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外紀卷第一

關燈
宋 京兆萬年劉 恕 編集。

     包犧以來紀 包犧氏 包犧氏,蛇首人身,母曰華胥。

    風姓,生于成紀,上古至周厲王,無年可紀,而皇甫谧諸儒所紀皆有年,衆說差玄不同,及疑事異端,備列于注,以示傳聞異辭。

    象日月之明,謂之太昊。

    取犧牲以充包廚,号包犧。

    後世音謬,謂之伏犧,或謂之虙犧,一号皇雄氏。

    或作黃熊。

    都陳元年辛巳或雲甲寅。

    上古之時,人民無别,群物不殊,未有三綱六紀、衣食器用之利。

    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卧則呿呿,起則籲籲,饑則求食,飽即棄餘,茹毛飲血,而衣皮革。

    伏犧德合上下,天應以鳥獸文章,地應以河圖洛書,則而象之,仰觀象于天,俯觀法于地,中觀萬物之宜,造八卦,始作三畫,以象二十四氣,因而重之,爻象備矣。

    筮之紀陽氣之初,以為律法,建五氣,立五常,定五行,始名官,而以龍紀有甲,曆五運,象法乾坤,以正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繼天而王,為百王先。

    度時制宜,作為罔罟,以佃以漁,以贍民用。

    制嫁娶,以俪皮為禮。

    于是人民乃治,君親以尊,臣子以順,群生和洽,各安其性。

    在位一百一十年,或雲一百一十六年。

    至周,任、宿、須句、颛、臾四國皆風姓,司太昊有濟之祀。

    昔者天地未分,謂之太易,元氣始萌,謂之太初,氣形始端,謂之太始,形變有質,謂之太素,質形已具,謂之太極,亦曰渾沌。

    五氣通運,二靈體散,為天地之元,故離為清濁。

    清以陽發,故氣沖為天,濁以陰凝,故氣下為地。

    天地形别,謂之二儀,以人參之,謂之三才。

    開辟至獲麟,二百七十六萬歲,分為十紀。

    大率一紀二十七萬六千年,或曰二十六萬七千年。

     十紀者,九頭紀一也,時有臣,無官位尊卑之别。

    五龍紀二也。

    或雲五姓紀二十七萬三千六百年,是為五龍,一雲七萬三千六百年。

    攝提紀,三也,或雲七十二姓紀六百一十四萬九千五百二十年,是為攝提,或雲括提,一雲六十四萬九千五百二十五年。

    合洛紀,四也,或雲三姓紀六千四十年,是為合洛,一雲六千三十年。

    連通紀,五也,或雲六姓紀三萬二千年,是為連通。

     序命紀六也。

    或雲四姓紀四萬年。

    是為序命。

    亦雲述紀。

    鄭玄六藝論曰。

    遂皇之後。

    曆六紀九十一代。

    至伏犧始作十二言之教。

    方叔機注曰。

    九頭紀一。

    五龍紀五。

    攝提紀七十二合洛紀三。

    連通紀六。

    序命紀四。

    凡九十一代。

    或雲一百八十七代。

    循飛紀七也,因提紀八也,禅通紀九也,流訖紀十也,或雲疏訖, 或以為十紀。

    自燧人已下,一雲伏犧,前六紀,後三紀,流訖紀自黃帝為始。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氏生其中,萬八千歲,天下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于天,聖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

    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

    然則生物始于盤古,天地萬物之祖也。

    其死也,頭為五嶽,目為日月,脂膏為江海,毛發為草木。

    先儒說盤古泣為江河,氣為風,聲為雷,目瞳為電,喜為晴,怒為陰。

    秦漢問俗說盤古頭為東嶽,腹為中嶽,左臂為南嶽,右臂為北嶽,足為西嶽。

    吳楚間說,盤古夫妻,陰陽之始也。

    後乃有三皇,數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處于九,故天去地九萬裡。

    天皇氏天地初立,元氣肇始,歲起攝提,有神人一身十二頭,号曰天靈。

    或雲一姓十二人。

    頭即人也。

    古語質如今人數。

    魚鳥以頭計之。

    被迹在西北柱州昆侖山下。

    一作括州治一萬八千歲。

    易緯通卦驗曰:天皇之先。

    與乾曜合元。

    天地成位。

    君臣道生。

    君有五期。

    輔有三名。

    注雲。

    君之用事五行。

    王亦有五期。

    輔有三名,公卿大夫也。

    地皇氏代天皇一姓十一頭,興于熊耳龍門山,定星辰,分晝夜,以三十日為月,十一月為冬至,治一千年,或雲八千年,或雲一萬一千年。

    人皇氏代地皇九頭,兄弟九人,生于刑馬山,出于堤地之口,依山川土地之勢,财度為九州,謂之九囿,各居其一,而為之長。

    人皇居中州,以制八輔,駕六羽,乘雲車,使風雨。

    兄弟各三百歲,或雲各一百歲。

    一百五十六代,合四萬五千六百年,謂之九頭紀。

    或雲兄弟各一百六十代。

    一雲天皇、地皇、人皇兄弟九人,分長天下,有巢氏,上古穴處,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教之構木為巢,以避群害,食草木實,号大巢氏,治石樓山南,有天下百餘年。

