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蜀錄
關燈
小
中
大
李特
李特,字玄休,巴西宕渠人。
其先廪君之苗裔,秦并天下,以為黔中郡,薄賦斂之,口歲出錢四十。
巴人謂賦為賨,因謂之賨人焉。
及高祖為漢王,始募賨人,平定三秦,既而不願出關,求還鄉裡。
高祖以其功,複同豐沛,更名其地為巴郡。
土有鹽鐵丹漆之利,民用敦阜,俗性剽勇,善歌舞。
高祖愛其舞,诏樂府習之,今巴渝舞是也。
其後繁昌,分為數十姓。
及魏武克漢中,特祖父虎将五百家歸魏,魏武嘉之,遷略陽(一雲洛陽),拜虎等為将軍。
徙内者亦萬餘家,散居隴右諸郡及三輔、弘農,所在号巴氐。
虎子慕為東羌獵将,慕生有五子,輔、特、庠、流、骧。
特身長八尺,雄武善騎射,沉毅有大度。
元康中,氐齊萬年反,關西擾亂,天水、略陽、扶風、始平諸郡皆被兵,頻歲大饑,流移就谷,相與入漢川者數萬家。
特至劍閣,顧盼崄阻,曰:"劉禅有如此之地而面縛于人,豈非庸才耶!"同移者閻武等鹹歎異之。
初、流民既至漢中,上書求寄食巴蜀,朝廷從之。
由是散在梁、益,不可禁止。
永康元年,诏征益州刺史趙廞為大長秋,以成都内史耿滕代廞。
廞遂謀叛,潛有劉氏割據之志。
滕率衆入内,廞遣衆迎之,戰于西門,滕敗走,廞獲殺之。
廞自稱大将軍、益州牧。
特弟李庠與兄弟及妹夫李含、任回等以四千騎歸廣廞,廞以庠為滅寇将軍,使斷北道。
庠素東羌之良将,曉兵法,部陣肅然。
廞惡其齊整,殺之。
複以特為督将,特兄弟既怨廞,引兵歸綿竹。
廞恐朝廷疑己,遣長史費遠等督萬餘人斷北道,次綿竹之石亭,密收合得七千餘人,夜襲遠軍,遠軍大潰,因放火燒之,死者十八九。
進攻成都,廞聞兵至,驚怕不知所為。
李廞等夜斬關走,文武盡散。
廞獨與妻子乘小船走至廣都,為其下人朱竺所殺。
先是,梁州刺史羅尚聞廞叛,上表稱廞非雄才,又蜀人不願為亂,事終無成,願欲征之。
惠帝遣尚為平西将軍、益州剌史,率七千餘人入蜀。
特等聞尚來,甚懼,使其弟骧于道奉迎,并貢寶物,尚甚悅。
冬十月,六郡流人推特行鎮北将軍,承制封拜。
其弟流行鎮東将軍,弟骧骁騎将軍,少子雄為前将軍,以相統領,進兵攻尚于成都,頻為特所敗,乃阻長圍,緣水作營,自都安至犍為七百裡,與特相拒。
大安二年,部下推特為大将軍,大赦,改元為建初元年。
益州從事任回說尚曰:"特既兇逆,侵暴百姓,今又分散人衆,在諸村堡,驕怠無備,是天亡之時也。
可告諸村,密刻期日,内外擊之,破之必矣。
"尚從之,遣大衆奄襲特營。
尚出逆戰,到官桑,特軍敗績,死之。
雄稱成都王,追谥景王,及稱尊号,追尊曰景皇帝。
廟号始祖。
李流 李流字玄通,特第四子也。
少好學,便弓馬,東羌校尉何攀稱流有贲、育之勇,舉為東羌校尉,平趙廞于成都。
晉朝論功,拜奮威将軍,封武陽侯。
建初元年,特既見殺,流自大将軍、益州牧。
九月,流疾笃,謂諸将曰:"骁騎高明仁愛,識量多奇,固足以濟大事,然前軍英武,殆天所相,可共受事于前軍,以為成都王也。
"遂薨,年五十六。
諸将共立雄為主,雄稱尊,追谥流秦文王,子龍嗣。
李雄 李雄字仲隽,特第三子,母羅氏,夢雙虹自門升天,一虹中斷,既而生蕩。
後羅氏汲水,忽然如寐,夢大蛇,繞其身,遂有孕,十四月而生雄。
常言二子若有先亡,在者必大貴。
蕩以李流世卒。
雄長八尺三寸,美容貌,相工相之曰:"此君将貴,其相有四目如重雲,鼻如龜龍,口方如器,耳如相望,法為大貴,位過三公不疑。
"雄少有烈氣,有識者皆器重之。
特稱益州牧,以雄鎮梓潼,又拜前将軍。
流薨,雄稱大将軍、益州牧,治郫城。
