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十五(兇禮)
關燈
小
中
大
○服制
孝文遺诏曰,朕既不德,無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臨,以罹寒暑之數,哀人父子,傷長老之志,損其飲食,絕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謂天下何,朕獲保宗廟,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餘年矣,賴天之靈,社稷之福,方内安甯,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嘗畏過行以羞先帝之遺德,惟年之久長,懼于不終,今乃幸以天年,得複供養于高廟,朕之不明與,嘉之,其奚哀念之有,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臨三日,皆釋服,無禁娶婦嫁女,祠祀飲酒食肉,自當給喪事服臨者皆無踐,绖帶無過三寸,無布車及兵器,無發民器臨宮殿中,殿中當臨者,皆以旦夕,各十五舉音,禮畢罷,非旦夕臨時,禁無得擅哭臨,以下,服大紅十五日,小紅十四日,織七日,釋服,它不在令中者,皆以此令比類從事。
(本紀。
) 孝宣地節四年,诏曰,導民以孝,則天下順,今百姓或遭衰绖兇災,而吏繇事,使不得葬,傷孝子之心,朕甚憐之,自今諸有大父母父母喪者,勿繇事,使得收斂送終,盡其子道。
(本紀。
) 結以倚廬。
(揚雄傳注雲,行服三年也,漢律以不為親行三年服,不得選舉。
) 服舍。
(江都易王傳師古曰,倚廬垩室之次也。
)○喪葬(雜錄附) 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崩于長樂宮,丁未發喪,五月丙寅,葬長陵,已下,(已下棺也)皇太子群臣皆反,至太上皇廟。
(本紀。
) 惠帝即位,賜給喪事者,二千石錢二萬,六百石以上萬,五百石二百石以下,至佐史五千,視作斥土者将軍四十金。
(本紀服虔曰,斥土,圹土也。
) 文帝至霸陵,意凄怆悲懷,顧謂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為椁,用纻絮斫陳漆其間,豈可動哉,左右皆曰善,釋之前曰,使其中有可欲,雖锢南山猶有隙,使其中亡可欲,雖無石椁,又何戚焉,文帝稱善。
(張釋之傳。
) 文帝遺诏,霸陵山川,因其故,無有所改,郎中令張武為複土将軍,發近縣卒萬六千人,發内史卒萬五千人,藏郭穿複土,屬将軍武,乙巳葬霸陵。
(本紀。
) 武帝建元六年,窦太後崩,丞相許昌,禦史大夫嚴青翟,坐喪事不辦,免。
(田鼢傳。
) 元帝時,貢禹奏言,武帝時多取好女,至數千人,以填後宮,及棄天下,昭帝幼弱,霍光專事,不知禮正,妄多藏金錢财物鳥獸魚鼈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瘗藏之,又皆以後宮女置于園陵,大失禮,逆天心又未必稱武帝意也,昭帝晏駕,光複行之,至孝宣皇帝時,陛下惡有所言,群臣亦随故事,甚可痛也,故使天下承化,衆庶葬埋,皆虛地上,以實地下,其過自上生,皆在大臣循故事之罪也,惟陛下深察古道,從其儉者,諸園陵女亡子者,宜悉遣,獨杜陵宮人數百,誠可哀憐也。
(貢禹傳。
) 元帝崩,有司言乘輿牛馬禽獸皆非禮,不宜以葬,奏可。
(成紀。
) 哀帝建平二年,帝太後丁氏崩,上曰,朕聞夫婦一體,詩雲,谷則民室,死則同穴,昔季武子成寝,杜氏之殡在西階下,請合葬而許之,附葬之禮,自周興焉,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孝子事亡如事存,帝太後宜起陵恭皇之園,遂葬定陶,發陳留濟陰近郡國五萬人穿複上。
(本紀。
) 平帝元始五年,崩于未央宮,大赦天下,有司議曰,禮,臣不殇君,皇帝年十有四歲,宜以禮斂,加元服,
(本紀。
) 孝宣地節四年,诏曰,導民以孝,則天下順,今百姓或遭衰绖兇災,而吏繇事,使不得葬,傷孝子之心,朕甚憐之,自今諸有大父母父母喪者,勿繇事,使得收斂送終,盡其子道。
(本紀。
) 結以倚廬。
(揚雄傳注雲,行服三年也,漢律以不為親行三年服,不得選舉。
) 服舍。
(江都易王傳師古曰,倚廬垩室之次也。
)○喪葬(雜錄附) 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崩于長樂宮,丁未發喪,五月丙寅,葬長陵,已下,(已下棺也)皇太子群臣皆反,至太上皇廟。
(本紀。
) 惠帝即位,賜給喪事者,二千石錢二萬,六百石以上萬,五百石二百石以下,至佐史五千,視作斥土者将軍四十金。
(本紀服虔曰,斥土,圹土也。
) 文帝至霸陵,意凄怆悲懷,顧謂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為椁,用纻絮斫陳漆其間,豈可動哉,左右皆曰善,釋之前曰,使其中有可欲,雖锢南山猶有隙,使其中亡可欲,雖無石椁,又何戚焉,文帝稱善。
(張釋之傳。
) 文帝遺诏,霸陵山川,因其故,無有所改,郎中令張武為複土将軍,發近縣卒萬六千人,發内史卒萬五千人,藏郭穿複土,屬将軍武,乙巳葬霸陵。
(本紀。
) 武帝建元六年,窦太後崩,丞相許昌,禦史大夫嚴青翟,坐喪事不辦,免。
(田鼢傳。
) 元帝時,貢禹奏言,武帝時多取好女,至數千人,以填後宮,及棄天下,昭帝幼弱,霍光專事,不知禮正,妄多藏金錢财物鳥獸魚鼈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瘗藏之,又皆以後宮女置于園陵,大失禮,逆天心又未必稱武帝意也,昭帝晏駕,光複行之,至孝宣皇帝時,陛下惡有所言,群臣亦随故事,甚可痛也,故使天下承化,衆庶葬埋,皆虛地上,以實地下,其過自上生,皆在大臣循故事之罪也,惟陛下深察古道,從其儉者,諸園陵女亡子者,宜悉遣,獨杜陵宮人數百,誠可哀憐也。
(貢禹傳。
) 元帝崩,有司言乘輿牛馬禽獸皆非禮,不宜以葬,奏可。
(成紀。
) 哀帝建平二年,帝太後丁氏崩,上曰,朕聞夫婦一體,詩雲,谷則民室,死則同穴,昔季武子成寝,杜氏之殡在西階下,請合葬而許之,附葬之禮,自周興焉,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孝子事亡如事存,帝太後宜起陵恭皇之園,遂葬定陶,發陳留濟陰近郡國五萬人穿複上。
(本紀。
) 平帝元始五年,崩于未央宮,大赦天下,有司議曰,禮,臣不殇君,皇帝年十有四歲,宜以禮斂,加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