    或雲百餘代。

    燧人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臭惡,傷害腹胃,而多疾病。

    有聖人作,上觀星辰,下察五木,鑽木取火,炮生為熟,養人利性,避臭去惡,遂天之意,有天下百餘代,八萬年。

    或雲一萬二千年。

    通卦驗曰:遂皇始出,握機矩表計置。

    注雲:遂皇,謂遂人在伏犧前,始王天下。

    矩,法也。

    言遂皇持鬥機運轉之法,指天以施政教。

    六藝論曰:易者,陰陽之象,天地之所變化,政教之所生,自人皇初起,人皇,即遂皇也。

    谯周古史考曰:有聖人以火德王,号燧人。

    次有三姓,乃至伏犠。

    皇甫谧帝王世紀曰:燧人氏沒,包犠氏代之。

    自天皇至燧皇,九十一代,一百八萬二千七百六十年。

             包犧氏沒,女娲氏代立,号女帝,是為女皇。

    元年辛未,風姓,蛇身人首,作笙簧,張雲幕,而枚占神明。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精民,鸷鳥攫老弱。

    于是女娲錬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鳌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川,積蘆灰以止淫水。

    天不足西北,故日月移焉。

    地不足東南,故百川注焉。

    蒼天神,四極正,淫水涸,冀川平,狡蟲死精。

    民生承包犧制度,無所革造。

    在位一百三十年。

    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骊連氏、赫胥氏、尊盧氏、混沌氏、皞英氏、有巢氏、非人皇之後。

    有巢氏、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風而陽氣畜積,萬物散解,果實不成。

    士達作為五弦瑟,以來陰氣,以定群生。

    葛天氏之樂,三人犙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載民,二曰玄鳥,三曰遂草木,四曰奮五榖,五曰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萬物之極。

    陰康氏、無懷氏,自伏犧至無懷一千二百六十年,或雲五萬七千七百八十二年。

    女娲至無懷十五君,襲包犠氏之号,一千一百五十年。

    或雲一萬七千七,七一作八百八十七年,一雲一萬六千八十年。

    宋均曰:女娲至神農七十二姓。

    谯周曰:伏犧次有三姓,始至女娲,女娲後五十姓,至神農。

    共工氏在包犧後,任知刑以強伯九域而不王,以水紀官,雖有水德,在火木之閑,非其序也。

    周語曰:昔共工虞于湛樂,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

    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禍亂并興,共工用滅。

    賈逵曰:共工,諸侯,炎帝之後,姜姓。

    颛顼氏衰,共工氏侵陵諸侯,與高辛氏争而王。

    歸藏啟筮曰:共工人面蛇身。

    朱發。

    文子曰:共工為水害,故颛顼誅之。

    淮南子曰:昔共工之力,觸不周之山,使地東南傾,與高辛争,而帝遂潛于淵,宗族殘滅,繼嗣絕祀。

    又曰:舜時,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

    荀卿子曰:禹伐共工。

    六韬曰:共工氏自賢,以為無可臣者,久空大官,天下日亂,民無所附而亡。

    韓詩外傳曰:古封太山禅梁甫者萬餘人,仲尼觀焉,不能盡識。

    管子治國曰:昔者七十九代之君,俱王天下。

    封禅書曰:封太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夷吾所識,十二而已。

    無懷氏乃至伏犧、神農。

    列子楊朱曰:伏犧已來三十餘萬歲。

    莊子胠箧曰: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骊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戲氏、神農氏。

    六韬大明曰:柏皇氏、栗陸氏、黎連氏、軒轅氏、共工氏、宗盧氏、祝融氏、庸成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

    金樓子興王曰:容成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骊連氏、赫蘇氏、宗盧氏、祝和氏。

    鹖冠子稱成鸠氏。

    秦丞相绾等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皇。

    ?皇最貴,孔衍春秋後語:泰皇作人皇。

    董仲舒春秋繁露曰:推神農以為九皇。

    史記曰:九皇氏沒,六十四氏興;六十四氏沒,三皇興。

    張晏曰:三皇之前,有人皇九首。

    韋昭曰:上古有人皇者九人,即九皇也。

    淮南子曰:泰古二皇。

    尚書中侯義明曰:洞五九禮阏郵。

    注雲:阏,止郵過。

    言五帝後洞三王之世。

    其治各九百歲。

    當以禮止過也。

    諸儒各稱上古名号年代。

    世遠書亡。

    其存者參差乖背。

    且複煩而無用。

    今并略之。

    粗舉一二。

    可以見古今衆說誕妄不同。

     神農氏 神農氏,姜姓,人身牛首,母曰任已。

    有??氏女,名曰女登。

    少典之正妃。

    長于姜水,以火承木,故為炎帝。

    元年己巳或雲辛醜、壬午。

    古者民茹草飲水,采樹木之實,食蠃蚌之肉,多疾病毒傷之害。

    神農以為人民衆多,禽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