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信道教詭說遇天神 築離宮微行探春色
關燈
小
中
大
人又各為制度,不相沿襲,你争奇,我鬥巧,專務侈麗高廣,不計工财。
及建築告竣,又把花石綱所辦珍品,派布宮中。
這宮由五人分造,當然分别五位,東西配大内,南北稍劣,東值景龍門,西抵天波門,殿閣亭台,連屬不絕,鑿池為海,引泉為湖,鶴莊鹿砦,及文禽、奇獸、孔雀、翡翠諸栅,數以千計,嘉葩名木,類聚成英,怪石幽岩,窮工極勝。
人巧幾奪天工,塵境不殊仙阙。
徽宗又自作延福宮記,镌碑留迹。
後來又置村居野店,酒肆歌樓,每歲長至節後,縱民遊觀,晝懸彩,夕放燈,自東華門以北,并不禁夜。
徙市民行鋪,夾道僦居,花天酒地,一聽自由。
直至上元節後,方才停罷。
尋又跨舊城修築,布置與五位相同,号為延福第六位。
複跨城外浚濠作二橋,橋下疊石為固,引舟相通。
橋上人物,不見橋下蹤迹,名曰景龍江。
夾江皆植奇花珍木,殿宇對峙,備極輝煌。
徽宗政務餘閑,辄往宮中遊玩,仰眺俯矚,均足賞心悅目,幾不啻身入廣寒,飄飄若仙,當下快慰異常,旁顧左右道:“這是蔡太師愛朕,議築此宮,童太尉等苦心構成,亦不為無功。
古時秦始、隋炀盛誇建築,就使繁麗逾恒,恐未必有此佳勝哩。
”左右道:“秦、隋皆亡國主,平時所愛,無非聲色犬馬,陛下鑒賞,乃是山林間棄物,無傷盛德,有益聖躬,豈秦、隋所可比拟?”一味逢君。
徽宗道:“朕亦常恐擾民,隻因蔡太師查核庫餘,差不多有五六千萬,所以朕命築此宮,與民同樂呢。
”哪知已為蔡太師所騙。
左右又谀頌一番,引得徽宗神迷心蕩,越入魔境。
看官聽着!人主的侈心,萬不可縱,侈心一開,不是興土木,就是好神仙,還有征歌選色等事,無不相随而起。
徽宗宮中,除鄭皇後素得帝寵外,有王貴妃,有喬貴妃,還有大小二劉貴妃,最邀寵幸,以下便是韋妃等人。
二劉貴妃俱出單微,均以姿色得幸。
大劉妃生子三人,曰棫,曰模,曰榛,于政和三年病逝。
徽宗傷感不已,竟仿溫成後故事,溫成事見仁宗時。
追冊為後,谥曰明達。
小劉妃本酒保家女,夤緣内侍,得入崇恩宮,充當侍役。
崇恩宮系元符皇後所居,元符皇後劉氏自尊為太後後,見四十九回。
常預外政,且有暧昧情事,為徽宗所聞,拟加廢逐。
诏命未下,先饬内侍诘責,劉氏羞忿不堪,竟就簾鈎懸帶,自缢而亡。
孟後尚安居瑤華,劉氏已不得其死,可見前時奪嫡,何苦乃爾?此即銷納法。
宮中所有使女,盡行放還。
小劉妃不願歸去,寄居宦官何?家。
可巧大劉妃逝世,徽宗失一寵嫔,抑郁寡歡。
内侍楊戬,欲解帝愁,盛稱小劉美色,不讓大劉,可以移花接木。
徽宗即命楊戬召入,美人有幸,得近龍顔,天子無愁,重諧鳳侶。
更兼這位小劉妃,天資警悟,善承意旨,一切妝抹,尤能别出心裁,不同凡俗!每戴一冠,制一服,無不出人意表,精緻絕倫。
宮禁内外,競相仿效。
