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符

關燈
俟考終,一心求退。

    到阙之俊,便尚投簪,屢獻乞骸,方遂□緻政。

    渥恩雖允,寵澤猶深,乃褒贈右監門衛将軍、濮陽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

    賞延旌勸,冀展念功,益地之封,以彰高道,實乃軒裳煥然,謂其斯盛矣。

    三公即坤維将軍之長子也。

    公道合天聰,氣苞嶽德,抱江海之量,秉松篁之操,文彩既彰,達於聖聽。

    以大中元年十一月廿六□,特恩賜綠、拜将仕郎、行内侍省内府局丞、上柱國、充内養。

    宣揚密命,氵位事推能,立志竭誠,播騰中外。

    至四年五月五日,屬羌戎拒捍,紛擾邊陲,縱興偏師,猶轸宸慮。

    公奉命太原,宣節度使及監軍取沙ヌ軍一千騎救接淮安鎮。

     宣帝以公懷韬钤之略,有減竈之機。

    上令監陣,取勝讨除。

    公天縱長材,神與籌算,不逾半歲,大破羌徒。

    至十二月卅日,遂加奉義郎階,将酬驟勝,用獎挾,增級既崇,皆因事績。

    洎五年,又以威州圍逼,革命道途。

    二月廿二日奉恩旨往回中運糧,應接軍士。

    公素藏心計,義勇冠時,戰不勞師,饋無暫阙,士免憂虞之患,将雄盡*之心,不日倒戈,以殲其寇。

    遂加承奉郎階,乃優茂績也。

    又屆七年,差随上樞元内侍充判官,往南山、鹽、夏等一十餘鎮及七關等道巡邊制置,時機夙蘊,卓荦異能,潔白無瑕,秋潭澈底,永清沙漠,長啟塞關,規制有方,上美其最。

    至十一年三月廿二日,遂賜绯魚袋,充殿前高班,仍加承義郎階,日奉綸言,嘗觀睿旨。

    至鹹通元年十二月廿五日加内府局令,至二年十月六日加朝散大夫。

    寵因官業,榮及崇階。

    至六年四月廿一日,懿宗皇帝知其守道,表以貞廉,慎擇其能,以付重任。

    持遷閣門使,位顯清途,聲華自振。

    一人注待賢之賴,百辟懷欽奉之誠。

    鹹謂當仁矣。

    至七年四月十一日,改授武德副使。

    公緯望宏才,藉能緝理,頗有條貫,改舊唯新。

    至八年九月六日,拜秦州監統,緻邊無烽燧之虞,野鼓皆之化。

    至十一年八月廿二日,除氈坊使。

    職司雖簡,尤藉英材。

    其年十月十八日,遷如京使。

    供市無虧,清通辨事。

    至十二年三月廿四日,賜紫金魚袋、拜東都功德使。

    鵬翼既張,勢騰霄漢,心尚優*,不貴重權。

    至十三年七月十日,除鹽州監軍使,加正議大夫。

    後受代歸阙,遂息志怡神。

    四大增耗,日加微恙,沉こ漸極,俄迫逝波。

    藥餌無瘳,大夜難駐,時光若燭,生殒孰知。

    五德奄於夜台,四通墜於朝露。

    以乾符□年歲灘季夏月廿五日薨於上都來庭坊,即今之私第也,享齡六十。

    親戚恸哀,鄰為停杵。

    公先娶夫人李氏,不終年壽,先奄夜台。

    次娶夫人劉氏,天假令德,神奉賢儀,守節蘋蘩,松貞可并,結缡禀訓,今恨孤飛。

    公有嗣子四人:長曰彥方,文林郎、行内侍省掖庭局宮教博士、賜綠;從事矣恭儉於心,義推讓果。

    次曰彥球,登仕郎、行内侍省掖庭局宮教博士、上柱國、賜綠;職系王庭,位同寮采,鶴儀獨立,迥秀風姿,夙備三端,四科克萃。

    次曰彥钊,次曰彥及,并蘊材器,孝敬修身,時羨四龍,茂英秋菊,雁序飛鳴,而偕佐輔,鹹以泣血,興言方。

    以乾符三年十一月廿九日龜筮從吉,遂窆於京兆府萬年縣川鄉南姚村,附皇父母之宅,禮也。

    嗚呼!玄壤深邃,陵谷孰知,以镌貞珉,乃紀芳徽。

    其詞曰: 公之懿績,國之良臣。

    機籌莫測,器業彌真。

    幾朝承寵,數歲榮身。

    惟清與直,憂寄當仁。

    材超杞梓,端比松筠。

    入侍出護,皆立忠勤。

    苦心輔國,采服安親。

    嗚呼一劍,鸾失其賓。

    痛哉風燭,遽殒哲人。

    記之于诔,永閉松*。

     朝議郎試太子中舍人騎尉李慕謙書并篆蓋潘骈刻字(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四冊) №乾符020 【蓋】 無。

