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未。
谕戶部。
今後一切債負。
每銀一兩、止許月息三分。
不得多索。
及息上增息。
并不許放債與赴任之官。
及外官放債與民。
如違、與者取者、俱治重罪。
○禁止諸王府商人、及旗下官員家人、外省貿易。
○戊申。
以禮部主事于明寶、刑部員外郎田厥茂、為廣東鄉試考試官。
○庚戌。
直隸清豐縣雨雹。
傷禾。
○辛亥。
升山西陽和道參議李嘉彥、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參議、分守河西道。
督糧道佥事趙振業、為江南布政使司參議、兼按察使司。
佥事。
廬州兵備道。
調江南布政使司參議、廬州道李惟桓、為山西布政使司參議、督糧道。
○壬子。
巳刻。
日生暈。
青白色甲寅。
以劄委總兵官柏永馥、為右都督、充鎮守四川永甯總兵官。
馬化豹、為署都督同知。
充鎮守四川叙州總兵官。
盧光祖、為署都督佥事、充鎮守四川夔州總兵官。
左勷、為署都督佥事、充鎮守四川龍安總兵官。
嚴自明、為署都督佥事、充鎮守四川保甯總兵官。
惠應诏、為署都督佥事、充鎮守四川成都總兵官。
○鑲紅旗滿洲固山額真葉臣卒。
○複湖廣鄉試舊額一百六名。
○陝西總督孟喬芳疏報、副将馬甯、劉友元、遊擊張勇破犭□回賊于臨洮内官營。
斬獲甚衆報聞。
○乙卯。
平西王吳三桂、赴漢中戍守。
瀕行。
上禦位育宮。
賜宴。
并賜蟒袍一襲。
涼帽一頂。
金黃帶一圍。
玲珑撒袋一副。
弓矢全。
鞍馬一匹。
○更定平西王吳三桂儀仗。
銷金紅羅傘二柄。
繡紅羅團扇二柄。
立瓜一對。
卧瓜一對。
骨朵一對。
吾仗一對。
條纛一杆。
大素一杆。
小旗八面。
馬四匹。
○江甯巡撫周伯達卒。
○戊午。
複宗室顧爾瑪洪輔國公爵 ○己未。
升湖廣右布政使遲日益、為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巡撫本省、提督軍務。
○以戶部理事官劉忠荩考滿稱職。
授一拖沙喇哈番。
○庚申。
增設護漕遊擊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兵一千名。
○改銮儀衛指揮佥事王樛常啟侯為拜他喇布勒哈番。
百戶陳其忠、為拖沙喇哈番 ○癸亥。
命内翰林國史院編修法若真、吏科給事中杭齊蘇、為福建鄉試考試官 ○陝西甘固司饷主事呂紹栻、受叛犭□回僞臨鞏道職。
被獲、伏誅 ○命固山貝子吞齊為平西大将軍。
同固山額真宗室韓岱、統領官兵、及調外藩蒙古兵、讨陝西叛犭□回。
賜之敕曰。
茲以陝西邊塞。
犭□回賊背亂。
荼毒甘涼。
罪惡滔盈。
亟應誅巢□刀。
特命爾吞齊、充平西大将軍。
統兵前征。
一切機宜、與韓岱等、同心協謀而行。
毋謂自知。
不聽人言。
毋謂兵強、輕視逆寇。
仍嚴偵探、毋緻疎虞。
抗拒不順者戮之不得已而後降者、殺無赦。
被賊迫脅、大軍一到即來迎降者、悉行赦宥。
有能殺賊擒賊歸正者。
仍分别升賞。
總以安民為首務。
須嚴禁兵将。
申明紀律。
凡歸順良民不得擅取一物。
務體朕定亂救民至意。
其行間将領功罪。
察實紀明彙奏。
如系小過、當即處分。
至于護軍校、撥什庫以下、除死罪外。
其餘無論大小過犯、俱與諸将商酌徑行處分。
爾受茲重任。
宜益殚忠猷。
用張撻伐。
立奏蕩平、以安黎庶。
欽哉 五月。
乙醜朔。
夏至。
祀地于方澤。
遣兵部尚書阿哈尼堪行禮 ○日食。
○丁卯。
遣江南道監察禦史宗敦一、巡按山東。
福建道監察禦史張慎學巡視長蘆鹽政。
江南道監察禦史王士骥、巡視兩淮鹽課。
○戊辰京師雨雹。
○陝西總督孟喬芳疏報、官兵大破叛犭□回于鞏昌臨洮、蘭州等處、城邑俱複。
報聞。
○以署總兵官徐勇為都督佥事、充鎮守湖廣長沙總兵官。
○升兩淮運使夏時芳、為陝西布政使司參政、兼按察使司副使。
榆林西路兵備道。
江南揚州府知府王宇春、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陽和兵備道。
松江府知府林永盛、為河南按察使司副使、睢陳兵備道。
湖廣黃州府知府牛铨、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參議督糧道。
○辛未。
陝西總督孟喬芳疏報、逆犭□回擁立僞延長王朱識<釒穿>煽惑人心遊擊張勇。
擊敗之于馬家坪識<釒穿>就擒命斬之。
○贈殉難湖廣荊南道副使劉開文荊南道參議甘文奎、為光祿
