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聖
關燈
小
中
大
《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七冊)
№萬歲登封005
【蓋】
趙君墓志
【志文】
大周故趙君墓志銘并序君諱澄,其先邯鄲人也,因官此地,遂為太原人焉。
粵以金天錫祚,胤少之英宗;弱水孕靈,系高顼之玄胄。
由是漢陽祖德,芝蘭郁其芬;晉國家聲,冬夏齊其日。
故得階充振鹭,錫黃舄弈於上京;俗耀琳琅,青紫紛綸於下葉。
祖祖方衤失,齊任定州新樂縣尉;父父士昂,隋任并州□□□□□□生英章傑出,潘陸之詞賦江海,卿雲之□□□□□□□管公明之少府丞。
有道無時,崔亭伯之□□□□□□□□傳嗣美瑤林。
屬唐郊建義之功,猶□□□□□□□□□□□□組志重衡泌,恂恂雅望,鄉黨□□□□□□□□□□其信論之書,數州縣襲其芳規,□以□□□□□□□□□□夢瓊有驗,傷處士之遄亡,屑□無徵,悲哲人□□□□□夫人郭氏。
調流白雪,周光祿尚書之□□□□□□□□□□□□然則遠冥嘉偶,實傾鳳於□□幽□芳□□□□□□□壺不期災成*蟻,釁積巢*,幾□□□□□□□□□痛,春秋七十□□。
萬歲登封元年二月二十八日卒,其年四月二十六日□□葬於皇州北金城村西三裡平原,禮也。
龜謀示兆,馬鬣□□,左瞰汾漪,右依龍岫,縱使□回日薄,清□将素範恒□□□陵移翠琰,與玄堂永固,乃為銘曰: 錫祚金天,□□□□,代積簪绂,時标杞梓。
賦鳥興規,佩箴凝祉。
聲□□□,譽隆州裡。
其一。
天道回互,人理虧盈,壑舟易往,隙□□□。
□□□□,夕掩佳城,月吊幽隧,風思荒垌,千嶺□□,□□□聲。
其二。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山西卷第一冊) 萬歲通天 №萬歲通天001 【蓋】 無。
【志文】 大周故文林郎孟昭故妻尹夫人墓志銘并序夫人諱徵,字志,河南平陽人也。
昔者居周夢帝,緻軒轅於仆夫;處唐作師,成伊祁於天子。
或造書遣思,假暴虎以标奇;或候氣知真,對乘牛而為契。
璋金玉,铿锵麟經之圖;組绂衣冠,搖裔龜龍之冊。
曾祖字文朝,骠騎将軍;術卷龍韬,名飛麟閣,固以橫行鹿塞,登陟狼山者焉。
祖□,隋萊州司戶參軍。
父節,唐相州林慮縣丞,并材為時損,官非其任,捎雲蔽月,宜大廈之棟梁。
捧檄牽絲,并勞人於州縣。
夫人即林慮縣丞之第三女也。
爾其淑質天資,貞徽坤,微雲夜掩,騰月彩於嫦娥;清漢宵迥,奪日光於婺女。
實室之寶,惟邦之媛。
雪花疑絮,初發詠於文章;桃李成蹊,遂作嫔於君子。
顯揚令德,淑慎威儀,贲道依仁,循詩佩禮。
金相玉質,期永固於南山;魄散魂浮,遽龍飛於東嶽。
嗚呼哀哉!以萬歲通天元年柒月陸日遘疾,終於永昌思順裡第。
即以其年捌月叁日葬於邙山之平陰原,禮也。
孟公鶴琴罷操,鸾鏡銜悲。
空傷奉倩之神,長抱安仁之恨。
有子匿等,呼擗廬*塊,号踴泉扃,哀哀慈母,不聞其聲。
銘曰: 萬物生兮人最靈,地久天長歲不停。
忽相送兮赴佳城,石為椁兮泉為扃。
彼楊柳兮非我春,千秋萬歲兮松青青。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藏石) №萬歲通天002 【蓋】 失。
【志文】 (殘)考唐代幹支,《歲次景申玖月庚子朔》者,惟萬歲通天元年,因置于此。
(上缺)墓志(上缺)叔堅,其先天水人也。
家因地易,□以□(下缺)河南郡,故為洛陽縣人矣。
爾其□□□□(下缺)洛□其長源□高郁其□□□□之美。
索(下缺) 琳□明哲隋記室參軍。