     【志文】 唐故蘇氏墓志銘并序夫人蘇氏,武功郡人也,今為潤□□德縣人矣。

    □□□□□□夫人婦德有□,□□無□□□歸于楊氏之門。

    以乾符五年九月□三日,終于私第,春秋五十五。

     有子二人,女三人,并□哀泣血。

    其年九月廿五日葬□□□鄉阿育王山西南原,禮□。

    恐山谷改移,故刊磚記。

    銘 曰: 嗟乎夫人,四德備身,勒銘於紀,萬古千春。

     (泰州博物館藏石) №乾符021 【蓋】 安樂郡孫府君墓志銘 【志文】 唐故樂安郡孫府君墓志銘并序彭城劉彥謙奉述府君姓孫氏,諱綏,其先周文王少子康叔之後,本貫青州樂安郡。

    初随祖過江,止潤州丹陽縣,後避兵徙居廣陵焉。

    祖*,烈考倫,皆高道不仕,世為逸人。

     府君紹繕宗嗣,承訓禮婚會稽虞氏。

    夫人四德具美,令淑播聞,頸剖明珠,不徵蘭夢。

    育男三人,□□保持。

    長曰寶,婚清河張氏;仲曰志,娶颍川陳氏;季曰□,□□陽湯氏;皆高援名族,明奉箕帚,各有孫息。

    府君平生深仁厚義,長者有餘,雖貿易往來,而與物無贲,冀□椿壽,福慶子孫。

    奈何親懿方洽,孝善當時,三樂之康年,遭二豎之緻疾,伏枕逾月,百藥不瘳,圓靈匪仁,纖我尊德,乾符五年十月五日屬纩於揚州江陽縣會義坊之私第,享齡八十有一。

    當其歲戊戌十月癸亥廿三日乙酉,以桑梓隔越,将遷窆於當縣城東權創北道化坊茔内。

    地東西八步,南北十四步,松賈嗚呼,生為達人,終而得地。

    三男皆娶,數孫長成,環泣營葬,生死終禮。

    惟夫人糟糠義重,偕老有違,垂白孤孀,恨乖同穴。

    悲風殒涕,高月低□,雲樹慘凄,寒泉嗚咽,丘山雖失,中饋彌□,慮龜蓍昧貞,故刊玄石,其銘雲: 圓虛毓人良與賢,生厥世兮如逝川。

    惟我父兮福慶返,壽過榮兮三樂全。

    孝子孝孫俱潸然,嗟夫人兮亦尊年。

    龜有語兮蓍有言,下玄堂兮城東阡,崇封兮虛丘圓,孤月悲,長地仙。

     (周紹良藏拓本,揚州博物館藏石) №乾符022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朝議大夫行内侍省内府令員外置同正員上柱國賜紫金魚袋王公墓志銘并序前普州普安縣主簿文林郎蕭能撰夫以連移西序陶而禀陰陽,天地欲秋而葉先墜,乃春秋之義也。

