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龍
關燈
小
中
大
,胡廣為最。
時侍中懷公持節巡撫,涉河而北,至則深歎,還而以聞。
即遷司農寺主簿。
惟國之泉,莫議逋僦;如京之庾,已懲較雜。
方期大用,遘此短辰。
景龍二年太歲戊申七月卒卯朔五日乙未,卒於河南承義裡之私第,享年有七。
于是遠迩耆德、缙紳碩彥,聞喪怛比,咨嗟失聲。
君之弟尚書膳部郎中日知,從父弟雍州司馬日用,事上之節,朝廷許其才器,居家之風,天下推其邕睦。
自君卧病於洛,日知載馳出關,雖實因心,憂能改貌。
遺言所反,尚聞於仲海;景命不造,遂哭於公山。
嗚呼!同氣數四,淪亡若此,我躬孤孑,形影相吊,茹毒而感。
仁兄銜哀而恤,猶子陟崗之戚,行路增傷,此亦友於至艱也。
以其年其月十六日景午,葬於北邙山之舊茔,亡妻荥陽鄭夫人之圹内。
在物有神,離者必合,顧餘齊體,死而與同。
詩人之義尚矣。
有子曰協,志業方遠,荒茔罔極,乃作銘雲: 邙阜隐嶙兮下陂ヌ,南青城兮北洪河。
出國門兮即山阿,往哀送兮去苦多。
揚聲華号蘭有風,悲夭短兮薤有歌。
于嗟崔君可奈何。
朝請大夫守合宮令武功蘇廷撰(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八冊) №景龍006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李處士墓志銘并序君諱本,其先隴西狄道人也。
肇得其姓,李伯陽之子孫;保襲其宗,武昭王之苗裔。
簪绂靡絕,令望式傳,如厚地之固山河,似高天之麗星象。
曾祖奇,隋任楚州錄事參軍;祖環,隋齊州司戶參軍;并道冠嬴金,詞高署月。
傅毅之從班贊美,鹽渎再清;孫楚之陳力效能,漆舟橫泛。
其可旌也!其可頌也!父才,任壽州霍山縣令;政術無遺,清白有聞,返風於神水之湄,制錦於仙山之曲。
密子賤之登單父,豈足為俦;董少平之在洛陽,安能可拟。
君風規凜凜,神彩昂昂,皇甫谧自賞幽閑,百齡遁俗;申屠蟠不論富貴,一代辭榮。
重鄉黨之友朋,守田園之事業。
春秋七十有八,固知不執鸠杖,無嗟鶴發,罕祈綿帛之儲,自豐牛酒之費,忽以景龍二年九月十七日終於永泰裡私第。
嗚呼!焚香莫救,夢奠非賒,奄歸京兆之天,取瘗佳城之地。
即以其年歲次戊申十月己醜朔九日丁酉,蔔葬於北邙山之禮也。
痛西山之日落,即召青烏;見東岱之車移,還嘶白馬。
雲雨翳而松賈合,墳域掩而棺椁。
野蒼蒼而大谷寒,天慘慘而長風*。
嗣子吏部主事琰客等,三年伏兇,七日絕漿,レ荼蓼以供冫食,陟屺岵而流涕,哀哉靡及,竟叙德以思親;缺滅何期,載酬恩而刻石。
其銘曰: 秦朝拜将,漢代封王,迹圖幹祿,譽挺舍章。
衣冠擅美,道德惟昌,幾安邦國,實号賢良。
其一。
痛矣所天,喪茲所恃,冥冥福去,昭昭禍起。
骨閉松埏,魄歸蒿裡,崩心泣血,唯餘孝子。
其二。
紫氣先度,翠琰方刊,移諸歲月,式記川巒。
長飚晦景,古木韬寒,□千秋之鳳篆,畢萬祀之龍蟠。
其三。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河南卷第一冊) №景龍007 【蓋】 失。
【志文】 重興大唐故李君墓志銘君諱德,隴西成紀,*繇之胄,敦煌之族,因家上黨,今為屯留人也。
大帝開基,割山川於炎漢,從茲厥後,枝葉繁昌,光乎史圖,可略言矣。
祖郎,父雍,并器重丘山,量涵江海,閉關而卻掃,杜門而不仕。
惟君詞峰椠日,光浮割鶴之儀;筆海澄天,彩豔文禽之□。
