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起各屬州邑、相繼失陷。
蒲州遊擊武韬、中軍許世德、夏縣知縣劉之屏、俱死難章下所司。
○己卯。
川北道高成榮、坐被盜失印。
革職。
○贈陣亡福建興化府委署參将路運皞、連江縣委署參将桂顯、俱為實授參将。
○辛巳。
江南江西河南總督馬國柱奏報、江南鳳陽滁州淮安、揚州蘇州各屬州縣衛所、及河南磁州、羅山縣、冰雹傷稼請敕撫按确勘、以行蠲恤。
得上□日、着照所奏速行确勘蠲恤。
嗣後直省地方、如遇災傷。
該督撫按、即當詳察被災頃畝分數、明确具奏。
毋得先行泛報所司即傳谕通行。
○壬午。
山西巡撫祝世昌奏報、端重親王、克複孝義縣。
斬賊無算。
章下所司 ○癸未。
谕兵部。
迩來土賊橫行。
皆由該地方官怠忽疎玩、覺察不早。
故鄉村不良之徒、得以窩藏勾引。
間有知情者、反懼賊勢。
不畏國法。
不肯作速報官。
遂緻盜賊乘間作亂。
自今以後文武各官于該管地方、務須悉心嚴察舉報巢□刀捕。
預為消弭之計。
如仍前怠玩、緻有盜賊竊發者該地方各官俱治以重罪其窩藏之家。
處斬左右鄰知情不舉、及十家長不行舉察者概不姑宥。
爾部傳谕通知。
○甲申。
南贛巡撫劉武元奏報、廣東餘孽、三路肆逆。
一則長驅渡嶺、入犯南安。
一則屯聚烏迳、窺伺信豐。
一則設計夾攻、直逼崇義。
随分調、各營将士、奮勇會擊。
連破木城擒斬僞軍門劉治國等九人。
陣獲馬匹器械無算。
下兵部叙恤。
○乙酉。
授庶吉士鄧旭、為内翰林國史院檢讨 ○革陝西署按察司事提學道參議呂雲藻職。
以縱保重犯遊擊韓岫、緻令脫逃故也。
○以一等侍衛拜、效力久。
授拜他喇布勒哈番。
○丙戌。
陝西巡撫黃爾性疏報、平西王吳三桂、固山額真墨爾根侍衛李國翰、恢複延綏鎮城。
殲賊衆四千六百餘級請趣。
新推撫道、速行莅任。
章下所司。
○丁亥。
蜀賊孫一鳳、糾結土司龔人龍等、勾引番逆。
謀犯龍安。
參将王明德等、奮力殄巢□刀。
大敗之擒斬賊級。
并獲器械無算。
四川巡撫李國英以聞下兵部察叙 ○封鎮國公鞏阿岱、為固山貝子 八月。
戊子朔。
祭大社、大稷、遣尚書尼堪行禮 ○己醜。
平西王吳三桂固山額真墨爾根侍衛李國翰等、統兵攻巢□刀蒲城、宜川、安塞、清澗等處逆賊斬級數千捷聞下所司議叙 ○癸巳。
攝政王多爾衮還京 ○升戶部郎中姬琨、為山西布政使司參議、兼按察使司佥事保定兵備道。
○陝西總督孟喬芳疏報、山西逆寇虞允等、稱僞永曆年号。
陷蒲州、及臨晉、河津等縣。
臣同戶部侍郎額色督軍渡河直趣蒲州。
殺賊無算。
遂複其城。
臨晉、河津等縣皆平又報巢□刀平興安賊渠王國賢等俱下所司議叙 ○甲午。
卯刻太白順行見于巳位 ○免直隸真順廣、大四府所屬州縣六年分水災額賦。
○征西大将軍和碩親王滿達海等奏報、克複朔州、馬邑等處。
下部議叙 ○丙申。
太宗文皇帝忌辰遣官祭昭陵。
○丁酉。
遣大學士剛林、祭先師孔子。
○達賴喇嘛遣使奉表、言于壬辰年。
夏月。
朝見。
并貢方物。
○定西大将軍端重親王博洛奏報、賊衆萬餘圍绛州。
署梅勒章京羅碩等大破之。
斬級二千餘。
進攻孝義。
委署副将梁化鳳、以火藥入地穴。
藥發、城崩。
遂拔之。
賊衆三千餘犯壽陽。
令署梅勒章京卦喇、特晉等援巢□刀。
複大敗之。
斬級千餘。
又敗賊于平遙遼州、榆社等處斬級無算。
○端重親王又奏平陽府所屬、已府者十七州縣。
未附者十州縣。
汾州府所屬、已附者二州縣。
未附者八州縣。
太原府所屬、已附者六州縣。
未附者七州縣茲奉上□日令駐防兵馬、留鎮太原出征大兵、俘掠反叛地方俟馬匹喂養肥壯即令回京。
臣等觀其形勢。
大兵一回恐已附城堡亦将為賊所有。
伏候上裁。
疏入得上□日、王所奏甚是。
和碩親王滿達海所統之兵、到汾州時。
可合兵并力、攻取汾州。
俟彼處奏報到日另上□日定奪。
○禮科右給事中姚文然奏言、北直接壤山東河北一帶。
盜賊日熾商賈不前耕桑失時兵到、則東巢□刀西遁兵徹、則勾連複起臣熟籌其故由地勢接連兩省。
兵馬各有分疆在巡撫無調總鎮之事權而總鎮亦無越境窮追之巢□刀法。
是以狡賊得東西躲閃、逋緩天誅。
若仿江南、川、湖、陝西之例。
即将真保巡撫改為總督衙門。
其标兵、官吏廨宇公費、一毫不煩另措。
