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六

關燈
等堡、蝗。

    莊浪、水。

    西甯、冰雹。

    傷禾稼。

      ○戊子。

    恤金華、處州、平陽、陣亡守備張文科、蔣國臣、千總張爾勳、各給銀八十兩。

      ○定遠大将軍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等奏報、廣西賊渠趙廉、分三路寇全州。

    多羅順承郡王勒克德渾等、率前鋒統領席特庫等、擊敗之。

    獲馬四十餘匹。

    後複求寇。

    臣等率兵往援。

    比至。

    賊已遁。

    聞賊渠曹杠子在道州。

    遂今順承郡王征之。

    賊立栅壘、據永安關。

    我軍潛襲。

    席特庫拔其營。

    署護軍統領阿濟賴等、斬關而入。

    克之。

    獲馬二十餘匹。

    九月。

    曹杠子複以其黨萬餘、寇道州。

    順承郡王等、率官兵擊敗之。

    斬賊渠三人。

    生擒一人。

    獲馬六十餘匹。

    臣等率兵至永州。

    賊渠周進唐。

    熊兆藻、立五營于大松橋。

    臣等遣署梅勒章京達爾泰等擊敗之。

    時固山額真佟圖賴、留駐衡州。

    尚書阿哈尼堪、固山額真劉之源、留駐沅州。

    賊攻長甯縣。

    佟圖賴遣牛錄章京陳天谟等、破之于石鼓洞。

    斬僞總兵副将二人。

    賊渠王強等犯沅州。

    阿哈尼堪遣署護軍統領杜爾德等、破之于汴水。

    斬僞副将三人。

    及賊兵七百餘級。

    獲馬六十餘匹。

    諜聞賊渠二隻虎、據烏撒城。

    臣等遣前鋒統領努山等往巢□刀。

    賊三面逆戰。

    我兵俱擊敗之。

    署護軍參領胡尼雅等、相繼奪門。

    遂克其城。

    斬僞副參遊五人。

    及賊兵千五百餘級。

    獲馬二百餘匹。

    我兵自烏撒城還。

    巢□刀賊于艾考洞。

    比至、賊遁。

    我兵追敗之。

    斬僞閣部楊鳌等三人。

    又遣署護軍統領伊爾都齊等、大破賊渠何永忠、攻克黎平府。

    永忠潰奔永從縣。

    我兵蹑其後。

    賊返逆戰。

    俱大敗之。

    永忠攜妻子潛遁。

    斬僞泗江王。

    并僞将五人。

    賊兵一百六十級。

    獲馬四百餘匹。

    招降僞總兵、副将、監司十一員。

      ○己醜。

    河間道衣惟孝、以索屬官馬、逮問。

    複營求囑托。

    事覺。

    褫職為民。

      ○癸巳。

    陝西巡撫黃爾性奏報、叛首雷登高、糾黨據龍駒寨。

    商雒道張國泰、率兵環攻。

    破其巢。

    斬登高、及賊兵百餘級。

    餘衆悉散。

      ○陝西三水縣蟲霜、傷稼。

      ○丁酉。

    甘肅巡撫周文葉奏報、犭□回孽丁國棟、黑承印等、盤踞肅城。

    總兵張勇、副将馬甯分兵夾攻。

    擒國棟、承印、斬首五千餘級。

    肅州平。

      ○山西巡撫祝世昌彙報、姜鑲叛時殉難官員。

    分巡冀甯道副使王昌齡、岢岚道佥事徐淳、分巡冀南道副使劉澤溥、汾州府知府黃廷柏、潞安府知府楊緻祥、署太原府通判事州同馬維熙、蒲州知州錢法裕、繁峙縣知縣崔尚質、靜樂縣知縣祝文光、文水縣知縣曹之賢、祁縣知縣王之鼎、興縣知縣李昌汴、臨縣知縣張耀祖、垣曲縣知縣李榮宗、夏縣知縣劉之屏、署太谷縣事照磨楊其籍、署交城縣事都事周邦翰、署忻州事主簿何顯祖、太谷縣教谕賈道醇、交城縣典史鄭運昌、太谷縣典史王自亮、永和縣典史鐘夢豹、中軍許世德、俱被賊害。

