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

關燈
№天寶001 【蓋】 失。

     【志文】 大唐濮陽郡臨濮縣令元有鄰夫人韓氏墓志秘書省校書郎北海王弼撰并書夫人颍川人也,高機永興,北齊尚書令、昌黎王,生東環州刺史,生弘農郡司馬處玄,處玄生會稽郡剡縣主簿友直,友直生夫人居巽之位,佐坤之德,玉映清越,蕙心有孚,閨闾之儀,穆如也。

    及笄,适河南元公。

    公大業之裔,君子之光,爰初筮仕,至於為邑。

    夫人有倫有脊,左□右之。

    公則制義承家。

    夫人以柔從事,正位于内,□音不忄兆,常以禮者忠信之薄,命者死生之說,吾将生□□厚,死歸於順,既厚且順,此外何求?開元廿七年遘疾,終於洛陽立行裡之私第,春秋九。

    天寶元年七月四日,葬於平陰之原,送終禮也。

    夫人見貞吉如不及,聞妒忌如怨偶。

    先是:公有内寵,謀其廣嗣。

    夫人施惠及下,宜爾子孫,求思賢□,而無愠色。

    此靜方之義,終古有詞,長子孟寬等,孝德周物,錫類由中,誦寒泉之詩,多陟圮之感,爰命不佞,式揚清芬。

    弼以深知,情因詞舉,恭惟妙善,直書其事雲: 夫人生也,蘭有其芳。

    夫人逝也,玉沉共光。

    出國門兮望高崗,愁青松兮思白楊。

    □靈幡至上兮路人凄傷,天長地久兮德□允臧。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十一冊) №天寶002 【蓋】 唐故慕容府君墓志銘 【志文】 大唐故朝散大夫上柱國行河内郡武德縣令慕容府君兼夫人晉昌縣君唐氏志文并序洛陽縣尉陳齊卿撰東海徐珙書君諱相,字嵩高,其先河南人也。

    十二代祖涉,晉初拜大單于,始遷邑于遼東,敦崇華風,式遏憬俗。

    自言慕二儀之道,繼三光之容,因而氏為。

    若傳祚中邦,象賢遂古,抑可*紀。

    曾祖三藏,隋金紫光祿大夫、淮南郡太守;祖正言,皇朝魯郡司馬;父知廉,皇朝對策高第,累遷侍禦史。

    公即府君第四子。

    量弗待年,器嘗裔業,成童沈毅,議禮周旋,矜莊度叔寶之儀,冠冕張少康之祚。

    弱冠以容貌補天後神嶽齋郎,授彭原郡參軍,次信都郡下博丞,轉臨淄郡司法,河東郡錄事參軍。

    逖風霜,聲聞日月,績宣按部,職換屬城。

    以清白名聞,加朝散大夫、河内郡武德令。

    先疇告,備役争承。

    嫠豈憚於侮亡,場圃獨繁於委積。

    敷德未幾,俄丁内艱,柴毀骨立,生哀死孝。

    春秋五十有五,以開元十九年七月廿七日,終于洛陽會節裡私第。

    廿壹年閨三月十八日,葬于邙山北原,禮也。

    夫人晉昌縣君唐氏,祖諧,皇贈扶風郡太守;父休,皇河東郡司戶參軍;伯休,皇尚書左仆射。

    名位若是,豈陶唐氏之苗裔乎?施襟有行,銜管興制,性該仁恕,心詣閑*,當婦道之婉娩,值夫家之全盛,娣姒取則,環相輝。

    既而家纏不造,志通無礙,坐菩提之樹,遊法喜之園。

    因觀大照禅師,求了義也。

     爾後法沉嵩阜,靈憩仁祠,自遠祥齋,第如行止。

    朝發轫於城阙,夕曳杖於山門,有命回輿,亟增妄疾。

    春秋五十五,開元廿九年九月四日,終于從善裡第。

    天寶元年歲次壬午十月壬申朔十三日甲申,于先公,從初兆也。

    嗣子前晉陵郡義興縣尉豫,穹靡訴,宅兆斯安,将永訣於泉扉,遽辭於墨客,禮臻同穴,事紀他山。

    銘曰: 檻檻大方,堂堂烈祖。

    步搖去國,遼陽宅土。

    炳耀燭龍,騰芒金虎。

    實荒燕代,橫被區宇。

    空變河山,尚餘簪組。

    鳴琴莅邑,锵室家。

    義昭阃訓,聲聞國華。

    泉開蝼蟻,失龜蛇。

    西階始合,東岱同嗟。

    鼎淑不泯,誰其渭遐?(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十一冊) №天寶003 【蓋】 大唐故夫人胡氏墓志 【志文】 大唐故韋君夫人胡氏墓志銘并序夫人諱,字,安定人也。

