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順治九年。
壬辰二月。
癸卯朔。
宴纂修太宗實錄官于禮部。
○甲辰。
贈福建殉難劄委遊擊尚香策、為實授遊擊。
劄委都司雷世清、張天才、為實授都司。
○丁未。
遣大學士範文程祭先師孔子。
○命多羅安郡王嶽樂管工部事。
多羅貝勒尚善、管理藩院事 ○以鑲紅旗多羅貝勒祜世布、為滿洲固山額真 ○以屯泰、為吏部侍郎。
楊麒、為工部侍郎。
白色純、為内弘文院學士 ○以尤進功、為戶部理事官。
瓦爾喀、金萬镒、為工部理事官。
鄂内、為盛京禮部事官。
○以正黃旗滿洲護軍參領希爾艮、為護軍統領。
鑲黃旗滿洲噶爾哈圖、為甲喇章京。
○固山額真噶達渾奏報、官兵征巢□刀叛藩鄂爾多斯蒙古多爾濟等。
于賀蘭山等處盡殲之。
俘獲甚衆報聞 ○遣理藩院侍郎沙濟達喇、同戶禮兵工四部理事官往迎湯古忒部落達賴喇嘛。
賜達賴喇嘛。
袍帽、鞍馬、珍珠、數珠等物以第巴諾門汗勸導達賴喇嘛來朝、并賜袍帽、鞍馬、玲珑佩刀等物。
○戊申。
祭大社大稷。
遣固山貝子吳達海行禮。
○和碩巽親王滿達海薨年三十一追封和碩簡親王。
○命大學士希福、額色黑、禮部尚書陳泰學士劉清泰胡統虞成克鞏、充會試主考官 ○庚戌。
皇太後聖壽節。
免行慶賀禮 ○頒行六谕卧碑文于八旗、及直隸各省。
○更定和碩親王側妃帽頂、儀仗、車轎、與世子妃同。
世子側妃帽項、儀仗、車轎、與多羅郡王妃同 ○癸醜。
朝日于東郊遣固山額真兵部尚書明安達禮行禮 ○甲寅。
原任興安總兵官任珍疏請歸旗。
允之 ○丙辰。
大風霾 ○丁巳。
賜衍聖公孔興燮等宴。
○谕外藩王貝勒貝子公等曰。
今聞地方多有盜賊。
但各旗皆有王、貝勒、貝子、公、固山額真、梅勒章京、甲喇章京、若各旗悉心稽察、盜賊何由竊發。
至編查壯丁、務将所屬丁數、細加查點毋得隐漏、傥有隐漏、後經發覺、從重治罪。
○戊午。
都察院增設蒙古章京二員 ○以梅勒章京不宜兼理事官。
解梅勒章京範達禮兵部理事官任。
○宴達賴喇嘛使臣車臣囊素等于禮部 ○裁山西應州渾源州蔚州、朔州、大同縣、懷仁縣、山陰縣、馬邑縣、靈邱縣、廣靈縣、廣昌縣、各學訓導大同府知事照磨。
大同縣縣丞雲中驿、渾源州王家莊驿驿丞。
○以投誠漢羌營副将趙光瑞、為署總兵官鎮守陝西興安 ○己未。
恭進四祖皇帝四祖妣皇後、孝端文皇後冊寶于太廟。
遣鎮國公巴布泰兵部尚書明安達禮、各行禮。
○遣官祭曆代帝王 ○命房山縣知縣祭金帝陵 ○江西巡撫夏一鹗辛 ○增設内三院滿洲漢軍典籍各一員 ○庚申。
加封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為叔和碩鄭親王。
冊文曰我太祖武皇帝、肇造鴻基。
創業垂統。
以贻子孫太宗文皇帝繼統、混一蒙古、平定朝鮮。
疆圉式廓。
勳業日隆。
及龍馭上賓。
宗室衆兄弟、乘國有喪。
肆行作亂。
窺竊大寶。
當時爾與兩旗大臣、堅持一心、翊戴朕躬。
以定國難。
續領大軍征明、遂取中後所、前屯衛、中前所。
又率大軍征湖廣時、聞山東曹縣、為衆賊襲據、便道往巢□刀、用紅衣炮攻拔其城。
又恢複湖廣寶慶等四府、八州、四十四縣。
又遣發将士、收服貴州省五府七縣。
敗敵兵凡六十四陣。
誅僞王一。
僞巡撫一。
僞總兵十四。
文武官四十一員。
收降僞總兵一。
大小僞官六十九員。
遂定湖南。
睿王心懷不軌。
以爾同攝朝政、難以行私不令輔政、無故罷為和碩親王。
及朕親政後。
知爾持心忠義、不改初志故錫以金冊金寶、封為叔和碩鄭親王。
○谕都察院國家設立都察院職司風紀。
為朝廷耳目之官。
凡事直言無隐上自諸王下至諸臣。
孰為忠勤。
孰為不忠勤、據實奏聞。
方為無忝厥職。
前任卓羅、徐起元。
于政事之是非得失官員之賢否勤惰。
緘口不言是以革退此爾等所明知也。
爾等自受職以來。
凡有應行陳奏之事、竟未一言前已有上□日申饬今又數月矣。
仍無一人言事。
曠職若此朕簡任爾等有何裨益。
内外各衙門任用之官有勤謹者亦有惰窳者。
豈盡一律。
況朕親見吏部将禦史盛複選奏章沉擱數月後被啟心郎甯古裡知而檢舉爾等。
何竟罔聞耶。
自今以後當敬承朕上□日凡遇有宜言之處即行奏達若瞻徇不言被人參論朕将于爾等是問。
悔無及矣慎之勉之。
○革都察院左都禦史趙開
