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自大的作風。
警局裡上上下下的員工無不對他抱怨有加,甚至恨他入骨。
※※※ “您為什麼不幹脆開除他呢?” 有一次,施米德太太甚至這樣問他。
聽了這句話之後,施米德檢察官氣得差點兒沒對她拳打腳踢。
施米德檢察官根本就無法開除他。
如果所有的巧克力工廠和制表廠是瑞士全國收入最大的來源,那麼馬克斯·霍爾農就是蘇黎世警局的衣食父母。
他有會計師一般的精明,擅長分析演繹,娴熟各種财務知識。
他的狡狯是與生俱來的,他耐性之驚人足以讓約伯①(注:舊約聖經約伯書裡的人物)又嫉又羨。
在幹刑警這份工作之前,他曾經在一家名為華崔格艾提朗的會計監察公司上班。
該公司專門負責調查所有非法的股票及銀行交易。
此外,對于國内外币值的升貶亦加以密切注意。
總之,這家公司是所有經濟犯的大敵。
馬克斯·霍爾農在職期間,遏止了外客非法攜帶巨款入境的歪風,并且破獲了數樁相當棘手的經濟犯罪。
除此之外,他更讓好幾位享有盛譽的商業巨子慘遭牢獄之災。
無論嫌疑犯道行再怎麼高深,把賊款洗了又洗,把錢流到數家不知情的公司賬戶中,總逃不過馬克斯·霍爾農的法眼,他總有辦法将他們一一繩之以法。
一言以蔽之,他是瑞士金融界聞之喪膽的頭号克星。
瑞士人一向将隐私權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然而,馬克斯·霍爾農卻棄之如敝履。
一旦他決心查明真相,别人的隐私都将被公諸于世。
相對于他的勞苦功高,馬克斯·霍爾農的薪資卻少得可憐。
此外,許多人都企圖以存有百萬法郎的戶頭來賄賂他,有些人還送他一棟位于科爾蒂納·丹佩佐的别墅,更有無數的美女願意投懷送抱來收買他,但是他絲毫都不為所動。
其實,隻要他願意在股市裡多花點腦筋,要成為百萬富翁對他來說是易如反掌之事,但是他卻一點興趣都沒有。
他對錢沒有興趣,有關人員這才知道,原來隻有将那些企圖鑽法律漏洞的經濟犯一網打盡,才會讓他廢寝忘食。
不,其實在他内心深處還有一股更強烈的欲望日夜侵蝕着他——他想成為一名警探。
他常自比為福爾摩斯或梅格雷特等大偵探。
他想要像他們一樣對案情抽絲剝繭,布下天羅地網來追兇緝奸。
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麼會對此如此熱衷。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對金融界而言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于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幾位商界大亨知悉了霍爾農的願望,于是他們立刻聯絡幾位在警界頗有影響力的朋友,在四十八小時之内就讓霍爾農圓了他的偵探夢——他成為蘇黎世警局的警官了。
馬克斯·霍爾農自認為,上天對他真是寵愛有加。
他興高采烈地接下了這份夢寐以求的職務;同時,整個金融界的人士也都大大松了一口氣,并且開始重操舊業——幹起金融投機的老本行。
當時,施米德檢察官事前并未聽到半點風聲。
他隻接到從最高單位打來的一個電話,接受了幾項指示之後,一切便已成定局。
事實上,這也是他步上黴運的開始。
對施米德來說,這是一場永無止盡的噩夢。
他一直試着壓抑自己的憤怒,盡量不要為了這個既沒經驗,資格又不符的菜鳥而大動肝火。
畢竟上級做出這種決定,必有其顧慮和政治上的考慮。
他想: “好!我就逆來順受,接受既成的事實吧!好好聽從上級的指示。
” 剛開始,他還對自己的克制力相當有信心,直到他看了馬克斯·霍爾農的報告之後,他的憤怒才如決堤般的洪水一發不可收拾。
這家夥的長相已經夠教人噴飯了;而他那不可一世的态度,更讓施米德檢察官忍無可忍。
他還記得霍爾農的自我介紹是這樣的—— “我,馬克斯·霍爾農來了!你們到一邊休息去,從此以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 刹那間,施米德檢察官原本聽天由命的念頭早已經煙消雲散。
他試着将霍爾農打入冷宮。
讓他一個接着一個單位的調動——從負責檢驗指紋的犯罪科技部門,調到專職失竊案件和失蹤人口的部門。
然而,霍爾農總能找到辦法恢複原職。
警局裡有輪值當夜班的規定,每個人每三個月就得負責處理夜間的緊急事故。
然而奇怪的是,每次輪到馬克斯當差時,總會發生一些重大案件,而且屢試不爽。
更叫人為之氣急的是,當施米德檢察官和其他警員為了他接獲的案件而忙得焦頭爛額時,馬克斯卻一直坐在辦公室裡,最後才對他們宣布他早已擒得真兇,使案情真相大白了。
這也難怪會激怒其他的同事。
對于其他警官所熟知的辦案程序、犯罪學、法醫學、彈道學,甚至犯罪心理學他無一不知、無師自通。
他這些知識雖然不是靠經驗累積,然而他照樣能借此解決衆人的疑難雜症。
對于他超凡的表現,施米德檢察官隻能說這是上天對霍爾農的眷顧。
事實上,這跟老天爺一點關系都沒有。
馬克斯·霍爾農隻是把制裁政府、不肖商人非