父伏護,□□□□(下缺)代襲□素,家積典故。
滋味道德,□□名宦。
□(下缺)率嗣□聲,資孝友以立身。
□仁義□□移,閱(下缺) 應毀譽吞聲欽定相以忘懷,愠喜潛□。
嗚呼(下缺)不留道飙何忽。
□冀積善□□均永茂於松(下缺)□道無徵,遽同凋於蒲柳。
□□□□以大周萬(下缺)元年捌月拾伍日寝疾,終於修善坊之第。
即以(下缺)歲次景申玖月庚子朔柒日景午窆于合宮縣平(下缺)邙山之陽,禮也。
後臨貝阙,前對王城,□水咽而複(下缺)風斷□還續。
長息弘道,次子遠客等并痛□荼蓼,(下缺)霜露。
思勒銘於貞石,庶傳徽而永固。
其銘曰: (上缺)分天象,地易嵩岑,貞良□襲,冠蓋成林。
德門□□,□(下缺) 如□。
一悲川閱,永怆魂沉。
賓寮寂於虛□,山□□於□琴。
爰求宅兆,是遵先躅。
河水之陽,邙山之曲。
□岩郁偉而東□,陽館偃蹇而西矚。
海盡□□秋□春綠。
琬琰昭彰而永固,蘭菊芬芳以相續。
萬歲通天元年玖月柒日(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七冊) №萬歲通天004 【蓋】 失。
【志文】 大周故鎮軍大将軍高君墓志銘并序若夫見機而作,存乎君子;慕義而至,妙曰通人,前載著之,不輕來代,述而尤重。
然而越滄波,歸赤縣,漸大化,列王臣,焉即高将軍韫之矣。
公諱足酉,字足酉,遼東平壤人也。
乃效*而住,遂家於洛州永昌縣焉。
族本殷家,因生代□,□居玄菟,獨擅雄蕃,今罄大誠,特隆殊寵。
唐總章元年,授明威将軍,守右威衛真化府折沖都尉,仍長上,授守左威衛孝義府折沖都尉,散官如故。
貳年,授雲麾将軍,行左武衛翊衛府中郎将。
儀鳳四年,授右領軍衛将軍。
準永隆元年制,加勳上柱國。
永昌元年,制授右玉钤衛大将軍。
并以勳庸見重,武烈稱奇,出靜邊荒,入陪蘭。
既而蔥山動,紫塞驚塵,甘泉見烽火之輝,天子下徵兵之令。
大周天授元年,拜公為鎮軍大将軍,行左豹韬衛大将軍。
□壇受策,禮逾韓信;野戰頻勝,事逸張飛。
卷彼二蕃,如湯沃雪;觀茲再舉,疑是神行。
長城絕飲馬之篇,萬裡能輪台之戍。
證聖元年,造天樞成,悅豫子來,镌乃就。
幹青霄而直上,表皇王而自得。
明珠吐耀,将日月而連輝;祥龍□遊,憑煙雲而矯首。
壯矣哉邈乎!斯時也。
即封高麗蕃長、漁陽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
其年,萬州蠻陬作梗,敕以公為經略□使。
氣罩飄姚,年同獲铄。
時當五月,深入不毛□鄉;路登千仞,必抱忠臣之節。
銜命善說,奉旨宣揚,醜虜執迷,聾未能聽。
公乃整行伍,列校隊,鳴鞭汗赭,直往摧堅,揮戈駐日,傍截陷腦。
死者無暇而緻悔,生者受羁而自慚。
行我載恩,積屍京觀。
方欲凱歌龜浦,獻捷龍樓,倚望生還,甯知死人。
大周天冊萬歲元年*疾,卒於荊州之官舍,春秋七十。
嗚呼哀哉,驷馬悲鳴蘭一軍飲泣,舂人辍相,工婦□□;聖主聞之,良深宸悼,贈使持節都督幽易等七州諸軍事、幽州刺史,餘如故,仍贈物叁佰段,米粟貳佰碩。
葬事所須,并令官給。
萬歲通天二年,歲次丁酉正月朔己亥八日景午,葬于洛州伊阙縣新城之原,禮也。
天庭有隔,侍衛無期,悲宿草於荒誕,泣流光於空度。
霜凋細柳,幽戶而不春;風驚大樹,謝明辰而永沒。
嗣子帝臣,孝極□前,哀纏□後,看曾參而□遠,瞻董永而非遙。
送葬之禮備焉,蔔兆之宜畢矣。
賢乃俯就,愚而企及。
父子之惟式,□□之綱紀,鄰裡俊傑,鄉闾英彥,莫不共造□門,鹹加歎息。
雖美塞乎天地,不朽憑乎翰□;□相頌於瑤琨,懸芳猷於泉戶。
其詞曰: 挺生秀異,器韫深機。
潛鱗東沼,化羽南飛。
翔而後集,決而少非。
