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
關燈
小
中
大
月廿七日蔔占吉兆,送親於此,同葬此墳。
一安永固。
前葬後達,願相移避。
父母恩深,與君無二。
幸不遺其囑,天必之。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三冊) №上元009 【蓋】 無。
【志文】 磚。
墨書朱地。
維上元二年十月廿七日,賈□行祖母翟年八十九,卒於私宅。
即於其年十一月九日,葬於北山。
道俗同赴殡殓法已也。
(新疆考古所藏志,錄自侯燦《解放後新出土吐魯番墓志錄》) №上元010 【蓋】 大唐武騎尉朱君墓志 【志文】 大唐故武騎尉朱君墓志君諱,字仁,京兆人也。
祖丘,德州平原縣令;六條宣務,五騰謠。
父壽,高謝冕纓,遁才幹木之德;挹踐禮義,克節陋室之高。
惟君雅量沖清,孝敬祟速,色養有筍江之應;夕省緻溫扇之供。
猥升粟之前規,懷於同氣;憤尺布之往議,拂分羽於離巢。
四海延賓,三州慕軌。
園疏野流,池翻李郭之舟;庭設衢樽,門勒鄭莊之馬。
加以博涉經史,笙簧於四始之文;總協律锺,付擊於五行之序。
離章煥錦,可噴紙而起鴛鴻;吻彩飛霞,即端聲而立雞馬。
方将器羽王室,棟幹宗材,不謂風霰翻嚴,先飄秀迥,於上元二年十一月九日,卒於私第,春秋四十有九。
即於其年其月十九日,葬於龍首原。
嗚呼哀哉!痛悲鱗鳥,德迹難述,更勒頌曰: 邙邙駿駒,嘶嘶上徒,骧首寶辔,伏*鹽車。
其一。
侍親盡孝,情動天地,枭度含聲,鳥飛助*。
其二。
哲人無永,奄逐嵫光,四海懷恸,七族悲傷。
其三。
泉門長,□□明離,唯餘松賈,空青劍枝。
其四。
(陝西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昕藏石,周紹良藏拓本) №上元011 【蓋】 大唐故使持節青州諸事行青州刺史上柱國贈司徒揚州大都督虢莊王墓志之銘并序 【志文】 大唐故使持節青州諸軍事青州刺史上柱國贈司徒揚州大都督虢莊王墓志銘并序若夫五車宣曜,在天之象斯甄;九戶疏津,在地之形攸著。
是知燭後星之景,锺美化於八才;接少海之神瀾,誕懿苞於二陝。
亦猶圓穹肇構,乾男贊其兩驺;方載ㄈ凝,天孫紀其三變。
炜烨ゼ彩,照萼而滋華;ナ藹披桢,聳金蓁而挺秀。
其有道高雲子,業劭天人,孤峙茲辰,獨蔺遐載者,其惟我虢王乎?王諱鳳,字季成,隴西狄道人也。
太祖景皇帝之曾孫,世祖元皇帝之孫,高祖神堯皇帝之第十五子也。
原夫邃明贻慶,族雕雲而絢高丘;田成委贶,照貞晖而遊景室。
業隆聖緒,挺鑄之績莫京;道派靈源,滋沃之瀾彌。
銜珠聳節,徵婉綴賞於漢飛;握鏡宰圖,盡直著美於涼武。
景皇帝潛姿蘊用,處九而化荼原;世祖元皇帝朕迹墓仁,通三而變松阙。
高祖神堯皇帝迪哲開命,重光建極,戴勝而葉人雄,履矛而奉天贈,撲炎昆之巨燎,谧沸壑之橫流,再紐地钤,重維乾。
王披條貞日,演粹元天,祟觸曜之休精,總金德之嘉量。
趨紫庭而恭訓,金雉峻其高墉;漸玄液以含珍,珠胎照其明潤。
智周萬物,泛象無以隐其餘;該敏七齡,谕羝有以窮其赜。
英問持遠,睿賞逾深。
載鼓乾爐,更隆於淬锷;重垂神宰,彌瑩于監*。
研精冊囿,好書之志無ル;亻思文場,樂善之心方銳。
三古精微之典,入沛賞而通幽;六義溫柔之詩,集楚缁而标稚。
