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可漫志
關燈
小
中
大
百可漫志明陳鼐
國朝皇陵在順天府昌平縣天壽山,近年尚書泉山林文安公翰請升昌平為州,隸以密雲、順義、懷柔三縣,章上未報。
國朝開科自洪武三年始,定條例自十七年始。
先是,試文尚仍元制,刻程文自二十一年始。
先是止錄姓名、鄉貫,試錄定式又自二十四年始。
國初歲貢生在京中試者,必令出榜,原籍張挂。
嘗見《新昌志》載,雲禮部為科舉事。
洪武十七年九月十三日,本部尚書任昂等官于華蓋殿欽奉聖旨:在京鄉試,多有中式的國子監生,為他肯學,所以取中。
似這等生員,好生光顯他父母,恁部裡出榜于原籍去處張挂,着他鄉裡知道。
欽此。
今将中式生員開坐,合行出榜知會。
須至榜者,浙江布政司紹興府新昌縣第十名蔡用強。
國朝藩省大臣無兼銜者。
近時吳公廷舉以廣東右布政使兼按察司副使,亦異數也。
禮侍蔀齋林先生志祖清避元不仕,變易姓名,匿居山寺。
會府公檢冊寺中,見清,诰問且曰:能詩乎?曰:頗能。
即以冊号八音命為詩,應聲曰:金紫何曾一挂懷?石田茆屋白天開。
絲竿釣月江頭住,竹杖挑雲嶺上來。
匏實曉收栽藥圃,土花春長讀書台。
革除一點浮雲慮,木筆題詩酒數杯。
府公驚羨,遂與為友。
政暇辄攜酒過飲,倡和移日。
一日忽論海濱人物,因曰:若林清者雄才碩德,惜未見其人。
林不覺有感,府公曰:公殆林清耶?林曰:若清者公安得見之?此吾所以有感也。
相與盡醉而罷,明日林竟去之。
府公再往,訪之不見,多方物色,終不見矣。
永樂初,有士人赴舉,所夢有告之曰: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士人拟為義為論以待。
及舉于鄉登進士,竟無驗。
後官膳部郎官,文廟與群臣宴出語曰:流連荒亡為諸侯憂。
屬群臣對。
無應者,士人進曰:禮樂征伐白天子出。
上大悅,擢禮部侍郎。
唐守之臯在歙庠日,每以魁元自拟,累蹶場屋。
鄉人诮之曰:徽州好個唐臯奇,一氣秋闱走十科。
經魁解元何包裡?争奈京城剪柳多。
唐聞之志益勵。
至正德癸酉、甲戌連捷,經魁以狀元及第,年巳五十餘。
可謂有志者事竟成也。
冢宰尹公曼司铨曰,閩士翁晏以貢就教職,公試之不許,曰:子當出科第。
後果舉進士,終廣東副使。
又有三舉子選除知縣,色不豫,公曰:莫以知縣為小官,且去做看。
後三人皆不終其職。
人稱公之識鑒。
正德戊辰廷試,二甲、三甲一名各刊策,丁醜會試五經各刊文三篇,皆異常格。
有國子祭酒和詩,以雕弓作弓雕,太學生為詩以诮之曰:雕弓難以作弓雕、以此詩才欠緻标。
若使是人為祭酒,算來端的負廷朝。
司禮監秦太監為子弟訪師,得舉人餘洙,初不就,強而後可。
谒秦上坐,左右驚訝。
既出,秦喜曰:此人司禮監太監也不怕,況怕我子弟耶?及就塾,秦子弟皆襲錦衣職位者,而餘狀貌鄙瑣,頗亵易之。
既而有隋者辄加跪責,多不服。
餘怒求去,子弟輩大懼,跪留乃止。
秦聞之歎曰:我家子弟不是這個先生,如何教得?益加敬禮。
後餘舉進士為顯官,終不屈于人。
孝廟即位,遍祀宗藩,秦王送朝使詩曰:九重聖主笃同宗,遣使明禋禮秩崇。
卿相敬恭承德意,廟靈仿佛著儀容。
客山夜靜風雲會,大地春回雨露濃。
歸觐重煩陳一語,親藩存沒感恩同。
《赤城詩選潘留鶴太山詩》有“混沌以來惟此老,乾坤之外更無山”之句。
近時莊定山有“開辟以來元有此,蓬萊之外更無山”。
此語亦豪放,殆默符于潘者。
三山鄭汝昂善詩且多滑稽,嘗寄親戚令廣東者一絕雲:三尺兒童事未谙,饑來強扯我藍衫。
老妻牽住輕輕語,爹正修書去領南。
可謂善曉人者。
有張巡檢者,夜夢人告之曰:明日有十二位佛來見汝,可善待之,能為汝度先祖,佑汝一生富貴。
遲明果有僧十二人來,巡檢甚喜,即語以夢,留款甚厚。
次日請作醮以度其先祖,問之曰:舟人更有何人?請同。
齋答曰:隻二行童留看行李,不必請也。
巡檢密令其子至舟固請,二行童密告曰:我非行童,乃浙江天台人也。
父為某官,考滿回鄉,遇此十二和尚,劫殺一家,留我姊妹二人,扮作行童帶來,至此煩大官密以此情訴達大人,為雪此冤也。
其子告之,巡檢密點弓卒,約二更醮完,擂鼓擒僧責問,取二女證之,皆服罪。
