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江淮倚着玻璃窗站着。
他已經不知道這樣站了多久,眼光迷迷蒙蒙的停留在窗外的雲天深處。
雲層是低沉而厚重的,冬季的天空,總有那麼一股蕭瑟和蒼茫的意味。
或者,與冬季無關,與雲層無關,蕭瑟的是他的情緒?是的,自從早上到辦公廳,方明慧遞給他那封簡短的來信之後,他整個的情緒就亂了。
他覺得自己像個正在冬眠的昆蟲,忽然被一根尖銳的針所刺醒,雖然驚覺而刺痛,卻更深的想把自己蜷縮起來。
那封信,白色的信封,純白鑲金邊的信紙,信紙的一角,印着一個黑色的小天使。
他從沒看過如此别緻而講究的信箋。
信上,卻隻有寥寥數字: “江淮:我已抵台北,一月十日上午十一時來看你。
丹楓” 一月十日上午十一時!今天就是一月十日!這封信是算好了在今晨寄到。
他看看表,一個早上,這已經記不清是第幾次看表;十點八分二十五秒!期待中的時間,總是緩慢而沉滞。
期待?自己真的在期待嗎?不是想逃避嗎?如果要逃避,還來得及。
但,為什麼要逃避呢?沒有逃避她的理由。
陶丹楓,這個聽過一百次,一千次,一萬次……卻始終無緣一會的人!陶丹楓,他以為他一生也不會見到她,也不可能見到她,也從沒有希望見到她,而她,卻不聲不響的來了。
既沒有事先通知他,也沒告訴他她的地址及一切。
“我已抵台北”,就這麼簡單,什麼時候抵台北的?英國與台灣之間是一段漫長的旅程,即使噴射機已滿天飛,這仍然是一段漫長的路!她來了!就她一個人嗎?但,管她是一個人或不是一個人來的,她反正來了!他立即就要和她面對面了——陶丹楓,一個陌生的女孩。
陌生?陌生?真的陌生嗎?他瞪視着窗外的薄霧濃雲,心髒就陡的沉入一個冰冷的、深暗的、黝黑的深海裡去了。
他不知道自己在那個暗沉沉的深海裡浮遊了多久,蓦然間,敲門的聲音打破了寂靜,像轟雷似的把他震醒,他的心猛跳起來,渾身的肌肉都繃緊了,他聽到自己的聲音,沙啞而不穩定的響着:“進來!”門開了,他定睛看去,心情一寬,渾身的肌肉又都松弛了。
門外沒有陌生女人,沒有陶丹楓,沒有深海裡的幽靈……而是笑容可掬,充滿青春氣息的方明慧。
一個剛從大學畢業,才聘用了半年多的女秘書。
她捧着一大疊卷宗,口齒伶俐的報告着:“編輯部把這個月出版的新書名單開出來了。
美術部設計好了《捉月記》和《畸路》兩本書的封面,請您過目。
發行部說那本《山城日記》賣了兩年才賣完,問還要不要再版?會計部已做好銷售統計表,上個月的暢銷書是那本《當含羞草不再含羞的時候》,一個月賣了四萬本!廣告部……” 聽她一連串的報告,似乎還有幾百件事沒說完。
而今天,他的腦子中沒有書名,沒有封面,沒有出版計劃!他捉不住她的音浪,盛不下她的報告。
他做了一個阻止的手勢,溫和的說:“好吧,把東西放在桌上,我慢慢來看!” 方明慧把卷宗送到桌上,對他深深的看了一眼,閃動着靈活的眼珠,又很負責任的叮囑着說: “每個部門都在催,說是十萬火急喲!” 十萬火急?人生怎麼會有那麼多十萬火急的事呢?他不由自主的蹙緊了眉。
方明慧識相的轉過身子,往門口走去,到了門口,她忽然又回過頭來,很快的說了幾句: “還有件最重要的事,那本《黑天使》的原稿您看完沒有?作者今天打電話來催過了,如果不能用,她希望趕快退還給她。
她說,别人是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的,希望您别丢了字紙簍!”黑天使!他腦中像有道電光閃過。
黑天使!那部原稿從寄到出版社來之後,他根本還沒時間去翻閱。
每個作家都以為自己的作品最重要,殊不知要看的原稿有成千累萬!積壓上半年還沒動過的稿件多得是!但,《黑天使》,這名字怎的如此特别?如此熟悉?如此蓦然牽動了他的神經?他飛快的沖到桌邊去,急促翻動着桌上的卷宗、原稿、設計圖……焦灼的問:“那部《黑天使》在什麼地方?” “您放在稿件櫃裡了。
”方明慧說着,走到稿件櫃邊,很快的找出了那份稿件,送到他的面前。
他跌坐在桌前的椅子裡,迫不及待的把那疊稿紙拉到眼前。
方明慧輕悄的走了出去,又輕悄的帶上了房門,他渾然不覺,隻是探索似的望着那疊稿箋。
很普通的稿紙,台灣每家文具店都買得着,稿件上有編輯部的評閱單,這是經過三位編輯分别看過後才送給他決定的稿子,那評閱單上密密麻麻的寫着三位編輯的觀感。
他略過了這一頁,望着标題下作者的名字——執戈者。
執戈者,一個男性的筆名,一個頗有戰鬥氣息的名字,一個從沒聽過的名字。
