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哈番。
子之武襲職。
張應元、李國英、為二等阿達哈哈番。
陳子福為三等阿達哈哈番。
○壬午。
以提督、四譯館太常寺少卿加太仆寺卿孫廷銈、仍以太仆寺卿管通政使司左通政事補原任大理寺少卿衛周允原官。
○升吏科右給事中陳扆銘為禮科左給事中。
改庶吉士劉餘谟、為禮科給事中。
補原任江南道監察禦史宗敦一原官。
○升河南右布政使張儒秀、為浙江布政使司左布政使直隸大名道副使史記功為山西布政使司參政冀南道湖廣武昌道參議李呈祥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天津道直隸順德府知府李盛枝、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懷來道山西陽和府知府胡文葉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河東道汾州府知府周召南、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驿傳道浙江紹興府知府劉桓、為湖廣按察使司副使、靖州道。
山西冀南道參議高士俊、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關南道。
直隸霸州道佥事于變龍、為福建布政使司參議、建南道。
河南河北道佥事崔起鵬、為湖廣布政使司參議、上湖南道。
刑部主事張巴□土為湖廣按察使司佥事、上江防道。
陝西秦州知州潘超先、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甯武道。
山東東平州知州周三斌、為福建按察使司佥事、福甯道。
直隸大名府知府梁鳳鳴、為兩淮運鹽使司運使 ○補原任山東兖西道。
參政張國士為湖廣布政使司參政嶽州道湖廣荊西道副使周荃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青州道福建建南道佥事黃鼎象為浙江按察使司佥事、紹台道四川上川南道佥事楊鼎瑞為山東按察使司佥事、武德道改補河南參政馮如京、為浙江布政使司參政、金衢道降補原任浙江溫處道副使嚴正矩、為山西布政使司參議河東道 ○授庶吉士王大礽為内翰林國史院編修 ○甲申。
谕刑部商賈貿易、原為裕國便民而設。
今有一等市棍、稱為人販子者。
不守本分貿易。
或誘拐無知、私禁土窖、從而外販。
或将滿洲婦人子女、圈誘販賣或略賣民間子女。
更有一種強悍棍徒、托賣身為名、将身價黟分者似此惡習、若不嚴行禁止、為害非淺。
自今以後、将人販子名色永行禁止。
如有故違。
後被發覺。
定行治以重罪。
○乙酉。
宴喀爾喀及厄魯特兩部落貢使于禮部 ○丙戌。
罷諸王、貝勒、貝子、管理部務 ○和碩鄭親王、和碩承澤親王、和碩敬謹親王會議、和碩信親王多尼之父、豫王多铎、罪狀雖未顯着。
然與睿王系同胞兄弟、一體無異。
原宜盡削王爵。
但以行兵有功。
應削和碩親王、降為多羅郡王。
從之。
○丁亥。
和碩端重親王博洛薨。
年四十。
追封和碩定親王。
○戊子。
予張煊祭一次。
給與全葬 ○己醜。
以鑲黃旗滿洲護軍統領陳泰、為固山額真。
梅勒章京趙布泰、為護軍統領。
覺羅科爾昆、為梅勒章京 ○少保兼太子太保禮部尚書王铎卒 ○庚寅。
以祝萬春、為禮部侍郎。
季爾塔霸、喀齊蘭、阿哈尼堪、覺羅班敦、杜敏、和爾衮俱為吏部理事官。
舒習蘭、俄理、巴克蘇、撒木賽、郝善、多克索裡巴圖魯、覺羅耨對、單度蘭巴圖魯、伊爾特黑、碩塞納、尚繼圖根特、尼堪、俱為刑部理事官。
孟有臧、為工部理事官。
○以鑲黃旗滿洲胡圖、正黃旗滿州納海、二等侍衛布蘭、正紅旗滿洲俄齊禮、為護軍參領。
鑲白旗滿洲護軍參領噶布喇、為前鋒參領。
鑲黃旗漢軍趙世章、鑲紅旗漢軍陳應泰、為甲喇章京 ○辛卯。
都察院左都禦史房可壯。
奏言、暴風雪霰。
亢陽冰雹。
天之示儆也。
願皇上懋勉宸修。
祗事上帝博。
觀經史親近儒臣。
停省遊獵尊崇聖道。
減不急之費。
廣欽恤之仁。
勵臣工勤職業。
是敬天之實也民困已極祈敕督撫撫按多方綏輯以回天變為長治久安之策。
非眇小矣。
得上□日、奏内有益朕躬。
餘着明白指陳。
○癸巳。
諸王大臣等奉上谕。
朕初即位、睿王攝政之時。
拜尹圖、鞏阿岱、錫翰、席讷布庫、冷僧機五人。
背朕迎合睿王以亂國政。
其所行事迹朕雖明知猶望伊等自知己罪、翻然改過盡心竭力以事朕是以姑置不發。
豈意伊等不改前轍。
輕藐朕躬擾亂國政閑實不能再為寬宥。
今将伊等罪款一并發出。
嘗觀古籍曆代帝王俱以除奸惡、用忠良為要務。
似此奸惡之輩、若不翦除天下何以治平。
着按款嚴審具奏。
于是諸王大臣會審一款、令兩黃旗衆臣議養顯親王時鞏阿岱曾雲這種苗裔不全除滅養之何用。
所謂苗裔。
系指何人一款。