向期箭流東奔,激長波而忘返;靈烏西戲,随白日而不歸。
即以景龍二年十一月二日葬於故屯留城西一裡平原,禮也。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山西卷第一冊) №景龍008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太原王孟玉塔銘王諱康,河東桑泉人也。
植性聰敏,少懷仁孝,有不羁之心,兼出俗之志。
逮乎傷耳之歲,夙智遇人;戲竹之年,深期越衆。
嗚呼哀哉!以景龍二年十月二日,奄逝於安興坊之私第。
春秋一十有二。
其月六日送窆於長樂原之西北。
天道冥昧,生涯惚恍。
百身何去,千金長往。
勒石卑功,留錄表像。
景龍三年正月廿四日(西安碑林藏石) №景龍009 【蓋】 大周故趙府君墓志銘 【志文】 □□□吏部常選天水趙府君墓志并序□諱□□,字□恭,隴西天水人也。
遠祖避地高阜,□□□洛陽縣人焉。
伊夫嶽渎貢靈,陰陽授粹,當九□之□甕,□□之□□□廟之宏材,蓄雲霄之雅望者,其於趙府君見之壅□。
君□簪筆胙土,服冕乘軒,德兼長日,載烈光乎晉□;□奉此大,霸功基乎秦政。
雖溫良恭儉,代不乏賢,而禮樂衣冠,□為稱首。
曾祖□,懷道韫藝,依仁據德。
榮啟期之三樂,坐契□心;梁仙鸾之五臆,行符幽緻。
祖伏護,朝散大夫、巫州夜郎縣令;彈琴□道,下車成政,議洽喬魚,仁深乳雉。
君黼藻心術,琢磨□性,早德塵滓,□重林泉。
孰□疲揚,昔忝軒墀之職;桂劍傷林,遽悲蒿薤之歌。
以聖曆元年八月十五日遘疾,卒於私第,禮也,春秋七十。
君言行無點,詩禮有聞,作宗族之羽儀,為鄉邦之領袖。
垂天逸翮,初聳望於青雲,負杖哀歌,竟傷嗟於白日。
夫人隴西李氏,容功克著,淑慎爰彰,早閑門阃之□,獨擅閨□之秀。
乘龍結□,□納采於三星;吊鶴纟厘悲,惜淪□□□□。
嗚呼哀哉!以景龍二年五月十四日終於家,春秋□十有二。
粵以景龍二年歲次己酉二月戊子朔九日(下泐)邙西,禮也。
枕倚城郭左右□墳楊(下泐)等并□荒徙宅心,(下泐)。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八冊) №景龍010 【蓋】 大唐故蘇府君墓志銘 【志文】 大唐故左武衛郎将京兆蘇公墓志銘并序公諱通,字文達,京兆武功人也。
自軒池溢派,姬水疏源,長波浩汗兮浮天載地,峻岡嵬嶷兮含雲蓄霧,元胎肇祖之日,開國承家之辰,寵光九錫,榮遷六輔,宅於斯,安於斯,遂使土有其□,族标其望。
翼戴緻山嶽之重,忠貞懷金石之固,日中必彗,操刀必割,剛捍銳於□劍,清白厲於冰霜,戎狄挹慷慨之風,君王谟耿介之節。
何人人詠,暴公潛逝梁之譏;佞子勿居,董昭傷非欠之刺。
餘芬不朽,克昌阙後。
高祖宗,隋任秦州司馬;光風拂於隼,惠澤滋於熊轼。
寬饒之砥砺名檢,才可扶輪;偉伯之恭儉溫良,未為齊辔。
祖爽,隋任亳州長史;龜蛇人,半刺疏風,藻火生衣,雙金比價。
王胄聞而赧色,恥居仁者之先;馬輿睇而慚容,羞處英賢之上。
父績,唐任沙州刺史;清以匡俗,惠以安人,化往移風,恩流曳雨。
氐羌引領,如聞鄧訓之名;戎羯洗心,似見然明之面。
公初抱岐嶷,長懷剛毅,爪牙帝構,柱石皇基。
黑白分明,有将軍武安之眼;出入無撓,蘊校尉飄姚之心。
束發從宦,旋任雍州鴻門府折沖,勳校有聞。
俄遷左武衛郎将。
出金門而肅物,橫寶劍以明空。
天路風清,皇街塵淨。
侔金吾而等麗,趨玉阙以齊镖。
道上生光,歸來五□;鈎陳絡彩,行挹六星。
森森負雪之松,凜凜淩霜之竹。
