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舒虎兒戴青等貢馬宴赉如例。
○先是鄂爾多斯部落紮穆蘇、殺使臣。
執信符。
率其兄弟部落叛。
至是因不能謀生、複來歸順。
下諸王議政大臣議。
以紮穆蘇來歸、議免死。
盡收其部落。
令住内地。
理藩院議、紮穆蘇應棄市。
奪其屬部、兩議上。
得上□日、紮穆蘇既已來歸、着免死。
同來之人、仍令管屬其先與們都爾來歸一百九十三戶、俱入官。
○戊寅。
冬至。
祀天于圜丘。
上親詣行禮。
十二月。
庚辰朔 ○乙酉。
升浙江杭嚴道副使魏執中、為河南按察使司按察使。
直隸昌平道副使張斌、為江南布政使司參政、兼按察使司佥事淮徐道。
山東驿傳道佥事劉宗舜、為陝西布政使司參議分守隴右道。
直隸河間府知府劉名标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參議督糧道河南彰德府知府武光祖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參議河北道禮部郎中許宸為陝西按察使司佥事管商雒道參議事兵部郎中劉昇祚、為湖廣按察使司佥事管湖北道參議事兵部郎中吳之允、為湖廣按察使司佥事下江防道。
○丁亥。
贈陣亡陝西提标遊擊李汝澄為參将。
仍錄其子弟一人。
○戊子。
攝政睿親王多爾衮、薨于喀喇城。
年三十九。
○庚寅。
以鑲白旗滿洲梅勒章京俄碩、為左翼前鋒統領 ○以正黃旗漢軍張成良、劉文進、俱為甲喇章京。
○升浙江按察使司副使佟國器、為福建布政使司參政、管左布政使事。
河南歸德府知府王第魁、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河工水利道。
○辛卯。
贈殉難湖廣靖州總兵官閻芳譽、為都督佥事。
仍錄其子弟一人。
恤武岡守備楊應元、銀百兩。
○壬辰。
攝政王多爾衮訃聞。
上震悼。
诏臣民易服舉喪。
○丙申。
攝政王柩車至。
上率諸王、貝勒、文武百官、易缟服。
出迎于東直門五裡外。
上親奠爵。
大恸。
各官伏道左舉哀。
由東直門至玉河橋、四品以下各官、俱于道傍跪哭。
至王第、公主福金以下、及文武官命婦、俱缟服、于大門内跪哭。
是夜、諸王貝勒以下、及各官、俱守喪。
○庚子。
太白晝見。
○命大學士剛林等、取攝政王府所有信符、收貯内庫。
又命吏部侍郎索洪等、取賞功冊、收進大内 ○乙巳。
議政王、議政大臣、會議英親王阿濟格罪。
既集、上命譚泰吳拜、羅什、傳谕議政王大臣等曰、國家政務、悉以奏朕。
朕年尚幼。
未能周知人之賢否。
吏刑工三部尚書缺員。
正藍旗一旗緣事、固山額真未補。
可會推賢能之人來奏。
諸王、議政大臣、遇緊要重大事情、可即奏朕。
其諸細務、令理政三王理之。
譚泰吳拜、羅什奏雲、議推大臣、恐不免稍遲。
上曰、遲而得當、何傷。
但速而不得其人、是所憂也。
于是譚泰等傳谕諸王大臣。
諸王大臣既議。
奏言、吏刑戶三部事務重大。
應各設尚書二員。
吏戶拟公韓岱、譚泰。
刑部拟濟席哈陳泰。
戶部拟巴哈納、噶達渾。
工部拟藍拜。
調王多尼于正藍旗。
以公韓岱為固山額真。
阿爾津為護軍統領。
其應奏事務、吏部則官員升轉遷除。
刑部則官員過犯、及大辟等罪。
戶部則錢糧庫物出入。
其餘一切部務、酌量應啟奏者啟奏。
應諸王辦理者辦理。
奏入、上是之。
○丙午。
川湖總督羅繡錦奏報、定南王孔有德攻拔桂林府。
擒斬甚衆。
西粵道通。
○丁未。
□山戊不□暮。
享太廟。
遣吏部尚書譚泰行禮。
○遣官祭太□山戊不□月将之神。
○遣官祭福陵、昭陵。
○是□山戊不□行鹽、三百三十八萬一百十六引。
徵課銀、一百七十七萬四千五百九十二兩六錢有奇。
鑄錢、十六萬八千二百四十二萬四千五百一十有奇。
