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海外釣魚①

關燈
①此文由《談海外釣魚之樂》和《記紐約釣魚》兩篇删節組合而成。

     夏天來了,又使我想到在海外的釣魚之樂。

    我每年夏天旅行,總先打聽某地有某種釣魚之便,早為安排。

    因此瑞士、奧、法諸國足迹所至,都有垂釣的回憶。

    維也納的多腦河畔,巴黎的色印外郊,湖山景色都随着垂綸吊影,收入眼簾,人生何事不釣魚,在我是一種不可思議之謎。

    在台灣,因為種種因素,沒有設備,所以也未成風氣。

    淡水河中,遊艇竟然絕迹,石門湖上,綠蓑青笠之男女無幾,深以為憾。

    水上既無飯店,陌上行人甚稀,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也許政府愛護老百姓,十分關懷,怕我們小民沉落水裡去,那就不得而知了。

    然而白鹭雲飛,柳堤倒影,這辜負春光秋色之罪,應該由誰去負責?或者暮天涼月之際,煙霧籠晴之時,流光易逝的一刹那,有誰拾取?或者良辰靜夜,月明星稀,未能放舟中流,蕩漾波心,遊心物外,洗我胸中穢氣,是誰之過?縱使高架鐵路完成,而一路柳堤冷落,畫舫絕迹,未免為河山減色。

     使我最難忘的是阿根廷的巴利洛遮(Bariloche)湖。

    這是有名釣鳟魚的好地方,地在高山,因為河山變易,這些鳟魚,久已不能入海,名為LandlockedSalmon而與鲟魚混種,稱為Salmentrout。

    在北美的鲟魚平常隻有一二磅,大者三五磅,此地卻有一二十磅的鲟魚,及二三十磅鳟魚。

    艾森豪故總統,也曾來此下釣,這是我的向導告訴我的。

    巴利洛遮湖,位在阿根廷與智利交界。

    南美安狄斯大山脈至此之勢已盡,所以這個地方,雖然重巒疊障,卻是湖山勝地,車船絡繹往來無阻。

    這一帶都是釣鲟魚的好地方,越界到了巴利洛遮湖,遂成天然仙景。

    湖上有Llao-Llao飯店,導遊指南稱為世界風景第一。

    Llao-Llao坐落此山,正似一座出水芙蓉,前後左右,倚欄憑眺,碧空寥廓,萬頃琉璃,大有鴻蒙未開氣象。

    晨曦初拂,即見千巒争秀,光彩陸離。

    大概山不高而景奇,所以一望無際,層層疊疊的青巒秀峰與湖水的碧綠,陽光的紅暈相輝映。

    又沒有像瑞士纜車别墅之安插,快艇之浮動,冗雜其間,竟成與鹿豕遊之鴻蒙世界。

    遊客指南所稱,果然名副其實。

    此地釣魚,多用汽船慢行拖釣方法,名為Trolling。

    船慢慢開行,釣絲拖在船後一百餘尺以外。

    鈎用湯匙形,随波旋轉,閃爍引魚注意,所以不需用餌。

    我與内人乘舟而往,漁竿插在舷上,魚上鈎時,自可見竿搖動。

    這樣一路流光照碧,寒聲隐地尋芳洲,船行過時驚起宿雁飛落蘆深處。

    夕陽返照,亂紅無數,仰天長嘯,響徹雲霄,不複知是天上,是人間。

     海釣與湖釣不同。

    阿京之東約一百五十哩,地名"銀海"(MardelPlata)是阿國人避暑海濱勝地。

    去岸十哩的海中,因為富有水中食物,是産魚最多的一帶。

    我單一人,雇一條汽船,長二丈餘,舟子問我怕浪不怕浪,我說不怕。

    就在煙雨蒙蒙之時出發,船中僅我跟舟子二人。

    海面也沒有大波浪,但是舟子警告我,回來逆浪,不是玩的。

    到目的地停泊以後,我們兩人開始垂釣。

    也不用釣竿,隻是手拉一捆線而已,果然天從人願,鈎未到底,繩上扯動異常,一拉上來,就是一線三根鈎上,有魚上鈎,或一條,或三條。

    這樣随放随拉,大有應接不暇之勢,連抽煙的工夫都沒有。

    不到半小時,艙闆上盡是錦麟潑剌,已有一百五十條以上的魚,大半都是青鬣。

    我說回去吧。

    舟子扔一套雨衣雨帽,叫我蹲在船闆底。

    由是馬達開足,真是風急浪高,全船無一隐藏之地。

    這是我有生以來釣魚最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