将以歲寒不懼,甯
時侍中懷公持節巡撫,涉河而北,至則深歎,還而以聞。
即遷司農寺主簿。
惟國之泉,莫議逋僦;如京之庾,已懲較雜。
方期大用,遘此短辰。
景龍二年太歲戊申七月卒卯朔五日乙未,卒於河南承義裡之私第,享年有七。
于是遠迩耆德、缙紳碩彥,聞喪怛比,咨嗟失聲。
君之弟尚書膳部郎中日知,從父弟雍州司馬日用,事上之節,朝廷許其才器,居家之風,天下推其邕睦。
自君卧病於洛,日知載馳出關,雖實因心,憂能改貌。
遺言所反,尚聞於仲海;景命不造,遂哭於公山。
嗚呼!同氣數四,淪亡若此,我躬孤孑,形影相吊,茹毒而感。
仁兄銜哀而恤,猶子陟崗之戚,行路增傷,此亦友於至艱也。
以其年其月十六日景午,葬於北邙山之舊茔,亡妻荥陽鄭夫人之圹内。
在物有神,離者必合,顧餘齊體,死而與同。
詩人之義尚矣。
有子曰協,志業方遠,荒茔罔極,乃作銘雲: 邙阜隐嶙兮下陂ヌ,南青城兮北洪河。
出國門兮即山阿,往哀送兮去苦多。
揚聲華号蘭有風,悲夭短兮薤有歌。
于嗟崔君可奈何。
朝請大夫守合宮令武功蘇廷撰(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八冊) №景龍006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李處士墓志銘并序君諱本,其先隴西狄道人也。
肇得其姓,李伯陽之子孫;保襲其宗,武昭王之苗裔。
簪绂靡絕,令望式傳,如厚地之固山河,似高天之麗星象。
曾祖奇,隋任楚州錄事參軍;祖環,隋齊州司戶參軍;并道冠嬴金,詞高署月。
傅毅之從班贊美,鹽渎再清;孫楚之陳力效能,漆舟橫泛。
其可旌也!其可頌也!父才,任壽州霍山縣令;政術無遺,清白有聞,返風於神水之湄,制錦於仙山之曲。
密子賤之登單父,豈足為俦;董少平之在洛陽,安能可拟。
君風規凜凜,神彩昂昂,皇甫谧自賞幽閑,百齡遁俗;申屠蟠不論富貴,一代辭榮。
重鄉黨之友朋,守田園之事業。
春秋七十有八,固知不執鸠杖,無嗟鶴發,罕祈綿帛之儲,自豐牛酒之費,忽以景龍二年九月十七日終於永泰裡私第。
嗚呼!焚香莫救,夢奠非賒,奄歸京兆之天,取瘗佳城之地。
即以其年歲次戊申十月己醜朔九日丁酉,蔔葬於北邙山之禮也。
痛西山之日落,即召青烏;見東岱之車移,還嘶白馬。
雲雨翳而松賈合,墳域掩而棺椁。
野蒼蒼而大谷寒,天慘慘而長風*。
嗣子吏部主事琰客等,三年伏兇,七日絕漿,レ荼蓼以供冫食,陟屺岵而流涕,哀哉靡及,竟叙德以思親;缺滅何期,載酬恩而刻石。
其銘曰: 秦朝拜将,漢代封王,迹圖幹祿,譽挺舍章。
衣冠擅美,道德惟昌,幾安邦國,實号賢良。
其一。
痛矣所天,喪茲所恃,冥冥福去,昭昭禍起。
骨閉松埏,魄歸蒿裡,崩心泣血,唯餘孝子。
其二。
紫氣先度,翠琰方刊,移諸歲月,式記川巒。
長飚晦景,古木韬寒,□千秋之鳳篆,畢萬祀之龍蟠。
其三。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河南卷第一冊) №景龍007 【蓋】 失。
【志文】 重興大唐故李君墓志銘君諱德,隴西成紀,*繇之胄,敦煌之族,因家上黨,今為屯留人也。
大帝開基,割山川於炎漢,從茲厥後,枝葉繁昌,光乎史圖,可略言矣。
祖郎,父雍,并器重丘山,量涵江海,閉關而卻掃,杜門而不仕。
惟君詞峰椠日,光浮割鶴之儀;筆海澄天,彩豔文禽之□。
向期箭流東奔,激長波而忘返;靈烏西戲,随白日而不歸。
