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 誠房的房客
關燈
小
中
大
寫到這裡,筆又要岔開去,關于誠房的事,先來說幾句。誠房的先人是十四老爺,與興房的苓年公是親兄弟,他生有兩個兒子,長号子林,次号子傳。子林的妻早死,他在河南作客,就死在那裡,兒子鳳桐,養在外婆家,後來回到周宅,有些轶事,收在《阿Q正傳》裡,下文再說。子傳通稱二老爺,其妻二太太即是《朝華夕拾》中的衍太太,兒子鳳岐字鳴山,小名曰方,比魯迅才大五歲,雖是叔侄,卻也是小朋友。誠房的房屋在大堂前左右,東邊一大間前後房自己居住,其餘都出租給人家,就癸巳以前情形來說,大堂前以西兩大間,即是與興房樓屋連接的,以及白闆門内過廊迤南的一部分,租給李家居住,在那裡是一方塊,東北方面各有房屋兩間,作曲尺形,前面一個明堂,通稱蘭花間,大概是先代收藏蘭花之處,朝南兩間特别有地闆,或者是其證據。李家主人是個高大漢子,诨名“李臭大”,是李越缦的堂兄弟,光緒庚寅(一八九〇)年越缦考取禦史,有報單送來貼在大廳牆上。在他家裡又寄居着一家沈姓,不知是什麼親戚關系,其中一個是“沈四太太”,口說北方話,年紀約有五六十吧,關于她的事,在《朝華夕拾》第八篇《瑣記》中有一節雲:
“冬天,水缸裡結了薄冰的時候,我們大清早起一看見,便吃冰。有一回給沈四太太看到了,大聲說道:‘莫吃呀,要肚子疼的呢!’這聲音又給我母親聽到了,跑出來我們都挨了一頓罵,并且有大半天不準玩。我們推論禍首,認定是沈四太太,于是提起她就不用尊稱了,給她另外起了一個綽号,叫作‘肚子疼’。”那有薄冰的水缸就在堂前西屋的後窗外,所以給沈四太太看見了,叫她綽号的原因自然一半是怪她多話,一半也因為她的北方話,這在鄉下人聽來正是“拗聲”,都是有點可笑的。沈家還有一個女人,大概是寡婦吧,生活似乎頗清苦,帶着三個小孩,男孩名叫八斤,女孩是蘭英與月英,年紀大抵六七歲吧,夏天常常光身席地而坐。
“冬天,水缸裡結了薄冰的時候,我們大清早起一看見,便吃冰。有一回給沈四太太看到了,大聲說道:‘莫吃呀,要肚子疼的呢!’這聲音又給我母親聽到了,跑出來我們都挨了一頓罵,并且有大半天不準玩。我們推論禍首,認定是沈四太太,于是提起她就不用尊稱了,給她另外起了一個綽号,叫作‘肚子疼’。”那有薄冰的水缸就在堂前西屋的後窗外,所以給沈四太太看見了,叫她綽号的原因自然一半是怪她多話,一半也因為她的北方話,這在鄉下人聽來正是“拗聲”,都是有點可笑的。沈家還有一個女人,大概是寡婦吧,生活似乎頗清苦,帶着三個小孩,男孩名叫八斤,女孩是蘭英與月英,年紀大抵六七歲吧,夏天常常光身席地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