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辦《論語》①
關燈
小
中
大
異,如洋博士被人認為西洋文學專家一樣,也可聽天由命去吧。
近有感想,因見上海弄堂屋宇比接,隔簾花影,每每動人,想起美國有自動油布窗幔,一拉即下,一拉即上,至此無人"提倡""介紹",也頗思"提倡"一下。
倘得方巾氣的批評家不加我以"提倡油布窗幔救國"罪名,則幸甚矣。
在反對方巾氣文中,我偏要說一句方巾氣的話。
倘是我能減少一點國中的方巾氣,而叫國人取一種比較自然活潑的人生觀,也就在介紹西洋文化工作中,盡一點點國民義務。
這句話也是我自幼念慣"今夫天下"之遺迹。
我生活之嚴肅人家才會詫異哩。
因為西方現代文化是有自然活潑的人生觀,是經過十九世紀浪漫潮流解放過,所以現代西洋文化是比較容忍比較近情的。
我倒認為這是西方民族精神健全之征象。
在中國新文化雖經提倡,卻未經過幾十年浪漫潮流之陶煉,人之心靈仍是苦悶,人之思想仍是幹燥。
一有危艱,大家轟轟然一陣花炮,五分鐘後就如昙花一現而消滅。
因為人之心靈根本不健全,樂與苦之間失了調劑。
叫苦固然看來比嬉笑或閑适認真愛國,無奈叫苦了喉幹舌燥。
這一股氣既然接不上去,叫苦之後就是沈寂,宛如小孩哭後,想睡眠。
雖然偶然在沈寂中哼唧一兩聲也是病榻呻吟,酸腐頹喪,疲靡之音。
現在文學中好像就沒聽見聲音宏亮的喊聲,隻有躲在黑地放幾根冷箭罷了。
但人之心理,總是自以為是,所以有吮癰之癖。
自己萎弱,惡人健全;自己惡動,忌人活潑;自己飲水,嫉人喝茶;自己呻吟,恨人笑聲,總是心地欠寬大所緻。
二千年來方巾氣仍舊把二十世紀的白話文人壓得不能喘氣,結果文學上也隻聽見嗡嗡而已。
所謂西洋自然活潑的人生觀,可舉新例說明。
譬如遊玩是自然的,以前儒塾就禁止小孩遊玩,近來教育觀念解放了,近乎自然了,于是不但不禁止遊玩,并且在幼稚園、小學、中學利用遊玩養兒童的德性。
西洋夫婦卿卿我我,攜手同遊,也不過承認男女之樂為人類所應有,不必矯飾,于是慨然攜手同行于街上,忝不為怪,由中國人看來,也隻能暗羨洋鬼子會享豔福。
一旦中國人也男女解放起來,卻認為不可,說是傷風敗俗。
看見西人男女裸身海浴水戲,雖然也會羨慕,但是看見中國男女裸身海浴,必登時罵其為世風不古。
西洋女子服裝盡管妖豔,西洋現代的批評,卻沒見有人說她們是有傷風化,因為他們已有浪漫派容忍觀點。
然在中國看見西洋女子之妖裝豔服,雖然佩服,看見中國女子一樣服裝,便要罵其為摩登。
西洋舞台跳舞,如草裙舞,妖邪比中國何隻百倍,但是未聞西方思想家抨擊,而實際上西人也并未因看草裙舞而遂忘了愛國。
中國人卻不能容忍草裙舞,闆起道學面孔,詈為人心大變天下大亂之征。
然而中國人并不因生活之嚴肅而道德高尚,國家富強起來。
全國布滿了一種陰森發黴虛僞迂腐之氣而已。
所以這種方巾氣的批評家雖自己受壓迫而哼幾聲,唾罵"文化統一",哀怨"新聞檢查",自己一旦做起新聞檢查員來,才會壓迫人家得利害。
我看見女兒見兩隻臭蟲在床闆上争辯,甲罵乙"你是臭蟲"!乙也回罵甲"你是臭蟲"!我卻躲在旁邊胡盧大笑。
因為心靈根本不健全,生活上少了向上的勇氣,所以方巾氣的批評,也隻善摧殘。
對提倡西方自然活潑的人生觀,也隻能诋毀,不能建樹。
對《論語》批評曰"中國無幽默"。
中國若早有幽默,何必辦《論語》來提倡?在旁邊喊"中國無幽默"并不會使幽默的根芽逐漸發揚光大。
況且《論語》即使沒有幽默的成功作品,卻至少改過國人對于幽默的态度,除非初出茅廬小子,還在注意宇宙及救國"大道",都對于幽默加一層的認識,隻有一些一知半解似通非通的人,還未能接受西方文化對幽默的态度。
這種消極摧殘的批評,名為提倡西方文化實是障礙西方文化,而且自身就不會有結實的成績。
《人間世》出版,動起杭喲杭喲派的方巾氣,七手八腳,亂吹亂擂,卻絲毫沒有打動了《人間世》。
連一篇像樣的對《人間世》的内容及編法的批評,足供我虛心采擇的也沒有。
例如我自己認為第一期談花樹春光遊記文字太多不滿之處,就沒有人指出。
總而言之,沒有一篇我認為夠得上批評《人間世》的文字。
隻有胡魯一篇攻擊周作人詩,是批評内容,但也就淺薄得可笑,隻攻擊私人而已。
《人間世》之錯何在,吾知之矣。
用仿宋字太古雅。