俗語說得好:“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況徽宗春秋鼎盛,善解溫存,驟然得此尤物,比大劉妃還要慧豔,哪有不寵愛的情理?不到一兩年,即由才人進位貴妃。
嗣是六宮嫔禦,罕得當夕,惟這小劉妃承歡侍宴,朝夕相親,今日倒鸾,明日颠鳳,一索再索三、四索,竟得生下三男一女。
名花結果,未免減芳,那徽宗已入魔鄉,得隴又要望蜀。
會值延福宮放燈,竟帶着蔡攸、王黼及内侍數人,輕乘小辇,微服往遊。
寓目無非春色,觸耳盡是歡聲,草木向陽,煙雲夾道。
聯步出東華門,但見百肆雜陳,萬人骈集,鬧盈盈的卷起紅塵,聲細細的傳來歌管。
徽宗東瞧西望,目不暇接,突聽得窗簾一響,便舉頭仰顧,湊巧露出一個千嬌百媚的俏臉兒來,頓令徽宗目眙神馳,禁不住一齊喝采酷似一出《挑簾》。
曾記得前人有集句一聯,可以仿佛形容,聯句雲: 楊柳亭台凝晚翠,芙蓉簾幕扇秋紅。
畢竟徽宗有何奇遇,且看下回便知。
---------- 王老志也,王仔昔也,林靈素也,三人本屬同流,而優劣卻自有别。
老志所言,尚有特識,其諷徽宗也以自省,其勸蔡京也以急退,蓋頗得老氏之真傳,而不專以隐怪欺人者。
迨托疾而去,翛然遠引,蓋尤有敝屣富貴之思焉。
王仔昔則已出老志下矣,林靈素狡猾逾人,荒唐尤甚。
禱雨一事,雖若有驗,然非小有異術,安能幸結主知?孔子謂攻乎異端,斯害也已,靈素固一異端也,奈何誤信之乎?且自神仙之說進,而土木興,土木之役繁,而聲色即緣之以起。
巫風、氵?風、亂風,古人所謂三風者,無一可犯,一弊起而二弊必滋,此君子所以審慎先幾也。
及建築告竣,又把花石綱所辦珍品,派布宮中。
這宮由五人分造,當然分别五位,東西配大内,南北稍劣,東值景龍門,西抵天波門,殿閣亭台,連屬不絕,鑿池為海,引泉為湖,鶴莊鹿砦,及文禽、奇獸、孔雀、翡翠諸栅,數以千計,嘉葩名木,類聚成英,怪石幽岩,窮工極勝。
人巧幾奪天工,塵境不殊仙阙。
徽宗又自作延福宮記,镌碑留迹。
後來又置村居野店,酒肆歌樓,每歲長至節後,縱民遊觀,晝懸彩,夕放燈,自東華門以北,并不禁夜。
徙市民行鋪,夾道僦居,花天酒地,一聽自由。
直至上元節後,方才停罷。
尋又跨舊城修築,布置與五位相同,号為延福第六位。
複跨城外浚濠作二橋,橋下疊石為固,引舟相通。
橋上人物,不見橋下蹤迹,名曰景龍江。
夾江皆植奇花珍木,殿宇對峙,備極輝煌。
徽宗政務餘閑,辄往宮中遊玩,仰眺俯矚,均足賞心悅目,幾不啻身入廣寒,飄飄若仙,當下快慰異常,旁顧左右道:“這是蔡太師愛朕,議築此宮,童太尉等苦心構成,亦不為無功。
古時秦始、隋炀盛誇建築,就使繁麗逾恒,恐未必有此佳勝哩。
”左右道:“秦、隋皆亡國主,平時所愛,無非聲色犬馬,陛下鑒賞,乃是山林間棄物,無傷盛德,有益聖躬,豈秦、隋所可比拟?”一味逢君。
徽宗道:“朕亦常恐擾民,隻因蔡太師查核庫餘,差不多有五六千萬,所以朕命築此宮,與民同樂呢。
”哪知已為蔡太師所騙。
左右又谀頌一番,引得徽宗神迷心蕩,越入魔境。