以西山範長生岩居穴處,
其先廪君之苗裔,秦并天下,以為黔中郡,薄賦斂之,口歲出錢四十。
巴人謂賦為賨,因謂之賨人焉。
及高祖為漢王,始募賨人,平定三秦,既而不願出關,求還鄉裡。
高祖以其功,複同豐沛,更名其地為巴郡。
土有鹽鐵丹漆之利,民用敦阜,俗性剽勇,善歌舞。
高祖愛其舞,诏樂府習之,今巴渝舞是也。
其後繁昌,分為數十姓。
及魏武克漢中,特祖父虎将五百家歸魏,魏武嘉之,遷略陽(一雲洛陽),拜虎等為将軍。
徙内者亦萬餘家,散居隴右諸郡及三輔、弘農,所在号巴氐。
虎子慕為東羌獵将,慕生有五子,輔、特、庠、流、骧。
特身長八尺,雄武善騎射,沉毅有大度。
元康中,氐齊萬年反,關西擾亂,天水、略陽、扶風、始平諸郡皆被兵,頻歲大饑,流移就谷,相與入漢川者數萬家。
特至劍閣,顧盼崄阻,曰:"劉禅有如此之地而面縛于人,豈非庸才耶!"同移者閻武等鹹歎異之。
初、流民既至漢中,上書求寄食巴蜀,朝廷從之。
由是散在梁、益,不可禁止。
永康元年,诏征益州刺史趙廞為大長秋,以成都内史耿滕代廞。
廞遂謀叛,潛有劉氏割據之志。
滕率衆入内,廞遣衆迎之,戰于西門,滕敗走,廞獲殺之。
廞自稱大将軍、益州牧。
特弟李庠與兄弟及妹夫李含、任回等以四千騎歸廣廞,廞以庠為滅寇将軍,使斷北道。
庠素東羌之良将,曉兵法,部陣肅然。
廞惡其齊整,殺之。
複以特為督将,特兄弟既怨廞,引兵歸綿竹。
廞恐朝廷疑己,遣長史費遠等督萬餘人斷北道,次綿竹之石亭,密收合得七千餘人,夜襲遠軍,遠軍大潰,因放火燒之,死者十八九。
進攻成都,廞聞兵至,驚怕不知所為。
李廞等夜斬關走,文武盡散。
廞獨與妻子乘小船走至廣都,為其下人朱竺所殺。
先是,梁州刺史羅尚聞廞叛,上表稱廞非雄才,又蜀人不願為亂,事終無成,願欲征之。
惠帝遣尚為平西将軍、益州剌史,率七千餘人入蜀。
特等聞尚來,甚懼,使其弟骧于道奉迎,并貢寶物,尚甚悅。
冬十月,六郡流人推特行鎮北将軍,承制封拜。
其弟流行鎮東将軍,弟骧骁騎将軍,少子雄為前将軍,以相統領,進兵攻尚于成都,頻為特所敗,乃阻長圍,緣水作營,自都安至犍為七百裡,與特相拒。
大安二年,部下推特為大将軍,大赦,改元為建初元年。
益州從事任回說尚曰:"特既兇逆,侵暴百姓,今又分散人衆,在諸村堡,驕怠無備,是天亡之時也。
可告諸村,密刻期日,内外擊之,破之必矣。
"尚從之,遣大衆奄襲特營。
尚出逆戰,到官桑,特軍敗績,死之。
雄稱成都王,追谥景王,及稱尊号,追尊曰景皇帝。
廟号始祖。
李流 李流字玄通,特第四子也。
少好學,便弓馬,東羌校尉何攀稱流有贲、育之勇,舉為東羌校尉,平趙廞于成都。
晉朝論功,拜奮威将軍,封武陽侯。
建初元年,特既見殺,流自大将軍、益州牧。
九月,流疾笃,謂諸将曰:"骁騎高明仁愛,識量多奇,固足以濟大事,然前軍英武,殆天所相,可共受事于前軍,以為成都王也。
"遂薨,年五十六。
諸将共立雄為主,雄稱尊,追谥流秦文王,子龍嗣。
李雄 李雄字仲隽,特第三子,母羅氏,夢雙虹自門升天,一虹中斷,既而生蕩。
後羅氏汲水,忽然如寐,夢大蛇,繞其身,遂有孕,十四月而生雄。
常言二子若有先亡,在者必大貴。
蕩以李流世卒。
雄長八尺三寸,美容貌,相工相之曰:"此君将貴,其相有四目如重雲,鼻如龜龍,口方如器,耳如相望,法為大貴,位過三公不疑。
"雄少有烈氣,有識者皆器重之。
特稱益州牧,以雄鎮梓潼,又拜前将軍。
流薨,雄稱大将軍、益州牧,治郫城。
以西山範長生岩居穴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