    甯武道佥事金元祥、太原府同知張國賢、甯武副将李吉、俱城破自經。

    遊擊武韬、守備李進忠、中軍王廷衡、千總王命新、把總邱登戎、百總張存義、原任都司何斯盛、俱拒敵陣亡。

    下該部察議。

      ○己亥。

    平西王吳三桂、固山額真墨爾根侍衛李國翰奏報、賊渠劉登樓、任一貴、謝汝德、潰奔榆鎮西協定邊一帶。

    臣等随發兵追巢□刀。

    累戰克捷。

    僞将齊進才、殺汝德降。

    将官馬永爵、射死一貴。

    總兵劉芳名擒斬登樓。

    榆林等處、俱已底定。

    臣等随分兵渡河。

    攻圍保德府谷。

    又發谕招撫。

    河東附近、悉皆納款。

    河保營僞總兵張鳳翼授首。

    偏關僞軍門萬煉、内變自焚。

    下所司察叙。

      ○辛醜。

    先是江南巡撫土國寶、以兵饷不足、請上□日增派。

    兵科右給事中李化麟奏言、加派乃明季陋習。

    民窮盜起。

    大亂所由。

    我朝應運首革此弊。

    年來東蕩西除。

    興師百萬。

    未嘗用民間一絲一粒。

    今遽以加派為言。

    竊恐江南如此。

    他處多事之地、紛紛效尤。

    有司奉行不善。

    吏書科派作奸。

    朝廷未受一分之利。

    民間已受十分之累。

    是開本朝六年未有之成例。

    實啟民間異日無窮之紛擾。

    流弊恐難言矣。

    即因防海長慮、增兵或不容己。

    然兵有經制。

    饷有部撥。

    未可複議加派。

    負開國以來革弊愛民至意。

    疏下戶部。

      ○甲辰。

    贈河南陣亡河北道副使塗廓、為光祿寺卿。

    蔭一子入監讀書。

      ○江西提督總兵官劉光弼奏報、逆賊張自盛、洪國王等、盤踞湖東。

    臣遣中軍參将陳升等、往巢□刀。

    追至大徑竹地方。

    擊敗之。

    斬獲無算。

    餘賊奔潰。

    僞總兵董明魁、郭承旻等率衆降。

    江右土寇悉平。

    章下所司。

      ○丁未。

    攝政王多爾衮率大軍還。

      ○遣浙江道監察禦史王應昌、巡按真定等處。

    河南道監察禦史趙班玺、巡按山西。

      ○予福建福州府殉難推官黎樹聲、祭葬如例。

      ○己酉。

    贈浙江殉難署上虞縣事紹興府推官劉方至、按察使司佥事。

    蔭一子入監讀書。

      ○四川巡撫李國英奏報、鄰水、大竹二縣、僻在山陬。

    向為陳三台、甘一爵、朱德洪等所據。

    今三台翻然就撫。

    一爵、德洪、尚爾執迷。

    臣遣官招之。

    一爵陽順陰逆。

    将官任魁、署鄰水縣知縣王文彩、堕計身殒。

    賴鎮臣盧光祖等、率兵往巢□刀。

    鏖戰七晝夜。

    将士填塹直登。

    二逆先後伏誅。

    餘黨悉降。

    鄰大二縣、俱入版圖。

    下所司察叙。

      ○庚戌。

    浙江巡撫蕭起元奏報、甯波、紹興、台州等處土寇平。

      ○天津總兵官蘇屏翰卒。

      ○辛亥。

    河東巡按梁應龍奏報、撲巢□刀聞喜、夏縣賊寇。

    并招降僞總兵康姬廷等、馬步兵二千餘名。

    下所司知之。

      ○壬子。

    攝政王多爾衮元妃薨。

    令兩白旗牛錄章京以上官員、及官員妻、皆衣缟素。

    六旗牛錄章京以上官員、皆去纓。

      ○癸醜。

    □山戊不□暮。

    享太廟。

    遣固山額真譚泰行禮。

      ○遣官祭福陵昭陵。

      ○遣官祭太□山戊不□月将之神。

      ○是□山戊不□、鹽、三百七十九萬二十四百四十三引。

    課銀、一百八十五萬四千九百九十六兩有奇。

    鑄錢、十萬九千六百九十一萬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