安危在己,爾□歸。
其一。
榮朱其衣,貴丹其毂。
竭以展效,豐功厚祿。
屢執戎麾,頻殲醜族。
域中閑暇,壺□□肅。
其
粵以金天錫祚,胤少之英宗;弱水孕靈,系高顼之玄胄。
由是漢陽祖德,芝蘭郁其芬;晉國家聲,冬夏齊其日。
故得階充振鹭,錫黃舄弈於上京;俗耀琳琅,青紫紛綸於下葉。
祖祖方衤失,齊任定州新樂縣尉;父父士昂,隋任并州□□□□□□生英章傑出,潘陸之詞賦江海,卿雲之□□□□□□□管公明之少府丞。
有道無時,崔亭伯之□□□□□□□□傳嗣美瑤林。
屬唐郊建義之功,猶□□□□□□□□□□□□組志重衡泌,恂恂雅望,鄉黨□□□□□□□□□□其信論之書,數州縣襲其芳規,□以□□□□□□□□□□夢瓊有驗,傷處士之遄亡,屑□無徵,悲哲人□□□□□夫人郭氏。
調流白雪,周光祿尚書之□□□□□□□□□□□□然則遠冥嘉偶,實傾鳳於□□幽□芳□□□□□□□壺不期災成*蟻,釁積巢*,幾□□□□□□□□□痛,春秋七十□□。
萬歲登封元年二月二十八日卒,其年四月二十六日□□葬於皇州北金城村西三裡平原,禮也。
龜謀示兆,馬鬣□□,左瞰汾漪,右依龍岫,縱使□回日薄,清□将素範恒□□□陵移翠琰,與玄堂永固,乃為銘曰: 錫祚金天,□□□□,代積簪绂,時标杞梓。
賦鳥興規,佩箴凝祉。
聲□□□,譽隆州裡。
其一。
天道回互,人理虧盈,壑舟易往,隙□□□。
□□□□,夕掩佳城,月吊幽隧,風思荒垌,千嶺□□,□□□聲。
其二。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山西卷第一冊) 萬歲通天 №萬歲通天001 【蓋】 無。
【志文】 大周故文林郎孟昭故妻尹夫人墓志銘并序夫人諱徵,字志,河南平陽人也。
昔者居周夢帝,緻軒轅於仆夫;處唐作師,成伊祁於天子。
或造書遣思,假暴虎以标奇;或候氣知真,對乘牛而為契。
璋金玉,铿锵麟經之圖;組绂衣冠,搖裔龜龍之冊。
曾祖字文朝,骠騎将軍;術卷龍韬,名飛麟閣,固以橫行鹿塞,登陟狼山者焉。
祖□,隋萊州司戶參軍。
父節,唐相州林慮縣丞,并材為時損,官非其任,捎雲蔽月,宜大廈之棟梁。
捧檄牽絲,并勞人於州縣。
夫人即林慮縣丞之第三女也。
爾其淑質天資,貞徽坤,微雲夜掩,騰月彩於嫦娥;清漢宵迥,奪日光於婺女。
實室之寶,惟邦之媛。
雪花疑絮,初發詠於文章;桃李成蹊,遂作嫔於君子。
顯揚令德,淑慎威儀,贲道依仁,循詩佩禮。
金相玉質,期永固於南山;魄散魂浮,遽龍飛於東嶽。
嗚呼哀哉!以萬歲通天元年柒月陸日遘疾,終於永昌思順裡第。
即以其年捌月叁日葬於邙山之平陰原,禮也。
孟公鶴琴罷操,鸾鏡銜悲。
空傷奉倩之神,長抱安仁之恨。
有子匿等,呼擗廬*塊,号踴泉扃,哀哀慈母,不聞其聲。
銘曰: 萬物生兮人最靈,地久天長歲不停。
忽相送兮赴佳城,石為椁兮泉為扃。
彼楊柳兮非我春,千秋萬歲兮松青青。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藏石) №萬歲通天002 【蓋】 失。
【志文】 (殘)考唐代幹支,《歲次景申玖月庚子朔》者,惟萬歲通天元年,因置于此。
(上缺)墓志(上缺)叔堅,其先天水人也。
家因地易,□以□(下缺)河南郡,故為洛陽縣人矣。
爾其□□□□(下缺)洛□其長源□高郁其□□□□之美。
索(下缺) 琳□明哲隋記室參軍。
父伏護,□□□□(下缺)代襲□素,家積典故。
滋味道德,□□名宦。
□(下缺)率嗣□聲,資孝友以立身。
□仁義□□移,閱(下缺) 應毀譽吞聲欽定相以忘懷,愠喜潛□。
嗚呼(下缺)不留道飙何忽。
□冀積善□□均永茂於松(下缺)□道無徵,遽同凋於蒲柳。