壬辰二月。
癸卯朔。
宴纂修太宗實錄官于禮部。
○甲辰。
贈福建殉難劄委遊擊尚香策、為實授遊擊。
劄委都司雷世清、張天才、為實授都司。
○丁未。
遣大學士範文程祭先師孔子。
○命多羅安郡王嶽樂管工部事。
多羅貝勒尚善、管理藩院事 ○以鑲紅旗多羅貝勒祜世布、為滿洲固山額真 ○以屯泰、為吏部侍郎。
楊麒、為工部侍郎。
白色純、為内弘文院學士 ○以尤進功、為戶部理事官。
瓦爾喀、金萬镒、為工部理事官。
鄂内、為盛京禮部事官。
○以正黃旗滿洲護軍參領希爾艮、為護軍統領。
鑲黃旗滿洲噶爾哈圖、為甲喇章京。
○固山額真噶達渾奏報、官兵征巢□刀叛藩鄂爾多斯蒙古多爾濟等。
于賀蘭山等處盡殲之。
俘獲甚衆報聞 ○遣理藩院侍郎沙濟達喇、同戶禮兵工四部理事官往迎湯古忒部落達賴喇嘛。
賜達賴喇嘛。
袍帽、鞍馬、珍珠、數珠等物以第巴諾門汗勸導達賴喇嘛來朝、并賜袍帽、鞍馬、玲珑佩刀等物。
○戊申。
祭大社大稷。
遣固山貝子吳達海行禮。
○和碩巽親王滿達海薨年三十一追封和碩簡親王。
○命大學士希福、額色黑、禮部尚書陳泰學士劉清泰胡統虞成克鞏、充會試主考官 ○庚戌。
皇太後聖壽節。
免行慶賀禮 ○頒行六谕卧碑文于八旗、及直隸各省。
○更定和碩親王側妃帽頂、儀仗、車轎、與世子妃同。
世子側妃帽項、儀仗、車轎、與多羅郡王妃同 ○癸醜。
朝日于東郊遣固山額真兵部尚書明安達禮行禮 ○甲寅。
原任興安總兵官任珍疏請歸旗。
允之 ○丙辰。
大風霾 ○丁巳。
賜衍聖公孔興燮等宴。
○谕外藩王貝勒貝子公等曰。
今聞地方多有盜賊。
但各旗皆有王、貝勒、貝子、公、固山額真、梅勒章京、甲喇章京、若各旗悉心稽察、盜賊何由竊發。
至編查壯丁、務将所屬丁數、細加查點毋得隐漏、傥有隐漏、後經發覺、從重治罪。
○戊午。
都察院增設蒙古章京二員 ○以梅勒章京不宜兼理事官。
解梅勒章京範達禮兵部理事官任。
○宴達賴喇嘛使臣車臣囊素等于禮部 ○裁山西應州渾源州蔚州、朔州、大同縣、懷仁縣、山陰縣、馬邑縣、靈邱縣、廣靈縣、廣昌縣、各學訓導大同府知事照磨。
大同縣縣丞雲中驿、渾源州王家莊驿驿丞。
○以投誠漢羌營副将趙光瑞、為署總兵官鎮守陝西興安 ○己未。
恭進四祖皇帝四祖妣皇後、孝端文皇後冊寶于太廟。
遣鎮國公巴布泰兵部尚書明安達禮、各行禮。
○遣官祭曆代帝王 ○命房山縣知縣祭金帝陵 ○江西巡撫夏一鹗辛 ○增設内三院滿洲漢軍典籍各一員 ○庚申。
加封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為叔和碩鄭親王。
冊文曰我太祖武皇帝、肇造鴻基。
創業垂統。
以贻子孫太宗文皇帝繼統、混一蒙古、平定朝鮮。
疆圉式廓。
勳業日隆。
及龍馭上賓。
宗室衆兄弟、乘國有喪。
肆行作亂。
窺竊大寶。
當時爾與兩旗大臣、堅持一心、翊戴朕躬。
以定國難。
續領大軍征明、遂取中後所、前屯衛、中前所。
又率大軍征湖廣時、聞山東曹縣、為衆賊襲據、便道往巢□刀、用紅衣炮攻拔其城。
又恢複湖廣寶慶等四府、八州、四十四縣。
又遣發将士、收服貴州省五府七縣。
敗敵兵凡六十四陣。
誅僞王一。
僞巡撫一。
僞總兵十四。
文武官四十一員。
收降僞總兵一。
大小僞官六十九員。
遂定湖南。
睿王心懷不軌。
以爾同攝朝政、難以行私不令輔政、無故罷為和碩親王。
及朕親政後。
知爾持心忠義、不改初志故錫以金冊金寶、封為叔和碩鄭親王。
○谕都察院國家設立都察院職司風紀。
為朝廷耳目之官。
凡事直言無隐上自諸王下至諸臣。
孰為忠勤。
孰為不忠勤、據實奏聞。
方為無忝厥職。
前任卓羅、徐起元。
于政事之是非得失官員之賢否勤惰。
緘口不言是以革退此爾等所明知也。
爾等自受職以來。
凡有應行陳奏之事、竟未一言前已有上□日申饬今又數月矣。
仍無一人言事。
曠職若此朕簡任爾等有何裨益。
内外各衙門任用之官有勤謹者亦有惰窳者。
豈盡一律。
況朕親見吏部将禦史盛複選奏章沉擱數月後被啟心郎甯古裡知而檢舉爾等。
何竟罔聞耶。
自今以後當敬承朕上□日凡遇有宜言之處即行奏達若瞻徇不言被人參論朕将于爾等是問。
悔無及矣慎之勉之。
○革都察院左都禦史趙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