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宗請脈記
關燈
小
中
大
杜鐘駿
光緒戊申,予在浙江節署充戎政文案。
馮星岩中丞汝骙方調贛撫,将行矣,适德宗病劇,有旨征醫。
馮公召予曰:“拟以君薦,君意何如?”予辭曰:“駿有下情,敬為公告。
一宦囊無餘,入京一切用費甚繁,無力賠累;一内廷儀節素所未娴,恐失禮獲咎,贻薦者羞。
”馮公曰:“已饬藩司籌備三千金以待不時之需,内務大臣繼子受祿、奎樂、峰峻[俊]、增壽、臣崇皆我舊好,内廷一切可無慮也。
軍機袁項城、南齋陸元和兩尚書皆為函托。
如何?”予唯唯,請再熟商。
次日,中丞攜酒食來吾室曰:“官無大小,忠愛之心當有同情。
君必一行,我已電保。
”即示電稿雲:“浙江候補知縣杜鐘駿,脈理精細,人極謹慎,堪備請脈。
”屬俟旨下即起程。
又次日,奉上谕:“馮汝骥電奏悉。
杜鐘駿着迅速來京,由内務府大臣帶領請脈。
欽此。
”于是定七月初三日起程,攜仆三人,航海至津。
于輪船中賦詩一首:“匆匆北上赴都門,忠信波濤跨海奔;自愧不才非國手,願将所學報君恩。
天顔有喜何須藥,秋興頻吟隻念萱;即日大安傳宇内,寅寮同慶共開尊。
” 到津,谒見北洋大臣楊公蓮甫。
楊公約予次早同乘花車赴京。
十六日,由内務府大臣帶領請脈,先到宮門,帶谒六位軍機大臣。
在朝房小坐,即事口占一首雲:“晨趨丹陛觐宸楓,候脈朝房候召同;坐久不知官職小,居然抗禮到王公。
”八鐘時,陳君蓮舫名秉鈞先入請脈,次召予入。
予随内務府大臣繼大臣至仁壽殿,簾外有太監二人先立,須臾揭簾,陳出。
繼大臣向予招手,入簾。
皇太後西向坐,皇上南向坐。
先向皇太後一跪三叩首,複向皇上一跪三叩首。
禦案大如半桌,皇上以兩手仰置案端,予即以兩手按之。
唯時予以疾行趨入,複叩頭行禮,氣息促疾欲喘,屏息不語。
片時,皇上不耐,卒然問曰:“你瞧我脈怎樣?”予曰:“皇上之脈,左尺脈弱,右關脈弦。
左尺脈弱,先天腎水不足,右關脈弦,後天脾土失調。
”兩宮意見素深,皇太後惡人說皇上肝郁,皇上惡人說自己腎虧,予故避之。
皇上又問曰:“予病兩三年不愈,何故?”予曰:“皇上之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虛者由來漸矣。
臣于外間治病,虛弱類此者,非二百劑藥不能收功。
所服之藥有效,非十劑八劑不輕更方。
”蓋有鑒于日更一醫,六日一轉而發也。
皇上笑曰:“汝言極是,應用何藥療我?”予曰:“先天不足,宜二至丸;後天不足,宜歸芍六君湯。
”皇上曰:“歸芍我吃得不少,無效。
”予曰:“皇上之言誠是。
以臣愚見,本草中常服之藥不過二三百味,貴在君臣配合得宜耳。
”皇上笑曰:“汝言極是。
即照此開方,不必更動。
”予唯唯,複向皇太後前跪安而退。
皇太後亦曰:“即照此開方。
”行未數武,皇上又命内監叮囑勿改動。
是時,軍機已下值,即在軍機處疏方。
甫坐定,内監又來雲:“萬歲爺說,你在上面說怎樣即怎樣開方,切勿改動。
”指陳蓮舫而言曰:“勿與彼串起來。
”切切叮囑而去。
予即書草稿,有筆帖式司官多人執筆伺候譽真。
予方寫案兩三行,即來問曰:“改動否?”予曰:“不改。
”彼即黃紙謄寫,真楷校對畢,裝入黃匣内。
計二份,一呈皇太後,一呈皇上。
時皇太後正午睡,賜飯一桌,由内務府大臣作陪。
飯畢,奉谕:“汝系初來插班,二十一日系汝正班。
”當即退下。
至晚有内使來傳雲:“皇上已服你藥,明早須伺候請脈。
” 次早請脈,情形大緻與昨日同。
飯畢,皇太後傳谕,改二十二日值班。
予向内務府大臣曰:“六日輪流一診,各抒己見,前後不相聞問,如何能愈病。
此系治病,不比當差,公等何不一言?”繼大臣曰:“内廷章程向來如此,予不敢言。
”嗣見陸尚書曰:“公家世代名醫,老大人《世補齋》一書海内傳誦。
公于醫道三折肱矣!六日開一方,彼此不相聞問,有此辦法否?我輩此來滿拟治好皇上之病,以博微名。
及今看來徒勞無益,希望全無,不求有功,先求無過。
似此醫治必不見功,将來誰執其咎,請公便中一言。
”陸公曰:“君不必多慮,内廷之事向來如此,既不任功,亦不任過,不便進言。
”予默然而退,以為此來必無成功也。
于是六日一請脈。
至八月初八日,皇太後谕繼祿曰:“外間保來醫官六人,是何籍貫、官職、年歲?”一一細詢,并谕令彼等各接家眷來京。
繼祿曰:“頤和園左近覓六處住房頗不容易,何不令彼等分班以體恤之。
”皇太後曰:“現在不是分班麼?”繼乃請兩人一班,兩月一換。
