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二十八

關燈


    安南道途遙遠。

    若再遣使前來。

    未免頻勞跋涉。

    成林現已來京複命。

    福康安到粵尚須時日。

    即着陳用敷行知該國王。

    不必再遣陪臣吳廷奉進京代謝。

    如此旨到時。

    吳廷奉業經到關。

    并令其即于途次轉回該國。

    以示體恤昨因阮光平于彌留之際。

    囑咐阮光缵不必歸榇義安。

    即在西湖安葬。

    得以近依帝阙。

    情詞肫切。

    已降旨加谥忠純。

    并禦制詩章。

    于該國王墓道勒碑。

    以表其始終戀阙之誠。

    此旨暨禦制詩。

    俟告報使臣到京後。

    一并交與敬謹赍回。

    阮光缵接奉後。

    俱不必專使來謝。

    止須具表送交該撫。

    代為轉奏。

    至阮光缵所稱親自赴京之處。

    更屬不必。

    安南本系新造之邦。

    阮光缵又甫經襲爵。

    其諸弟年俱幼小。

    一切正資料理。

    豈可輕離遠出。

    并着陳用敷傳知阮光缵。

    俟十餘年後。

    大皇帝酌量情形。

    或再降旨準令來京。

    亦未可定。

    将此由五百裡傳谕陳用敷、并谕福康安知之。

     ○又谕、據科布多參贊大臣伍彌烏遜奏、杜爾伯特貝勒齊默特多爾濟之護衛賽音查克、于五十七年三月内。

    赴京領俸。

    寓在黃寺廟内。

    将本旗之參領讷默庫濟爾噶勒踢死。

    将屍帶至南口左近地方。

    在道旁水溝内。

    用石掩蓋等語。

    賽音查克、既将本旗參領踢死。

    将屍移至南口左近地方。

    屍身暴露。

    該處自有保甲鄉約詳報本官。

    該地方官、豈竟漫無聞見。

    着傳谕梁肯堂、查明此案。

    該地方官是否呈報緝兇。

    即據實覆奏。

    毋得稍存回護。

     ○丁酉。

    戶部議覆、浙江鹽政全德疏稱、本年癸醜。

    已屆開綱。

    而舊引積壓。

    尚有一百二十八萬餘道。

    有礙新綱地步。

    請将積引内铳銷壬子剛引七十萬道。

    自癸醜綱起。

    分作五年帶銷。

    尚有五十餘萬道。

    一二年内可完。

    查兩浙年額。

    應銷引目八十萬五千餘道令積一百二十八萬餘道。

    幾逾一年半之額。

    該鹽政系為疏通起見。

    應照所請辦理。

    但兩浙鹽務。

    向系年清年額。

    從無铳銷之案。

    嗣後不得援以為例。

    至前項餘引。

    除铳銷外。

    尚有五十餘萬道。

    摺内既稱一二年内可帶銷完竣。

    并胪陳餘引既疏新綱必暢等語。

    該鹽政調任浙江。

    系該省專設鹽政之始。

    一切緝私趱運事宜是其專責。

    應令将帶銷年月。

    勒限呈報。

    此後倘仍前壅滞。

    即從重治罪。

    再查該處既有積引。

    其曆任兼管鹽政巡撫。

    及鹽道各官職名。

    應送部嚴加議處。

    從之。

     ○戊戌。

    内閣、翰林院、帶領新進士引見。

    得旨、新進士一甲三名潘世恩、陳雲、陳希曾業經授職外。

    葉紹楏、張燮、蔡之定、吳雲、王麟書、譚光祥、周系英、戴敦元、狄夢松、李師舒、英和、李宗瀚、魏元煜、周麟元、黃洽、吳贻詠、何學林、謝淑元、甘家斌、朱桓着改為翰林院庶吉士、賈澄宋邦英、着分部學習陳秋水、徐國楠、趙佩湘、着以内閣中書用。

    馬學賜、孫錫、殷圻、着以知縣即用。

    戴三錫、唐仲冕、程華國、黃炳奎、郭世誼、俞廷樟、左輔、汪梅鼎、範照藜、朱瑞椿、陳世章、劉敬熙、王紹蘭、吳國卿、蔣第、李梴、葉灼、楊學光、鞏懿修、着以知縣分發。

    餘着歸班铨選。

     ○谕軍機大臣曰、徵瑞奏、東商運鹽、向來雇用民船既糜腳費。

    又多稽阻。

    請暫借庫項。

    給商造船鹽運。

    既有船隻。

    民船即不能居奇。

    運糧運貨。

    尤覺省便。

    于商民均屬有益等語。

    所奏尚是自應如此辦理。

    又據另片奏、閩廣船隻。

    已有扺口者詢以沿途曾否遇見<口英>咭唎國貢船。

    尚無确信徵瑞現往大沽地方。

    及海口一帶查看道路及貢件如何撥運先行籌定。

    即趕回随駕熱河等語。

    <口英>咭唎貢船。

    現在尚無确信。

    其到後又須查點貨物。

    用船撥運。

    抵京之期尚早。

    若該貢使等、于六七月内始到。

    維時帶往熱河。

    與蒙古王公及緬甸貢使等、一體宴赉觀劇。

    較為省便。

    此事雖經梁肯堂、派令地方文武豫為備辦。

    究不足以資統率。

    徵瑞駐劄天津。

    距海口較近。

    且鹽政職系欽差。

    将來貢使到後。

    該鹽政率同地方官帶赴熱河。

    更為妥協。

    所有料理<口英>咭唎貢船一事。

    着專交與徵瑞承辦。

    此時貢船雖尚無信息。

    而道路尖宿。

    及撥運貢物等事。

    均須豫為籌備。

    徵瑞不必前來接駕。

    竟俟西洋貢使到後。

    再帶同前赴熱河。

    伊系内務府人員。

    于供應外藩差使。

    較為熟悉。

    沿途照料。

    自更周妥也。

    至徵瑞現既有照應外國貢使之事。

    觀瞻所系。

    着加恩仍賞戴花翎。

    該鹽政接奉後。

    惟當遵照妥辦。

    并不必前來謝恩。

    将此傳谕徵瑞、并谕梁肯堂知之。

     ○己亥。

    上禦勤政殿聽政。

     ○以太仆寺卿順海、為太常寺卿。

     ○辛醜。

    谕戶部議覆、浒墅關徵收稅課。

    一年期滿。

    比較上三屆最多之年。

    短少盈餘銀七萬七千七百餘兩。

    着落前後正署各監督。

    按照經徵月日。

    照數賠補等語。

    固屬照例辦理。

    第念該關稅課。

    以米豆為重。

    上年川湖米船到蘇。

    不及前數年之絡繹。

    豫東二省歉收。

    豆船來蘇亦少。

    以緻盈餘短绌。

    尚屬實在情形。

    所有此次短少盈餘銀七萬七千七百餘兩。

    着該監督等賠補一半。

    餘着加恩寬免。

    其應賠一半之數内。

    除徵瑞仍按在任月日分賠外。

    至五德到任未久。

    所有應賠銀兩着與奇豐額應賠銀數通行牽算。

    各半賠繳。

     ○又谕、據伍拉納奏、審明得錢包差之兵弁。

    分别定拟一案。

    已交該部議奏矣。

    至案内兵丁鄭森、系派在大橋塘防汛。

    兼遞文報。

    辄因同汛兵丁洪得升等四人。

    往往乘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