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龍
關燈
小
中
大
以克隆,禮法由其自得。
将謂日新月故,久延琴瑟之歡;然而暑退寒來,忽變槐檀之序。
蒼蒼大夜,與今古而同歸;窮泉,共金石而俱荊儀鳳四年,春秋有五,遘疾終於家,嗚呼哀哉!以景龍三年歲次己酉十一月癸醜朔廿九日癸酉,葬於長子縣東北二裡興教鄉懷恩裡之平原,禮也。
於是訪龜筮之吉,營宅兆之安,周勃吹箫,悲聲動於林木;田橫挽曲,哀唱感於人倫。
哀子瓊贊、瓊俨、盆仁,并天至純孝,受氣中和,色養無負於生前,哀感不虧於殁後。
絕漿五日,泣血三年。
祭之以時,葬之以禮。
将恐山飛海竭,不辨於歲年;,刻石書名,永留於泉壤。
其為銘曰: 貞淑其心,組纟川其事,容華儀範,尊承教義。
三從有歸,四德周備,克□昌家,聿修中潰盈虛不定,生死相緣,年來日往,昧谷悲泉。
□代交喪,俱同逝川,玉□□□,□盡荒埏。
孝子崩心,良人恸哭,哀凄原野,□□□□。
□隴□□,悲風□□,貞堅於琬琰,恐高深□□□。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山西卷第一冊) №景龍018 【蓋】 大唐故李君墓志之銘 【志文】 唐故處士隴西李君墓志銘并序君諱延祯,隴西成紀人,隋工部侍郎道丘之曾孫,殷州司馬宗默之孫,唐甯州錄事參軍嗣本之第四子也。
岐嶷繼體,嶽渎生姿,承教義之風,漸膏腴之潤。
藍田白玉,早見琢磨;赤水玄珠,由來捧玩。
志學之歲,德義已聞。
惟孝惟友,多才多藝,長者□因,推其廊廟之珍;通人見稱,許其東南之寶。
是知鵬翼雖戢,終表質於垂天;骥足未馳,自标彩於逐日。
以為擊锺陳鼎,罕益於蒡生;電影石光,必歸於休死。
於是不求榮利,唯安澹寂。
工草隸,好彈琴,善圍棋,士流之中,共稱至妙。
加以心靈曠遠,性府虛閑,庭衢作限於八荒,天地可齊於一指。
常欲削迹嚣滓,縱玩江湖,尋蒼山而泛洞庭,陟會稽而探禹穴。
君第六姊夫文明年任潤州延陵縣令,因此俱遊江表。
蘅臯梓澤,未旋於故居;茂苑長洲,且諧於賞。
嗚呼哀哉!神機善,天道福謙,讵見其徵,徒聞其語。
類顔回之德行,俄嗟短年;同輔嗣之才能,還悲促壽。
以唐垂拱元年三月七日,終於延陵縣令之官舍,春秋廿有七。
君第三兄右台監察禦史延祥,念姜被之斯空,痛陳星之已隕,不憚艱險,甯辭栉沐,其年自洛入吳,親瓴靈觀,遷殡於東都邙山尚書谷之北。
王烈返葬,克遂於遺言;溫序有歸,豈傳於□夢。
第二兄朝議郎行洛州汜水縣令上柱國延祖,士林偉望,邦國良材,既等南陔之孝,式備西階之禮,而天倫義重,同氧情深,遂乃訪舊,瘗於北邙,新茔於西亳。
年祀悠遠,荊棘荒蕪,恨樵牧之方侵,歎封樹之無紀。
丘陵無無,空瞻随會之原;炯野蒼蒼,誰辯滕公之室。
嗚呼哀哉!粵以大唐景龍三年歲次己酉十二月景申,招魂葬於偃師縣西十三裡武陵原大茔,禮也。
惟君器宇宏達,體量淹和,肖五百之賢人,為九三之君子,性與道合,非道不行;隋因禮緣,非禮勿動。
既而搏空折翮,橫海摧鱗,未展三周之儀,終無伯道之嗣。
外甥河内司馬光道,慚衛之容,寡魏舒之相,酷似高譽,已增鬼於前賢;如存永逝,幾纏哀於孺慕。
恐陵谷遷徙,懿迹堙沉,揮涕彈毫,用旌泉戶。
銘曰: 天色蒼蒼,天道茫茫,如何積善,奄歎殲良。
斯骖顧影,吊鶴來翔,佳城一,空有名揚。
