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

關燈
№永昌001 【蓋】 大唐故亡宮三品人金氏之柩 【志文】 亡宮三品婕妤,十一月廿六日亡,十二月廿二日斬草,一月十三日葬。

    文。

     婕妤位三品,年六十四,不知何姓氏。

    淑貞姝□,預良家之選;令德柔婉,視列卿之秩。

    恩寵斯洽,仁象克配。

    當攀檻而節明,對辭辇而誠顯。

    規虹泥彩,将晦魄而俱消;寶婺融晖,随落星而永逝。

    以垂拱四年歲次△乙△月日卒,以永昌元年歲次□乙正月△日朔△日葬於△所。

    其銘曰: 侍寝昭陽。

    步曳曳兮生光;歸骸窀穸,松森森兮巳行。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三冊) №永昌002 【蓋】 大唐故亡尼七品墓志 【志文】 大唐故德業寺亡尼七品墓志亡尼者,不知何許人也。

    少以良家應選,言行彰於六宮;晚以禅律歸心,忍進稱於梵宇。

    春秋七十有二,以永昌元年二月二日,奄從風燭,嗚呼哀哉!即以其月十四日葬鹹陽原。

    其銘曰: 四德标美,六度精修,泉扃永閉,松風自秋。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三冊) №永昌003 【蓋】 唐故益川大都督府成都縣令韋府君墓志 【志文】 大唐故益川大都督府成都縣令韋府君墓志并序從侄胤撰君諱,京兆杜陵人也。

    豕韋靈苗,大彭洪胄。

    彤雲演慶,二川繼踵於漢朝;黃星啟緒,雙珠接武於魏國。

    并詳諸史冊,可略而言焉。

    高祖憂,周号逍遙公。

     明不顯迹,濁不污真,馳名於隐名之地,得道於非道之境。

    曾祖,周禦正大夫、安州總管、随淮二州刺史。

    撫戎馭衆,肅以申威。

    字人訓俗,寬以流惠。

    祖萬頃,隋太子直閣祭酒、秘書丞,贈秘書監、開府儀同三司。

    戈獵詩書,網羅流略,照心鏡於六義,耨情田於四始。

    考元整,皇朝西府東閣祭酒、天策上将府铠曹參軍事、通曹二州刺史、上柱國。

    時屬馳驟,代經金革,龍吟澤山,雲蒸礎潤,虎嘯丘谷,風驚塵起,暫入氛埃,遽淩霄漢。

    端衣事主,一心為百将之無;褰帷撫俗,六條為二州之最。

    君載隆門閥,夙奉堂構,正以立身,勤以接士。

    傾河不能瀉其辯,碛石未足成其峻。

    白鳳雕龍,金玉韬聲於缯藻;飛仙别鶴,宮商變節於絲桐。

     洎濯發登庸,彈冠入仕,措紳鹹仰,簪裾取則。

    解褐除太宗文武聖皇帝挽郎。

    顯慶五年,授虢王府典簽。

    奉筆梁園,聲高枚馬;受詩楚殿,價擅申白。

    俄授趙州錄事。

    清明鑒物,正直馭人。

    獄之瘐囚,曹無滞訟。

    鹹亨三年,授邛州安仁令。

     弦琴宰邑,化浃五城;制錦莅人,風宣百裡。

    秩滿,授隆州蒼溪令。

    丁母艱去職。

     悲逝川之不息,歎風樹之無停,既轸曾參之戀,旋飲高紫之血。

    服阕,除益州大都督府成都縣令。

    蜀塞名區,岷江奧壤,地非敦樸,人尚澆訛。

    君撫以威恩,敷以信順。

    暫理弦歌之化,載變*歙之俗。

    既而神不輔德,天不*遺。

    馴雉之慶未終,射犭爰之怆俄及。

    以垂拱四年十二月三日卒於成都之公館,春秋五十有七。

     門生故吏,街号巷哭,豈獨銜Д掩涕,辍舂相杵而已哉。

    即以永昌元年歲次己醜五月壬子朔廿一日壬申葬於明堂縣鳳栖原,禮也。

    有子、景等枯貌柴形,茹荼飲血,孝因天至,禮為心成。

    揚名之道已弘,顯親之功無替。

    爰顧庸菲,敬播徽音,輕寫翰墨,式旌泉壤。

     於铄遐胄,國肇豕韋,總綏百辟,翊贊商畿。

    爰漢爰魏,奕葉聯輝,逮曾逮祖,冠蓋同歸。

    惟君之生,禀靈山嶽,材超後進,智逾先覺。

    音韻宮徵,氣諧蘭藥,既擲晉金,終傅楚璞。

    濯纓之歲,筮仕之初,去茲短褐,曳波長裾。

    漂鄒滌馬,蕩白流徐,纟レ六曹,實惟高選。

    君臨百裡,仁風載扇,逮屬蒼溪,遽辭慈戀。

    号天有極,撫膺無倦,情因禮奪,作宰成都。

    初譏至晚,竟美來蘇。

    開馴春翟,朝飛曉凫,弦歌一化,永變寶歙。

    陽羲旋景,陰娥徙魄,閱代歸真,共沉荒宅。

    哲人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