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順治三年。
丙戌。
春。
正月。
己酉朔。
上詣堂子行禮。
還宮。
拜神畢。
詣皇太後宮行禮。
禦太和殿。
諸王、貝勒、貝子、公、文武群臣、及外藩蒙古諸王、吐魯番、哈密衛各貢使、上表行慶賀禮。
賜宴。
○朝鮮國王李倧、遣陪臣李繼祖等、表賀冬至、元旦萬壽節、附貢方物、及□山戊不□貢。
宴赉如例。
○庚戌。
兩浙巡鹽禦史王顯、疏薦故明巡撫郭景昌。
下部知之。
○壬子。
定外藩蒙古二十七旗。
慶賀聖誕、進獻牛羊例。
令于每年元旦貢獻牛羊時一并奏進。
其王貝勒、貝子、一半來朝。
其不來朝之王、貝勒、貝子各旗、遣頭目一人。
厮卒五人來京。
○安廬巡撫劉應賓、疏薦故明吏部尚書鄭三俊、太常寺少卿鐘鬥、參政道徐廷宗等十四人下部知之。
○乙卯禮科給事中梁維本請舉行經筵日講大典。
報聞 ○丙辰湖北巡按馬兆煃、疏薦故明大學士姚明恭等十二人下部知之。
○戊午。
孟春享太廟遣戶部尚書英俄爾岱行禮。
○遣官祭太□山戊不□月将之神。
○是夜、月生暈。
色青赤。
○己未。
金星晝見于未分。
○辛酉。
定西大将軍何洛會等奏報、逆寇賀珍、孫守法、胡向化、率馬步兵七萬餘、犯西安。
會固山額、真墨爾根侍衛李國翰等兵至。
内外夾擊。
殲滅殆盡。
獲駝馬甚衆。
下部察叙。
○固山額真公阿山、聽巫者薩海言。
雅巴海之妻、與人私。
因語雅巴海、令出之。
雅巴海不從。
阿山乃同其子、長史塞赫、逼雅巴海移居而離其妻。
幽之于家。
雅巴海妻奔逸。
訴于刑部。
具谳。
啟攝政王。
王令議政王等複鞫。
拟阿山違法用巫。
勒令雅巴海出妻。
又希脫巫者罪、巧飾具啟。
罷職解任。
塞赫、父過不谏。
罷職、鞭一百。
俱箱沒家産。
内大臣國戚多爾濟、梅勒章京譚布、用譚泰所薦巫治病。
不白于部。
均應罷職。
罰銀一百兩。
内大臣宗室錫翰、及公塔瞻護軍統領公圖賴、知而故遣巫者與人治病雖經自首。
亦各罰銀。
巫者薩海、論斬。
雅巴海夫妻、于本王下所管牛錄、聽其自附獄成複啟攝政王。
王以阿山多軍功止罷職解任。
塞赫、亦止罷職。
贖身。
俱免籍家産。
國戚多爾濟、譚布各罰銀。
巫者薩海、鞭一百。
不許行巫。
雅巴海、并其近族兄弟、随便自附牛錄。
錫翰塔瞻、圖賴、俱免罪。
固山額真譚泰亦坐與其婦翁阿山、擅遣巫者與人治病。
遂并究其前罪。
先是譚泰為娛其妻。
乞公主花園于圖賴。
又于分道出師取西安時。
遣索爾和、碩爾對、謂圖賴曰。
我軍以道路迂險、是以後至。
南京可讓我軍取之。
圖賴以告和碩德豫親王、及諸将。
遂作書付希思翰牛錄下塞爾特。
使赍送索尼、轉啟攝政王。
希思翰閱書見有礙譚泰遂令投于河滅迹後圖賴詢及前書。
塞爾特詭言于黃河遺失。
因系塞爾特于城門、索之。
既而聽監守骁騎校馬爾翰言複诳稱前書、已付索尼。
索尼囑我箝口、故妄對如彼爾事聞攝政王下諸大臣覆勘。
諸大臣因拟索尼應斬啟入攝政王複親鞫之索尼對曰。
向者譚泰将奉上□日印文自專不以示衆。
吾謂譚泰忘君背上□日尚發其事。
今豈庇譚泰而匿此書乎。
攝政王曰。
索尼發譚泰擅隐谕上□日之事在先。
此書在後。
似持書人、别有情弊。
因複訊之。
塞爾特乃盡吐其情。
且雲譚泰使伊啟心郎覺和托囑我箝口也。
于是拟譚泰及希思翰并其二子俱論斬籍其家。
索爾和、碩爾對以悖理事、妄聽差遣亦論斬馬爾翰鞭五十。
覺和托、鞭一百監守塞爾特之牛錄章京吳班縱覺和托得行私囑。
罷職。
啟攝政王王令下譚泰于獄。
給以家口男婦九十餘人。
及器皿衣服餘産入官索爾和碩爾對免死折贖希思翰、正法免其二子死。
及籍沒家産塞爾特、以無罪寬釋餘俱如議獄既定。
侍衛阿裡馬、私語國賴雲、爾何為庇護索尼耶。
吾見其心已變、舉動已改常矣圖賴聞于攝政王王令捕阿裡馬、及其二弟索泥岱、鎖甯、時阿裡馬、索泥岱拔刀相拒