警局裡上上下下的員工無不對他抱怨有加,甚至恨他入骨。
※※※ “您為什麼不幹脆開除他呢?” 有一次,施米德太太甚至這樣問他。
聽了這句話之後,施米德檢察官氣得差點兒沒對她拳打腳踢。
施米德檢察官根本就無法開除他。
如果所有的巧克力工廠和制表廠是瑞士全國收入最大的來源,那麼馬克斯·霍爾農就是蘇黎世警局的衣食父母。
他有會計師一般的精明,擅長分析演繹,娴熟各種财務知識。
他的狡狯是與生俱來的,他耐性之驚人足以讓約伯①(注:舊約聖經約伯書裡的人物)又嫉又羨。
在幹刑警這份工作之前,他曾經在一家名為華崔格艾提朗的會計監察公司上班。
該公司專門負責調查所有非法的股票及銀行交易。
此外,對于國内外币值的升貶亦加以密切注意。
總之,這家公司是所有經濟犯的大敵。
馬克斯·霍爾農在職期間,遏止了外客非法攜帶巨款入境的歪風,并且破獲了數樁相當棘手的經濟犯罪。
除此之外,他更讓好幾位享有盛譽的商業巨子慘遭牢獄之災。
無論嫌疑犯道行再怎麼高深,把賊款洗了又洗,把錢流到數家不知情的公司賬戶中,總逃不過馬克斯·霍爾農的法眼,他總有辦法将他們一一繩之以法。
一言以蔽之,他是瑞士金融界聞之喪膽的頭号克星。
瑞士人一向将隐私權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然而,馬克斯·霍爾農卻棄之如敝履。
一旦他決心查明真相,别人的隐私都将被公諸于世。
相對于他的勞苦功高,馬克斯·霍爾農的薪資卻少得可憐。
此外,許多人都企圖以存有百萬法郎的戶頭來賄賂他,有些人還送他一棟位于科爾蒂納·丹佩佐的别墅,更有無數的美女願意投懷送抱來收買他,但是他絲毫都不為所動。
其實,隻要他願意在股市裡多花點腦筋,要成為百萬富翁對他來說是易如反掌之事,但是他卻一點興趣都沒有。
他對錢沒有興趣,有關人員這才知道,原來隻有将那些企圖鑽法律漏洞的經濟犯一網打盡,才會讓他廢寝忘食。
不,其實在他内心深處還有一股更強烈的欲望日夜侵蝕着他——他想成為一名警探。
他常自比為福爾摩斯或梅格雷特等大偵探。
他想要像他們一樣對案情抽絲剝繭,布下天羅地網來追兇緝奸。
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麼會對此如此熱衷。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對金融界而言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于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幾位商界大亨知悉了霍爾農的願望,于是他們立刻聯絡幾位在警界頗有影響力的朋友,在四十八小時之内就讓霍爾農圓了他的偵探夢——他成為蘇黎世警局的警官了。
馬克斯·霍爾農自認為,上天對他真是寵愛有加。
他興高采烈地接下了這份夢寐以求的職務;同時,整個金融界的人士也都大大松了一口氣,并且開始重操舊業——幹起金融投機的老本行。
當時,施米德檢察官事前并未聽到半點風聲。
他隻接到從最高單位打來的一個電話,接受了幾項指示之後,一切便已成定局。
事實上,這也是他步上黴運的開始。
對施米德來說,這是一場永無止盡的噩夢。
他一直試着壓抑自己的憤怒,盡量不要為了這個既沒經驗,資格又不符的菜鳥而大動肝火。
畢竟上級做出這種決定,必有其顧慮和政治上的考慮。
他想: “好!我就逆來順受,接受既成的事實吧!好好聽從上級的指示。
” 剛開始,他還對自己的克制力相當有信心,直到他看了馬克斯·霍爾農的報告之後,他的憤怒才如決堤般的洪水一發不可收拾。
這家夥的長相已經夠教人噴飯了;而他那不可一世的态度,更讓施米德檢察官忍無可忍。
他還記得霍爾農的自我介紹是這樣的—— “我,馬克斯·霍爾農來了!你們到一邊休息去,從此以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 刹那間,施米德檢察官原本聽天由命的念頭早已經煙消雲散。
他試着将霍爾農打入冷宮。
讓他一個接着一個單位的調動——從負責檢驗指紋的犯罪科技部門,調到專職失竊案件和失蹤人口的部門。
然而,霍爾農總能找到辦法恢複原職。
警局裡有輪值當夜班的規定,每個人每三個月就得負責處理夜間的緊急事故。
然而奇怪的是,每次輪到馬克斯當差時,總會發生一些重大案件,而且屢試不爽。
更叫人為之氣急的是,當施米德檢察官和其他警員為了他接獲的案件而忙得焦頭爛額時,馬克斯卻一直坐在辦公室裡,最後才對他們宣布他早已擒得真兇,使案情真相大白了。
這也難怪會激怒其他的同事。
對于其他警官所熟知的辦案程序、犯罪學、法醫學、彈道學,甚至犯罪心理學他無一不知、無師自通。
他這些知識雖然不是靠經驗累積,然而他照樣能借此解決衆人的疑難雜症。
對于他超凡的表現,施米德檢察官隻能說這是上天對霍爾農的眷顧。
事實上,這跟老天爺一點關系都沒有。
馬克斯·霍爾農隻是把制裁政府、不肖商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