看官聽着!人主的侈心,萬不可縱,侈心一開,不是興土木,就是好神仙,還有征歌選色等事,無不相随而起。
徽宗宮中,除鄭皇後素得帝寵外,有王貴妃,有喬貴妃,還有大小二劉貴妃,最邀寵幸,以下便是韋妃等人。
二劉貴妃俱出單微,均以姿色得幸。
大劉妃生子三人,曰棫,曰模,曰榛,于政和三年病逝。
徽宗傷感不已,竟仿溫成後故事,溫成事見仁宗時。
追冊為後,谥曰明達。
小劉妃本酒保家女,夤緣内侍,得入崇恩宮,充當侍役。
崇恩宮系元符皇後所居,元符皇後劉氏自尊為太後後,見四十九回。
常預外政,且有暧昧情事,為徽宗所聞,拟加廢逐。
诏命未下,先饬内侍诘責,劉氏羞忿不堪,竟就簾鈎懸帶,自缢而亡。
孟後尚安居瑤華,劉氏已不得其死,可見前時奪嫡,何苦乃爾?此即銷納法。
宮中所有使女,盡行放還。
小劉妃不願歸去,寄居宦官何?家。
可巧大劉妃逝世,徽宗失一寵嫔,抑郁寡歡。
内侍楊戬,欲解帝愁,盛稱小劉美色,不讓大劉,可以移花接木。
徽宗即命楊戬召入,美人有幸,得近龍顔,天子無愁,重諧鳳侶。
更兼這位小劉妃,天資警悟,善承意旨,一切妝抹,尤能别出心裁,不同凡俗!每戴一冠,制一服,無不出人意表,精緻絕倫。
宮禁内外,競相仿效。
俗語說得好:“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況徽宗春秋鼎盛,善解溫存,驟然得此尤物,比大劉妃還要慧豔,哪有不寵愛的情理?不到一兩年,即由才人進位貴妃。
嗣是六宮嫔禦,罕得當夕,惟這小劉妃承歡侍宴,朝夕相親,今日倒鸾,明日颠鳳,一索再索三、四索,竟得生下三男一女。
名花結果,未免減芳,那徽宗已入魔鄉,得隴又要望蜀。
會值延福宮放燈,竟帶着蔡攸、王黼及内侍數人,輕乘小辇,微服往遊。
寓目無非春色,觸耳盡是歡聲,草木向陽,煙雲夾道。
聯步出東華門,但見百肆雜陳,萬人骈集,鬧盈盈的卷起紅塵,聲細細的傳來歌管。
徽宗東瞧西望,目不暇接,突聽得窗簾一響,便舉頭仰顧,湊巧露出一個千嬌百媚的俏臉兒來,頓令徽宗目眙神馳,禁不住一齊喝采酷似一出《挑簾》。
曾記得前人有集句一聯,可以仿佛形容,聯句雲: 楊柳亭台凝晚翠,芙蓉簾幕扇秋紅。
畢竟徽宗有何奇遇,且看下回便知。
---------- 王老志也,王仔昔也,林靈素也,三人本屬同流,而優劣卻自有别。
老志所言,尚有特識,其諷徽宗也以自省,其勸蔡京也以急退,蓋頗得老氏之真傳,而不專以隐怪欺人者。
迨托疾而去,翛然遠引,蓋尤有敝屣富貴之思焉。
王仔昔則已出老志下矣,林靈素狡猾逾人,荒唐尤甚。
禱雨一事,雖若有驗,然非小有異術,安能幸結主知?孔子謂攻乎異端,斯害也已,靈素固一異端也,奈何誤信之乎?且自神仙之說進,而土木興,土木之役繁,而聲色即緣之以起。
巫風、氵?風、亂風,古人所謂三風者,無一可犯,一弊起而二弊必滋,此君子所以審慎先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