(錄自《考古》一九八四年第十期) №景龍019 【蓋】 大唐故李君墓志之銘 【志文】 唐故甯州錄事參軍隴西李府君墓志銘并序叙曰:海出明月,山多白虹,則夫禮樂有門,衣冠有地雲已。
府君諱嗣本,隴西成紀人也。
粵若稽古,乃聖乃神,乃武乃文,颛顼有焉;臣哉鄰哉,鄰哉臣哉,庭堅有焉。
智周萬物,道濟天下,伯陽有焉;克明克颉,克長克君,涼武有焉。
在北齊時,則有若我曾祖光祿少卿昂;在隋初時,則有若我王父工部侍郎道丘;在隋季時,則有若我烈考殷州司馬宗默;仁慈惠和,溫良恭儉,世濟其美,不隕其名,标準幹載,羽儀四海,明德之後,必有達人,其将在府君乎?受天之淳,因地而茂,生知孝友,特禀聰明,投迹合規繩,出言成典則,行惟家寶,名乃國香。
初舉進士甲科,補金州西城尉,翠清白尤異高第,轉雍州高陵尉,徙越州會稽丞。
利用賓王,升高自下,尉如梅福,丞若薛宣。
遷甯州錄事參軍。
總錄之任,督郵之比,愛日在人,嚴霜被物,固将罄王臣之節,近天子之光。
逝川無舍,大命不常,年六十九,以上元二年六月廿日終於甯州官舍,嗚呼哀哉!惟府君羽毛之鸾鳳,鱗介之龜龍,興於詩,立於禮,英才卓越,神氣和平,於學無所遺,於文無所假,登山臨水,志每淩雲,和光同塵,迹弗偶俗,行己以謙退,養神以清閑,忠信為寶而家無私積,德義可尊而位不充量。
及其屬纩之後,唯有素書漆琴,其廉潔也如此。
嗚呼!允所謂士林之幹,王國之珍者欤!夫人範陽盧氏,洛州司功參軍之信之女。
兩門作合,百代有光,淑問洽於宗姻,賢德流於娣姒。
匡夫以禮,教子知方,惟母之儀,惟媛之範。
半死何早?昔年東岱之遊;同穴有期,今日西階之葬。
嗚呼哀哉!越景龍三年歲次己酉十二月景申合葬於偃師縣西十三裡武陵原之新茔。
有子延祖,洛州汜水縣令。
家聲克嗣,時望所欽。
慕切終天,行諸侯之孝;悲深遠日,執先王之禮。
過盟津而奉榇,枕門山而蔔宅。
氣慘懔而河曉不流,霜嚴凝而地寒将坼。
哀挽锵乎中道,嘶骖咽乎荒陌。
夜杳杳而燈青,泉陰陰而月白。
光靈何處兮于嗟墳壟,容術飒然兮唯看松柏。
嗚呼哀哉!銘之雲爾: 帝颛顼之洪胄兮,我先君曰伯陽。
飛将軍之赫赫兮,武昭王之光。
锺五福而餘慶兮,彌百代而能昌。
芝蘭芬其挺生兮,羔雁郁其成行。
惟祖考之懿烈兮,惟府君之令望。
休然其有德行兮,炳焉其有文章。
謂高第而才名籍籍兮,謂入官而頌聲洋洋。
見台位之以虛兮,哀人生之不長。
猗君子之好仇兮,必也娶乎齊姜。
亦既宜於家室兮,亦既秀於閨房。
悲昊天之罔極兮,蔔浮雲之連崗。
千齡兮萬古,彌久兮彌芳。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八冊) №景龍020 【蓋】 失。
【志文】 直秘書省韋君妻賈氏玄堂志夫人姓賈氏,武威姑臧人。
懷州刺史贈秘書監颍川公之孫,秘書少監壽安□膺福之長女也。
生而韶秀,幼而淳潔。
□規外暢,柔範内凝,婉娩盡懿淑之容,幽閑葉圖史之訓。
年十有七,出适韋氏。
禮已成於他族,猶待年於本宗。
晨昏展就養之方,琴瑟葉移天之契。
歡流三族,慶緒二宗,何圖降此鞠兇,遘茲災厲。
以景龍四年二月廿二日寝疾終於萬年安興裡第,春秋□九。
粵以其月廿八日遷殡於長樂鄉之北原,禮也。
歸於其居,方合周人之禮;飾棺以青,權依杜氏之階。
嗚呼哀哉!餘識慚季子,達愧東門。
未得忘情之幾,徒切傷心之痛。
故勒斯志,爰寄哀辭。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三冊)
