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成
關燈
小
中
大
重,未及歸□秦垅茔室也。
即以其年應锺之月一日於振軍西北五裡之原權厝之,禮也。
嗣子再昌已下,氣憊柴毀,甚於絕漿之痛哉!喪事周備,□竭矣。
兼錄其行實,以載斯銘曰: 苦哉府君!蘊慕義之心,有幹時之器,榮顯忽分。
沉堙壯志,非唯府君。
自古如是,烽戍坡ヌ。
水潺波,陰嶺一帶,青冢嵯峨,秋雲交潔。
丘墟太多,歸此已矣,其如之何!維開成四年己未之歲十月己酉朔一日己酉刊記。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北京卷第二冊) №開成023 【蓋】 失。
【志文】 唐故朝請大夫行内侍省内府局丞員外置同正員上柱國隴西李府君墓志銘并序 文林郎前行眉州通義縣主簿敬逢撰公諱德義,字德義,隴西人,帝有颛顼之胤也。
元和十五年授将仕郎掖庭局宮教博土雲騎尉,任十六宅奏事廿餘年,又轉遷當司判官十年。
九鼎之儀,常羞尚味;八珍之事,無令*冒。
卅年稱王者之意。
長慶三年,又遷徵仕郎員外置同正員,尋又遷朝議郎階勳。
大和四年又遷朝散大夫内侍省内府局丞。
詞雲:各懷恭敏,并表幹能。
勞效早著於官爵,謹恪彌彰於歲序。
大和八年,又遷朝請大夫内府局丞。
皇考諱瑛琦,元和二年署掖庭局監作。
清貞勤儉,弘方益茂。
公誠悫端嚴,仁和表性,外歸風雅,内起光榮,寒者衣之,饑者食之。
易于之,倏忽流世,開成四年閏正月十九日寒暑生疾,終於長安永昌裡私第,享年五十九。
綠蘿先韫於匮中,白玉後於秋令。
夫人彭城劉氏,前漢室之苗裔。
四德俱芳,六姻作範。
嗣子叔亮,次子叔元,女十五娘,泣血苫廬,悲哀墳珑。
氣懑痛感,杖而能起。
手植松賈,ㄡ思依仁,聖人之禮道備矣,孝子事親終矣。
其年十一月六日蔔葬於京兆府萬年縣川鄉鄭村之原。
恐陵谷變移,紀石之厥臧其於不朽。
銘曰: 出忠入孝得翺翔,家國榮名萬古香。
蔔兆川村有鄭,寄青山牛卧崗。
三年不見□父面,今日同歸松柏行。
薤曲風悲垅雲送,子孫昌盛吉又良。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二冊) №開成024 【蓋】 大唐故趙府君墓志銘 【志文】 唐故陳州*水縣令趙府君墓志銘并序從弟奉義郎陳州*水縣令遵撰府君諱丕,字岱之,其先天水人也。
曾祖知本,江州長史;祖省躬,宣州司馬;父承丘,左金吾衛兵曹參軍。
公即兵曹之第四子也。
聰敏好學,慈惠愛人。
早歲以明經擢第,釋褐調補渠州大竹令,次任隰州錄事參軍,次任太原府廣陽縣丞,自廣陽曆陳州*水令,凡所莅官,皆著成績,有清廉正直之稱。
不威而人自肅,不教而政自成。
可謂人之賢吏之良者也。
尤攻武略,又善儒術,豈非文武之兼才也。
宜其錫以遐壽,享茲榮祿,孰謂天乎不惠降此鞠兇,嗚呼哀哉!以開成三年二月廿四日不幸,終於*水縣之官舍,享年六十。
婚弘農楊氏。
有子五人,長曰圖,次曰團,次曰圍,次曰圓,幼曰回;有女一人,适敦煌張贽,仕至澤州高平縣主簿。
夫人楊氏,哀感未亡,悼深永訣,有孟母敬姜之德。
先是舊茔在河中府倚氏縣,未克歸功名利祿,以開成五年二月十三日,權窆於懷州武德縣之東南待賢鄉雲霧崗,禮也。
嗣子圖等,泣奉裳帷,痛深創钜,哀厚地之長往,歎昊天之罔極,以餘承乏茲地,又忝當宗,見序述,敢不課菲薄,以紀休德。