○先是鄂爾多斯部落紮穆蘇、殺使臣。
執信符。
率其兄弟部落叛。
至是因不能謀生、複來歸順。
下諸王議政大臣議。
以紮穆蘇來歸、議免死。
盡收其部落。
令住内地。
理藩院議、紮穆蘇應棄市。
奪其屬部、兩議上。
得上□日、紮穆蘇既已來歸、着免死。
同來之人、仍令管屬其先與們都爾來歸一百九十三戶、俱入官。
○戊寅。
冬至。
祀天于圜丘。
上親詣行禮。
十二月。
庚辰朔 ○乙酉。
升浙江杭嚴道副使魏執中、為河南按察使司按察使。
直隸昌平道副使張斌、為江南布政使司參政、兼按察使司佥事淮徐道。
山東驿傳道佥事劉宗舜、為陝西布政使司參議分守隴右道。
直隸河間府知府劉名标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參議督糧道河南彰德府知府武光祖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參議河北道禮部郎中許宸為陝西按察使司佥事管商雒道參議事兵部郎中劉昇祚、為湖廣按察使司佥事管湖北道參議事兵部郎中吳之允、為湖廣按察使司佥事下江防道。
○丁亥。
贈陣亡陝西提标遊擊李汝澄為參将。
仍錄其子弟一人。
○戊子。
攝政睿親王多爾衮、薨于喀喇城。
年三十九。
○庚寅。
以鑲白旗滿洲梅勒章京俄碩、為左翼前鋒統領 ○以正黃旗漢軍張成良、劉文進、俱為甲喇章京。
○升浙江按察使司副使佟國器、為福建布政使司參政、管左布政使事。
河南歸德府知府王第魁、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河工水利道。
○辛卯。
贈殉難湖廣靖州總兵官閻芳譽、為都督佥事。
仍錄其子弟一人。
恤武岡守備楊應元、銀百兩。
○壬辰。
攝政王多爾衮訃聞。
上震悼。
诏臣民易服舉喪。
○丙申。
攝政王柩車至。
上率諸王、貝勒、文武百官、易缟服。
出迎于東直門五裡外。
上親奠爵。
大恸。
各官伏道左舉哀。
由東直門至玉河橋、四品以下各官、俱于道傍跪哭。
至王第、公主福金以下、及文武官命婦、俱缟服、于大門内跪哭。
是夜、諸王貝勒以下、及各官、俱守喪。
○庚子。
太白晝見。
○命大學士剛林等、取攝政王府所有信符、收貯内庫。
又命吏部侍郎索洪等、取賞功冊、收進大内 ○乙巳。
議政王、議政大臣、會議英親王阿濟格罪。
既集、上命譚泰吳拜、羅什、傳谕議政王大臣等曰、國家政務、悉以奏朕。
朕年尚幼。
未能周知人之賢否。
吏刑工三部尚書缺員。
正藍旗一旗緣事、固山額真未補。
可會推賢能之人來奏。
諸王、議政大臣、遇緊要重大事情、可即奏朕。
其諸細務、令理政三王理之。
譚泰吳拜、羅什奏雲、議推大臣、恐不免稍遲。
上曰、遲而得當、何傷。
但速而不得其人、是所憂也。
于是譚泰等傳谕諸王大臣。
諸王大臣既議。
奏言、吏刑戶三部事務重大。
應各設尚書二員。
吏戶拟公韓岱、譚泰。
刑部拟濟席哈陳泰。
戶部拟巴哈納、噶達渾。
工部拟藍拜。
調王多尼于正藍旗。
以公韓岱為固山額真。
阿爾津為護軍統領。
其應奏事務、吏部則官員升轉遷除。
刑部則官員過犯、及大辟等罪。
戶部則錢糧庫物出入。
其餘一切部務、酌量應啟奏者啟奏。
應諸王辦理者辦理。
奏入、上是之。
○丙午。
川湖總督羅繡錦奏報、定南王孔有德攻拔桂林府。
擒斬甚衆。
西粵道通。
○丁未。
□山戊不□暮。
享太廟。
遣吏部尚書譚泰行禮。
○遣官祭太□山戊不□月将之神。
○遣官祭福陵、昭陵。
○是□山戊不□行鹽、三百三十八萬一百十六引。
徵課銀、一百七十七萬四千五百九十二兩六錢有奇。
鑄錢、十六萬八千二百四十二萬四千五百一十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