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詩文一

關燈
《子虛》,又無強記誦亡書。

    精銷自拟勞薪似,也扈金根備屬車。

     驿書灤水接都京,四日循環有定程。

    連夕雨多遲數刻,嶺頭已遣近臣迎(每日報到遲,即派侍衛章京過廣仁嶺迎遞)。

     面承密敕語從容,分寫新綸撰進恭。

    禦筆親增三五字,别傳天語帶朱封(诏草經朱筆更改,例應另紙恭錄,惟廷寄谕旨即以朱發)。

     魚龍散樂列瓊筵,視政如常倍覺虔。

    一曲仙韶聽未阕,重臣三對禦床前(萬壽節演劇後視政如常,軍機大臣有一日召對數次者)。

     不擇秋蛇與墨豬,但期疾速勿遲逾。

    繕完呈本催分寄,(有一旨而傳谕數人者,照書數紙各寄,謂之分奇。

    )珍重臨時與過朱(凡恭遇禦筆增改遵錄他本者,謂之過朱)。

     方寸瓊函疊紙成,綠牌交出記分明(凡引見記名各員,吏、兵兩部以綠牌交機庭照錄,入存記匣,随時進禦)。

    新來方面開何缺,封事先題進空名(書缺而空其名,以待禦筆)。

     天書脫稿進堯階,加緊郵程計日排(自每日行四百裡以至六百裡加緊不等)。

    欲印紫泥先請鑰,亟繩夾袋出金牌(機庭印鑰例由大臣中行走最前者佩帶,取用以金牌為合符)。

     舊事分明記阿誰,獨難颠末誦無遺。

    試纟番随手當年簿(機庭總簿謂之随手),充棟封題若列眉(檢查舊事,必按各年随手簿索之)。

     破例恩先契聖情,且教集議付廷評。

    何時部疏才呈閣,預寫詞頭拟準行(凡直省奏請遷除當上意者,雖交部議,仍命存記;本上時議,亦拟旨準行)。

     賜果分鮮事疊稠,绮纨三品列卿俦(凡頒賜表裡,軍機章京例視三品京堂)。

    辛勤視草遲公退,克食羹辍夕羞(國語恩賞謂之克食)。

     緘滕黃匣付昆侖,中有軍書要件存(當直者例滿、漢各一人,帶要件先候于尖營,以備承旨)。

    今日莫音誰扈直,最先跋馬候烏墩。

    (國語以随豹尾為跟莫音,尖營為烏墩) 内庭章服例優崇,貂錦平時借紫同。

    馬上羊羔齊著,隻披風帽是猩紅。

     下圍傳駕左門還,在直郎官總立班。

    不向長楊陪羽獵,何由親切觀大顔(軍機帳房例在幔城之左,凡駕由左門入,在直章京皆立班)。

     封章絡繹費天題,夕對方終塞日西(行在召見軍機大臣,恒在晚膳以後)。

    诏草先成先進禦,不須留待十行齊(凡撰拟诏在六七道以上者,辄命随成随進)。

     請駕懸知日未暾,昨宵披答取重論。

    幔城一片傳呼急,恰有人先直早門(上直有一人最早者,謂之早門)。

     交抄(内閣)發遞紙如飛,針晷時時視帶圍。

    坐待行廬傳合鑰(散直有一人最晚者,以宮門下鑰為度),珠車燈火照光歸(周廬夜直兵弁統謂之珠車)。

     行帳安床篷艇齊,欠伸常慮打頭低。

    夢回誤聽潇湘雁,卻是寒駝帶雨啼。

     晚看白道夕看星,十二圍場句曲形。

    忽見塞門山色好,插天依舊馬頭青(圍場以西去,以東還)。

     旋跸欣承休沐恩,例容七日浣塵昏(扈跸初歸,例得休浣七日)。

    朝衫重系牟尼串,雅步趨翔内右門(内直各官皆進乾清門,惟軍機直郎許兼由内右門出入)。

     惟憑謹畏直承明,緘口仍防出舌輕。

    有問辄将他語亂,肯言溫室樹何名? △追紀舊事 語關新故禁銷宜,平地吹毛賴護持。

    辨雪仍登天祿閣,三家詩草一家詞(丁未春,大宗伯某掎摭王漁洋、朱竹坨、查他山三家詩及吳園次長短句内語疵,奏請毀禁,事下機庭。

    時餘甫内直,惟請将《曝書亭集·壽李清》七言古詩一首,事在禁前,照例抽毀,其漁洋《秋柳》七律及他山《宮中草》絕句、園次詞語意均無違礙。

    當路頗韪其議,奏上,報可)。

     △夏日直留守班即事雜詩 九夏銮輿捺缽停(見《曝書亭集》),暫教綸閣合機庭。

    濡毫兼問廊餐地,憑借西頭學士廳(每年借蒙古學士堂為早直之地)。

     相逢争說息肩期,留務清閑亦恐遲。

    聽徹六更興辨指,登車略後早朝時。

    (馮玉圃同年嘗見語曰:“每日晨興,總以帏中辨指為度。

    ”) 依然三日上更番,過午何人共掖垣。

    睡起斜陽滿宮樹,晴蟬乾鵲一時喧。

     膏澤應知帝念殷,朝朝籍記等書雲。

    今年暢雨多時若,少有飛書附驿聞。

     直房朵殿最西偏,岸帻深衣聽自便。

    今日相公親宿衛,近哺冠帶候文淵。

     随單公件束縱橫,事迹難詳部寺門。

    各聽所由将領去,隻令官簿自書名。

     機宜文字稿連蜷,紙斷行斜半不全。

    随報卷還窺約略,仍同省樹不輕傳。

     每及清涼趁早衙,日高意已厭輕紗。

    西園不到剛三月,虛負薰風紅白花。

     七峰别墅口占 西園襥被久如家,無複城南載酒車。

    猶喜詩情有供養,上樓山色下樓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