忄黨陵谷遷變,而銘志□存焉。
其詞曰: 四教克修,六經是顧,九原可贖兮百身為喻。
歎逝水兮長注,睹萬裡兮□慕。
問望方熾兮赫乎當時,音容遽隔兮忽先朝露。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河南卷第一冊) №開成025 【蓋】 大唐故安王墓志之銘 【志文】 大唐故安王墓志銘并序 翰林學士朝議郎守尚書庫部郎中知制诰上柱國臣李褒奉敕撰 翰林待诏将仕郎守徐州豐縣尉臣安景之奉敕書翰林待诏朝議郎守梁王府司馬上柱國賜绯魚袋臣唐玄度奉敕篆額國家用漢制,封建子弟。
雖傅導甚至,尚慮不習政事。
率留京師,所以厚宗親而愛黎人也。
開成五年四月廿二日安王薨於第,将窆之前,且上遣奚官局令邬重亮傳韶於詞臣,俾志諸墓。
臣褒适更直禁中,謹執筆而叙曰:王諱溶,穆宗皇帝之第四子。
母曰楊太妃。
幼而敏悟,長而謹饬。
樂於為善,勇於見義。
早膺典冊,遂開土宇。
皇帝以孝慈率下,敦睦之道,有加常等。
嗚呼!棄茅土之封,享年二十有八。
以其年八月廿九日葬於京兆府萬年縣崇道鄉之原。
天子震悼,不視朝三日。
慮陵谷之變也,俾金石以文。
以下臣奉诏,其敢以辭。
銘曰: 冕服其尊,魯衛其親,文皇之裔,憲皇之孫。
枝連茂本,派發靈源,勞謙奉聖,砥砺齊賢。
嗚呼彼天,不永其年!(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二冊) №開成026 【蓋】 失。
【志文】 唐工部尚書杜公長女墓志銘并序度支巡官試大理評事畢試撰京兆杜公,早尚岐陽公主。
有子多不育,及生女在褓,懿性已兆,自是遂無孩殇,為弟娣長,以此尤愛之。
字曰某。
柔令天生,素已多矣。
加之幼禀内訓,至於成人。
開成二年冬十一月居主喪,孝出禮外,性不能支。
五年春二月礻覃除,夏五月七日終於昌化裡,享年二十有三。
秋八月二十九日葬於萬年縣少陵原下洪源鄉主茔之隅故土也。
憲宗皇帝之外孫。
曾祖估,司徒平章事、贈太師;祖式方,桂管觀察使、贈司徒。
公名,是時為工部尚書、判度支。
比常話於賓友間,意者求賢以配之。
況公望高天下,宗族當今為大,凡謂甲門清才,求之皆未許嫁。
誰謂如是之不幸耶!以誠從事下位,早曾習文墨,恐歲月久深,父氏親盡,故遣志之。
銘曰: 公之哀也,以為女子未從人謂之無歸,雖有牲牢,孰為之屍。
一日川谷遽更,不知是誰。
冀存其宗子以銘之。
(錄自《考古與文物》一九八八年第四期) №開成027 【蓋】 失。
【志文】 唐故溪州大鄉縣主簿李府君墓志銘并序前郢州富水縣尉河東裴著撰嗚呼李府君早□!昔管仲恸鮑叔之哀,孔宣喟顔回之歎,皆以德而無壽者焉。
公諱澤,河中府永樂縣人。
父绶,皇湖州錄事參軍;贊美六條,光□一郡。
公則绶之令子也。
上縣一佐,頃年降授,用大理小,化若烹鮮。
叔绶皇許州*陵、長葛二縣令,遂遷家颍川,寄業葛□。
貞元十五年九月用兵,全家奔北,因履險堕空,驚□而卒,豈期仙鸾墜翼,寶劍摧鋒,年五十。
夫人徐氏,則故□□縣令遜之淑女也,乃雍雍婦德,赢赢母儀,執義方以訓孤,守孀閨而撫幼。
胤子鼎,次子存,胄子僧法名弘振等;并以躬勤孝養,恭順慈顔,寝食安和,将保遐壽。
奈何昨開成五年八月一日,因夢驚泰豎,疾遘膏肓,藥筮無徵,忽從長往,嗚呼!子欲養而親不待者,其斯之謂欤!年七十九。