固以俯韬鴻烈,高視狙丘。
俦其妙年,越翦桑而孤劭;媲其沖歲,超題柳而逾絕。
履節之道具該,從政之術斯備。
天子考居衛之盛範,稽分魯之前則,诏秩宗以蒇事,命掌固以申儀,裂勝壤於方輿,胙色土於社。
式由山砺之義,乃遵比水之規。
粵以武德六年,行诏封豳王。
八年,又冊命曰:維武德八年歲次乙酉二月乙醜朔五月己巳,皇帝若曰: 於戲!咨爾鳳:歧嶷幼彰,器識方茂,大啟藩服,朝典攸宜。
是用命爾為豳王,食邑一萬戶。
受茲黑土,苴以白茅,往欽哉!其恭膺寵命,可不慎欤!肅承密鼓之榮,光被姒璜之數,驅驷於地乳,暢斑毂於天麋,威忄詹豪宗,信敷曼子,坐棠之政俄洽,攀桂之遊多裕。
若乃白水名區,控西巴而作鎮;黃郵都會,總南服而為重。
曆選群辟,諒屬仁明,佥曰允諧,俞往斯在。
貞觀五年,有诏除使持節鄧州諸軍事、鄧州刺史。
撓旌首路,循風載偃,骞と踐境,惠化攸孚。
訟谧刑清,鞫茂草於圓圄,學降教富,繕美栝於方襟。
棄戟於是騰謠,捐矛以之緝詠。
大布遷俗,更聞王暢之規;均約阜人,複睹信臣之績。
十年,诏曰:昔隆周定鼎,并建懿親;炎漢受圖,分王子弟。
用能夾輔王室,鎮撫海内;本枝所以碩茂,蔔年於焉長久。
自茲以降,曆數驟移,大道既隐,澆風逾扇,利建之義,鹹非至公;藩屏之道,無間長策。
朕嗣膺宵,永鑒前載,酌聖哲之彜則,革衰弊之餘風,思固維城,式隆盤石。
豳王鳳:早稱歧嶷,夙聞義方,地唯宗子,禮優分器。
建作牧,雖高前典;析胙土,來允舊章。
宜崇寵命,大啟邦國,可改封虢王,食邑如故。
仍授使持節虢州諸軍事、虢州刺史。
既而徙傳瓜裡,露冕桑田,恩流天塢之郊,澤被帝台之地。
剖竹求瘼,黃巷悅其嘉生;班條演範,赤縣資其福潤。
十七年,國慶,授上柱國。
戎章甫優,榮冠於莊伯;武級增峻,寵邁於昭陽。
十八年,除使持節豫州諸軍事、豫州刺史。
缇麾即路,結去思於鸠壤;皂蓋方臨,嗟來晚於龍澤。
期月之美斯著,歲餘之益實殷,俄而太妃六會焚和,四象乖氣,王王憂情内轸,悴色外渝,不栉首數旬,弗解帶者彌月,握粟之祈具懇,絕粒之志乃深,豈唯視枕揣衣,七辰五起而已。
暨乎風枝不靜,露草旋曦,号孺慕,崩心肆其荒塞;絕地充窮,斷骨劊其迷恸。
紅饣匪進,丹泗恒漣,削杖讵支於樂瘠,瞻圈更切於柴毀。
服勤逾節,殆不勝喪;誓畢苫壤,至性難奪。
大君重違其志,持聽終禮。
廿一年,服阕,又複本任。
伯山之化,再穆於昆墟;子翼之風,更扇於光水。
駭*之濫,自甄於混壁;夢鹿之罰,妙葉於均金。
垂桃曼於長阡,伐枳開於廣陌。
三時峻墉栉之積,七襄餘霜雪之資。
既闡八政之條,旋振四維之目。
獸台輻湊,鴻亭殷阜,大辰判域,明月疏池,右接澗*,左通淮海,永言良守,允寄英藩。
顯慶三年,除使持節宋州諸軍事、宋州刺史,崇禮敦信,勸學務農,鳏室鲐膚,俱欣至仁之愛;儉人惡子,鹹懾明罰之威。
饬躬軌物,偃草之雄逾勁;殖操矯,置水之方畢舉。
黃冠講德,誦中和於鄉校;赭裾遷義,陶上善於裡端。
龍朔三年,授使持節壽州諸軍事、壽州刺吏。
未幾,尋除沁州刺史。
未及之任,又授使持節青州諸軍事、青州刺史。
玄龜降野,素蜃開宮,跨地脈而疏疆,錯天齊而創趾。
五衢紛總,四履繁雜。
萊風未粹,尚行讠劫之兇;淄俗猶奢,仍存博鞠之弊。
鈎拒暫投,奸回就拘,爰簡玄聰,乃流紫封,降玺書曰:皇帝敬問青州刺史虢王鳳,皇甫公義所推勘劉整等事者:愚人無識,不憚刑科,扇惑鄉間,輕有聚結。
