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使錄

關燈
,上皇亦下轎禮之。

    百官随至大内南城殿中,上皇升座,百官行禮。

    中始所行之事,悉實之言無更。

     噫!上皇之所以回銮,社稷之所以奠安,實無分寸之功。

    寓於其間,特紀歲時雲。

     題為邊務事。

    景泰元年七月二十一曰,臣胡潆等會太保甯陽侯臣陳懋等并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臣王直等,于朝房外詢問得禮部右侍郎李實出使自瓦剌還,言說:“自出口,沿路遇着虜人言說:‘官人你每來得甚好,我每都要和了回去。

    ’各進乳酪,十分歡喜。

    及到也先營裡,也先亦歡喜,就送羊馬下程。

    也先言說:‘我每言語也要不實,如今都是的實。

    有天在上,急要與你國中和了回去。

    早差人來接得太上皇回,也得個好名兒。

    如今我可汗與同阿剌知院已先回去了,你去看你太上皇。

    ’及實行三十裡,才到營内得見。

    言說:‘如今虜人要和是實情,你每回去說,可将些衣服段匹來與我做人情,着我守祖宗陵寝也好,着我做百姓也好。

    ’據說,臣等切詳,虜人悔過請和,此是天地宗廟之福。

    皇上德威遠布,使其慚愧息兵,彼此生靈俱免勞苦,及太上皇要守祖陵,宜從所言。

    合無仍差李實将赍衣服等物前去迎接,仍敕邊上總兵官各整槊軍馬堤備,毋緻疏虞。

    謹題。

     本曰奉聖旨:“虜人言語虛詐多端,難以測度。

    李實才回,楊善方法,今且不差人。

    也先使臣恁禮部作急整理遣回,仍寫敕書與他赍回,說與也先,将送太上皇帝實情務要分付楊善明白,上緊打發回來。

    也先必遣人同送來,到曰一發定奪。

    緣遣已有敕書去了。

    欽此。

    ” 題為禮儀事。

    景泰元年八月初九曰,飲奉敕命:“得都禦史楊善奏,已迎太上皇帝回京,爾即具迎接朝見儀以聞。

    如敕奉行。

    欽此。

    ”欽遵合行議禮儀,逐一開坐,具題請旨。

     一、禮部堂上官一員,至龍虎台迎接。

     二、錦衣衛差堂上官一員,帶領官校,執丹陛駕并擡辇轎至居庸關裡迎接。

     一、光祿寺差官牌尉役,擡酒飯至龍虎台及清河二處迎接。

     一、各衙門官至土城門外迎接,行叩頭禮。

     一、總督并各營總兵官俱于教場門口迎接,行叩頭禮。

     太上皇帝車駕從安定門至東安門外,於東上北門南面坐,皇帝出見畢,文武百官行五拜三叩頭禮。

    畢,太上皇帝由東上南門入南城大内。

    當曰,百官於奉天門奏。

    奉聖旨:“是居庸關裡接,用轎一乘,馬二匹。

    丹陛駕于安定門裡接。

    欽此。

    ” 禮部議到禮儀開坐具題。

    奉聖旨:“是居庸關裡接,隻用轎一乘,馬二匹,丹陛駕於安定門裡迎接。

    欽此。

    ”除飲遵外,考之唐史,玄宗遭天寶之亂,避難西蜀,肅宗即位靈武,尊玄宗為上皇大帝。

    後肅宗複兩京,迎上皇還京。

    上皇至鹹陽,肅宗備法駕迎於望賢樓。

    上皇在宮南樓,肅宗着紫袍望樓下馬趨進,拜舞于樓下。

    上皇降樓,抱肅宗而泣,解黃袍自為肅宗着之。

    肅宗伏地頓首固辭,上皇曰:“天數人心皆歸于汝,使朕得保養齡,汝之孝也。

    ”肅宗乃受之。

    此前已行之盛典,實當可效之良規已。

    茲若欽遵欽依事理,隻備駕于安定門裡迎接,不無失之太簡,而禮節有所缺遺,使外夷無所觀瞻,亦恐起宗室輕主上及下人之譏議。

    特會官重定禮儀開坐。

     本月十一曰,太子太傅兼禮部尚書臣胡氵熒等于奉天門奏事,奉聖旨:“虜人谲詐,未全憑信。

    欲備大禮迎接,恐堕賊計。

    因此,隻用車馬迎接,待伺真僞之情。

    但得大兄入城,宗廟奠定,親親尊讓之禮朕自處置。

    今若太上皇帝車駕入東安門,朕于門裡迎接,行叩頭禮畢,朕同文武官員随至南城内便殿中見。

    太上皇帝升坐,朕正禮畢,文武官員悉遵朕命,再不許分更。

    欽此。

    ” 本月十五曰,禮部題奏,為陳言事。

    奉聖旨:“尊親孝悌,某所當然。

    近得虜營走回之人稍帶太上皇言:‘太師也先果送朕來,迎接之禮尤須簡略。

    ’因此,悉遵行。

    今言太薄,則譏乎朕。

    事既行定,不許妄言。

    欽此。

    ” 本曰,奉太上皇帝诏,告文武群臣:“朕以不明,為權奸所誤,緻陷于虜廷。

    已嘗寓書朕弟嗣皇帝位,典神器,奉欽宗祀。

    此古今制事之宜,皇帝執中之道也。

    朕今幸賴天地祖宗之靈,母後皇帝憫念之切,俾虜悔過,送朕還京,郊社宗廟之禮,大事既不可預,國家機務,朕弟惟宜爾。

    文武群臣務悉心以匡其不逮,以福蒼生于無窮。

    朕到京曰,迎接之禮悉從簡略,布告有位,鹹體朕懷。

    ” 太上皇帝敕谕文武群臣:“朕以眇躬,昔受先帝遣命,祖宗洪業,俾付於朕。

    深惟負荷之恩,朝夕惶懼,以圖治理。

    去年秋,醜虜傲虐,背恩負義,拘我信使,率衆犯邊,有竊神器之意。

    朕不得已,親率六軍,往問其罪。

    不意天示譴罰,被留虜中,屢蒙聖母上聖皇太後、皇帝賢弟笃念親親之恩,數遣人迎取,上賴天地大恩,祖宗洪福,幸得還京。

    爾文武群臣欲請重以迎接之禮,朕辱國喪師,有玷宗廟,有何面見爾群臣?所請不允。

    故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