這在方巾氣的批評家,是一種不可原諒的罪案。
近有感想,因見上海弄堂屋宇比接,隔簾花影,每每動人,想起美國有自動油布窗幔,一拉即下,一拉即上,至此無人"提倡""介紹",也頗思"提倡"一下。
倘得方巾氣的批評家不加我以"提倡油布窗幔救國"罪名,則幸甚矣。
在反對方巾氣文中,我偏要說一句方巾氣的話。
倘是我能減少一點國中的方巾氣,而叫國人取一種比較自然活潑的人生觀,也就在介紹西洋文化工作中,盡一點點國民義務。
這句話也是我自幼念慣"今夫天下"之遺迹。
我生活之嚴肅人家才會詫異哩。
因為西方現代文化是有自然活潑的人生觀,是經過十九世紀浪漫潮流解放過,所以現代西洋文化是比較容忍比較近情的。
我倒認為這是西方民族精神健全之征象。
在中國新文化雖經提倡,卻未經過幾十年浪漫潮流之陶煉,人之心靈仍是苦悶,人之思想仍是幹燥。
一有危艱,大家轟轟然一陣花炮,五分鐘後就如昙花一現而消滅。
因為人之心靈根本不健全,樂與苦之間失了調劑。
叫苦固然看來比嬉笑或閑适認真愛國,無奈叫苦了喉幹舌燥。
這一股氣既然接不上去,叫苦之後就是沈寂,宛如小孩哭後,想睡眠。
雖然偶然在沈寂中哼唧一兩聲也是病榻呻吟,酸腐頹喪,疲靡之音。
現在文學中好像就沒聽見聲音宏亮的喊聲,隻有躲在黑地放幾根冷箭罷了。
但人之心理,總是自以為是,所以有吮癰之癖。
自己萎弱,惡人健全;自己惡動,忌人活潑;自己飲水,嫉人喝茶;自己呻吟,恨人笑聲,總是心地欠寬大所緻。
二千年來方巾氣仍舊把二十世紀的白話文人壓得不能喘氣,結果文學上也隻聽見嗡嗡而已。
所謂西洋自然活潑的人生觀,可舉新例說明。
譬如遊玩是自然的,以前儒塾就禁止小孩遊玩,近來教育觀念解放了,近乎自然了,于是不但不禁止遊玩,并且在幼稚園、小學、中學利用遊玩養兒童的德性。
西洋夫婦卿卿我我,攜手同遊,也不過承認男女之樂為人類所應有,不必矯飾,于是慨然攜手同行于街上,忝不為怪,由中國人看來,也隻能暗羨洋鬼子會享豔福。
一旦中國人也男女解放起來,卻認為不可,說是傷風敗俗。
看見西人男女裸身海浴水戲,雖然也會羨慕,但是看見中國男女裸身海浴,必登時罵其為世風不古。
西洋女子服裝盡管妖豔,西洋現代的批評,卻沒見有人說她們是有傷風化,因為他們已有浪漫派容忍觀點。
然在中國看見西洋女子之妖裝豔服,雖然佩服,看見中國女子一樣服裝,便要罵其為摩登。
西洋舞台跳舞,如草裙舞,妖邪比中國何隻百倍,但是未聞西方思想家抨擊,而實際上西人也并未因看草裙舞而遂忘了愛國。
中國人卻不能容忍草裙舞,闆起道學面孔,詈為人心大變天下大亂之征。
然而中國人并不因生活之嚴肅而道德高尚,國家富強起來。
全國布滿了一種陰森發黴虛僞迂腐之氣而已。
所以這種方巾氣的批評家雖自己受壓迫而哼幾聲,唾罵"文化統一",哀怨"新聞檢查",自己一旦做起新聞檢查員來,才會壓迫人家得利害。
我看見女兒見兩隻臭蟲在床闆上争辯,甲罵乙"你是臭蟲"!乙也回罵甲"你是臭蟲"!我卻躲在旁邊胡盧大笑。
因為心靈根本不健全,生活上少了向上的勇氣,所以方巾氣的批評,也隻善摧殘。
對提倡西方自然活潑的人生觀,也隻能诋毀,不能建樹。
對《論語》批評曰"中國無幽默"。
中國若早有幽默,何必辦《論語》來提倡?在旁邊喊"中國無幽默"并不會使幽默的根芽逐漸發揚光大。
況且《論語》即使沒有幽默的成功作品,卻至少改過國人對于幽默的态度,除非初出茅廬小子,還在注意宇宙及救國"大道",都對于幽默加一層的認識,隻有一些一知半解似通非通的人,還未能接受西方文化對幽默的态度。
這種消極摧殘的批評,名為提倡西方文化實是障礙西方文化,而且自身就不會有結實的成績。
《人間世》出版,動起杭喲杭喲派的方巾氣,七手八腳,亂吹亂擂,卻絲毫沒有打動了《人間世》。
連一篇像樣的對《人間世》的内容及編法的批評,足供我虛心采擇的也沒有。
例如我自己認為第一期談花樹春光遊記文字太多不滿之處,就沒有人指出。
總而言之,沒有一篇我認為夠得上批評《人間世》的文字。
隻有胡魯一篇攻擊周作人詩,是批評内容,但也就淺薄得可笑,隻攻擊私人而已。
《人間世》之錯何在,吾知之矣。
用仿宋字太古雅。
這在方巾氣的批評家,是一種不可原諒的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