嗣子等*毒辛心,荼毀孤骨,□相謀勉,無誕餒寒,便以此年十一月廿四日,葬於河南府陽翟縣大隗鄉諸侯山南原,禮也。
胤子等絕漿泣血,仰訴昊穹,行潦蘋蘩,恭享其祀。
慮其陵谷遷變,時物改移,故勒石以斯文,用記其於千古。
乃為銘曰: 其一:天地含德兮受養萬物,何李公早亡,令夫人兮又殁。
諸侯山下三千年,隧啟佳城見白日。
嗚呼兮李公夢居此室。
其二:黃泉别兮日月長,如水流兮無還鄉。
子孫千祀兮行□□,松柏萬古兮□□□。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河南卷第一冊) №開成028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樂安郡孫府君墓志銘鄉貢進士崔不惑撰府君諱曜,字曜,吳帝之緒裔也。
□□蔔兆數代封天應也。
公族祖随宦曆□□皇曾祖諱,才略備用;皇祖諱遠,□□□世;□皇考諱曜,幼閑經史,幾貢禮闱,□弟之□,旋乎淪殁。
公英邁習古,道義成躬。
於元和内遘疾,伏枕而終。
*欷!天喪斯乎,未足為稱。
公愛子等,号呼穹蒼,聞之無路,今奉安葬於景城縣北宣化裡十一*村北二裡。
東自莊南舊州約一百步,西南去劉家莊約一裡,北李明巨約二裡已。
開成五載十二月廿四日同府君夫人劉氏合於大茔。
公有子三人:長曰士清,裡巷仁仁,後來規轍;次子士榮,曾職效軍門,於大和中蒼卒;次子士環,授職軍門,并績善之譽久矣,王詳之孝備矣。
屬乎寒風助哀,垅樹凄悼,天奪人願,歸乎泉扃。
銘曰: 樂安孫公,六藝備通,桂林ㄡ折,金石塵蒙,清詞刊記,泉壤難窮。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河北卷第一冊)
即以其年應锺之月一日於振軍西北五裡之原權厝之,禮也。
嗣子再昌已下,氣憊柴毀,甚於絕漿之痛哉!喪事周備,□竭矣。
兼錄其行實,以載斯銘曰: 苦哉府君!蘊慕義之心,有幹時之器,榮顯忽分。
沉堙壯志,非唯府君。
自古如是,烽戍坡ヌ。
水潺波,陰嶺一帶,青冢嵯峨,秋雲交潔。
丘墟太多,歸此已矣,其如之何!維開成四年己未之歲十月己酉朔一日己酉刊記。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北京卷第二冊) №開成023 【蓋】 失。
【志文】 唐故朝請大夫行内侍省内府局丞員外置同正員上柱國隴西李府君墓志銘并序 文林郎前行眉州通義縣主簿敬逢撰公諱德義,字德義,隴西人,帝有颛顼之胤也。
元和十五年授将仕郎掖庭局宮教博土雲騎尉,任十六宅奏事廿餘年,又轉遷當司判官十年。
九鼎之儀,常羞尚味;八珍之事,無令*冒。
卅年稱王者之意。
長慶三年,又遷徵仕郎員外置同正員,尋又遷朝議郎階勳。
大和四年又遷朝散大夫内侍省内府局丞。
詞雲:各懷恭敏,并表幹能。
勞效早著於官爵,謹恪彌彰於歲序。
大和八年,又遷朝請大夫内府局丞。
皇考諱瑛琦,元和二年署掖庭局監作。
清貞勤儉,弘方益茂。
公誠悫端嚴,仁和表性,外歸風雅,内起光榮,寒者衣之,饑者食之。
易于之,倏忽流世,開成四年閏正月十九日寒暑生疾,終於長安永昌裡私第,享年五十九。
綠蘿先韫於匮中,白玉後於秋令。
夫人彭城劉氏,前漢室之苗裔。
四德俱芳,六姻作範。
嗣子叔亮,次子叔元,女十五娘,泣血苫廬,悲哀墳珑。
氣懑痛感,杖而能起。
手植松賈,ㄡ思依仁,聖人之禮道備矣,孝子事親終矣。
