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實錄卷之十

關燈
懷宗端皇帝(十) 崇祯十年春正月辛醜朔,日食;免朝賀。

     以程國祥為戶部尚書。

     甲辰,常熟張從儒讦奏前禮部右侍郎錢謙益——蓋怨家嗾之也。

    疏上,溫體仁修吝,命逮下刑部獄,幾殆。

    謙益嘗作「故太監王安祠記」,曹化淳出王安門,憤其冤,發從儒等陰謀,立枷死。

     以禦馬太監李名臣提督京城,巡捕王之俊副之。

     二月甲戌,以司禮太監曹化淳提督東廠。

     遣朝臣趣各省逋賦。

     庚辰,逮巡按山西禦史張孫振。

    孫振貪穢不職,先誣學臣袁繼鹹;山西丙子貢士衛周祚等訟其冤,命并逮孫振訊之。

    繼鹹守官奉功令,廉介自持;自書卷外,無長物近之:推督學政者,必稱焉。

     壬午,吏部尚書謝陞罷,以田惟嘉代之。

     總理淮、揚鹽課太監楊顯名參前巡鹽禦史張養、高欽舜共侵稅額;诏逮養、舜欽。

     養先卒,下撫、按錄其家。

     三月庚子朔,時太倉庶吉士張溥、前臨川知縣張采皆家居,倡複社以敦古學,海内靡然趨之。

    奸人陸文聲奏陳「風俗之弊由于士子,士子皆以複社亂天下」;上乃命南直提學禦史倪元珙核奏。

    元珙因極言文聲欺妄,上責元珙蒙飾,降光祿寺錄事。

     辛亥,叙邊功,進溫體仁太保,廕中書舍人;張至發、孔貞運、賀逢聖、黃士俊并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廕子入國子監。

     清兵破朝鮮,國王李倧走澤村山城;于是平壤、王京次第皆下,李倧力诎,降。

    尋又走江華島;執其世子,更立李恂為朝鮮國王。

    乃命總兵沈冬魁、陳洪範相機進援朝鮮。

     甲寅,賜進士劉同升等三百人及第、出身有差。

     夏四月庚午朔,命南京守備太監孫象賢、張雲漢同兵部尚書範景文清核兵馬、械杖。

     壬申,清兵自雲從島入皮島,副總兵白登庸、提督陳洪範俱遁。

     癸酉,清兵五萬至鐵山,招皮島總兵沈冬魁;不聽。

     撫甯侯朱國弼劾溫體仁私唐世濟逐宋學顯、張盛美;上不聽。

    又劾體仁受霍維華之賂,令唐世濟轉薦;上慰谕體仁,命廷臣議處國弼,奪撫甯侯爵。

     薊州雷,火焚東山二十餘裡。

     戊寅,清兵陷皮島。

    先,同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水陸夾攻再晝夜,守兵戰敗,副總兵金日觀死之;沈冬魁即焚倉粟,攜家登舟,走石城島。

    陳洪範亦自廣鹿島至。

     以旱,霾;谕清獄,發帑金八千赈灤州、昌黎。

     是月,總監太監高起潛行部,永平道劉景耀、關南道楊于國恥行屬禮,上疏求免。

    上謂總監原以總督體統行事,罷于國、降景耀二級——以後,監司皆莫敢争。

     閏月壬寅,以熊文燦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總理直隸、湖廣、河南、四川、山西、陝西軍務,督剿流寇。

     乙巳,河南道禦史許自表劾溫體仁大奸似忠、大佞似信,其肆螫同官、修怨營私,未嘗為朝廷用人,以緻衆正絕迹。

    上怒,降上林苑典簿。

     戊申,谕百官求直言;兵科給事中李化龍言甚切至,谪外。

     新安所千戶楊光先劾吏科給事中陳啟新及元輔溫體仁,舁棺自随。

    上怒,下刑部獄,廷杖,戍遼西。

     武鄉、沁源大雨雹。

     以鄭三俊為刑部尚書。

     庚戌,命司禮太監曹化淳同法司錄囚。

     甲子,刑科給事中李如燦上言:『今日之旱,殆非尋常災異也。

    天下财賦之地,已空其半;又遇驕陽亢旱,吳、越、楚、豫、燕、齊之間不知幾千萬裡,是所未盡空者,殆将并空矣。

    而所以斂怒幹和者,皆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