執戈者帶着黑天
他已經不知道這樣站了多久,眼光迷迷蒙蒙的停留在窗外的雲天深處。
雲層是低沉而厚重的,冬季的天空,總有那麼一股蕭瑟和蒼茫的意味。
或者,與冬季無關,與雲層無關,蕭瑟的是他的情緒?是的,自從早上到辦公廳,方明慧遞給他那封簡短的來信之後,他整個的情緒就亂了。
他覺得自己像個正在冬眠的昆蟲,忽然被一根尖銳的針所刺醒,雖然驚覺而刺痛,卻更深的想把自己蜷縮起來。
那封信,白色的信封,純白鑲金邊的信紙,信紙的一角,印着一個黑色的小天使。
他從沒看過如此别緻而講究的信箋。
信上,卻隻有寥寥數字: “江淮:我已抵台北,一月十日上午十一時來看你。
丹楓” 一月十日上午十一時!今天就是一月十日!這封信是算好了在今晨寄到。
他看看表,一個早上,這已經記不清是第幾次看表;十點八分二十五秒!期待中的時間,總是緩慢而沉滞。
期待?自己真的在期待嗎?不是想逃避嗎?如果要逃避,還來得及。
但,為什麼要逃避呢?沒有逃避她的理由。
陶丹楓,這個聽過一百次,一千次,一萬次……卻始終無緣一會的人!陶丹楓,他以為他一生也不會見到她,也不可能見到她,也從沒有希望見到她,而她,卻不聲不響的來了。
既沒有事先通知他,也沒告訴他她的地址及一切。
“我已抵台北”,就這麼簡單,什麼時候抵台北的?英國與台灣之間是一段漫長的旅程,即使噴射機已滿天飛,這仍然是一段漫長的路!她來了!就她一個人嗎?但,管她是一個人或不是一個人來的,她反正來了!他立即就要和她面對面了——陶丹楓,一個陌生的女孩。
陌生?陌生?真的陌生嗎?他瞪視着窗外的薄霧濃雲,心髒就陡的沉入一個冰冷的、深暗的、黝黑的深海裡去了。
他不知道自己在那個暗沉沉的深海裡浮遊了多久,蓦然間,敲門的聲音打破了寂靜,像轟雷似的把他震醒,他的心猛跳起來,渾身的肌肉都繃緊了,他聽到自己的聲音,沙啞而不穩定的響着:“進來!”門開了,他定睛看去,心情一寬,渾身的肌肉又都松弛了。
門外沒有陌生女人,沒有陶丹楓,沒有深海裡的幽靈……而是笑容可掬,充滿青春氣息的方明慧。
一個剛從大學畢業,才聘用了半年多的女秘書。
她捧着一大疊卷宗,口齒伶俐的報告着:“編輯部把這個月出版的新書名單開出來了。
美術部設計好了《捉月記》和《畸路》兩本書的封面,請您過目。
發行部說那本《山城日記》賣了兩年才賣完,問還要不要再版?會計部已做好銷售統計表,上個月的暢銷書是那本《當含羞草不再含羞的時候》,一個月賣了四萬本!廣告部……” 聽她一連串的報告,似乎還有幾百件事沒說完。
而今天,他的腦子中沒有書名,沒有封面,沒有出版計劃!他捉不住她的音浪,盛不下她的報告。
他做了一個阻止的手勢,溫和的說:“好吧,把東西放在桌上,我慢慢來看!” 方明慧把卷宗送到桌上,對他深深的看了一眼,閃動着靈活的眼珠,又很負責任的叮囑着說: “每個部門都在催,說是十萬火急喲!” 十萬火急?人生怎麼會有那麼多十萬火急的事呢?他不由自主的蹙緊了眉。
方明慧識相的轉過身子,往門口走去,到了門口,她忽然又回過頭來,很快的說了幾句: “還有件最重要的事,那本《黑天使》的原稿您看完沒有?作者今天打電話來催過了,如果不能用,她希望趕快退還給她。
她說,别人是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的,希望您别丢了字紙簍!”黑天使!他腦中像有道電光閃過。
黑天使!那部原稿從寄到出版社來之後,他根本還沒時間去翻閱。
每個作家都以為自己的作品最重要,殊不知要看的原稿有成千累萬!積壓上半年還沒動過的稿件多得是!但,《黑天使》,這名字怎的如此特别?如此熟悉?如此蓦然牽動了他的神經?他飛快的沖到桌邊去,急促翻動着桌上的卷宗、原稿、設計圖……焦灼的問:“那部《黑天使》在什麼地方?” “您放在稿件櫃裡了。
”方明慧說着,走到稿件櫃邊,很快的找出了那份稿件,送到他的面前。
他跌坐在桌前的椅子裡,迫不及待的把那疊稿紙拉到眼前。
方明慧輕悄的走了出去,又輕悄的帶上了房門,他渾然不覺,隻是探索似的望着那疊稿箋。
很普通的稿紙,台灣每家文具店都買得着,稿件上有編輯部的評閱單,這是經過三位編輯分别看過後才送給他決定的稿子,那評閱單上密密麻麻的寫着三位編輯的觀感。
他略過了這一頁,望着标題下作者的名字——執戈者。
執戈者,一個男性的筆名,一個頗有戰鬥氣息的名字,一個從沒聽過的名字。
執戈者帶着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