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

關燈
順治元年。

    甲申。

    冬十月。

    乙卯朔。

    上以定鼎燕京。

    親詣南郊。

    告祭天地。

    即皇帝位。

    是日黎明。

    内院官奏請詣壇。

    上出宮升辇。

    親王以下文武各官皆從。

    鹵簿前導。

    出大清門。

    不奏樂。

    至圜丘、于昭亨門西降辇入左門禦幄。

    更衣畢太常寺寺丞、從棂星門内導上至階二級。

    典儀官贊樂人就位。

    執事官各司其事。

    諸王立于階三級。

    文武各官、列于棂星門階東西。

    典儀官贊迎神。

    協律郎奏迎神樂。

    贊引官贊升壇導上至神位前。

    捧香官跪于上左傍、捧香贊引官贊跪上香上跪三上香畢。

    贊複位。

    上複位。

    樂止。

    贊引官贊俯伏、興。

    上行四跪四叩頭禮。

    各官亦随行禮。

    典儀官贊獻玉帛協律郎奏獻玉帛樂。

    贊引官導上至神位前。

    捧玉帛官二員、跪上左右捧玉帛。

    贊引官贊跪獻玉帛。

    上跪受玉帛獻畢。

    授捧玉帛官置于案上贊複位。

    上複位。

    樂止。

    典儀官贊行初獻禮。

    協律郎奏初獻樂。

    贊引官導上至神位前。

    捧爵官接爵官跪于上左右捧爵。

    贊引官跪獻爵。

    上跪受爵、獻畢。

    授接爵官置于案上。

    贊引官贊詣讀祝所。

    上詣讀祝所。

    樂止。

    上跪。

    各官俱跪。

    讀祝文。

    祝文曰。

    大清國皇帝臣敢昭告于皇天後土。

    帝鑒無私。

    眷隆有德。

    我皇祖寵膺天命。

    肇造東土。

    建立丕基。

    及皇考開國承家恢弘大業。

    臣以眇躬缵茲鴻緒。

    值明祚将終奸雄蠭起。

    以緻生靈塗炭。

    傒望來蘇。

    臣欽承祖宗功德。

    倚任賢親爰整六師救民水火為掃除暴虐。

    撫輯黎元内外同心。

    大勳克集。

    因茲定鼎燕京以綏中國。

    臣工衆庶、佥雲神助不可違。

    輿情不可負。

    宜登大位、表正萬邦。

    臣祇荷天眷。

    以順民情。

    于本年十月初一日、告天即位。

    仍用大清國号。

    順治紀元。

    率由初制。

    伏惟天地佑助。

    早靖禍亂。

    載戢幹戈。

    九州悉平。

    登進仁壽。

    俾我大清皇圖永固。

    為此祈禱。

    伏惟歆飨。

    讀畢。

    奏樂。

    贊引官贊俯伏、興。

    上行一跪一叩頭禮。

    各官亦随地禮。

    贊複位。

    上複位。

    樂止。

    典儀官贊行亞獻禮。

    如初獻儀。

    典儀官贊行終獻禮。

    如亞獻儀。

    典儀官贊徹馔。

    協律郎奏樂。

    執事官徹馔畢。

    樂止。

    典儀官贊送神。

    協律郎奏送神樂。

    贊引官贊俯伏、興。

    上行四跪四叩頭禮。

    各官亦随行禮。

    樂止。

    典儀官贊執事官将祝文、祭帛、諸祭物、捧置燎所。

    上退立于拜位之東。

    祝帛過上前。

    上鞠躬。

    典儀官贊詣燎所前視焚祝帛。

    協律郎奏樂。

    贊引官導上至燎所。

    焚祝帛。

    灌奠。

    贊禮畢。

    贊引官導上詣更衣所。

    上衣黃衣。

    南向坐。

    諸王文武各官侍立。

    鳴贊官贊令排班。

    大學士剛林、從東班升階正中、跪。

    學士詹霸、于案上捧寶授剛林。

    剛林捧寶奏雲。

    皇帝已登大寶。

    諸王、文武群臣、不勝歡忭。

    奏畢。

    以寶授詹霸。

    詹霸捧置案上。

    剛林起退。

    鳴贊官贊百官行三跪九叩頭禮畢。

    上起。

    各官俯躬。

    上步至原降辇處升辇。

    鹵簿前導。

    奏樂。

    進大清門。

    上入宮。

    設禦座于皇極門階上。

    陳諸王表文于階東。

    諸正。

    及文武各官以次列階下。

    上升辇出宮。

    衆官跪。

    候上升禦座、始起。

    階下三鳴鞭。

    内院都察院、及鴻胪官、俱于階上行三跪九叩頭禮。

    鳴贊官贊排班。

    諸王以下文武各官、排班于丹墀下。

    跪。

    候讀表文畢、行三跪九叩頭禮。

    畢、退就班。

    三鳴鞭。

    上乘辇還宮。

    衆官皆跪。

    駕過、乃退。

      ○遣固山額真宗室拜尹圖、告祭太廟。

      ○遣固山額真阿山、告祭大社大稷。

      ○頒順治二年時憲曆丙辰吏部議覆山東巡撫方大猷疏、請以孔子六十五代孫孔允植仍襲封衍聖公。

    照原階兼太子太傅。

    其子興燮照例加二品冠服。

    孔允钰顔紹緒曾聞達、孟聞玺、仍襲五經博士。

    衍聖公保舉曲阜知縣孔貞堪仍為原官。

    其在汶上縣管聖澤書院事世襲太常寺博士、應以衍聖公第三子承襲。

    至尼山書院、洙泗書院、及四氏學錄等官、俱照舊留用。

    管勾、司樂、掌書等缺、聽衍聖公咨部補授。

    從之。

      ○戶科給事中郝傑言、從古帝王、無不懋修君德。

    首重經筵。

    今皇上睿資凝命。

    正宜及時典學。

    請擇端雅儒臣、日譯進大學衍義、及尚書典谟數條。

    更宜遵舊典、遣祀阙裡、示天下所宗。

    得上□日、請開經筵。

    祀阙裡。

    俱有裨新政。

    俟次第舉行。

      ○戶部左侍郎鄧常春、坐覆免泰安州錢糧、不白本部尚書、擅用印信。

    革侍郎職。

    仍降二等梅勒章京職、為一等甲喇章京。

    罰銀百兩。

      ○丁巳。

    以攝政王多爾衮功最高。

    命禮部尚書郎球、侍郎藍拜、啟心郎渥赫、建碑紀績。

      ○戊午。

    升左庶子李若琳、為詹事府少詹事、管國子監祭酒事。

      ○以故明大理寺卿張三谟為原官。

      ○升戶科右給事中馮傑為本科都給事中。

      ○擢遵化縣知縣廖攀龍、為山西道監察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