谕戶部。
今後一切債負。
每銀一兩、止許月息三分。
不得多索。
及息上增息。
并不許放債與赴任之官。
及外官放債與民。
如違、與者取者、俱治重罪。
○禁止諸王府商人、及旗下官員家人、外省貿易。
○戊申。
以禮部主事于明寶、刑部員外郎田厥茂、為廣東鄉試考試官。
○庚戌。
直隸清豐縣雨雹。
傷禾。
○辛亥。
升山西陽和道參議李嘉彥、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參議、分守河西道。
督糧道佥事趙振業、為江南布政使司參議、兼按察使司。
佥事。
廬州兵備道。
調江南布政使司參議、廬州道李惟桓、為山西布政使司參議、督糧道。
○壬子。
巳刻。
日生暈。
青白色甲寅。
以劄委總兵官柏永馥、為右都督、充鎮守四川永甯總兵官。
馬化豹、為署都督同知。
充鎮守四川叙州總兵官。
盧光祖、為署都督佥事、充鎮守四川夔州總兵官。
左勷、為署都督佥事、充鎮守四川龍安總兵官。
嚴自明、為署都督佥事、充鎮守四川保甯總兵官。
惠應诏、為署都督佥事、充鎮守四川成都總兵官。
○鑲紅旗滿洲固山額真葉臣卒。
○複湖廣鄉試舊額一百六名。
○陝西總督孟喬芳疏報、副将馬甯、劉友元、遊擊張勇破犭□回賊于臨洮内官營。
斬獲甚衆報聞。
○乙卯。
平西王吳三桂、赴漢中戍守。
瀕行。
上禦位育宮。
賜宴。
并賜蟒袍一襲。
涼帽一頂。
金黃帶一圍。
玲珑撒袋一副。
弓矢全。
鞍馬一匹。
○更定平西王吳三桂儀仗。
銷金紅羅傘二柄。
繡紅羅團扇二柄。
立瓜一對。
卧瓜一對。
骨朵一對。
吾仗一對。
條纛一杆。
大素一杆。
小旗八面。
馬四匹。
○江甯巡撫周伯達卒。
○戊午。
複宗室顧爾瑪洪輔國公爵 ○己未。
升湖廣右布政使遲日益、為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巡撫本省、提督軍務。
○以戶部理事官劉忠荩考滿稱職。
授一拖沙喇哈番。
○庚申。
增設護漕遊擊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兵一千名。
○改銮儀衛指揮佥事王樛常啟侯為拜他喇布勒哈番。
百戶陳其忠、為拖沙喇哈番 ○癸亥。
命内翰林國史院編修法若真、吏科給事中杭齊蘇、為福建鄉試考試官 ○陝西甘固司饷主事呂紹栻、受叛犭□回僞臨鞏道職。
被獲、伏誅 ○命固山貝子吞齊為平西大将軍。
同固山額真宗室韓岱、統領官兵、及調外藩蒙古兵、讨陝西叛犭□回。
賜之敕曰。
茲以陝西邊塞。
犭□回賊背亂。
荼毒甘涼。
罪惡滔盈。
亟應誅巢□刀。
特命爾吞齊、充平西大将軍。
統兵前征。
一切機宜、與韓岱等、同心協謀而行。
毋謂自知。
不聽人言。
毋謂兵強、輕視逆寇。
仍嚴偵探、毋緻疎虞。
抗拒不順者戮之不得已而後降者、殺無赦。
被賊迫脅、大軍一到即來迎降者、悉行赦宥。
有能殺賊擒賊歸正者。
仍分别升賞。
總以安民為首務。
須嚴禁兵将。
申明紀律。
凡歸順良民不得擅取一物。
務體朕定亂救民至意。
其行間将領功罪。
察實紀明彙奏。
如系小過、當即處分。
至于護軍校、撥什庫以下、除死罪外。
其餘無論大小過犯、俱與諸将商酌徑行處分。
爾受茲重任。
宜益殚忠猷。
用張撻伐。
立奏蕩平、以安黎庶。
欽哉 五月。
乙醜朔。
夏至。
祀地于方澤。
遣兵部尚書阿哈尼堪行禮 ○日食。
○丁卯。
遣江南道監察禦史宗敦一、巡按山東。
福建道監察禦史張慎學巡視長蘆鹽政。
江南道監察禦史王士骥、巡視兩淮鹽課。
○戊辰京師雨雹。
○陝西總督孟喬芳疏報、官兵大破叛犭□回于鞏昌臨洮、蘭州等處、城邑俱複。
報聞。
○以署總兵官徐勇為都督佥事、充鎮守湖廣長沙總兵官。
○升兩淮運使夏時芳、為陝西布政使司參政、兼按察使司副使。
榆林西路兵備道。
江南揚州府知府王宇春、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陽和兵備道。
松江府知府林永盛、為河南按察使司副使、睢陳兵備道。
湖廣黃州府知府牛铨、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參議督糧道。
○辛未。
陝西總督孟喬芳疏報、逆犭□回擁立僞延長王朱識<釒穿>煽惑人心遊擊張勇。
擊敗之于馬家坪識<釒穿>就擒命斬之。
○贈殉難湖廣荊南道副使劉開文荊南道參議甘文奎、為光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