    宗其元亨,員來自遠,比夫沿祀,赫弈□昌。

     廣則漢代尚書,中庸於天下;質乃荊州刺史,清畏於人知。

    家諜國經,可酌言矣。

     祖善,外軍校尉;父玄智,江王府隊正;并立德明□,涅而不缁,秉誠端肅,行有餘力。

    風格則笙簧典诰,标□乃黼藻朋僚,高名置仇,遠概不測。

    夫人禀柔植性,體順居閑,既并行行,歸我韋氏。

    從夫敬于饣盍野,教子賢于擇鄰。

    繳訓家,主饋尊祭。

    然而□英遽落,彩俄凋。

    以開元二八年九月七日遘疚,終于韋曲裡之私第,春秋七十九,其韋氏祖羲,夏州都督府司馬;韋氏父□五品孫。

    夫人夫先以開元十三年八月十六日終,春秋七十九,即以其年九月廿一日葬于洪固鄉畢原矣。

    粵以今天寶元年十一月十九日,以夫人陪于夫之舊茔,禮也。

    惟夫人氣淑芳苕,質華李,規戒成節,名茂聿聞。

    中外挹其儀,上下循其則。

    西嚴之藥,莫效生前;東岱之遊,深悲殁後。

    有子三人:伯曰上騎都尉慈惠,仲曰昭武校尉、行左威衛州銀方府别将、上柱國悉達,季曰上柱國慈門等。

    并孝友因心,認會誠著,荒羸樂貌,崩疚棘心。

    懼川谷推移,聲名歇滅,彷徨哀訴,托餘志之。

    感平常兮故裡,爰□次于其詞: 茂族承華,□庸代謝,孔明儒墨,伯始名價。

    幕府英靈,梁園蘊藉,問望矜莊,于□萬化。

    其一。

    聿生懿淑,态必如神,婉順閑雅,諧和吉人。

    開國立節,娣姒□馴,何其一旦,影沒窮塵。

    其二。

    合同穴,古先自有,容衛由儀,家設車*。

    出于裡,登彼原阜,永此埋魂,畢□枯朽。

    其三。

    充窮□嗣,哀訴甯止,鑿室□垆,分茔樹梓。

    帝城卻背,□岩前峙,獲良田于九原,記貞石于千祀。

    其四。

     (錄自《考古與文物》一九八九年第五期) №天寶004 【蓋】 大唐故周府君墓志銘 【志文】 大唐故周府君墓志銘并序公諱*,字抱樸子,汝南人也。

    原夫裒德策勳,胙土命氏,有自來矣;衣冠禮樂,國史存焉。

    公之德行,顔闵之黨;公之文學,遊夏之徒。

    靜言往賢,曾足竊比。

    曾祖玢,隋谏議大夫,領随州刺史;祖楚讓,皇潭州衡山縣令;并錘鼎承家,忠貞奉國,五之歌夙著,三異之善洽聞。

    父□□,頃以調補蜀郡成都令,制錦聲高鳴弦譽重。

    天子聞而嘉之,特拜監察禦史;郡邑霜肅,台閣風生。

    公即嗣子也。

    丹穴五色,渥窪千裡,洵美且異,碩大無朋,其於強學,必□九流,兼總六義。

    年未弱冠,以孝廉登科,卓哉文焉,固自天縱。

    嗚呼!明廉何輔,神其降殃,粵以天寶歲八月廿四日遘疾,終於蜀郡之官署,春秋廿有四。

    朝露□至,奄□□□之邦;夜台長往,歸來東岱之城。

    其年十一月廿五日,葬于國門東原,禮也。

    愁雲缭繞,松寒郊吊,□□□於歧路。

    志諸貞石,式伫生金,志為銘曰: 天生純粹兮命代賢臣,有才無命兮天實何哉?江漢千裡,魂兮歸來,佳城一閉兮何時開!(西安碑林藏石) №天寶005 【蓋】 大唐故嚴府君墓志銘 【志文】 唐故绛州龍門縣尉嚴府君墓志銘并序君諱仁,字明餘,杭郡人,嚴夫子之遐裔也。

    曰若沉冥蜀國,投竿制流,經德秉哲,備於國史,可略言也。

    曾祖端,英谟紛綸,勳南昭晰,隋授上柱國、甯遠将軍;立言樹功,殁有遺美,追贈襄州刺史。

    祖俦,餘慶所锺,依仁遊藝,學究墳史,譽滿缙紳;授栝州司馬。

    父統,挺生岐嶷,秉心淵邃,學優從宦,修身奉時,有移風之能,當象雷之任,授婺州金華縣令;惠深葦杖,仁在蒲鞭,克己鹹歸,推誠自理。

    君即金華府君之第三子也。

    歲聞詩禮,弱冠窮精奧,以明經甲科為郎,調補洪州達昌尉。

    迹栖枳棘,志遠雲霄。

    宗人挺之時為考功郎,見而器之,知有循吏之美,提引抵掌,話言終日。

    歲滿,薦補绛州龍門縣尉。

    奉公忘私,克勤夙夜,妻子罕見其面,州縣實勞其人。

    鹹以為德比璋,榮期青紫,豈謂年逾知命,位猶黃绶。

    以天寶元年十月十七日遘疾,終於河南福善裡第,春秋五十三。

    以十二月一日,遷厝於土*東五裡新茔,禮也。

    朋執扌府心,所知啜泣,秀而不實,今古同悲。

    嗣子憲昌等,性與純孝,痛深樂棘,恐陵谷遷變,勒銘貞琰。

    其詞曰: 吳山嵯峨兮材降生,濟其美兮揚厥名;大位未濟兮逝水驚,留屍鄉兮啟滕銘。

     返真宅兮表忘情,孝子之林兮*新茔。

     前鄧州内鄉縣令吳郡張萬頃撰吳郡張旭書(錄自《文物》一九九二年第十二期) №天寶006 【蓋】 無。

     【志文】 唐故張府君及妻沈夫人墓志府君諱子文,吳郡人。

    夫人吳興人。

    以天寶二年八月十八日葬於先茔,禮也。

     有子四人。

     (錄自《文物》一九八七年第八期) №天寶007 【蓋】 大唐故劉府君墓志銘 【志文】 唐故禦侮校尉右金吾衛定襄郡定襄府右果毅都尉劉府君墓志銘并序武功蘇邈撰颍川陳書弘農楊刻有唐劉元爽,字元爽,望本舊豐,炎漢之裔。

    祖達,隋氏失德,隐身不仕;曾祖寶屬,皇并州太原府左果毅都尉;董戎有倫,習武能訓,父常住,心洞音律,工於樂章,典夔之官,不敗厥職。

    以子有元勳之故,開元中,制追贈恒州司馬。

     君即司馬府君之第四子也。

    性倜傥有義分,純孝公忠,仁恕鲠直,黜放名性之學。

     籲嗟!萬人之敵,不讀兵書,密合韬略,有材力,善騎射,頭小而銳,犭爰臂虎肩,陸能蕩舟,水吐奔浪。

    至若簸巨石,扛飛梁,夷長鈎,縻勁鐵,腰旌斷布,手抉懸門,怒發立植,雄髭傍戟,嘗聞之於古,乃見之於今矣。

    道有羿之射、卞之刺、由之勇、蘧之智,兼此四德而高戟未竦,金章不耀,豈非命也!夫君年卅,丁恒州府君憂,乃歸心佛乘,精尚内典,不過中食卅餘載,轉一切經凡三遍。

    複於處道上人咨禀禅要,深入寂境,悟諸空門。

    雖體罹沉疴,宴坐靡息,每一趣定,累日方解。

    始期壽變皤眉,身坐綠毳,不謂天香密應,金座下迎。

    顧謂傍人不令号哭,如人三昧,薪盡火滅,春秋六十二,以逾月廿四日,安神於龍首原,禮也。

     嗣子孝光等,恭守遺訓,茹荼過毀,咨我直筆,叙其耿光。

    銘曰: 漢之族,唐之臣,有勇略,敵萬人。

    功高兮位薄,守道兮安貧。

    提期青蓮之果,證夫金色之身。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三冊) №天寶008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陪戎副尉張君墓志銘并序君諱劍,字求劍,其望出南陽,因宦派分,為高平郡晉城人焉。

