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化
關燈
小
中
大
№光化001
【蓋】
劉公墓銘
【志文】
唐故魏博劉府君墓志銘并序府君諱會,遠祖命氏彭城郡,高祖之後裔,冠裳朱紫,錄在國章;義列忠良,存於史策。因官随仕,今為魏人也。曾祖諱;祖諱魯;皇不仕。烈考諱朝,皇不仕。□府君即先君之第十一子也。性懷金石,志抱松筠,其德也五嶽峥嵘,其器也三江渺。知禮樂之本,懷惠愛之心,鄉川推有德之名,遠近仰弘人之譽。何乃寒喧暫構,微疾潛生,求醫不遇於秦公,訪藥難通於海島。雖遍祈靈祠,響應終無,不幸去光化元年潤十月廿六日,終於冠氏縣再清鄉吳村之私第,享年七十四。夫人張氏,恨泉台獨往,鸾鏡塵昏,涕淚空堂,晝而連夕。有子三人:孟曰神寬,仲曰神遷,季曰神遏;女二人,并适他氏。志孝皆行孝行,哀毀過人,泣血絕漿,義同柴闵。乃罄家勵力,蔔兆封墳,取光比二年十月二日葬於世□西百步,就先茔之禮也。伏恐年代深遠,陵谷變移,乃命瑣才,揚言貞石。詞曰:
英賢府君,孝行立身,何随風燭,奄謝黃塵。哀哉嗣子,蔔筮通神,安其茔門,永閉泉門。白楊作伴,夜月為鄰,旌言片石,萬古千春。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江蘇山東卷第一冊)
№光化002
【蓋】
罐。
【志文】
唐故扶風郡馬氏夫人墓銘并序明州慈溪縣上林鄉石仁裡三渎保。維夫人姓馬,扶風郡人也,享年六十三,十月生。夫人四德柔和,九儀克備,性同白玉,行比青蓮,似鏡無塵,如松淩漢。
夫人适琅琊王弘達為琴瑟。未盡契言,路隔泉關。而育一男二女。男曰仲琚。長女适淩郎,次女适陳郎,并高聞德望也。夫人去光化三年八月中忽染疾,百藥不療,至九月廿六日終於私第。當年十一月初一日禦吉日葬於富鄉湖内山北保。其墳甲向,永為萬歲墳也。其墓地夫主王弘達去中和五年十月十三日於馬氏堂弟馬弁邊買得當湖山北保内荒廢桑園,永為墓田。東至湖,南至舊屋基,西至橫古路及馬甲冢科泥塗,東西直出至湖,北至湖及三叔冢。右四至内王自買得,并不關上下門戶六親之事。謹記。銘曰:
人世不堅,亦同風燭,窀穸萬年,山河記錄。
維光化三年歲次庚申十一月乙酉朔初一日乙酉王弘達墓記(錄自《文物》一九八八年第十二期)
【蓋】
劉公墓銘
【志文】
唐故魏博劉府君墓志銘并序府君諱會,遠祖命氏彭城郡,高祖之後裔,冠裳朱紫,錄在國章;義列忠良,存於史策。因官随仕,今為魏人也。曾祖諱;祖諱魯;皇不仕。烈考諱朝,皇不仕。□府君即先君之第十一子也。性懷金石,志抱松筠,其德也五嶽峥嵘,其器也三江渺。知禮樂之本,懷惠愛之心,鄉川推有德之名,遠近仰弘人之譽。何乃寒喧暫構,微疾潛生,求醫不遇於秦公,訪藥難通於海島。雖遍祈靈祠,響應終無,不幸去光化元年潤十月廿六日,終於冠氏縣再清鄉吳村之私第,享年七十四。夫人張氏,恨泉台獨往,鸾鏡塵昏,涕淚空堂,晝而連夕。有子三人:孟曰神寬,仲曰神遷,季曰神遏;女二人,并适他氏。志孝皆行孝行,哀毀過人,泣血絕漿,義同柴闵。乃罄家勵力,蔔兆封墳,取光比二年十月二日葬於世□西百步,就先茔之禮也。伏恐年代深遠,陵谷變移,乃命瑣才,揚言貞石。詞曰:
英賢府君,孝行立身,何随風燭,奄謝黃塵。哀哉嗣子,蔔筮通神,安其茔門,永閉泉門。白楊作伴,夜月為鄰,旌言片石,萬古千春。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江蘇山東卷第一冊)
№光化002
【蓋】
罐。
【志文】
唐故扶風郡馬氏夫人墓銘并序明州慈溪縣上林鄉石仁裡三渎保。維夫人姓馬,扶風郡人也,享年六十三,十月生。夫人四德柔和,九儀克備,性同白玉,行比青蓮,似鏡無塵,如松淩漢。
夫人适琅琊王弘達為琴瑟。未盡契言,路隔泉關。而育一男二女。男曰仲琚。長女适淩郎,次女适陳郎,并高聞德望也。夫人去光化三年八月中忽染疾,百藥不療,至九月廿六日終於私第。當年十一月初一日禦吉日葬於富鄉湖内山北保。其墳甲向,永為萬歲墳也。其墓地夫主王弘達去中和五年十月十三日於馬氏堂弟馬弁邊買得當湖山北保内荒廢桑園,永為墓田。東至湖,南至舊屋基,西至橫古路及馬甲冢科泥塗,東西直出至湖,北至湖及三叔冢。右四至内王自買得,并不關上下門戶六親之事。謹記。銘曰:
人世不堅,亦同風燭,窀穸萬年,山河記錄。
維光化三年歲次庚申十一月乙酉朔初一日乙酉王弘達墓記(錄自《文物》一九八八年第十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