丙戌。
春。
正月。
己酉朔。
上詣堂子行禮。
還宮。
拜神畢。
詣皇太後宮行禮。
禦太和殿。
諸王、貝勒、貝子、公、文武群臣、及外藩蒙古諸王、吐魯番、哈密衛各貢使、上表行慶賀禮。
賜宴。
○朝鮮國王李倧、遣陪臣李繼祖等、表賀冬至、元旦萬壽節、附貢方物、及□山戊不□貢。
宴赉如例。
○庚戌。
兩浙巡鹽禦史王顯、疏薦故明巡撫郭景昌。
下部知之。
○壬子。
定外藩蒙古二十七旗。
慶賀聖誕、進獻牛羊例。
令于每年元旦貢獻牛羊時一并奏進。
其王貝勒、貝子、一半來朝。
其不來朝之王、貝勒、貝子各旗、遣頭目一人。
厮卒五人來京。
○安廬巡撫劉應賓、疏薦故明吏部尚書鄭三俊、太常寺少卿鐘鬥、參政道徐廷宗等十四人下部知之。
○乙卯禮科給事中梁維本請舉行經筵日講大典。
報聞 ○丙辰湖北巡按馬兆煃、疏薦故明大學士姚明恭等十二人下部知之。
○戊午。
孟春享太廟遣戶部尚書英俄爾岱行禮。
○遣官祭太□山戊不□月将之神。
○是夜、月生暈。
色青赤。
○己未。
金星晝見于未分。
○辛酉。
定西大将軍何洛會等奏報、逆寇賀珍、孫守法、胡向化、率馬步兵七萬餘、犯西安。
會固山額、真墨爾根侍衛李國翰等兵至。
内外夾擊。
殲滅殆盡。
獲駝馬甚衆。
下部察叙。
○固山額真公阿山、聽巫者薩海言。
雅巴海之妻、與人私。
因語雅巴海、令出之。
雅巴海不從。
阿山乃同其子、長史塞赫、逼雅巴海移居而離其妻。
幽之于家。
雅巴海妻奔逸。
訴于刑部。
具谳。
啟攝政王。
王令議政王等複鞫。
拟阿山違法用巫。
勒令雅巴海出妻。
又希脫巫者罪、巧飾具啟。
罷職解任。
塞赫、父過不谏。
罷職、鞭一百。
俱箱沒家産。
内大臣國戚多爾濟、梅勒章京譚布、用譚泰所薦巫治病。
不白于部。
均應罷職。
罰銀一百兩。
内大臣宗室錫翰、及公塔瞻護軍統領公圖賴、知而故遣巫者與人治病雖經自首。
亦各罰銀。
巫者薩海、論斬。
雅巴海夫妻、于本王下所管牛錄、聽其自附獄成複啟攝政王。
王以阿山多軍功止罷職解任。
塞赫、亦止罷職。
贖身。
俱免籍家産。
國戚多爾濟、譚布各罰銀。
巫者薩海、鞭一百。
不許行巫。
雅巴海、并其近族兄弟、随便自附牛錄。
錫翰塔瞻、圖賴、俱免罪。
固山額真譚泰亦坐與其婦翁阿山、擅遣巫者與人治病。
遂并究其前罪。
先是譚泰為娛其妻。
乞公主花園于圖賴。
又于分道出師取西安時。
遣索爾和、碩爾對、謂圖賴曰。
我軍以道路迂險、是以後至。
南京可讓我軍取之。
圖賴以告和碩德豫親王、及諸将。
遂作書付希思翰牛錄下塞爾特。
使赍送索尼、轉啟攝政王。
希思翰閱書見有礙譚泰遂令投于河滅迹後圖賴詢及前書。
塞爾特詭言于黃河遺失。
因系塞爾特于城門、索之。
既而聽監守骁騎校馬爾翰言複诳稱前書、已付索尼。
索尼囑我箝口、故妄對如彼爾事聞攝政王下諸大臣覆勘。
諸大臣因拟索尼應斬啟入攝政王複親鞫之索尼對曰。
向者譚泰将奉上□日印文自專不以示衆。
吾謂譚泰忘君背上□日尚發其事。
今豈庇譚泰而匿此書乎。
攝政王曰。
索尼發譚泰擅隐谕上□日之事在先。
此書在後。
似持書人、别有情弊。
因複訊之。
塞爾特乃盡吐其情。
且雲譚泰使伊啟心郎覺和托囑我箝口也。
于是拟譚泰及希思翰并其二子俱論斬籍其家。
索爾和、碩爾對以悖理事、妄聽差遣亦論斬馬爾翰鞭五十。
覺和托、鞭一百監守塞爾特之牛錄章京吳班縱覺和托得行私囑。
罷職。
啟攝政王王令下譚泰于獄。
給以家口男婦九十餘人。
及器皿衣服餘産入官索爾和碩爾對免死折贖希思翰、正法免其二子死。
及籍沒家産塞爾特、以無罪寬釋餘俱如議獄既定。
侍衛阿裡馬、私語國賴雲、爾何為庇護索尼耶。
吾見其心已變、舉動已改常矣圖賴聞于攝政王王令捕阿裡馬、及其二弟索泥岱、鎖甯、時阿裡馬、索泥岱拔刀相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