其年十一月六日蔔葬於京兆府萬年縣川鄉鄭村之原。
恐陵谷變移,紀石之厥臧其於不朽。
銘曰: 出忠入孝得翺翔,家國榮名萬古香。
蔔兆川村有鄭,寄青山牛卧崗。
三年不見□父面,今日同歸松柏行。
薤曲風悲垅雲送,子孫昌盛吉又良。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二冊) №開成024 【蓋】 大唐故趙府君墓志銘 【志文】 唐故陳州*水縣令趙府君墓志銘并序從弟奉義郎陳州*水縣令遵撰府君諱丕,字岱之,其先天水人也。
曾祖知本,江州長史;祖省躬,宣州司馬;父承丘,左金吾衛兵曹參軍。
公即兵曹之第四子也。
聰敏好學,慈惠愛人。
早歲以明經擢第,釋褐調補渠州大竹令,次任隰州錄事參軍,次任太原府廣陽縣丞,自廣陽曆陳州*水令,凡所莅官,皆著成績,有清廉正直之稱。
不威而人自肅,不教而政自成。
可謂人之賢吏之良者也。
尤攻武略,又善儒術,豈非文武之兼才也。
宜其錫以遐壽,享茲榮祿,孰謂天乎不惠降此鞠兇,嗚呼哀哉!以開成三年二月廿四日不幸,終於*水縣之官舍,享年六十。
婚弘農楊氏。
有子五人,長曰圖,次曰團,次曰圍,次曰圓,幼曰回;有女一人,适敦煌張贽,仕至澤州高平縣主簿。
夫人楊氏,哀感未亡,悼深永訣,有孟母敬姜之德。
先是舊茔在河中府倚氏縣,未克歸功名利祿,以開成五年二月十三日,權窆於懷州武德縣之東南待賢鄉雲霧崗,禮也。
嗣子圖等,泣奉裳帷,痛深創钜,哀厚地之長往,歎昊天之罔極,以餘承乏茲地,又忝當宗,見序述,敢不課菲薄,以紀休德。
忄黨陵谷遷變,而銘志□存焉。
其詞曰: 四教克修,六經是顧,九原可贖兮百身為喻。
歎逝水兮長注,睹萬裡兮□慕。
問望方熾兮赫乎當時,音容遽隔兮忽先朝露。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河南卷第一冊) №開成025 【蓋】 大唐故安王墓志之銘 【志文】 大唐故安王墓志銘并序 翰林學士朝議郎守尚書庫部郎中知制诰上柱國臣李褒奉敕撰 翰林待诏将仕郎守徐州豐縣尉臣安景之奉敕書翰林待诏朝議郎守梁王府司馬上柱國賜绯魚袋臣唐玄度奉敕篆額國家用漢制,封建子弟。
雖傅導甚至,尚慮不習政事。
率留京師,所以厚宗親而愛黎人也。
開成五年四月廿二日安王薨於第,将窆之前,且上遣奚官局令邬重亮傳韶於詞臣,俾志諸墓。
臣褒适更直禁中,謹執筆而叙曰:王諱溶,穆宗皇帝之第四子。
母曰楊太妃。
幼而敏悟,長而謹饬。
樂於為善,勇於見義。
早膺典冊,遂開土宇。
皇帝以孝慈率下,敦睦之道,有加常等。
嗚呼!棄茅土之封,享年二十有八。
以其年八月廿九日葬於京兆府萬年縣崇道鄉之原。
天子震悼,不視朝三日。
慮陵谷之變也,俾金石以文。
以下臣奉诏,其敢以辭。
銘曰: 冕服其尊,魯衛其親,文皇之裔,憲皇之孫。
枝連茂本,派發靈源,勞謙奉聖,砥砺齊賢。
嗚呼彼天,不永其年!(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二冊) №開成026 【蓋】 失。
【志文】 唐工部尚書杜公長女墓志銘并序度支巡官試大理評事畢試撰京兆杜公,早尚岐陽公主。
有子多不育,及生女在褓,懿性已兆,自是遂無孩殇,為弟娣長,以此尤愛之。
字曰某。
柔令天生,素已多矣。
加之幼禀内訓,至於成人。
開成二年冬十一月居主喪,孝出禮外,性不能支。