    嗚乎!盛族喬裔,百代難窮。

    自漢而為太霸焉。

    公挺特令靈,芳香迥秀,*哲妃子,葺林識略。

    有如韓白之比,由是美德旌貞,金石不朽者欤!公諱公操,字,襄陽太原郡人也。

    曾祖志用,朝議大夫内侍省内府局令上柱國賜绯魚袋。

    公荦荦奇特,倜傥忠貞,奉公潔白,立身不群。

    大中皇帝以此嘉尚。

    □一稔中夏而賜绯魚袋,充端陵使。

    以恭勤夙夜,至十四年盛夏,加階文林郎。

    至鹹二歲冬,始加登仕郎,五年末夏首加儒林郎。

    六年季夏,皇帝以黔中地連外蕃,不專信節察,而創監軍。

    公即首任也。

    三年間公以廉慎公清,處衆為美,俾陬戎敬服□。

    九年中春,*可、昆明并諸部落共獻章,而達于阙下。

    上悅其事,便加朝散大夫,茲歲夏首,更加朝請大夫。

    十三年中冬賜。

    十四年春初,加朝議大夫。

    公鹹以撫綏有方,屈已而能安輯。

    蠻蜒顧義尚獻款輸誠,猶善服也。

    乾符二年中夏,上聞公有變通之材,遽除靈台鎮監軍。

    公以規矩戎引,私無纖毫。

    王事一心,孜孜不怠。

    乾符五年壬戌月辛亥日薨於來庭坊私第。

    蓍筮宅兆,癸亥月庚寅,日葬於鄭村,即公先代之茔域也。

    夫人家傳令淑,椒蘭有聞。

    有子二人,長曰存禮,将仕郎行内侍省掖庭局宮教博士員外置同正員上柱國。

    掖闱奉職,雅量深誠,好武重文,伺時而仕要。

    次子可度,文林郎行内侍省掖庭局宮教博士上騎都尉。

    識度有聞,道明利物。

    嗚呼!锺此大禍,内外聞惜,痛如刀刺。

    慮桑田改□天□營黃,猶朱英□,□景不駐,逝水東延。

    □期掄材,杞梓奚振?乾坤不容,忠烈□訓。

     門代□□,□□□□,延津劍沉,□□斷□。

    日月遄流,風燭旋盡,丹翩幡,哀鳴烏殒。

    嗚呼隙影!志何□□?(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二冊) №乾符023 【蓋】 失。

     【志文】 唐故吳興錢氏女墓志□□□州鄉貢進士□述乾符五年歲次戊戌十一月壬辰朔廿九日庚申,錢氏女烏娘終於長安昭國裡,祖廟之東偏。

    我烈考故太子賓客、贈工部尚書府君諱方義。

    仲兄故戶部巡官試秘書省校書郎府君諱ロ。

    烏娘即校書府君之長女。

    生三歲,其母葛氏卒。

    後十五歲,丁校書府君憂。

    服除三歲,遘疾纟參,生世二十二年。

    中所是也,如此痛哉!而生植慧性,夙成淑姿,執先君之喪,盡其哀事。

    吾嫂劉夫人之心,本乎孝愛,異母之屬,極其仁和,長幼之序,均其分有。

    □□□□□□□□之常□□其終也,雖家人□不□□出□□□□□谷□□天命則夭,骨肉□□□□□□□□其年十二月壬戌朔十二日□□□□□京□□萬年縣□□□□□□□。

     (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藏拓片今據以錄文) №乾符024 【蓋】 無。

     【志文】 唐故□翰林供奉朝散大夫□守右千牛衛将軍上柱國賜紫金魚袋殷府君墓志銘并序鄉貢進士牛延翰撰府君諱瓊,字德光。

    其先武威人也。

    世族冠冕,已具圖諜,代有其人,不可刊紀。

    曾祖常州長史。

    生大父梓州培城令元度。

    度生先父左清道率府錄事參軍振。

    皆抱材蘊氣,納粹融和,任命而昌,故莫□顯位而已。

    始先大夫夫人清河縣君張氏,有三子,皆禀令秀,府君即第二子也。

    爰自羁,穎悟學術,探和扁之情,挺張吳之譽。

    神聖工巧,莫可而倫,豈與夫末俗淺學,論其勝負哉!才逾壯室,榮入禁林,供奉天庭,首出盡瘁。

    與元昆季弟齊名於時,而府君避德讓賢,每全其道。

    始任果州西充主簿,才罷,轉金州西城丞。

    稍遷太仆丞,又轉殿中省尚衣尚辇奉禦。

    乾符首歲六月,以能擢居列侍,專承睿旨,密奉皇躬。

    於是尤異祿秩,便蕃錫赍,發能效用,益副帝俞。

    其年九月,榮賜銀章,二年八月,又寵金紫。

    繼遷廣王府長史,授右千牛衛将軍。

    與夫皆級勳資,莫不兼盛。

    自起家至乎環衛,逾十五年,其間茂德芳塵,可為播於遠近。

    會同列疾以獨異,為其排斥。

     上意不悟,暫移散秩,府君亦弘止足之分,久求退免,於是優遊卒歲,寄傲雲表。

     不料微こ纏腠,藥餌無徵,久而莫瘳,奄至遊岱。

    以乾符六年正月十日終於長安招國裡之私第,享年五十三。

    驚駭四鄰,痛傷知友,豈天命何?豈天命何?府君率性勤厚,寬弘濟物,孝於上,義於昆,穆於親,愛於衆。

    興居燕息,未嘗不系於安否動靜,舒慘存亡,稍乖常程,莫遑寝食。

    禦小恤下,必本寒喧,寬猛恩威,無或失所。

    少有酒德,不辜風月,嘗連霄接晝,百千锺,有定國之益明,無檀鄉之忄亂。

    兢兢業業,不怠於愛敬仁和。

    可謂器量天資,慈良神授。

    或者似欲遠大其程也,何賦性之優而賦命之劣?不登上壽,奄謝明時而已哉!其告逝之日,少大親族及有識來吊,莫不長号惋痛,感義悲仁,其報施之道,未可知也。

    元昆鴻胪少卿緻仕遂,明時傑出,間代挺生,頃建捧日之榮,嘗備天之藝。

    而能方崇恩異,退莅懼全。

    存賢哲之所,高古今之難。

    并季弟秋浦丞球,即世父之子,早由門業,榮列内庭,名德寵光,差以為盛。

    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