即以景龍二年十一月二日葬於故屯留城西一裡平原,禮也。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山西卷第一冊) №景龍008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太原王孟玉塔銘王諱康,河東桑泉人也。
植性聰敏,少懷仁孝,有不羁之心,兼出俗之志。
逮乎傷耳之歲,夙智遇人;戲竹之年,深期越衆。
嗚呼哀哉!以景龍二年十月二日,奄逝於安興坊之私第。
春秋一十有二。
其月六日送窆於長樂原之西北。
天道冥昧,生涯惚恍。
百身何去,千金長往。
勒石卑功,留錄表像。
景龍三年正月廿四日(西安碑林藏石) №景龍009 【蓋】 大周故趙府君墓志銘 【志文】 □□□吏部常選天水趙府君墓志并序□諱□□,字□恭,隴西天水人也。
遠祖避地高阜,□□□洛陽縣人焉。
伊夫嶽渎貢靈,陰陽授粹,當九□之□甕,□□之□□□廟之宏材,蓄雲霄之雅望者,其於趙府君見之壅□。
君□簪筆胙土,服冕乘軒,德兼長日,載烈光乎晉□;□奉此大,霸功基乎秦政。
雖溫良恭儉,代不乏賢,而禮樂衣冠,□為稱首。
曾祖□,懷道韫藝,依仁據德。
榮啟期之三樂,坐契□心;梁仙鸾之五臆,行符幽緻。
祖伏護,朝散大夫、巫州夜郎縣令;彈琴□道,下車成政,議洽喬魚,仁深乳雉。
君黼藻心術,琢磨□性,早德塵滓,□重林泉。
孰□疲揚,昔忝軒墀之職;桂劍傷林,遽悲蒿薤之歌。
以聖曆元年八月十五日遘疾,卒於私第,禮也,春秋七十。
君言行無點,詩禮有聞,作宗族之羽儀,為鄉邦之領袖。
垂天逸翮,初聳望於青雲,負杖哀歌,竟傷嗟於白日。
夫人隴西李氏,容功克著,淑慎爰彰,早閑門阃之□,獨擅閨□之秀。
乘龍結□,□納采於三星;吊鶴纟厘悲,惜淪□□□□。
嗚呼哀哉!以景龍二年五月十四日終於家,春秋□十有二。
粵以景龍二年歲次己酉二月戊子朔九日(下泐)邙西,禮也。
枕倚城郭左右□墳楊(下泐)等并□荒徙宅心,(下泐)。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八冊) №景龍010 【蓋】 大唐故蘇府君墓志銘 【志文】 大唐故左武衛郎将京兆蘇公墓志銘并序公諱通,字文達,京兆武功人也。
自軒池溢派,姬水疏源,長波浩汗兮浮天載地,峻岡嵬嶷兮含雲蓄霧,元胎肇祖之日,開國承家之辰,寵光九錫,榮遷六輔,宅於斯,安於斯,遂使土有其□,族标其望。
翼戴緻山嶽之重,忠貞懷金石之固,日中必彗,操刀必割,剛捍銳於□劍,清白厲於冰霜,戎狄挹慷慨之風,君王谟耿介之節。
何人人詠,暴公潛逝梁之譏;佞子勿居,董昭傷非欠之刺。
餘芬不朽,克昌阙後。
高祖宗,隋任秦州司馬;光風拂於隼,惠澤滋於熊轼。
寬饒之砥砺名檢,才可扶輪;偉伯之恭儉溫良,未為齊辔。
祖爽,隋任亳州長史;龜蛇人,半刺疏風,藻火生衣,雙金比價。
王胄聞而赧色,恥居仁者之先;馬輿睇而慚容,羞處英賢之上。
父績,唐任沙州刺史;清以匡俗,惠以安人,化往移風,恩流曳雨。
氐羌引領,如聞鄧訓之名;戎羯洗心,似見然明之面。
公初抱岐嶷,長懷剛毅,爪牙帝構,柱石皇基。
黑白分明,有将軍武安之眼;出入無撓,蘊校尉飄姚之心。
束發從宦,旋任雍州鴻門府折沖,勳校有聞。
俄遷左武衛郎将。
出金門而肅物,橫寶劍以明空。
天路風清,皇街塵淨。
侔金吾而等麗,趨玉阙以齊镖。
道上生光,歸來五□;鈎陳絡彩,行挹六星。
森森負雪之松,凜凜淩霜之竹。
将以歲寒不懼,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