    爾其洪源括地,長瀾浴日月之晖;茂族淩霄,層幹蓄風雲之氣。

    若乃靈符天瑞,碩學多才,異術奇能,深謀遠略,代有人焉,不可言也。

    祖儉,父,并強學成器,孝悌飛聲,安乎卑職,富於道義。

    君恭而能安,擾而能義,挺出代之材,拔不俦之勇,取微勳以效國,立重名於鄉闾。

    夫人何代而不新,代何人而不故?沈疴有日,反魄無因,以天寶二年九月六日卒於私第,春秋五十有九。

    其年十月二十日葬於高平郡城東南二裡乎原,禮也。

    太行一望,仲仙靈而入雲漢。

    嗣子尚賓,攀号痛遠,摧悲何及。

    恐千齡萬古,變化有時;大海桑田,不有銘記?其詞曰: 明明桂月□不芳,皎皎秦樓鳳已翔。

    一及黃泉空積恨,千年白日夜何長?其一。

    吾葬以後一百卅年,被彭裡來開發,破墳者兇,茔墳者吉。

     (山西省晉城市古建築藝術博物館藏石) №天寶009 【蓋】 李君墓志 【志文】 大唐隴西李氏先君先夫人墓志銘并序君諱超,字元超,其先隴西成紀人也。

    今為汲郡黎陽縣人也,昔李信仕秦為俘,後為上郡太守,曾祖儉,信州刺史;祖客,隋朝授上柱國,又制大将軍。

    君幼而遜悌,長而習禮,出身事主,補左翊府翊衛。

    不幸遭疾而終,春秋五十行二,以先天二年卒,假殡於黎陽縣。

    夫人太原王氏。

    孀室有居,備敬姜之禮;揮鄰而處,有孟母之教。

    享年六十有七,開元廿九年七月廿七日,終於私第。

    大唐天寶二年,歲次癸未十一月景申朔二日丁酉,合葬於邺郡臨河縣城東北五裡之平原禮。

     孤子,檢身承家,揚名為孝,思我母是感秦伯之詩;謝於先君取周公之禮,式刊幽石,表其不朽。

    其詞曰: 茫茫萬物,天地之,父生我,欲報未從,天乎何辜,羅此鞠兇?在禮有制,觸地無容。

    合葬自周,九原可作,負土築陵,執斧登概勒銘立石,百齡可。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河南卷第一冊) №天寶010 【蓋】 大唐故王府君墓志銘 【志文】 大唐左龍武軍翊府中郎将王府君墓志銘并序公諱泰,字元泰,太原祁人也,周靈王太子之後。

    曾祖獻、祖,并忠孝承家,履名謙慎,守林泉而自逸,賞樂煙霞;輕冠冕而若遺,嘯吟風月。

    高尚之志,難與為俦。

    父訓,贈通州司馬,用光茔域;是知忠以奉上,孝以榮親,南宮圖佐命之功,東岱變遊魂之号。

    公即司馬之子也。

    公材力絕人,忠超俗。

    皇上潛躍之際,參預經始之謀,杖劍營門,标壯夫之氣;宣力王室,懷烈士之風。

    雖外有桓文而内無平勃,不有俊傑,安能濟哉?信知飛龍禦天,必資雲雨;帝王興運,俟事英髦。

    景數冥符,若有神應,斯天意也,豈人事欤?昔夷吾體仁,翼乎小國;孔明踐義,以輔遐邦。

    曷若振幽澗之貞柯,聳青雲之喬幹。

    繁霜降節,勁心後。

     落落焉可謂有風飚者矣。

    嗟夫!大道虧盈,禍福相倚。

    孔丘夢奠,俄成負杖之災;聲伯涉洹,遽速瓊殊之疾。

    公養神淡泊,冀保遐齡,福善無徵,奄歸泉壤。

    天寶元年十二月十二日寝疾,終於真安裡之私第,春秋七十有五。

    夫人李氏,鎮惡之女,作嫔君子,取則家人,綢直有儀,先公而逝。

    嗣子大琛,保家之風,無墜於世;先遠之義,必誠於物。

    即以天寶二年二月三日葬于長安龍首原之禮也。

    便門啟路,遙悲清渭東流;漢時連茔,但見寒松西靡。

    銘曰: 山高輝潤,乃蘊瓊璋,人厚德業,必嗣忠良。

    粵我君子,慶祚靈長,旆移新邑,魂返故鄉。

    笳箫凄楚,雲野蒼茫,想平生兮猶昨,顧松楸兮已行。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四冊) №天寶011 【蓋】 鄭君墓銘之碑 【志文】 志石類碑形,兩面刻。

