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九

關燈
情願捐助者、聽其自便其捐助錢糧、有能親自解京者、任其自解。

    不能親解者、可将姓名藉貫、并所助錢糧數目、詳悉開載、投送工部。

    其錢糧交該管督撫解送。

    該督撫仍備造捐助姓名籍貫、錢糧數目文冊具奏捐助之人、酌量恩叙。

    着該部作速傳谕各省、一體遵奉施行。

      ○以覺羅河克善、為工部侍郎。

      ○以韓崇進、為戶部理事官。

    張仲第、為刑部理事官。

      ○升鑲紅旗滿洲前鋒參領穆爾泰、為本旗梅勒章京。

      ○以鑲黃旗漢軍範達禮、正白旗漢軍祖雲龍、正紅旗漢軍佟逢聖、吳國源、王國召、鑲白旗漢軍祖澤沛、鑲紅旗漢軍柯永蓁、李高績、正藍旗漢軍克星格、張朝璘、鑲藍旗漢軍柳攀鱗、柳遇林、段應舉、甲喇章京。

      ○裁陝西漢羌鎮。

    留副将一員。

    兵一千名。

    并屬興安鎮。

      ○丙辰。

    降原任保定巡撫于清廉、巡按監察禦史鄧孕槐各一級、調用。

    以失糾貪穢道臣高登庸故也  ○丁巳。

    索倫部落使鹿國、各進貢貂皮。

    宴赉如例。

      ○戶部理事官牛錄章京吳爾柱、坐圈撥滄州莊房受賄。

    革職。

    鞭一百。

    籍其家  ○戊午。

    湯古忒國達賴喇嘛、遣使表獻舍利子。

      ○辛酉。

    固山貝子錫翰與席讷布庫多爾濟達爾漢、冷僧機、哈世屯等、詣攝政王府。

    王怨曰。

    頃予罹此莫大之憂。

    體複不快。

    上雖人主、念此大故、亦宜循家人禮。

    一為臨幸若謂上方幼沖、爾等皆親近大臣也。

    又曰爾等毋以予言擅請臨幸傥駕至、爾等罪益甚矣。

    錫翰等出。

    王遣人追止之。

    甫出門錫翰等已奏請駕臨幸矣。

    上既至、王讓錫翰等曰。

    爾等故違予令不告予、擅奏請駕臨幸。

    其意豈非以上至、即可借以釋爾罪乎。

    言訖向錫翰等跪且拜。

    頃之、駕回。

    王下錫翰等于議政王、大臣、會議。

    又以巴圖魯詹、達雲、鳌拜巴圖魯、坤巴圖魯、巴哈、目睹錫翰等罪狀不即執鞫。

    因并治罪于是衆議以錫翰等違令擅請駕臨罪大莫比論死、籍其家鳌拜亦論死達雲等俱削職籍沒議入會上将賜食錫翰等以應否前往啟王王以其視上與已有異厥罪愈甚次日令降貝子錫翰為鎮國公罰銀二千兩二等精奇尼哈番冷僧機、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贖身一等精奇尼哈番鳌拜巴圖魯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贖身一等阿達哈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哈世屯為拜他喇布勒哈番。

    贖身。

    席讷布庫、多爾濟達爾漢、贖身。

    坤巴圖魯、巴哈、倍罰以應得之罪。

    巴圖魯詹、達雲、俱免罪。

      ○壬戌。

    升湖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馬之先、為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巡撫陝西。

      ○降江南分守江甯道右參議張天機三級以開報屬官賢否互異也。

      ○癸亥。

    革山西驿傳道佥事李贊明職以巡撫劉弘遇、劾其因病廢事故也。

      ○甲子。

    遣雲南道監察禦史王國楠巡視長蘆鹽課河。

    南道監察禦史盛複選、巡視河東鹽課  ○丙寅中元節。

    遣官祭福陵。

    昭陵。

      ○攝政王以鳌拜、索尼、相善與否、問護軍統領伊爾德侍衛坤巴圖魯、巴泰、皆不對。

    問費揚古、郭邁、鄂莫克圖、亦不對。

    複問巴泰曰。

    爾與索尼善否。

    對曰。

    我二人同直相善。

    又問鄂莫克圖曰爾與索尼為郎舅、相善否乎。

    對曰。

    雖郎舅、實不相善。

    時費揚古郭邁、亦為之實其說。

    費揚古複曰。

    我平生倔強不與聞外事下諸大臣議。

    坐所對不實、分别拟罪議入、令罰伊爾德、坤巴圖魯以應得之罪。

    巴泰、革一拖沙喇哈番。

    仍倍罰以應得之罪。

    費揚古鄂莫克圖、郭邁俱倍罰以應得之罪。

      ○丁卯。

    升都察院副理事官祝萬春、為左佥都禦史  ○辛未。

    谕朝鮮國王李淏曰。

    據奏倭國相惡。

    欲修城集兵整頓器械此等言辭、自爾先王以至今日、亦不知凡幾。

    未可深信。

    所以遣巴哈納、祁充格等、赍敕往問直僞。

    令據巴哈納、祁充格等回奏雲。

    臣等提取慶尚道觀察使李<曰罒方>、東萊府使盧協等詳細訊問。

    知倭國朝鮮、素相和好。

    并無怨亂兵伐之事。

    前奏系欺罔巧詐等語。

    由此觀之、其修城集兵。

    整頓器械之事。

    原與倭國無涉。

    專欲與朕為難也爾既欺罔巧詐。

    負恩悖禮。

    朕惟備之而已。

    夫複何言。

      ○補裁缺原任通州道副使劉應錫、為薊州道。

    順廣道佥事陳洪谟、為井陉道。

    河間道政畢元彩、為永平道。

    江南馬政道副使吳崇宗、為池太道。

    廬州道佥事袁仲魁、為徽甯道。

    江南水利道佥事王家楫、為河南汝南道。

    湖廣荊南道佥事韓永馨、為陝西關西道。

    福建屯鹽道佥事趙映乘、為漳南道。

    江西屯田水利道副使李芝茂、為嶺北道。

    湖廣屯田水利道陳培桢、為陝西榆林兵備道。

    保定道參議姬琨、為湖廣上湖南道。

    山東屯田水利道佥事張吉士、為浙江督糧道。

    蔚州道佥事祝思信、為山西驿傳道  ○免陝西西甯各堡寨、五年分雹災額賦  ○丙子。

    裁蘇松提督學政。

    歸并江甯督學禦史  ○戊寅。

    歸化城土默特部落古祿格等貢馬宴赉如例  ○二等阿達哈哈番線安、坐攻大同外城時、将本旗紅衣炮二位不運至營、迨斷後兵過遂委之而還、革一拜他喇布勒哈番。

    罰銀五十兩  ○侍衛鄂齊禮、坐與妻不睦。

    誣其自經。

    革一拖沙喇哈番。

    仍罰贖锾。

      ○庚辰。

    裁直省各道中軍十二員。

    标兵一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