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一子入監讀書。
○遣官祭二等阿思哈尼哈番索爾和。
○辛卯。
谕吏部、前朕以京官習知法度。
外官谙練民情。
内外揚曆、方見真才。
故将翰林官酌量外轉。
今山東分巡東昌道副使傅維鱗、河南提學參議張天植、愛民教士。
治行兼優。
且學問素裕。
着以京員用。
○又谕吏部國家官人。
原當内外互用、以勵群材。
近見外官内轉、京官外任者多能稱職。
宜再行互用。
除翰林官員、朕自裁定。
其六部卿寺等衙門官員、有才優經濟、堪任養民者。
着各堂官開列。
六科官員、着吏科開列。
各道禦史、着都察院開列。
通送吏部。
會同都察院察核速奏。
其在外司道等官品行着聞、政治卓越者、确察實迹。
遇缺内轉。
務使内外得人。
職事修舉。
以副朕圖治安民至意。
○命内翰林弘文院學士張懸錫、内翰林國史院學士白允謙、為武會試主考官。
○戶部議覆、刑科他赤哈哈番艾穆布疏言、私販馬匹。
向有嚴禁、嗣後蒙古賣馬、止許各旗兵丁人役買用。
如有馬販私買者、滿洲責成固山額真、梅勒章京、牛錄章京、骁騎校、小撥什庫。
漢人責成五城、并司、坊等官、各嚴行禁緝。
如禁緝不嚴、被人捕獲、将所販馬匹、以三分之一、給捕獲之人。
餘皆入官。
其牛錄章京、骁騎校小撥什庫司坊等官。
及販主販人一并下刑部從重議罪。
從之。
○壬辰。
升兵部主事兼拜他喇布勒哈番達岱、為本部理事官。
○遣禮部右侍郎李奭棠、祭故。
明殉難侍郎孟兆祥等八人。
○福建興泉道佥事林中寶、以貪酷革職提問。
○癸巳。
谕吏部國家緻治、在用人各當其才。
得人之法、在遴選必求其實。
前以在京各衙門官員、各堂官開送吏部、會同都察院察核速奏、已有谕上□日。
複念侍郎等官、及科道官、皆朕素所信任。
必親加裁定。
酌用内外。
庶盡随材器使之心。
爾部即傳谕行。
○升兵科都給事中魏裔介、為太常寺少卿、提督四譯館。
○以阿達哈哈番朱紮噶、為戶部理事官。
○升河南汝南道參政樓希昊、為江西按察使司按察使。
江南池太道副使吳允謙、為陝西布政使司參政、分守關西道。
陝西漢中府知府毛一麟、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臨鞏兵備道。
河南懷慶府知府王添貴、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分巡關内兵備道。
山西陽和府知府曹振彥、為兩浙都轉運鹽使司運使。
補外轉刑科左給事中李實秀、為江西布政使司參議、分守湖東道。
陝西道禦史薛陳偉、為山西布政使司參議、分守河東道。
原任四川上東道佥事楊春芳、為河南按察使司佥事、分巡河北兵備道。
降補原任禮部郎中加從四品郭一鹍、為湖廣按察使司佥事、分巡武昌兵備道。
○吏部以順治十三年春月、外省大計事煩、請于十三年八月舉行京察。
報可。
○乙未。
予陣亡一等伯兼一拖沙喇哈番議政大臣程尼、三等阿思哈尼哈番護軍統領喀爾他喇、祭葬立碑。
○丁酉。
禮部侍郎祝萬春、以病解任。
○以鑲藍旗滿洲二等護衛滿罴、為護軍參領。
○裁陝西定邊同知歸并靖邊同知管理。
○己亥。
谕吏部、翰林官員、簡擢中秘習知法度。
今用人孔亟、必得文行兼優者以學問為經濟。
庶能饬法惠民。
助登上理。
茲朕親行裁定。
陳爌、黃志遴、王無咎、楊思聖、藍潤、王舜年、範周、馬葉曾、沈荃、陳彩、鄧旭、徐必遠、于朋舉、王勰、耿介、崔之瑛、湯斌、盧高、皆品行清端。
才猷贍裕。
信任既久。
圖報必殷。
着各照外轉應得職銜、升一級用。
遇缺即補。
各官須益矢忠勤。
興利除弊。
副朕圖治安民至意。
○又谕吏部、朕用人圖治、日望海内昇平。
必内外官職、鹹得其人。
乃能勝任。
侍郎、卿、寺、科、道等官、皆朕素所信任。
今親行裁定。
曹溶、李士焜、孫建宗、劉令譽、潘朝選、王含光、許宸、桑芸、周體觀、王廷谏、趙進美、劉楗、宋牧民、周曾發、劉文隽、張王治、晉淑轼、李文煌、杜漺、武攀龍、劉達、杜果、俱才優經濟。
堪任養民。
各照外轉應得職銜、升一級用。
遇缺即補。
各官須澄清吏治。
綏輯民生。
副朕慎簡敷治至意。
○贈陣亡二等阿達哈哈番韋徵、為一等阿達哈哈番。
護軍參領喀岱、為拖沙喇哈番。
○庚子。
頒賜經略輔臣洪承疇、及