    文似未完,是否在兩側,待考。

     唐故處士鄭君墓碣文并序君諱參,字仁楷,其先自荥陽,即鄭舉之遐緒,冠冕代襲,锺鼎承家,漢代傳名,留於史籍,即相州長史鄭玄之後裔,比因曆任,遂為邺郡安陽縣人焉。

    曾祖彥,隋任鎮國大将軍;祖贽,唐任魏州長史;父胨,唐興雄熾,龍駕京城,盡□忠勤,封為元從。

    君為子志孝,為父盡忠,恒行五常言同柱,不求高仕,散誕丘園,禍及夭殇,俄然奄化,去開元二年十一月十七日,*于家第,春秋有五。

     夫人清河張氏。

    婦□遠播,母則罕聞,疋适賢夫,如魚履水。

    未及斑白,忽遇夫終,子女幼童,随宜安厝,孀居守志,卅餘年,以天寶二年十一月十二日終於斯室。

    嗣子□昭等,懷高□之泣血,等曾參以絕漿,蔔兆安□,恭營□□,便以其年歲次癸未十二月丙寅朔七日壬申,窆在郡西卅五裡張泉村西□祖茔之右崗原,禮也。

    東瞻故邺,西望□□,南臨控*之蹤,北顧茔堂之領。

    仍(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河南卷第一冊) №天寶012 【蓋】 失。

     【志文】 □□□□州大都督參軍隴西李公墓志銘并序外孫□通事舍人□□公諱尚旦,隴西狄道人也。

    伊昔放勳廣運,颛顼後圖,指木為宗,保姓受氏。

     猶□□□□之德,射虎感李廣之賢,國史繼書,人謀載筆。

    曾祖西平王安,周開府儀同三司、隋□侍郎。

    位總前朝,寵延聖代,天光裂壤,右号盤牙。

    大父河間王孝□,禮部尚書,□道行台左仆射。

    締構之初,經綸之始,鑿門受律,推毂出征,遂得輯甯邦家,造我區宇。

    □高蕭相,勇冠任城,旌德景锺,勒勳彜器。

    故尚書□履,出入於南宮;元帥之□,*曳於□□。

    父崇義,宗正卿、蒲、同等州刺史、封谯國公,食實封一千二百戶。

    爰掌帝籍,□□宗□□惟多郭賀,露冕得賈琮之政。

    陳平受於曲逆,太公封於營丘。

    到今食菜克明,垂□□□□公之第四子也。

    公必複前烈,有孚象賢,忠信以為寶,強學以待問。

    經德秉哲,體□□貞,造次必合乎威儀,周旋不愆于仁義。

    是以風雨如晦,我心則甯,玉帛雲乎,大節□奪,勢得維城之固,地連盤石之親,盡飾我躬,信光天族。

    夙以等親出身,弱冠授益府□軍事。

    求賢審官,列爵惟德,思不出位,立豈易方,水壺照心,松筠守節。

    參謀六聯之事,□揚百城之能,於是巴蜀澄清,岷峨化洽,人吏雄富,鹹賴清通。

    洎乎大周惟新,我唐□□,賊臣構扇,蠹政幹時,釁起蕭牆,禍連宗室,乃受譴谪,流落荒陬。

    荏苒歲時,心若懸□,□憂江海,首如飛蓬。

    與鲸鲵而為鄰,雜魑魅而共處。

    舍季孫於西河之上,放盧蒲於□□之□,無以加也。

    既久處炎氛,旋嬰瘴疠,六氣相,四體不勤,寤寐無為,沉□□□,□□離事于子重,郁結乃同乎範睢,聿懷東首之憂,不及西山之藥。

    夫子适順,桑扈反真。

    以□□二年二月廿九日終于羅州,春秋卅一,嗚呼!公宗室瓊環,衣冠領袖,唯德是務,見賢思齊。

    彼蒼不仁,惜君平遠大;昊天不*,哀仲舉聲華。

    夫人河南豆盧氏,仆射欽望之妹,□縣令懷素之女。

    言成母訓,動合内儀,年及初笄,甫歸於我。

     躬行必竭於孝友,□□□□於舅姑,遂令閨門雍和,婦道柔婉。

    維天寶二載寝疾彌留,享年八十有三,終于私第。

    嗚呼!物不終久,逝者如斯。

    敬姜敏而能賢,曹女文而得禮。

    有子三人:孟子仙鶴,汲郡司功事;季子仙芝,金壇令;并降年不永,早世無凋。

    仲子左千牛中郎仙童,棘心虛赢,喪容毀瘠,屺岵無,荒涼獨悲,封樹以送終,窀穸以還窆。

    引歸塊於交趾,祖神道於邙山。

    以盡禱祠之心,旁求諸□之義。

    至誠必感,子産知有所歸;魂無不之,百有猶能為變。

    則明軍中,以矢邾婁,用之於升陉左毂,以綏諸侯,将於道路,乃如刻木,是不忘親。

    夫人早歲孀居,常悲一劍先墜,今未葬,是有雙魂共歸。

    得杜氏之儀,合周人之禮,而後九原永,百代不遷,恐陵谷将移,以貞石紀事。

    讠叟才多慚於宅相,昧識有愧於孫謀,敢率繁蕪,敬揚休烈。

    其詞曰: 厥初高陽,垂裕重耳。

    碩大且俨,柔嘉具美。

    綿綿瓜瓞,振振公子。

    世繼時髦,光乎良史。

    妙年筮仕,弱冠參卿。

    谪居魑魅,冀保元亨。

    如何孫楚,翻悲屈平。

    敬招歸魂,來此俱滅。

    於婦宜家,作嫔世胄。

    徒稱積慶,罕聞餘。

    隴樹常陰,夜台不晝。

    巋巋高墳,此雙正。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十一冊) №天寶013 【蓋】 大唐故将軍琅琊王府君志銘 【志文】 大唐故雲麾将軍左骁衛将軍員外置同正員上柱國琅耶縣開國公内帶弓箭射生供奉王府君墓志并序君諱守言,琅耶人也。

    上代因隋離亂,徙在弘農郡。

    君因身貴,而遷貫京兆府藍田縣。

    上代家聲,弈葉傳美。

    君幼挺殊質,長習武能,惟嶽降神,在天成象。

    以唐元年六月廿日夜侍從皇上,誅其惡逆,立功。

    天恩解褐,授遊擊将軍左衛雍州布政府左果毅都尉,賜魚袋。

    夫君蘊韬钤以含德,抱鐵石以居心。

    電掃摧堅,如掌六韬之妙;觀旗視轍,坐惟三略之謀。

    以先天二年遷右領軍衛華陰郡義津府折沖都尉。

    九天飛将,名逾田火之奇;八陣開圖,功越揚灰之術。

    以先天二年七月遷左骁衛中郎,賜紫金魚袋。

    由是肅陪中禁,押鎮戎班,擅雄略以濟時,用寬平而率下。

    以開十年改遷左骁衛将軍。

    又開十三年扈從東封,防禦聖上,親見行事。

    瑞氣祥空,雲亭日觀。

    大夫松樹,低翠蓋於虹旗;天子登封,望仙飛於鳳辇。

    君别敕充登山,輿腳升山峰,捧銮辂,睹焚紫而稱萬歲,見大禮而賀明王。

     制曰:卿往屬艱難,皆立誠效;今成大禮,何日忘之。

    遷忠武将軍,仍與一子官,兼賜一子出身。

    以開十五年制加雲麾将軍,左骁衛将軍、射生供奉。

    持赤心而獻天子,披素款而慶聖皇。

    允踐戎麾,忠誠克著。

    從開十七年至天寶元年,皇上頻行大禮,制錫罩茅土之級,累加開國公。

    方謂榮遷列級,壽保遐年。

    嗚呼!生也有涯,逝川長往。

    何期天寶二年歲次癸未三月遘疾,醫救無效,其年十二月十一日,薨於京兆府勝業裡私第,享年五十有五。

    嗣子希祥,以天寶三載二月廿日安厝京兆龍首原之禮葬也。

    嗣子等恐陵消阡易,海變桑田。

    故錄家記,勒風範於冥志。

    其詞曰: 赳赳武夫,雄雄烈土,杖戟從王,平定天地。

    天澤昭渙,武臣遷美,雲閣圖形,制書唐史。

    天回地易,人變異常,劫石書号,用播忠良。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一冊) №天寶014 【蓋】 失。