五年春二月礻覃除,夏五月七日終於昌化裡,享年二十有三。
秋八月二十九日葬於萬年縣少陵原下洪源鄉主茔之隅故土也。
憲宗皇帝之外孫。
曾祖估,司徒平章事、贈太師;祖式方,桂管觀察使、贈司徒。
公名,是時為工部尚書、判度支。
比常話於賓友間,意者求賢以配之。
況公望高天下,宗族當今為大,凡謂甲門清才,求之皆未許嫁。
誰謂如是之不幸耶!以誠從事下位,早曾習文墨,恐歲月久深,父氏親盡,故遣志之。
銘曰: 公之哀也,以為女子未從人謂之無歸,雖有牲牢,孰為之屍。
一日川谷遽更,不知是誰。
冀存其宗子以銘之。
(錄自《考古與文物》一九八八年第四期) №開成027 【蓋】 失。
【志文】 唐故溪州大鄉縣主簿李府君墓志銘并序前郢州富水縣尉河東裴著撰嗚呼李府君早□!昔管仲恸鮑叔之哀,孔宣喟顔回之歎,皆以德而無壽者焉。
公諱澤,河中府永樂縣人。
父绶,皇湖州錄事參軍;贊美六條,光□一郡。
公則绶之令子也。
上縣一佐,頃年降授,用大理小,化若烹鮮。
叔绶皇許州*陵、長葛二縣令,遂遷家颍川,寄業葛□。
貞元十五年九月用兵,全家奔北,因履險堕空,驚□而卒,豈期仙鸾墜翼,寶劍摧鋒,年五十。
夫人徐氏,則故□□縣令遜之淑女也,乃雍雍婦德,赢赢母儀,執義方以訓孤,守孀閨而撫幼。
胤子鼎,次子存,胄子僧法名弘振等;并以躬勤孝養,恭順慈顔,寝食安和,将保遐壽。
奈何昨開成五年八月一日,因夢驚泰豎,疾遘膏肓,藥筮無徵,忽從長往,嗚呼!子欲養而親不待者,其斯之謂欤!年七十九。
嗣子等*毒辛心,荼毀孤骨,□相謀勉,無誕餒寒,便以此年十一月廿四日,葬於河南府陽翟縣大隗鄉諸侯山南原,禮也。
胤子等絕漿泣血,仰訴昊穹,行潦蘋蘩,恭享其祀。
慮其陵谷遷變,時物改移,故勒石以斯文,用記其於千古。
乃為銘曰: 其一:天地含德兮受養萬物,何李公早亡,令夫人兮又殁。
諸侯山下三千年,隧啟佳城見白日。
嗚呼兮李公夢居此室。
其二:黃泉别兮日月長,如水流兮無還鄉。
子孫千祀兮行□□,松柏萬古兮□□□。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河南卷第一冊) №開成028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樂安郡孫府君墓志銘鄉貢進士崔不惑撰府君諱曜,字曜,吳帝之緒裔也。
□□蔔兆數代封天應也。
公族祖随宦曆□□皇曾祖諱,才略備用;皇祖諱遠,□□□世;□皇考諱曜,幼閑經史,幾貢禮闱,□弟之□,旋乎淪殁。
公英邁習古,道義成躬。
於元和内遘疾,伏枕而終。
*欷!天喪斯乎,未足為稱。
公愛子等,号呼穹蒼,聞之無路,今奉安葬於景城縣北宣化裡十一*村北二裡。
東自莊南舊州約一百步,西南去劉家莊約一裡,北李明巨約二裡已。
開成五載十二月廿四日同府君夫人劉氏合於大茔。
公有子三人:長曰士清,裡巷仁仁,後來規轍;次子士榮,曾職效軍門,於大和中蒼卒;次子士環,授職軍門,并績善之譽久矣,王詳之孝備矣。
屬乎寒風助哀,垅樹凄悼,天奪人願,歸乎泉扃。
銘曰: 樂安孫公,六藝備通,桂林ㄡ折,金石塵蒙,清詞刊記,泉壤難窮。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河北卷第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