○遣官祭二等阿思哈尼哈番索爾和。
○辛卯。
谕吏部、前朕以京官習知法度。
外官谙練民情。
内外揚曆、方見真才。
故将翰林官酌量外轉。
今山東分巡東昌道副使傅維鱗、河南提學參議張天植、愛民教士。
治行兼優。
且學問素裕。
着以京員用。
○又谕吏部國家官人。
原當内外互用、以勵群材。
近見外官内轉、京官外任者多能稱職。
宜再行互用。
除翰林官員、朕自裁定。
其六部卿寺等衙門官員、有才優經濟、堪任養民者。
着各堂官開列。
六科官員、着吏科開列。
各道禦史、着都察院開列。
通送吏部。
會同都察院察核速奏。
其在外司道等官品行着聞、政治卓越者、确察實迹。
遇缺内轉。
務使内外得人。
職事修舉。
以副朕圖治安民至意。
○命内翰林弘文院學士張懸錫、内翰林國史院學士白允謙、為武會試主考官。
○戶部議覆、刑科他赤哈哈番艾穆布疏言、私販馬匹。
向有嚴禁、嗣後蒙古賣馬、止許各旗兵丁人役買用。
如有馬販私買者、滿洲責成固山額真、梅勒章京、牛錄章京、骁騎校、小撥什庫。
漢人責成五城、并司、坊等官、各嚴行禁緝。
如禁緝不嚴、被人捕獲、将所販馬匹、以三分之一、給捕獲之人。
餘皆入官。
其牛錄章京、骁騎校小撥什庫司坊等官。
及販主販人一并下刑部從重議罪。
從之。
○壬辰。
升兵部主事兼拜他喇布勒哈番達岱、為本部理事官。
○遣禮部右侍郎李奭棠、祭故。
明殉難侍郎孟兆祥等八人。
○福建興泉道佥事林中寶、以貪酷革職提問。
○癸巳。
谕吏部國家緻治、在用人各當其才。
得人之法、在遴選必求其實。
前以在京各衙門官員、各堂官開送吏部、會同都察院察核速奏、已有谕上□日。
複念侍郎等官、及科道官、皆朕素所信任。
必親加裁定。
酌用内外。
庶盡随材器使之心。
爾部即傳谕行。
○升兵科都給事中魏裔介、為太常寺少卿、提督四譯館。
○以阿達哈哈番朱紮噶、為戶部理事官。
○升河南汝南道參政樓希昊、為江西按察使司按察使。
江南池太道副使吳允謙、為陝西布政使司參政、分守關西道。
陝西漢中府知府毛一麟、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臨鞏兵備道。
河南懷慶府知府王添貴、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分巡關内兵備道。
山西陽和府知府曹振彥、為兩浙都轉運鹽使司運使。
補外轉刑科左給事中李實秀、為江西布政使司參議、分守湖東道。
陝西道禦史薛陳偉、為山西布政使司參議、分守河東道。
原任四川上東道佥事楊春芳、為河南按察使司佥事、分巡河北兵備道。
降補原任禮部郎中加從四品郭一鹍、為湖廣按察使司佥事、分巡武昌兵備道。
○吏部以順治十三年春月、外省大計事煩、請于十三年八月舉行京察。
報可。
○乙未。
予陣亡一等伯兼一拖沙喇哈番議政大臣程尼、三等阿思哈尼哈番護軍統領喀爾他喇、祭葬立碑。
○丁酉。
禮部侍郎祝萬春、以病解任。
○以鑲藍旗滿洲二等護衛滿罴、為護軍參領。
○裁陝西定邊同知歸并靖邊同知管理。
○己亥。
谕吏部、翰林官員、簡擢中秘習知法度。
今用人孔亟、必得文行兼優者以學問為經濟。
庶能饬法惠民。
助登上理。
茲朕親行裁定。
陳爌、黃志遴、王無咎、楊思聖、藍潤、王舜年、範周、馬葉曾、沈荃、陳彩、鄧旭、徐必遠、于朋舉、王勰、耿介、崔之瑛、湯斌、盧高、皆品行清端。
才猷贍裕。
信任既久。
圖報必殷。
着各照外轉應得職銜、升一級用。
遇缺即補。
各官須益矢忠勤。
興利除弊。
副朕圖治安民至意。
○又谕吏部、朕用人圖治、日望海内昇平。
必内外官職、鹹得其人。
乃能勝任。
侍郎、卿、寺、科、道等官、皆朕素所信任。
今親行裁定。
曹溶、李士焜、孫建宗、劉令譽、潘朝選、王含光、許宸、桑芸、周體觀、王廷谏、趙進美、劉楗、宋牧民、周曾發、劉文隽、張王治、晉淑轼、李文煌、杜漺、武攀龍、劉達、杜果、俱才優經濟。
堪任養民。
各照外轉應得職銜、升一級用。
遇缺即補。
各官須澄清吏治。
綏輯民生。
副朕慎簡敷治至意。
○贈陣亡二等阿達哈哈番韋徵、為一等阿達哈哈番。
護軍參領喀岱、為拖沙喇哈番。
○庚子。
頒賜經略輔臣洪承疇、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