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安東夷記

關燈
賊俱動,若來時,恐勢不可撫。

    」予遂以建州事聞于朝,且言夷人雖暫聽撫,觀其言貌詞氣,尚懷反側,難保遽安,仍移文總兵官歐信、副總兵韓斌、參将崔勝各率所部及調開原參将周俊帶領開原鐵嶺精卒三千各分付鳳集堡一帶,賊以為無備矣。

    比予至開原,甫三日,果數路入寇,諸軍以逸待勞,遂斬首二百餘級,生獲數十人及賊馬器仗無算,而所斬者率多海西人。

    馬參将、崔勝、周俊馳報陳,陳為功。

    予因并前所論反側情狀及申虜人背逆天道,既聽招安,旋複入寇,以自取滅亡之禍,請移遼東兵剿之,或既奪其心而姑與更新招撫,遣通事指揮李璟聞諸上。

    事下兵部,以為虜人既撫安垂成,隻仍招撫以安地方,朝廷從之。

     海西人聞之,且感且懼,都督産察等盡歸降。

    乃一體谕之,遣其酋入京,而遼東守臣奏報十數日方至,以故賞皆不行,陳以是隙益甚。

    夷既降,予慮其猶踵舍人之怨而檢其先授官子孫之失襲者,皆令來見譯審實,請兵部于内閣驗授官玺書底籍明白,再遣遼東守臣勘實,令襲官者複十數人,夷愈感激。

     汪以夷既招安,曷又入寇?複主王英言,請帶領頭目百餘人給令牌令旗往,夷聞其聲勢,久無一人複出者。

    汪至開原,更有予原所招出兀者前等衛、野人女直、堵裡吉等三百餘人,而予時在撫順,汪不與之接,皆怒欲歸寨。

    參将周俊恐敗事,乃謂汪曰:「不可不請馬欽差來議。

    」汪乃遣人至撫順所邀予,予亦馳至開原與汪會,汪曰:「若之何?」予曰:「太監既至此,此夷即太監招出者也,何問彼此?」(「何問彼此」,「問」原作「間」,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汪揣知事不易,遂聽予言,俱犒之。

    既又以謄黃玺書付各寨招安,同以事聞。

    已而,汪意猶欲再招出,見示己功,予曰:「太監此來既有令牌令旗,彼懼,決無敢出者。

    太監第回京,可保無虞也。

    」汪亦欣然與予俱歸遼惕,複會聞于上。

    予至京師,上賜羊酒寶鈔,汪亦釋然矣。

     既而,兵部以失機召信、斌入京,久未訊,汪皆許以複舊任。

    适汪有事河南,兵部以信等逮訊于都察院。

    汪回,怒甚。

    又有李謙者上疏救斌,汪遂請同定西侯蔣琬、刑部尚書林聰往勘,比回,信等獄皆解。

    有谮予者,(「有谮予者」,原缺「谮」字,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補。

    )汪遂密奏予下錦衣獄,(「汪遂密奏予下錦衣獄」,「錦」原作「欽」,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谪戍四川。

     成化癸卯,乃蒙恩改都察院左副都禦史巡撫遼東,顧軍士雖喜而将臣甚疑懼,予率公以處之,迄今邊境晏然,而東人之心亦安矣。

    嗟乎!國計私忿不兩立也,予以區區為國之心,雖一時艱危何恤?然而事久天定,不惟少裨于邊防國事,抑且不愧不怍,神明有不扶持者哉?然則為人臣者亦可鑒矣。

     附錄: 馬端肅三記三卷(戸部尚書王際華家藏本) 明馬文升撰文升字負圖鈞州人景泰辛未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加少師太子太師端肅其谥也事迹具明史本傳此三篇皆所自述一日西征石城記紀成化初為陜西巡撫與項忠平滿四之亂事一日撫安遼東記紀成化十四年遼東巡撫陳銊冒功激變而文升奉命撫定之事一日興複哈密記紀宏治初土魯番襲執哈密忠順王而文升持議用兵遣許進等讨平之事三記本在文升所著集中此其析出别行之本也 案三記皆文升所自述宜入傳記類中然三事皆明代大征伐文升特董其役耳實朝廷之事非文升一人之事也故仍隸之雜史類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雜史類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