事上,當道奏舉擢官,此即所謂一生富貴也。
吉水缙紳解學士
國朝開科自洪武三年始,定條例自十七年始。
先是,試文尚仍元制,刻程文自二十一年始。
先是止錄姓名、鄉貫,試錄定式又自二十四年始。
國初歲貢生在京中試者,必令出榜,原籍張挂。
嘗見《新昌志》載,雲禮部為科舉事。
洪武十七年九月十三日,本部尚書任昂等官于華蓋殿欽奉聖旨:在京鄉試,多有中式的國子監生,為他肯學,所以取中。
似這等生員,好生光顯他父母,恁部裡出榜于原籍去處張挂,着他鄉裡知道。
欽此。
今将中式生員開坐,合行出榜知會。
須至榜者,浙江布政司紹興府新昌縣第十名蔡用強。
國朝藩省大臣無兼銜者。
近時吳公廷舉以廣東右布政使兼按察司副使,亦異數也。
禮侍蔀齋林先生志祖清避元不仕,變易姓名,匿居山寺。
會府公檢冊寺中,見清,诰問且曰:能詩乎?曰:頗能。
即以冊号八音命為詩,應聲曰:金紫何曾一挂懷?石田茆屋白天開。
絲竿釣月江頭住,竹杖挑雲嶺上來。
匏實曉收栽藥圃,土花春長讀書台。
革除一點浮雲慮,木筆題詩酒數杯。
府公驚羨,遂與為友。
政暇辄攜酒過飲,倡和移日。
一日忽論海濱人物,因曰:若林清者雄才碩德,惜未見其人。
林不覺有感,府公曰:公殆林清耶?林曰:若清者公安得見之?此吾所以有感也。
相與盡醉而罷,明日林竟去之。
府公再往,訪之不見,多方物色,終不見矣。
永樂初,有士人赴舉,所夢有告之曰: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士人拟為義為論以待。
及舉于鄉登進士,竟無驗。
後官膳部郎官,文廟與群臣宴出語曰:流連荒亡為諸侯憂。
屬群臣對。
無應者,士人進曰:禮樂征伐白天子出。
上大悅,擢禮部侍郎。
唐守之臯在歙庠日,每以魁元自拟,累蹶場屋。
鄉人诮之曰:徽州好個唐臯奇,一氣秋闱走十科。
經魁解元何包裡?争奈京城剪柳多。
唐聞之志益勵。
至正德癸酉、甲戌連捷,經魁以狀元及第,年巳五十餘。
可謂有志者事竟成也。
冢宰尹公曼司铨曰,閩士翁晏以貢就教職,公試之不許,曰:子當出科第。
後果舉進士,終廣東副使。
又有三舉子選除知縣,色不豫,公曰:莫以知縣為小官,且去做看。
後三人皆不終其職。
人稱公之識鑒。
正德戊辰廷試,二甲、三甲一名各刊策,丁醜會試五經各刊文三篇,皆異常格。
有國子祭酒和詩,以雕弓作弓雕,太學生為詩以诮之曰:雕弓難以作弓雕、以此詩才欠緻标。
若使是人為祭酒,算來端的負廷朝。
司禮監秦太監為子弟訪師,得舉人餘洙,初不就,強而後可。
谒秦上坐,左右驚訝。
既出,秦喜曰:此人司禮監太監也不怕,況怕我子弟耶?及就塾,秦子弟皆襲錦衣職位者,而餘狀貌鄙瑣,頗亵易之。
既而有隋者辄加跪責,多不服。
餘怒求去,子弟輩大懼,跪留乃止。
秦聞之歎曰:我家子弟不是這個先生,如何教得?益加敬禮。
後餘舉進士為顯官,終不屈于人。
孝廟即位,遍祀宗藩,秦王送朝使詩曰:九重聖主笃同宗,遣使明禋禮秩崇。
卿相敬恭承德意,廟靈仿佛著儀容。
客山夜靜風雲會,大地春回雨露濃。
歸觐重煩陳一語,親藩存沒感恩同。
《赤城詩選潘留鶴太山詩》有“混沌以來惟此老,乾坤之外更無山”之句。
近時莊定山有“開辟以來元有此,蓬萊之外更無山”。
此語亦豪放,殆默符于潘者。
三山鄭汝昂善詩且多滑稽,嘗寄親戚令廣東者一絕雲:三尺兒童事未谙,饑來強扯我藍衫。
老妻牽住輕輕語,爹正修書去領南。
可謂善曉人者。
有張巡檢者,夜夢人告之曰:明日有十二位佛來見汝,可善待之,能為汝度先祖,佑汝一生富貴。
遲明果有僧十二人來,巡檢甚喜,即語以夢,留款甚厚。
次日請作醮以度其先祖,問之曰:舟人更有何人?請同。
齋答曰:隻二行童留看行李,不必請也。
巡檢密令其子至舟固請,二行童密告曰:我非行童,乃浙江天台人也。
父為某官,考滿回鄉,遇此十二和尚,劫殺一家,留我姊妹二人,扮作行童帶來,至此煩大官密以此情訴達大人,為雪此冤也。
其子告之,巡檢密點弓卒,約二更醮完,擂鼓擒僧責問,取二女證之,皆服罪。
事上,當道奏舉擢官,此即所謂一生富貴也。
吉水缙紳解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