初時保
子之武襲職。
張應元、李國英、為二等阿達哈哈番。
陳子福為三等阿達哈哈番。
○壬午。
以提督、四譯館太常寺少卿加太仆寺卿孫廷銈、仍以太仆寺卿管通政使司左通政事補原任大理寺少卿衛周允原官。
○升吏科右給事中陳扆銘為禮科左給事中。
改庶吉士劉餘谟、為禮科給事中。
補原任江南道監察禦史宗敦一原官。
○升河南右布政使張儒秀、為浙江布政使司左布政使直隸大名道副使史記功為山西布政使司參政冀南道湖廣武昌道參議李呈祥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天津道直隸順德府知府李盛枝、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懷來道山西陽和府知府胡文葉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河東道汾州府知府周召南、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驿傳道浙江紹興府知府劉桓、為湖廣按察使司副使、靖州道。
山西冀南道參議高士俊、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關南道。
直隸霸州道佥事于變龍、為福建布政使司參議、建南道。
河南河北道佥事崔起鵬、為湖廣布政使司參議、上湖南道。
刑部主事張巴□土為湖廣按察使司佥事、上江防道。
陝西秦州知州潘超先、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甯武道。
山東東平州知州周三斌、為福建按察使司佥事、福甯道。
直隸大名府知府梁鳳鳴、為兩淮運鹽使司運使 ○補原任山東兖西道。
參政張國士為湖廣布政使司參政嶽州道湖廣荊西道副使周荃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青州道福建建南道佥事黃鼎象為浙江按察使司佥事、紹台道四川上川南道佥事楊鼎瑞為山東按察使司佥事、武德道改補河南參政馮如京、為浙江布政使司參政、金衢道降補原任浙江溫處道副使嚴正矩、為山西布政使司參議河東道 ○授庶吉士王大礽為内翰林國史院編修 ○甲申。
谕刑部商賈貿易、原為裕國便民而設。
今有一等市棍、稱為人販子者。
不守本分貿易。
或誘拐無知、私禁土窖、從而外販。
或将滿洲婦人子女、圈誘販賣或略賣民間子女。
更有一種強悍棍徒、托賣身為名、将身價黟分者似此惡習、若不嚴行禁止、為害非淺。
自今以後、将人販子名色永行禁止。
如有故違。
後被發覺。
定行治以重罪。
○乙酉。
宴喀爾喀及厄魯特兩部落貢使于禮部 ○丙戌。
罷諸王、貝勒、貝子、管理部務 ○和碩鄭親王、和碩承澤親王、和碩敬謹親王會議、和碩信親王多尼之父、豫王多铎、罪狀雖未顯着。
然與睿王系同胞兄弟、一體無異。
原宜盡削王爵。
但以行兵有功。
應削和碩親王、降為多羅郡王。
從之。
○丁亥。
和碩端重親王博洛薨。
年四十。
追封和碩定親王。
○戊子。
予張煊祭一次。
給與全葬 ○己醜。
以鑲黃旗滿洲護軍統領陳泰、為固山額真。
梅勒章京趙布泰、為護軍統領。
覺羅科爾昆、為梅勒章京 ○少保兼太子太保禮部尚書王铎卒 ○庚寅。
以祝萬春、為禮部侍郎。
季爾塔霸、喀齊蘭、阿哈尼堪、覺羅班敦、杜敏、和爾衮俱為吏部理事官。
舒習蘭、俄理、巴克蘇、撒木賽、郝善、多克索裡巴圖魯、覺羅耨對、單度蘭巴圖魯、伊爾特黑、碩塞納、尚繼圖根特、尼堪、俱為刑部理事官。
孟有臧、為工部理事官。
○以鑲黃旗滿洲胡圖、正黃旗滿州納海、二等侍衛布蘭、正紅旗滿洲俄齊禮、為護軍參領。
鑲白旗滿洲護軍參領噶布喇、為前鋒參領。
鑲黃旗漢軍趙世章、鑲紅旗漢軍陳應泰、為甲喇章京 ○辛卯。
都察院左都禦史房可壯。
奏言、暴風雪霰。
亢陽冰雹。
天之示儆也。
願皇上懋勉宸修。
祗事上帝博。
觀經史親近儒臣。
停省遊獵尊崇聖道。
減不急之費。
廣欽恤之仁。
勵臣工勤職業。
是敬天之實也民困已極祈敕督撫撫按多方綏輯以回天變為長治久安之策。
非眇小矣。
得上□日、奏内有益朕躬。
餘着明白指陳。
○癸巳。
諸王大臣等奉上谕。
朕初即位、睿王攝政之時。
拜尹圖、鞏阿岱、錫翰、席讷布庫、冷僧機五人。
背朕迎合睿王以亂國政。
其所行事迹朕雖明知猶望伊等自知己罪、翻然改過盡心竭力以事朕是以姑置不發。
豈意伊等不改前轍。
輕藐朕躬擾亂國政閑實不能再為寬宥。
今将伊等罪款一并發出。
嘗觀古籍曆代帝王俱以除奸惡、用忠良為要務。
似此奸惡之輩、若不翦除天下何以治平。
着按款嚴審具奏。
于是諸王大臣會審一款、令兩黃旗衆臣議養顯親王時鞏阿岱曾雲這種苗裔不全除滅養之何用。
所謂苗裔。
系指何人一款。
初時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