     【志文】 汝南郡袁君墓志并序汝南郡袁君者,出自帝舜之胄也。

    家傳朱绂,代職榮班,遠洎夏殷之後,世為諸侯,萬葉相慕者矣。

    曾祖諱通,隋任鄭州新鄭縣令,因居此地。

    夫人太原王氏。

    宰武城聞弦哥之遠化,臨萊縣見凫鳥而雙飛。

    勁節不渝,歲寒豈慚於松竹;器等玉壺水淨,志洌未謝於秋霜。

    名德猶存,身歸泉壤。

    祖諱翰,夫人陳氏,退密丘園,含光成迹,樂道知命,裡人曰賢哉!父諱大,志逸煙霞,戀□巢許,高尚其道,不事王侯,子孫偕然。

    夫人荥陽鄭氏,宿同□□,恩重義深,四德同於恭姜,三從齊於孟母,其儀不忒,坤令有聞。

    誰謂隙驷不留,桑榆急景,蘭馨芳歇,桂樹摧風。

    大唐開元歲,卒于私第。

    荏苒歲叙,風燭難停,子孫望而不及,孝□無窮,丘也東西,不可無所。

    今以天寶三載二月廿六日改葬于大梁城西南三亭*前,西北去三獸百步,禮也。

    面望長□,□杳莽而無際;後臨沂水,仙查激浪而浮天。

    左帶巫□,崗巒紛而隐嶙;右瞻嵩□,群山岌粜以攢峰。

    蔔良辰而安厝,得茲拜之勝境,乃為頌曰: 寒松暮兮□蒼蒼,丘隴隈兮迩大梁,悼流光兮促景,恨嵩裡兮夜長,其二。

     一閉泉壤,永号高堂,罷東鄰兮相杵,哭南ぼ兮斷腸。

    恐海變桑田,陵谷遽遷,唯令德兮不朽,留金石兮永傅。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河南卷第一冊) №天寶015 【蓋】 失。

     【志文】 唐故前檢校蛤*戍主賞绯魚袋韓府君墓志銘并叙天生萬物,人德靈長,稽考貝類,起伊倫紹。

    公諱貞,字乾貞,昌黎郡人也。

     洎乎蓬荒四塞,萍陋三韓。

    公赳赳千城,英英神武,有請□之俠,懷許國之心,攝職戎行,兼榮朝服,而戰功累績,竟不封侯,乃遇時而無命也。

    公石席匪心,松筠假節,得人倫之規矩,斯國風之令儀。

    □其野*楹圖,英齡迫逝。

    嗟欲年之近代,歎幽簇之長途。

    開元廿四年十二月十二日終於私第,春秋六十有六。

    夫人雙氏,樂陵郡都尉之第六女也。

    □□資身,一心事上,琴瑟聿光於孝養,花實抽茂於庭闱,譽美人先,行昭親黨,齊姜舍秀,蘭菊馳芳。

    何期生也有涯,死而難贖。

    開元廿九年一月十五日殒於家室,春秋六十有人。

    昊天罔極,空悲懷橘之時,割愛慈顔,永絕倚門之望。

    飄零一代,有子四人:次子元昌、元俊早亡,長子元崇、元峤等,于其宗嗣,孤遺掩愛,岱壑攸歸,北堂寥寥,叫泣黃泉之戶;南陔扉靡,痛切白華之心。

    然幽明殊途,存亡異貫,蔔其宅兆而安厝之。

    以天寶三載甲申閏二月乙未朔二日丁酉遷窆於柳城郡西北原,禮也。

    孤墳屹立,雙□前列,威儀具舉,窀穸聿修。

    綠水東瀾,度悲風之垅樹;紫山北峙,□幽魄之泉台。

    靈而有神,禮封之祉,玉石刊志,全文紀圖。

    其詞曰: 皇天無規,惟德是鄰,何不*遺,殲我良人。

    其一。

    高墳屹屹兮雙阙哀,垅樹蕭蕭兮悲咽永。

    黃泉封隧兮不複開,白首同歸兮長已矣。

    其二。

    北堂兮□□,□甸兮無期,悲唐代之交易,刊燕石之銘詞。

    其三。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北京卷第三冊) №天寶016 【蓋】 失拓。

     【志文】 大唐故君夫人上官氏墓志銘并序君諱李亻品,字亻品,其先望博陵人也。

    因官派分,遂為晉城縣人與。

    曾祖惠相、祖箕,并強學成器,孝悌飛聲;取微以以效國,立重名於鄉闾。

    君有志操,敦仁義。

    夫人建興上官氏,母儀夙著,六行邕邕。

    嗚呼!人何代而不新,代何人而不故?君夫人沈疴有日,返魄無因,以天寶三載*疾,至六月廿一日卒於私第,葬於城東南一裡半平原,禮也。

    嗣子雲、将等,叩地摧容,嗟陟岵罔極;痛矣踴矣,莫識其非。

    大海桑田,不有銘紀,無以表粹;茲貞琰,以勒美焉。

    其銘雲: 四運推序,百年若浮,有生還死,何人不無。

    冥寞長夜,号絕焉如!(山西省晉城市古建築藝術博物館藏石) №天寶017 【蓋】 大唐故徐府君之志銘 【志文】 大唐故明威将軍守右龍武軍中郎将上柱團徐府君墓志銘并序女婿左領軍衛長上果毅包處遂撰春秋傳曰:殷有六氏,徐為□焉,至于武王綏邦而隸之在魯。