将謂日新月故,久延琴瑟之歡;然而暑退寒來,忽變槐檀之序。
蒼蒼大夜,與今古而同歸;窮泉,共金石而俱荊儀鳳四年,春秋有五,遘疾終於家,嗚呼哀哉!以景龍三年歲次己酉十一月癸醜朔廿九日癸酉,葬於長子縣東北二裡興教鄉懷恩裡之平原,禮也。
於是訪龜筮之吉,營宅兆之安,周勃吹箫,悲聲動於林木;田橫挽曲,哀唱感於人倫。
哀子瓊贊、瓊俨、盆仁,并天至純孝,受氣中和,色養無負於生前,哀感不虧於殁後。
絕漿五日,泣血三年。
祭之以時,葬之以禮。
将恐山飛海竭,不辨於歲年;,刻石書名,永留於泉壤。
其為銘曰: 貞淑其心,組纟川其事,容華儀範,尊承教義。
三從有歸,四德周備,克□昌家,聿修中潰盈虛不定,生死相緣,年來日往,昧谷悲泉。
□代交喪,俱同逝川,玉□□□,□盡荒埏。
孝子崩心,良人恸哭,哀凄原野,□□□□。
□隴□□,悲風□□,貞堅於琬琰,恐高深□□□。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山西卷第一冊) №景龍018 【蓋】 大唐故李君墓志之銘 【志文】 唐故處士隴西李君墓志銘并序君諱延祯,隴西成紀人,隋工部侍郎道丘之曾孫,殷州司馬宗默之孫,唐甯州錄事參軍嗣本之第四子也。
岐嶷繼體,嶽渎生姿,承教義之風,漸膏腴之潤。
藍田白玉,早見琢磨;赤水玄珠,由來捧玩。
志學之歲,德義已聞。
惟孝惟友,多才多藝,長者□因,推其廊廟之珍;通人見稱,許其東南之寶。
是知鵬翼雖戢,終表質於垂天;骥足未馳,自标彩於逐日。
以為擊锺陳鼎,罕益於蒡生;電影石光,必歸於休死。
於是不求榮利,唯安澹寂。
工草隸,好彈琴,善圍棋,士流之中,共稱至妙。
加以心靈曠遠,性府虛閑,庭衢作限於八荒,天地可齊於一指。
常欲削迹嚣滓,縱玩江湖,尋蒼山而泛洞庭,陟會稽而探禹穴。
君第六姊夫文明年任潤州延陵縣令,因此俱遊江表。
蘅臯梓澤,未旋於故居;茂苑長洲,且諧於賞。
嗚呼哀哉!神機善,天道福謙,讵見其徵,徒聞其語。
類顔回之德行,俄嗟短年;同輔嗣之才能,還悲促壽。
以唐垂拱元年三月七日,終於延陵縣令之官舍,春秋廿有七。
君第三兄右台監察禦史延祥,念姜被之斯空,痛陳星之已隕,不憚艱險,甯辭栉沐,其年自洛入吳,親瓴靈觀,遷殡於東都邙山尚書谷之北。
王烈返葬,克遂於遺言;溫序有歸,豈傳於□夢。
第二兄朝議郎行洛州汜水縣令上柱國延祖,士林偉望,邦國良材,既等南陔之孝,式備西階之禮,而天倫義重,同氧情深,遂乃訪舊,瘗於北邙,新茔於西亳。
年祀悠遠,荊棘荒蕪,恨樵牧之方侵,歎封樹之無紀。
丘陵無無,空瞻随會之原;炯野蒼蒼,誰辯滕公之室。
嗚呼哀哉!粵以大唐景龍三年歲次己酉十二月景申,招魂葬於偃師縣西十三裡武陵原大茔,禮也。
惟君器宇宏達,體量淹和,肖五百之賢人,為九三之君子,性與道合,非道不行;隋因禮緣,非禮勿動。
既而搏空折翮,橫海摧鱗,未展三周之儀,終無伯道之嗣。
外甥河内司馬光道,慚衛之容,寡魏舒之相,酷似高譽,已增鬼於前賢;如存永逝,幾纏哀於孺慕。
恐陵谷遷徙,懿迹堙沉,揮涕彈毫,用旌泉戶。
銘曰: 天色蒼蒼,天道茫茫,如何積善,奄歎殲良。
斯骖顧影,吊鶴來翔,佳城一,空有名揚。
(錄自《考古》一九八四年第十期) №景龍019 【蓋】 大唐故李君墓志之銘 【志文】 唐故甯州錄事參軍隴西李府君墓志銘并序叙曰:海出明月,山多白虹,則夫禮樂有門,衣冠有地雲已。
