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我過新年①

關燈
們買些東西。

    我知道這是春燈的時節了,我要我最小的孩子去看看走馬燈是什麼東西。

     我原不該到城隍廟去的。

    在這個時期到那裡去,你會知道結果是怎樣的。

    在歸途上我發現我不但帶了走馬燈、兔子燈和幾包玩具,還帶了幾枝梅花回家以後,我看到有人從家鄉送了一盆水仙花,我的家鄉因出産這種美妙馥郁的水仙而聞名全國。

    我不覺回憶到我的童年。

    當我接觸到水仙的香味,我的思想便回到那紅對聯,年夜飯,爆竹,紅燭,福建蜜橘,早晨的道賀和我那件一年隻許穿一次的黑緞大褂。

     中飯時,水仙花的香味使我想起了一種福建的蘿蔔糕。

     "今年沒有人再送我們蘿蔔糕了。

    "我不快地說。

     "這是因為廈門沒有人來。

    不然,他們是會送來的。

    "妻說。

     "我記得有一次在武昌路的一家廣東店裡買到完全一樣的糕,我想我還能找到它。

    " "不,你找不到了。

    "妻挑戰地說。

     "我當然能找到。

    "我心有所不甘。

     下午三時,我買了二斤半一籃年糕從北四川路乘公共汽車回家了。

     五時,我們吃着油煎年糕,水仙花的馥郁香味充滿着屋子,我惶恐地感覺到我已犯了戒條。

    "我不願慶祝什麼除夕,我今晚要去看電影。

    "我堅決地說。

     "你怎麼能夠呢?我們不是已請了TS——先生來吃晚飯了嗎?"妻問道。

    事情似乎弄糟了。

     五時半,最小的孩子穿了紅的新衣跑了出來。

     "誰替她穿新衣的?"我責問。

    顯然有些激動,但還莊嚴。

     "黃媽替她穿的。

    " 六時,我發覺壁爐架上光亮地點着紅燭,它們一層層的火焰向我科學意識上投來了勝利諷刺。

    這時,我的科學意識已經顯得模糊低落而不真實了。

     "蠟燭誰點的?"我又诘問。

     "周媽點的。

    "是回答。

     "蠟燭又是誰買來的呢?"我再問。

     "什麼,不是早晨先生自己買來的嗎?" "哦,我買的?"這是不可能的。

    不是我的科學意識使喚,這一定是什麼别的意識。

     我想這有些可笑,回想我早晨所作的可笑是不及我那時頭腦和心志的互相沖突的來得可笑。

    立刻我被鄰居的爆竹聲從心理沖突中驚醒了來。

    這些聲音一個連一個的深入我的意識中。

    它們是有一種歐洲人所不能體會的撼動中國人心的力量。

    東鄰的挑戰接着引起了西鄰,終于一發而不可收拾。

     我是不甘被他們擊倒的。

    我從袋裡抽出一元鈔票,對我孩子說: "阿經,拿去給我買些高升鞭炮,撿最響最大的。

    記住,越大越好,越響越好。

    " 于是我便在爆竹的"蓬——拍"聲中坐下吃年夜飯了。

    而我卻好像不自覺的感到非常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