    故知氏自上古,于今未渝,;連謝不留,承系至此。

    故申曰:名有信義,象類以取其宜。

    是以府君諱承嗣,字承嗣,則以德義為命也哉。

    美矣天漢,秉之望□。

    夏之喪,又得與先聖之所同闾也。

    然稽之時義遠矣,且教訓存焉。

    雖則聽示不同,亦如入芝蘭之室。

    六國時,齊大夫城北之公,素有容華,以慚鄒忌,則廿世祖矣。

    曾祖□、祖感,并於代有時,在躬無命。

    父亮,贈朝散大夫、州司馬。

    府君熹熹志性,赳赳武夫,負藝而不以藝彰,好勇而不以勇行,每具持弓審固,必中穿楊者哉!學劍氵位贲,以過相如之氣,雖明武□□,乃ウ合於文。

    孝廉孔昭,仁義并著。

     往屬國家多難,無釁妖興。

    府君忠不顧身,勤以衛主,心謀矯策,力習旌戈,是用三軀之虎贲,得存九五之社稷。

    仁矣夫!每斃一人,皆掩其目。

    嗟乎!煞人之中而答禮也。

    於是我皇賞於有功,解褐授扶風郡文城府右果毅都尉,借绯魚袋。

     杜矣哉!煞敵為果,緻果為毅,所以氵位此官也。

    積勤禦寇,以有視轍之謀;宿衛丹墀,豈無西河之對。

    亻黾亻免從事,俾守我王。

    進思則誠時於睿情,夙夜則匪懈於晷刻。

    曆官至左武衛郎将,又制曰:前錫微祿,雠功尚輕,宜改明威将軍、左龍武軍中郎将。

    任已四考,為警衛緻勞,遂成心疾。

    嘗聞憂能傷神,此之為矣。

     以天寶三載六月廿五日終于西京醴泉之私第,春秋六十有五。

    悲夫壯哉!風雲自此沒矣。

    即以其載八月十二日窆于龍首之原,禮也。

    嗣子義進,任威甯郡宜城府别将;義禮,兵部常眩嗟乎!在喪盡哀,居服盡禮。

    府君不遺筮窦,顧為秦晉。

     亻慮念平生之恩惠,敢不奉乎斯文。

    援毫悲哀,遂成波墨。

    其銘曰: 央央魯郊,爰有奇人,昔顯儒聖,今生武臣。

    勤王忠烈,不顧厥身,天有命也,得保絲綸。

    恩自南面,拜爵北宸,餘慶未*,今也何泯。

    風雲意氣,自茲以屯,軍謀劍戟,無乃日新。

     天寶三載八月十一日孤子義進書(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一冊) №天寶018 【蓋】 唐故契将軍墓志銘 【志文】 故九姓突厥契李中郎贈右領軍衛大将軍墓志文大唐故九姓突厥贈右領軍衛大将軍李中郎者,西北蕃突厥渠帥之子也。

    家承聲朔之教,身奉朝宗之禮。

    解其左衽,萬裡入臣。

    由餘事秦,彼有慚色;日*歸漢,何能加此。

    天寶三載九月廿二日遘疾,終於藁街。

    聖恩轸悼,贈右領軍衛大将軍。

    以其載十一月七日安厝於長樂原,禮也。

    鴻胪護葬,庶事官給;著作司銘,遺芬是記;哀榮之禮,國典存焉。

    其詞曰: 懷音展誠,寵三申命,夷夏哀榮,於茲為盛。

    厚朝賜,長阡官蔔,紀銘芳珉,敢告陵谷。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一冊) №天寶019 【蓋】 大唐故史府君墓志銘 【志文】 唐故壯武将軍右龍武軍翊府中郎将武威郡史府君墓志銘并序 應集賢院校理主史陳留郡申屠Г撰文并書君諱思禮,字伯,武威人也。

    其光輔周克殷,展九鼎之寶;佐魏理邺,绾百裡之櫻自是以來,含章間出,柔嘉挺生。

    西漢全盛之時,月以外戚居寵;東京陵夷之日,弼以直臣見知。

    代不絕賢,門休厥德。

    曾祖爽,皇任翊麾校尉、右衛中候;安卑守道,從謙效官;祿位逾微,名實彌著。

    祖感,皇任昭武副尉、右衛司戈,□□□肩,習武繼踵,侍以嚴更之署,巡以周廬之區。

    父嶽,皇贈青州司馬,□錫朱私,寵加存沒。

    萊夷上佐之郡,海岱半刻之城,可謂政及幽靈,化沾朽骨。

    □□公陰德而高其門,張賀行仁而尊其家。

    方諸聖代,未可同年而語哉!君蓋右衛司戈之元孫,青州司馬之長子也。

    素多奇節,罕拘小謹,臨難不易其潔,見危不顧其身。

    志在雄飛,豈能雌伏?屬唐元初載六月廿日,巨猾開釁,邪孽如聚,戮褒姒於周京,斬呂祿於漢阙。

    班賜獲級,俾勤賞功。

    至七月十三日,恩敕授君平陽郡仁壽府左果毅都尉,借绯,以旌社稷之勳,用表河山之績也。

    考滿,授馮翊郡唐安府左果毅都尉,重任兩政。

    考滿,又選授伏龍、洪泉二府折沖。

    考滿,加遊擊将軍,授京兆神鼎府折沖都尉。

    訓兵養士,秣馬脂車,計不□時,算無遺策。

    尋加甯遠将軍、守左武衛翊府右郎将,賜紫金魚袋,又轉右龍武軍翊府右郎将,累遷明威将軍。

    無何又選壯武将軍、右龍武軍翊府中郎将、上柱國。

    北軍開壁壘之營,南宮列鈎陳之衛。

    君以爪牙王室,羽翼聖明,同韓彭而推高,方耿寇而見重。

    至若傾心於下,接物於衆,寮友取則,雅望攸歸。

    生也有涯,彼蒼不*。

    嗚呼哀哉!以天寶三載歲在甲申八月辛卯朔廿日庚戌終于興甯裡之私第,春秋七十有七焉。

    君尊賢慕道,好德善鄰,以廉正居官,以忠勇報國。

    壯志未弭,良圖忽諸。

    夫人武功郡君蘇氏之女也。

    母以子貴,妻以夫榮,悲龍劍而一存,傷鳳梧之半死。

    以其載十一月庚申朔廿三日壬午,遷窆於京兆府萬年縣川鄉白鹿之原,禮也。

    水臨灞岸,山接芷陽。

    風傳長樂之□,日下新豐之樹。

    嗣子元柬,宣節副尉、長上宿衛,仍委檢校閑廄修造使;次子元亮,禦侮校尉、右武衛绛郡神泉府别将;次子元忠,翊麾校尉、右武衛仁壽府别将等,哀不勝喪,毀幾滅性,能舉孝道,鹹遵令儀,勒其精泯,紀夫幽壤。