府君諱嗣本,隴西成紀人也。
粵若稽古,乃聖乃神,乃武乃文,颛顼有焉;臣哉鄰哉,鄰哉臣哉,庭堅有焉。
智周萬物,道濟天下,伯陽有焉;克明克颉,克長克君,涼武有焉。
在北齊時,則有若我曾祖光祿少卿昂;在隋初時,則有若我王父工部侍郎道丘;在隋季時,則有若我烈考殷州司馬宗默;仁慈惠和,溫良恭儉,世濟其美,不隕其名,标準幹載,羽儀四海,明德之後,必有達人,其将在府君乎?受天之淳,因地而茂,生知孝友,特禀聰明,投迹合規繩,出言成典則,行惟家寶,名乃國香。
初舉進士甲科,補金州西城尉,翠清白尤異高第,轉雍州高陵尉,徙越州會稽丞。
利用賓王,升高自下,尉如梅福,丞若薛宣。
遷甯州錄事參軍。
總錄之任,督郵之比,愛日在人,嚴霜被物,固将罄王臣之節,近天子之光。
逝川無舍,大命不常,年六十九,以上元二年六月廿日終於甯州官舍,嗚呼哀哉!惟府君羽毛之鸾鳳,鱗介之龜龍,興於詩,立於禮,英才卓越,神氣和平,於學無所遺,於文無所假,登山臨水,志每淩雲,和光同塵,迹弗偶俗,行己以謙退,養神以清閑,忠信為寶而家無私積,德義可尊而位不充量。
及其屬纩之後,唯有素書漆琴,其廉潔也如此。
嗚呼!允所謂士林之幹,王國之珍者欤!夫人範陽盧氏,洛州司功參軍之信之女。
兩門作合,百代有光,淑問洽於宗姻,賢德流於娣姒。
匡夫以禮,教子知方,惟母之儀,惟媛之範。
半死何早?昔年東岱之遊;同穴有期,今日西階之葬。
嗚呼哀哉!越景龍三年歲次己酉十二月景申合葬於偃師縣西十三裡武陵原之新茔。
有子延祖,洛州汜水縣令。
家聲克嗣,時望所欽。
慕切終天,行諸侯之孝;悲深遠日,執先王之禮。
過盟津而奉榇,枕門山而蔔宅。
氣慘懔而河曉不流,霜嚴凝而地寒将坼。
哀挽锵乎中道,嘶骖咽乎荒陌。
夜杳杳而燈青,泉陰陰而月白。
光靈何處兮于嗟墳壟,容術飒然兮唯看松柏。
嗚呼哀哉!銘之雲爾: 帝颛顼之洪胄兮,我先君曰伯陽。
飛将軍之赫赫兮,武昭王之光。
锺五福而餘慶兮,彌百代而能昌。
芝蘭芬其挺生兮,羔雁郁其成行。
惟祖考之懿烈兮,惟府君之令望。
休然其有德行兮,炳焉其有文章。
謂高第而才名籍籍兮,謂入官而頌聲洋洋。
見台位之以虛兮,哀人生之不長。
猗君子之好仇兮,必也娶乎齊姜。
亦既宜於家室兮,亦既秀於閨房。
悲昊天之罔極兮,蔔浮雲之連崗。
千齡兮萬古,彌久兮彌芳。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八冊) №景龍020 【蓋】 失。
【志文】 直秘書省韋君妻賈氏玄堂志夫人姓賈氏,武威姑臧人。
懷州刺史贈秘書監颍川公之孫,秘書少監壽安□膺福之長女也。
生而韶秀,幼而淳潔。
□規外暢,柔範内凝,婉娩盡懿淑之容,幽閑葉圖史之訓。
年十有七,出适韋氏。
禮已成於他族,猶待年於本宗。
晨昏展就養之方,琴瑟葉移天之契。
歡流三族,慶緒二宗,何圖降此鞠兇,遘茲災厲。
以景龍四年二月廿二日寝疾終於萬年安興裡第,春秋□九。
粵以其月廿八日遷殡於長樂鄉之北原,禮也。
歸於其居,方合周人之禮;飾棺以青,權依杜氏之階。
嗚呼哀哉!餘識慚季子,達愧東門。
未得忘情之幾,徒切傷心之痛。
故勒斯志,爰寄哀辭。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三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