王情勤家國,糾察多方,推鞠罪人,鹹無隐漏。
部内清肅,深可嘉尚。
春色已暄,王比何如也?今故遣書,指無所悉。
然後霁威康俗,行簡恤人,絕澆競之塗,辟寬和之路。
城烏起韻,觀偉績於夷;岡蟪騰音,樹奇政於帝。
乃以上元元年,來朝東部,獻酎清廟,班瑞總街。
引骖驷於梁郊,侍柏台之廣宴,修壤奠於齊邸,承杞詠之殊恩。
既而沈*彌留,負茲虧豫,太醫珍劑,接彗星驅,中使幽經,聯禦波屬。
熊祟且笃,東海之秘無施;鳥眚方深,西山之丸弗拯。
以其年十二月廿九日薨於東都懷仁裡第,春秋五十有三。
背掃遽聞,遂結宸襟之恸;緒言甫奏,彌切津亭之哀。
儲後瞻武囿而緘酸,列屏湊衮堂而集怆,飾終之典尤峻,贈往之數實優。
乃下诏曰:漢追宗懿,禮缛章;晉悼戚藩,榮加衮秩。
因心所感,理必相循。
故青州刺史、上柱國、虢王鳳;資嶽降靈,膺辰誕粹,器懷昭曠,藝識通敏,幼标克嶷之奇,早馳樂善之譽。
疏茅錫社,道冠封虞;剖竹臨藩,寄隆分陝。
汝陽舊俗,美化著於遷蝗;淄水新邦,惠政彰於解犢。
德孚遠迩,誠貫始終。
方延西序之期,奄遘東堂之釁。
興言永往,轸恸良深。
宜被哀榮,以旌幽隧。
可贈司徒、使持節大都督揚滁和潤常宣歙七州諸軍事、揚州刺史。
聽司備禮,冊命陪葬獻陵。
赙絹布□千段,米粟□千石。
并賜東園秘器。
葬日給班劍人,羽葆、鼓吹及儀仗,送至墓所注還。
葬事所須,并宜官給,務從優厚。
三品一人攝鴻胪卿監護,四品一人為副。
惟王感緯葉期,具體锺美,符彩韶映,黼藻昭宣,允迪謙光,克由儉德,寓量沈邃,澄撓無以混其神;局度恬凝,愠喜弗有形其色。
黃金重諾,千裡斯應;白無沾,三複是遵。
貫十之幾,發自天縱;體工之,本資性道。
設醴罕疲,擁無倦。
嗚雞好古,契劉德之服儒;豹蔚騰章,蔑曹建之涉藝。
苞括缣志,綜綿圖,{貢}石九山之書,群玉四徹之典。
嵩丘孔壁之奧,汲隧羽陵之奇,鹹鏡心台,畢歸精用。
夢鷗ゼ彩,雖擅大巫;握蛇韬礻必,終輕小技。
然則清景娛賓之夕,神飙敬客之辰,或抒緣情,時敷麗則。
莫不韻諧風律,氣掩詞源。
至若貫虱落鹈之工,措杯複*之妙,蔺接猱之逸藝,超散馬之殊妍。
其餘敏識多才,固弗可殚記者矣。
嗚呼!凫洲閱水,同逝川而永度;猿岩多刃,與岱嶽而長虧。
曲晨之道無徵,軒光之術多爽。
粵以上元二年歲次乙亥十二月庚午朔三日壬子,陪葬於獻陵之北原。
太常考行,谥曰莊王禮也。
千月未究,王泉溘歸,嘶缟驷於柏庭,朱杜於楸域。
悲風切而寒山慘,遊氛晦而涼野陰。
有子平陽郡王翼等,茹茶标氣,集蓼荒魂,攀魚池以剡絕,瞻貝帷而凝慕。
思所以芳穸室,镂美幽扃。
朝議大夫守秘書少監、通事舍人、内供奉博陵崔公,才文雄,學該武庫,控歸塘於筆海,秀姑繇於翰林。
逸調淹華,壯思過警,憑緝銘典
一安永固。
前葬後達,願相移避。
父母恩深,與君無二。
幸不遺其囑,天必之。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三冊) №上元009 【蓋】 無。
【志文】 磚。
墨書朱地。
維上元二年十月廿七日,賈□行祖母翟年八十九,卒於私宅。
即於其年十一月九日,葬於北山。
道俗同赴殡殓法已也。
(新疆考古所藏志,錄自侯燦《解放後新出土吐魯番墓志錄》) №上元010 【蓋】 大唐武騎尉朱君墓志 【志文】 大唐故武騎尉朱君墓志君諱,字仁,京兆人也。