□□□□以大周萬(下缺)元年捌月拾伍日寝疾,終於修善坊之第。
即以(下缺)歲次景申玖月庚子朔柒日景午窆于合宮縣平(下缺)邙山之陽,禮也。
後臨貝阙,前對王城,□水咽而複(下缺)風斷□還續。
長息弘道,次子遠客等并痛□荼蓼,(下缺)霜露。
思勒銘於貞石,庶傳徽而永固。
其銘曰: (上缺)分天象,地易嵩岑,貞良□襲,冠蓋成林。
德門□□,□(下缺) 如□。
一悲川閱,永怆魂沉。
賓寮寂於虛□,山□□於□琴。
爰求宅兆,是遵先躅。
河水之陽,邙山之曲。
□岩郁偉而東□,陽館偃蹇而西矚。
海盡□□秋□春綠。
琬琰昭彰而永固,蘭菊芬芳以相續。
萬歲通天元年玖月柒日(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七冊) №萬歲通天004 【蓋】 失。
【志文】 大周故鎮軍大将軍高君墓志銘并序若夫見機而作,存乎君子;慕義而至,妙曰通人,前載著之,不輕來代,述而尤重。
然而越滄波,歸赤縣,漸大化,列王臣,焉即高将軍韫之矣。
公諱足酉,字足酉,遼東平壤人也。
乃效*而住,遂家於洛州永昌縣焉。
族本殷家,因生代□,□居玄菟,獨擅雄蕃,今罄大誠,特隆殊寵。
唐總章元年,授明威将軍,守右威衛真化府折沖都尉,仍長上,授守左威衛孝義府折沖都尉,散官如故。
貳年,授雲麾将軍,行左武衛翊衛府中郎将。
儀鳳四年,授右領軍衛将軍。
準永隆元年制,加勳上柱國。
永昌元年,制授右玉钤衛大将軍。
并以勳庸見重,武烈稱奇,出靜邊荒,入陪蘭。
既而蔥山動,紫塞驚塵,甘泉見烽火之輝,天子下徵兵之令。
大周天授元年,拜公為鎮軍大将軍,行左豹韬衛大将軍。
□壇受策,禮逾韓信;野戰頻勝,事逸張飛。
卷彼二蕃,如湯沃雪;觀茲再舉,疑是神行。
長城絕飲馬之篇,萬裡能輪台之戍。
證聖元年,造天樞成,悅豫子來,镌乃就。
幹青霄而直上,表皇王而自得。
明珠吐耀,将日月而連輝;祥龍□遊,憑煙雲而矯首。
壯矣哉邈乎!斯時也。
即封高麗蕃長、漁陽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
其年,萬州蠻陬作梗,敕以公為經略□使。
氣罩飄姚,年同獲铄。
時當五月,深入不毛□鄉;路登千仞,必抱忠臣之節。
銜命善說,奉旨宣揚,醜虜執迷,聾未能聽。
公乃整行伍,列校隊,鳴鞭汗赭,直往摧堅,揮戈駐日,傍截陷腦。
死者無暇而緻悔,生者受羁而自慚。
行我載恩,積屍京觀。
方欲凱歌龜浦,獻捷龍樓,倚望生還,甯知死人。
大周天冊萬歲元年*疾,卒於荊州之官舍,春秋七十。
嗚呼哀哉,驷馬悲鳴蘭一軍飲泣,舂人辍相,工婦□□;聖主聞之,良深宸悼,贈使持節都督幽易等七州諸軍事、幽州刺史,餘如故,仍贈物叁佰段,米粟貳佰碩。
葬事所須,并令官給。
萬歲通天二年,歲次丁酉正月朔己亥八日景午,葬于洛州伊阙縣新城之原,禮也。
天庭有隔,侍衛無期,悲宿草於荒誕,泣流光於空度。
霜凋細柳,幽戶而不春;風驚大樹,謝明辰而永沒。
嗣子帝臣,孝極□前,哀纏□後,看曾參而□遠,瞻董永而非遙。
送葬之禮備焉,蔔兆之宜畢矣。
賢乃俯就,愚而企及。
父子之惟式,□□之綱紀,鄰裡俊傑,鄉闾英彥,莫不共造□門,鹹加歎息。
雖美塞乎天地,不朽憑乎翰□;□相頌於瑤琨,懸芳猷於泉戶。
其詞曰: 挺生秀異,器韫深機。
潛鱗東沼,化羽南飛。
翔而後集,決而少非。
安危在己,爾□歸。
其一。
榮朱其衣,貴丹其毂。
竭以展效,豐功厚祿。
屢執戎麾,頻殲醜族。
域中閑暇,壺□□肅。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