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公草

關燈
鴻名。

    式表至懷,永慰幽爽。

     冊立中宮命婦賀箋 伏以膺天命而撫方夏,既有大君;修女順以領長秋,宜崇主配。

    蓋三代之興,鹹資内助;而二南之化,必本人倫。

    惟《關雎》、《正始》之風具,既醉太平之福。

    事關宗社,喜溢神人。

     恭惟皇後殿下,天啟睿明,性成仁孝。

    行皆應乎圖史,言悉合于箴規。

    爰自妫汭嫔虞,已協重華之德。

    遂乃塗山佐禹,坐看朝觐之歸。

    茲當聖主嗣服之初,允惟我後俪尊之日。

    椒房蘭殿,陳袆翟之鴻儀;寶冊金符,進軒龍之大号。

    于以統六宮之政令,于以奉九廟之烝嘗。

    得一以清,得一以甯,參乾坤而贊化育;正位乎外,正位乎内,作父母以禦家邦。

     妾等夙慕洪慈,今逢盛典。

    叨綴朝參之列,莫纾頌祝之忱。

    伏願雞鳴有儆,魚貫多恩。

    厥慶孔覃,百斯男而未艾;維祺茂介,萬有歲以方将。

    妾等下情無任,瞻天仰聖,激切屏營之至。

     考察自陳疏 奏為遵诏自陳不職,乞賜罷免,以光新政事。

     伏睹诏書一款:“兩京六部等衙門四品以上官,俱着自陳,去留取自上裁。

    欽此。

    ”臣拱謹欽遵自陳者,臣本草茅,謬跻通顯。

    報國之心雖切,而謀國之智則疏;救時之志徒殷,而諧時之術甚寡。

    爰自備員内閣,已漸涉于歲時;然惟伴食中書,曾罔裨于毫發。

    茲遇皇上龍飛九五,鼎命方凝,正宜明賞罰、振紀綱、辯官材、正風俗。

    而臣猥以鄙陋,參與政機,非惟無補聖時,抑且有妨賢路。

    黜幽之典,首宜及臣。

     伏望皇上鑒臣悃愫,實出至誠,将臣特賜罷免,庶止足自安,夙心獲遂,而黜陟允當,新政彌光。

    臣無任祈請懇切之至。

    為此,謹具本親赍奏聞,伏候敕旨。

     辭免加少保兼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疏 奏為辭免恩命事。

     隆慶元年二月初九日,準吏部咨,節奉敕谕:“原講官,今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高拱加少保兼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尚書如故。

    如敕奉行,欽此。

    ”渙号有臨,震惶無措,敢摅懇悃,上渎宸聰。

     臣本陋庸,夙濫館秩。

    當嘉靖壬子,恭逢皇上出閣講學,臣即承乏首侍講筵。

    自愧空疏,罔所裨益。

    而仰荷聖明,特垂嘉納,且辱眷知,托以心膂。

    九載之間,禮顧隆渥,臣亦不能殚述。

    自時厥後,益蒙簡注,存問不一,賞赉薦加。

    違講筵雖已數年,受殊寵恒如一日。

    臣則何幸獲此非常之遇,誠感徹心骨,願效捐糜而莫之遂也。

    及至備員内閣,亦且數時,然于提調講讀更無寸補。

    茲遇皇上光登大寶,乃并叙舊勞,特頒徽數。

    既跻孤保,複攝宮銜,而又晉以殿學。

    夫臣受皇上之恩久矣,尚未伸一日之報;臣受皇上之恩厚矣,尚未伸一毫之報。

    而三錫榮命,萃于一朝,一品穹階,超乎百辟。

    臣俯自循省,實不能勝,此所以展轉踧踖而不能已于控辭也。

     伏望皇上收回成命,俾臣仍以舊銜供職。

    或問以言,臣當披瀝而無隐;或委以事,臣當鞠瘁而不辭。

    苟系社稷之謀,必不敢避嫌疑而擇便;苟非國家之利,必不敢随時勢以圖容。

    倘有蟻績之可觀,乃拜鴻恩而未晚。

    臣無任祈請懇切之至。

    為此,謹具本親赍奏聞,伏候敕旨。

     辭免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疏 奏為辭免恩命事。

     準吏部咨,節奉敕谕:“茲重錄《永樂大典》成,足慰我皇考,尊祖右文至意,内閣輔臣綜理校閱,著有勞績。

    少保兼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高拱,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大學士如故。

    如敕奉行,欽此。

    ”臣聞命自天,不勝惶悚。

    切惟加秩乃君恩之渥,而況秩之至崇者乎!效勞乃臣分之常,而況勞之至細者乎!今以臣陋庸,謬跻孤保,穹階厚祿,複出百僚,恩遇可謂極矣。

    即鞠躬盡瘁,捐緻此軀,亦未足以仰酬于萬一也。

    乃茲又以《大典》告成,謂臣曾綜理校閱,特頒異數,尤極優隆。

    論功曾蔑鴻毛之輕,而疏寵不啻泰山之重。

    臣展轉省循,誠有甚不安于心者,此所以不避斧锧而控辭也。

     伏望皇上俯鑒愚忱,收回成命,俾臣仍以舊官供事。

    庶臣獲守過盈之戒,而亦可免非分之愆。

    臣無任祈請懇切之至。

    謹具本親赍奏聞,伏候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