    銘曰: □□之才,武威之寶,出逢大運,呂興王道。

    其一。

    國章優渥,寵命頻繁,□□□府,攉波期門。

    其二。

    天奚不仁,於茲明哲,長河未乾,大樹先折。

    其三。

     孤墳閉迹,□□□□,□生到此,□□何書。

    其四。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一冊) №天寶020 【蓋】 大唐故周府君墓志銘 【志文】 大唐故壯武将軍行□龍武軍翊府中郎将周公墓志并序魚有鲲也,浮滄海而吞百谷;山有鵬也,搏扶搖而行萬裡。

    士有遇於世則雲霄可緻,雖鲲鵬其大,用之莫齊,況我周公興齊國,雖桓桓之士乎?公諱思忠,字思忠,京兆奉天人也。

    自稷興于周,至王季文武三□□□,剪商室之暴,封子孫之邑。

    昔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錫土以命氏,公之世族,自茲相襲,郁為上望。

    曾隋冠軍大将軍諱求;祖皇右衛将軍諱嶷;考馮翊司馬諱朗。

    公三代英英,冠冕秀傑,幼而穎拔,長而幹勇。

    屬中宗晏駕之載,同恤社稷之難,□除勃逆,捧日再明。

    夫公能經國家,定禍亂,序民人,利後嗣,豈彭韓周邵同年而語哉!且夫度德以輔之,公其智也;量力以行之,公共勇也;相時以動之,公其效也;此三策,公能弼諧厥謀,翼戴我後,功冠今古,允謂難矣。

    初拜鹹甯右果毅,遷天古府折沖,加爵遊擊将軍,賜紫金魚袋,稍遷右威衛郎将,累加明威将軍、壯武将軍,轉翊府中郎。

    公屢遷榮職,簡在帝心,委以爪牙之任,光以金紫之秩。

     洎乎晚載,深厭輪回之俗境,志求出世之妙道。

    常謂子孫曰:吾欲歸身極樂之界,安可以少善枞力,而能生於彼國乎?乃絕茹葷血,栖身禅寂,修以十六觀門,勁以乘正路,精念不辍,行願乃成。

    公将欲離生滅之苦,示歸化之迹,先端然結趺,靜居其室,斷攀緣於四趣,祈真相於十念,遘疾□□□□□滞室,天樂遠送而聲聞于空。

    以天寶三載冬十一月十一日,坐薨于西京普甯裡之私第也,春秋七十有一。

    觀其頤颢若生,容色轉麗,豈不以公之願力,惟精惟一,得置乎斯道,能成乎勝果。

    夫人雲氏,即扶風太守弘嗣之從孫也。

    鼎族之胤,嫔于公,不幸早卒,□所不合,遷而葬之,亦公之遺命矣。

    又以其載十二月七日,遷兆于長安西□平鄉之禮也。

    公有三子焉,庭玉、庭竣庭誨等。

    佥傥傥之士,有義有孝。

    義能恭順,孝能徇力,用存泉壤之記,刻斯銘曰:太山之頹,良木壞。

    有裴忠節,功能濟世。

     身榮金紫,魂歸靜界。

    坐兮若生,神杳杳力何有?蔔宅兆而長居,記茲名於不朽。

     (西安碑林藏石) №天寶021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内侍蘇公志銘并序國子進士崔亻垂撰夫造化功成,三求明見,天地長久,惟人壽期。

