其言雉門及兩觀災何?兩觀微也。

    然則曷為不言雉門災及兩觀?主災者兩觀也。

    時災者兩觀,則曷為後言之?不以微及大也。

     何以書?記災也。

     (經二·三)秋,楚人伐吳。

     (經二·四)冬,十月,新作雉門及兩觀。

     (傳)其言新作之何?修大也。

    修舊不書,此何以書?譏。

    何譏爾?不務乎公室也。

     定公(經三·一)三年 春,王正月,公如晉,至河乃複。

    三月辛卯,邾婁子穿卒。

     (經三·二)夏,四月。

     (經三·三)秋,葬邾婁莊公。

     (經三·四)冬,仲孫何忌及邾婁子盟于枝。

     定公(經四·一)四年 春,王二月癸巳,陳侯吳卒。

     (經四·二)三月,公會劉子、晉侯、宋公、蔡侯、衛侯、陳子、鄭伯、許男、曹伯、莒子、邾婁子、頓子、胡子、滕子、薛伯、杞 伯、小邾婁子、齊國夏于召陵,侵楚。

     (經四·三)夏,四月庚辰,蔡公孫歸姓帥師滅沉,以沉子嘉歸,殺之。

     (經四·四)五月,公及諸侯盟于浩油;杞伯戊卒于會。

     (經四·五)六月,葬陳惠公。

     (經四·六)許遷于容城。

     (經四·七)秋,七月,公至自會。

     (經四·八)劉卷卒。

     (傳)劉卷者何?天子之大夫也。

    外大夫不卒,此何以卒?我主之也。

     (經四·九)葬杞悼公。

     (經四·十)楚人圍蔡。

     (經四·十一)晉士鞅、衛孔圄帥師伐鮮虞。

     (經四·十二)葬劉文公。

     (傳)外大夫不書葬,此何以書葬?錄我主也。

     (經四·十三)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吳子及楚人戰于伯莒,楚師敗績。

     (傳)吳何以稱子?夷狄也而憂中國。

    其憂中國奈何?伍子胥父誅乎楚,挾弓而去楚,以幹阖廬。

    阖廬曰:「士之甚!勇之甚!将為 之興師而複雠于楚。

    」伍子胥複曰:「諸侯不為匹夫興師,且臣聞之:事君猶事父也。

    虧君之義,複父之雠,臣不為也。

    」于是止。

     蔡昭公朝乎楚,有美裘焉,囊瓦求之,昭公不與,為是拘昭公于南郢,數年然後歸之。

    于其歸焉,用事乎河,曰:「天下諸侯苟有能 伐楚者,寡人請為之前列。

    」楚人聞之怒。

    為是興師,使囊瓦将而伐蔡。

    蔡請救于吳,伍子胥複曰:「蔡非有罪也,楚人為無道,君 如有憂中國之心,則若時可矣。

    」于是興師而救蔡。

    曰:事君猶事父也,此其為可以複雠奈何?曰:父不受誅,子複雠可也;父受誅 ,子複雠,推刃之道也。

    複雠不徐害,朋友相衛,而不相迿,古之道也。

     (經四·十四)楚囊瓦出奔鄭。

     (經四·十五)庚辰,吳入楚。

     (傳)吳何以不稱子?反夷狄也。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