皇太後以為然,并間伊等飯食每月幾何
馮星岩中丞汝骙方調贛撫,将行矣,适德宗病劇,有旨征醫。
馮公召予曰:“拟以君薦,君意何如?”予辭曰:“駿有下情,敬為公告。
一宦囊無餘,入京一切用費甚繁,無力賠累;一内廷儀節素所未娴,恐失禮獲咎,贻薦者羞。
”馮公曰:“已饬藩司籌備三千金以待不時之需,内務大臣繼子受祿、奎樂、峰峻[俊]、增壽、臣崇皆我舊好,内廷一切可無慮也。
軍機袁項城、南齋陸元和兩尚書皆為函托。
如何?”予唯唯,請再熟商。
次日,中丞攜酒食來吾室曰:“官無大小,忠愛之心當有同情。
君必一行,我已電保。
”即示電稿雲:“浙江候補知縣杜鐘駿,脈理精細,人極謹慎,堪備請脈。
”屬俟旨下即起程。
又次日,奉上谕:“馮汝骥電奏悉。
杜鐘駿着迅速來京,由内務府大臣帶領請脈。
欽此。
”于是定七月初三日起程,攜仆三人,航海至津。
于輪船中賦詩一首:“匆匆北上赴都門,忠信波濤跨海奔;自愧不才非國手,願将所學報君恩。
天顔有喜何須藥,秋興頻吟隻念萱;即日大安傳宇内,寅寮同慶共開尊。
” 到津,谒見北洋大臣楊公蓮甫。
楊公約予次早同乘花車赴京。
十六日,由内務府大臣帶領請脈,先到宮門,帶谒六位軍機大臣。
在朝房小坐,即事口占一首雲:“晨趨丹陛觐宸楓,候脈朝房候召同;坐久不知官職小,居然抗禮到王公。
”八鐘時,陳君蓮舫名秉鈞先入請脈,次召予入。
予随内務府大臣繼大臣至仁壽殿,簾外有太監二人先立,須臾揭簾,陳出。
繼大臣向予招手,入簾。
皇太後西向坐,皇上南向坐。
先向皇太後一跪三叩首,複向皇上一跪三叩首。
禦案大如半桌,皇上以兩手仰置案端,予即以兩手按之。
唯時予以疾行趨入,複叩頭行禮,氣息促疾欲喘,屏息不語。
片時,皇上不耐,卒然問曰:“你瞧我脈怎樣?”予曰:“皇上之脈,左尺脈弱,右關脈弦。
左尺脈弱,先天腎水不足,右關脈弦,後天脾土失調。
”兩宮意見素深,皇太後惡人說皇上肝郁,皇上惡人說自己腎虧,予故避之。
皇上又問曰:“予病兩三年不愈,何故?”予曰:“皇上之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虛者由來漸矣。
臣于外間治病,虛弱類此者,非二百劑藥不能收功。
所服之藥有效,非十劑八劑不輕更方。
”蓋有鑒于日更一醫,六日一轉而發也。
皇上笑曰:“汝言極是,應用何藥療我?”予曰:“先天不足,宜二至丸;後天不足,宜歸芍六君湯。
”皇上曰:“歸芍我吃得不少,無效。
”予曰:“皇上之言誠是。
以臣愚見,本草中常服之藥不過二三百味,貴在君臣配合得宜耳。
”皇上笑曰:“汝言極是。
即照此開方,不必更動。
”予唯唯,複向皇太後前跪安而退。
皇太後亦曰:“即照此開方。
”行未數武,皇上又命内監叮囑勿改動。
是時,軍機已下值,即在軍機處疏方。
甫坐定,内監又來雲:“萬歲爺說,你在上面說怎樣即怎樣開方,切勿改動。
”指陳蓮舫而言曰:“勿與彼串起來。
”切切叮囑而去。
予即書草稿,有筆帖式司官多人執筆伺候譽真。
予方寫案兩三行,即來問曰:“改動否?”予曰:“不改。
”彼即黃紙謄寫,真楷校對畢,裝入黃匣内。
計二份,一呈皇太後,一呈皇上。
時皇太後正午睡,賜飯一桌,由内務府大臣作陪。
飯畢,奉谕:“汝系初來插班,二十一日系汝正班。
”當即退下。
至晚有内使來傳雲:“皇上已服你藥,明早須伺候請脈。
” 次早請脈,情形大緻與昨日同。
飯畢,皇太後傳谕,改二十二日值班。
予向内務府大臣曰:“六日輪流一診,各抒己見,前後不相聞問,如何能愈病。
此系治病,不比當差,公等何不一言?”繼大臣曰:“内廷章程向來如此,予不敢言。
”嗣見陸尚書曰:“公家世代名醫,老大人《世補齋》一書海内傳誦。
公于醫道三折肱矣!六日開一方,彼此不相聞問,有此辦法否?我輩此來滿拟治好皇上之病,以博微名。
及今看來徒勞無益,希望全無,不求有功,先求無過。
似此醫治必不見功,将來誰執其咎,請公便中一言。
”陸公曰:“君不必多慮,内廷之事向來如此,既不任功,亦不任過,不便進言。
”予默然而退,以為此來必無成功也。
于是六日一請脈。
至八月初八日,皇太後谕繼祿曰:“外間保來醫官六人,是何籍貫、官職、年歲?”一一細詢,并谕令彼等各接家眷來京。
繼祿曰:“頤和園左近覓六處住房頗不容易,何不令彼等分班以體恤之。
”皇太後曰:“現在不是分班麼?”繼乃請兩人一班,兩月一換。
皇太後以為然,并間伊等飯食每月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