    公諱思勖,字有競,武功邢人也。

    建乘帝舜之葉,近族司寇之蘇,榮茂於武功,因仕遷于諸郡。

    祖璩,皇檢校南昌郡周羅縣令;可比宰城之職。

    考忠,贈夜郎郡太守;孝悌為懷,神襟□沓,芳華白骨,赫弈圭廬。

    公禀嶽渎之色,涵列宿之晖。

    居家之日,唯存愛親;事君之晨,彌勤彌敬。

    良才間出,鳴鶴修成。

    白天皇大帝即入禁闱,勤才忘冫食,聖德休識。

    大足之中,授陪戎校尉、直内侍剩至神龍初飛,遷儒休郎、宮教士,朝遊鳳阙,夕憩龍樓。

    每事承恩太上,特加朝散大夫、内給事。

    制曰:校職宮壺,克著恭勤,覃思進給,抑惟恒典;親侍克能,義光皇屋。

    朱衣拂飛花之上,銀魚挂五帶之中。

    肅穆妃居,履冰紫極。

    太上複加常侍。

    诰曰:恭慎居懷,恪勤奉職。

     既遇郊之典,宜加命秩之榮。

    即先天曆也,炎涼雖改,南恭不移。

    幸達開元天寶聖文神武皇帝,又蒙寵祿。

    君臣道合,言簡天聰,開元十三夏,授内侍。

    綸言: 忠義奉國,勤而效官,出入無違,周慎斯著。

    元辰既揮,賞命以頒,宜加等數,可銀青光祿大夫、行内侍省内侍員外置同正員、上柱國,食邑三百戶。

    又至開廿三,奉诏:長才授職,雅望榮,風譽美於當朝,忠謹彰於列位。

    沐以雷雨,既增色而疏封;錫之田土,兼推恩以及嗣。

    可進常山縣開國伯,食邑七百戶、檢校雲韶使。

    移風易俗,屬此司馬。

    於是聲雄益代,鳳閣持名,寵辱不驚,實為輔翼。

     朱纓紫蓋,滿路光晖。

    意氣為稱,帝心,厚祿良為,勤正一從。

    初事九刃,不落纖篚,發緒至升,無少毫之縷。

    可謂帝宮一炬,明朝平人。

    豈圖歲非我乘,懸車壽及,悫乎難拔,而驚電光,薤露見啼,白楊風急。

    以天寶四載三月十四日遘疾,薨於安興裡私第,春秋七十。

    悲夫!生榮死哀也。

    至烏上耀,子猶懷堂上之歡;玉兔流晖,□惟忉存情之痛。

    以其載十月廿五日景□,葬萬年縣長樂原,禮也。

     乃天錫玉帛,敕司太樂,設田橫之歌,列當曠之器。

    紅塵起而鼓聲震,霜野素而白輔遙佳城已奄,泉室長霄。

    子賓璋、獻璧等,毀瘁嬴瘦,倍結高柴之容;仲訴無攀,彌想趨庭之訓。

    敢乖古表,何比今旌。

    恐日有摧川,以銘勒記。

    銘曰: 有□司寇,式誡八方,今我蘇公,六宮盛光。

    其一。

    銀青大夫,冠蓋國伯,三品榮門,五帝光赫。

    其二。

    大夫容德,守廉清美,能奉丹墀,朝廷華偉。

    □以簡上,且光王旨,豈生長久,豈生無始。

    忽窮簪黼,莫歸蒿裡。

    水泉恸哀,寒風悲起,佳城一□,卻終天畿。

    其三。

     天寶四載十月廿五日(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四冊) №天寶022 【蓋】 失。

     【志文】 □唐故岐王府祭酒崔公豆盧夫人墓志銘并序夫人諱*,始家北燕,徙宅中夏。

    其先本姓慕容氏,匡難□時,剪分器。

     慕二儀之德,繼三光之容,若斯之盛也。

    至後魏道武皇帝,念功建德,陳錫寵光,因賜為豆盧氏,自茲□發鴻源,京國。

    故金紫光祿大夫,光祿、衛尉、鴻胪三卿,郢城郡開國公楷,夫人大王父也。

    祖玄俨,集、□二郡太守、上柱國。

    父志靜,大中大夫、坊、延二郡太守,襲郢城公。

    □□濟其美,不隕其名。

    夫人秀而文,清而□,歌彼矣,迨其吉兮。

    亦既有行,歸於崔氏,克諧君子,宜其室家。

    雖冀缺之見敬如賓,曷足尚也。

    夫人敦穆橋梓,法度蘋蘩,是得九千其儀,六二中吉,宗姻之内,以為美談。

    及君子早違,夫人畫哭,顔尚稚,葆發銜凄,孤節霜凝,清心玉映。

    詩所歎恭姜自誓,夫人有焉。

    存秋六十有六,天寶四載三月廿四日,卒於洛陽縣毓德裡之私第也。

    烏呼!謂天蓋高,輔仁奚謬。

    諒純懿之攸假,俾薦瘥之謂何。

    萬化同歸,九泉無贖。

    以其載五月廿七日,葬於河南縣平樂陶村之原也。

    嗣子日知,茹酷既窆,号恸彼蒼,喪事惟約,奄成先志,光□聖善,思圖令名。

    其詞曰: 碩人其颀,象服錦衣。

    及爾偕老,德音莫違。

    天假其才,道合於性。

    執德惟一,秉心無競。

    夕陽西□,逝水東流。

    奄□芝□,□歎松揪。

    徒刊幽石,永念芳猷。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十一冊) №天寶023 【蓋】 大唐故王君之墓銘 【志文】 唐故王君墓志銘并序君諱仁行,太原人也。

    根英挺秀,江色回九折之車;宗骨天奇,邺郡動雙凫之舄。

    其後系臨上黨,而家屯留焉。

    君依仁履德,月朗風清。

    □屬雁塞塵驚,龍庭燧舉,君所征無敵,所伐無堅。

    主悅奇功,蟹上騎都尉。

    開元十七載四月,終於私第,春秋八十三。

    夫人郭氏。

    四德柔閑,母儀婉順,開廿七三月,終于正寝,載八十四。

    子梵相,以天寶四載十月廿五日,葬縣東北廿裡,禮也。

    川阜形勝,樂哉斯丘,雖海變陵移,而冀茲長久。

    銘曰: 聲雄上晉,邦分太原,*裾代襲,鐘鼎家傅,文武之道,主功立言。

    其一。

     百齡倏注,人代俄遷,榮主哀死,今古同然,風悲松路,日修荒埏,一歸丘隴,畢地終天。

    其三。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山西卷第一冊) №天寶024 【蓋】 趙君墓志 【志文】 唐故闆授平原縣令趙君及夫人墓志君諱莊,字思隐,其先天水郡人也。

    昔中牟簡之苗裔,晉上卿盾之胤緒,隋末河間縣令□之孫,皇初上黨縣尉滿之子。

    君川原軌範,鄉黨規模,既如制錦一同,宣風百裡。

    背從心之歲,面期頤之年,朗若松筠,志懷金石。

    忽於遘疾,藥餌無徵,以天寶元年二月四日*於私第,春秋八十有四矣。

    高相半殒,如栖獨鶴之悲;台鏡分形,似照孤鸾之狀。

    即以其年月廿日殡於蔡村東南二裡半平原,禮也。

    西迨峻嶺,近接太行之山;東引丘墟,□帶蒼芒之郭。

    嗣子嘉禮,攀号扣地,五内崩裂。

    恐桑田變易,川谷流移,刊石勒銘,乃其詞曰: 昂昂趙君,凜凜不群,桂中生月,孤峰出雲。

    以□為德,以義為仁,克聰克敏,擇交擇鄰。

    其一。

    山□奇精,□□□量,雖不求名,坐封令長。

    □□锺鼎□□□□,萬代揚名,千秋長想。

    其二。

     天寶二年四月三日身*,至天寶四載十二月一日,夫人雍,為墓葬之也。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河南卷第一冊) №天寶025 【蓋】 失。

     【志文】 唐故郭君墓志之銘君諱師,太原人也。

    周文王之□□,郭巨之苗裔,因官上黨,住於茲□。

    曾祖舉,祖通,父,世胄英雄,□性骁果,一經皓首,*卒於文場;三軍可奪,且ɡ名以武騎。

    春秋八十一,卒於裡第。

    夫人程氏。

    六行乃修,三能并茂,春秋六十有二,終於私第。

    粵天寶四載歲次乙酉十二月甲申朔,合葬於郡城南裡平原,禮也。

    嗣子後興,恐丘垅載平,勒石為銘,乃為詞曰: 哲人兮一去,智士兮不還,援□兮□岫,鶴立兮松間。

    其一。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山西卷第一冊) №天寶026 【蓋】 大唐睿宗大聖真皇帝賢妃王氏墓志銘 【志文】 大唐睿宗大聖真皇帝賢妃王氏墓志銘并序 谏議大夫王焘撰賢妃諱芳媚,太原祁人也。

    梁司徒太尉大司馬永甯公諱僧辯之來孫,皇朝□君諱必之曾孫,國子司業、鄭州刺史諱思泰之孫,司封郎中、潤州刺史贈益州大都督薛國公諱美暢之中女也。

    汾河南注,降辰象於靈源;恒鎮東臨,積公侯之氣。

    □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