但慎推威望
蒲州遊擊武韬、中軍許世德、夏縣知縣劉之屏、俱死難章下所司。
○己卯。
川北道高成榮、坐被盜失印。
革職。
○贈陣亡福建興化府委署參将路運皞、連江縣委署參将桂顯、俱為實授參将。
○辛巳。
江南江西河南總督馬國柱奏報、江南鳳陽滁州淮安、揚州蘇州各屬州縣衛所、及河南磁州、羅山縣、冰雹傷稼請敕撫按确勘、以行蠲恤。
得上□日、着照所奏速行确勘蠲恤。
嗣後直省地方、如遇災傷。
該督撫按、即當詳察被災頃畝分數、明确具奏。
毋得先行泛報所司即傳谕通行。
○壬午。
山西巡撫祝世昌奏報、端重親王、克複孝義縣。
斬賊無算。
章下所司 ○癸未。
谕兵部。
迩來土賊橫行。
皆由該地方官怠忽疎玩、覺察不早。
故鄉村不良之徒、得以窩藏勾引。
間有知情者、反懼賊勢。
不畏國法。
不肯作速報官。
遂緻盜賊乘間作亂。
自今以後文武各官于該管地方、務須悉心嚴察舉報巢□刀捕。
預為消弭之計。
如仍前怠玩、緻有盜賊竊發者該地方各官俱治以重罪其窩藏之家。
處斬左右鄰知情不舉、及十家長不行舉察者概不姑宥。
爾部傳谕通知。
○甲申。
南贛巡撫劉武元奏報、廣東餘孽、三路肆逆。
一則長驅渡嶺、入犯南安。
一則屯聚烏迳、窺伺信豐。
一則設計夾攻、直逼崇義。
随分調、各營将士、奮勇會擊。
連破木城擒斬僞軍門劉治國等九人。
陣獲馬匹器械無算。
下兵部叙恤。
○乙酉。
授庶吉士鄧旭、為内翰林國史院檢讨 ○革陝西署按察司事提學道參議呂雲藻職。
以縱保重犯遊擊韓岫、緻令脫逃故也。
○以一等侍衛拜、效力久。
授拜他喇布勒哈番。
○丙戌。
陝西巡撫黃爾性疏報、平西王吳三桂、固山額真墨爾根侍衛李國翰、恢複延綏鎮城。
殲賊衆四千六百餘級請趣。
新推撫道、速行莅任。
章下所司。
○丁亥。
蜀賊孫一鳳、糾結土司龔人龍等、勾引番逆。
謀犯龍安。
參将王明德等、奮力殄巢□刀。
大敗之擒斬賊級。
并獲器械無算。
四川巡撫李國英以聞下兵部察叙 ○封鎮國公鞏阿岱、為固山貝子 八月。
戊子朔。
祭大社、大稷、遣尚書尼堪行禮 ○己醜。
平西王吳三桂固山額真墨爾根侍衛李國翰等、統兵攻巢□刀蒲城、宜川、安塞、清澗等處逆賊斬級數千捷聞下所司議叙 ○癸巳。
攝政王多爾衮還京 ○升戶部郎中姬琨、為山西布政使司參議、兼按察使司佥事保定兵備道。
○陝西總督孟喬芳疏報、山西逆寇虞允等、稱僞永曆年号。
陷蒲州、及臨晉、河津等縣。
臣同戶部侍郎額色督軍渡河直趣蒲州。
殺賊無算。
遂複其城。
臨晉、河津等縣皆平又報巢□刀平興安賊渠王國賢等俱下所司議叙 ○甲午。
卯刻太白順行見于巳位 ○免直隸真順廣、大四府所屬州縣六年分水災額賦。
○征西大将軍和碩親王滿達海等奏報、克複朔州、馬邑等處。
下部議叙 ○丙申。
太宗文皇帝忌辰遣官祭昭陵。
○丁酉。
遣大學士剛林、祭先師孔子。
○達賴喇嘛遣使奉表、言于壬辰年。
夏月。
朝見。
并貢方物。
○定西大将軍端重親王博洛奏報、賊衆萬餘圍绛州。
署梅勒章京羅碩等大破之。
斬級二千餘。
進攻孝義。
委署副将梁化鳳、以火藥入地穴。
藥發、城崩。
遂拔之。
賊衆三千餘犯壽陽。
令署梅勒章京卦喇、特晉等援巢□刀。
複大敗之。
斬級千餘。
又敗賊于平遙遼州、榆社等處斬級無算。
○端重親王又奏平陽府所屬、已府者十七州縣。
未附者十州縣。
汾州府所屬、已附者二州縣。
未附者八州縣。
太原府所屬、已附者六州縣。
未附者七州縣茲奉上□日令駐防兵馬、留鎮太原出征大兵、俘掠反叛地方俟馬匹喂養肥壯即令回京。
臣等觀其形勢。
大兵一回恐已附城堡亦将為賊所有。
伏候上裁。
疏入得上□日、王所奏甚是。
和碩親王滿達海所統之兵、到汾州時。
可合兵并力、攻取汾州。
俟彼處奏報到日另上□日定奪。
○禮科右給事中姚文然奏言、北直接壤山東河北一帶。
盜賊日熾商賈不前耕桑失時兵到、則東巢□刀西遁兵徹、則勾連複起臣熟籌其故由地勢接連兩省。
兵馬各有分疆在巡撫無調總鎮之事權而總鎮亦無越境窮追之巢□刀法。
是以狡賊得東西躲閃、逋緩天誅。
若仿江南、川、湖、陝西之例。
即将真保巡撫改為總督衙門。
其标兵、官吏廨宇公費、一毫不煩另措。
但慎推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