祖丘,德州平原縣令;六條宣務,五騰謠。
父壽,高謝冕纓,遁才幹木之德;挹踐禮義,克節陋室之高。
惟君雅量沖清,孝敬祟速,色養有筍江之應;夕省緻溫扇之供。
猥升粟之前規,懷於同氣;憤尺布之往議,拂分羽於離巢。
四海延賓,三州慕軌。
園疏野流,池翻李郭之舟;庭設衢樽,門勒鄭莊之馬。
加以博涉經史,笙簧於四始之文;總協律锺,付擊於五行之序。
離章煥錦,可噴紙而起鴛鴻;吻彩飛霞,即端聲而立雞馬。
方将器羽王室,棟幹宗材,不謂風霰翻嚴,先飄秀迥,於上元二年十一月九日,卒於私第,春秋四十有九。
即於其年其月十九日,葬於龍首原。
嗚呼哀哉!痛悲鱗鳥,德迹難述,更勒頌曰: 邙邙駿駒,嘶嘶上徒,骧首寶辔,伏*鹽車。
其一。
侍親盡孝,情動天地,枭度含聲,鳥飛助*。
其二。
哲人無永,奄逐嵫光,四海懷恸,七族悲傷。
其三。
泉門長,□□明離,唯餘松賈,空青劍枝。
其四。
(陝西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昕藏石,周紹良藏拓本) №上元011 【蓋】 大唐故使持節青州諸事行青州刺史上柱國贈司徒揚州大都督虢莊王墓志之銘并序 【志文】 大唐故使持節青州諸軍事青州刺史上柱國贈司徒揚州大都督虢莊王墓志銘并序若夫五車宣曜,在天之象斯甄;九戶疏津,在地之形攸著。
是知燭後星之景,锺美化於八才;接少海之神瀾,誕懿苞於二陝。
亦猶圓穹肇構,乾男贊其兩驺;方載ㄈ凝,天孫紀其三變。
炜烨ゼ彩,照萼而滋華;ナ藹披桢,聳金蓁而挺秀。
其有道高雲子,業劭天人,孤峙茲辰,獨蔺遐載者,其惟我虢王乎?王諱鳳,字季成,隴西狄道人也。
太祖景皇帝之曾孫,世祖元皇帝之孫,高祖神堯皇帝之第十五子也。
原夫邃明贻慶,族雕雲而絢高丘;田成委贶,照貞晖而遊景室。
業隆聖緒,挺鑄之績莫京;道派靈源,滋沃之瀾彌。
銜珠聳節,徵婉綴賞於漢飛;握鏡宰圖,盡直著美於涼武。
景皇帝潛姿蘊用,處九而化荼原;世祖元皇帝朕迹墓仁,通三而變松阙。
高祖神堯皇帝迪哲開命,重光建極,戴勝而葉人雄,履矛而奉天贈,撲炎昆之巨燎,谧沸壑之橫流,再紐地钤,重維乾。
王披條貞日,演粹元天,祟觸曜之休精,總金德之嘉量。
趨紫庭而恭訓,金雉峻其高墉;漸玄液以含珍,珠胎照其明潤。
智周萬物,泛象無以隐其餘;該敏七齡,谕羝有以窮其赜。
英問持遠,睿賞逾深。
載鼓乾爐,更隆於淬锷;重垂神宰,彌瑩于監*。
研精冊囿,好書之志無ル;亻思文場,樂善之心方銳。
三古精微之典,入沛賞而通幽;六義溫柔之詩,集楚缁而标稚。
固以俯韬鴻烈,高視狙丘。
俦其妙年,越翦桑而孤劭;媲其沖歲,超題柳而逾絕。
履節之道具該,從政之術斯備。
天子考居衛之盛範,稽分魯之前則,诏秩宗以蒇事,命掌固以申儀,裂勝壤於方輿,胙色土於社。
式由山砺之義,乃遵比水之規。
粵以武德六年,行诏封豳王。
八年,又冊命曰:維武德八年歲次乙酉二月乙醜朔五月己巳,皇帝若曰: 於戲!咨爾鳳:歧嶷幼彰,器識方茂,大啟藩服,朝典攸宜。
是用命爾為豳王,食邑一萬戶。
受茲黑土,苴以白茅,往欽哉!其恭膺寵命,可不慎欤!肅承密鼓之榮,光被姒璜之數,驅驷於地乳,暢斑毂於天麋,威忄詹豪宗,信敷曼子,坐棠之政俄洽,攀桂之遊多裕。
若乃白水名區,控西巴而作鎮;黃郵都會,總南服而為重。
曆選群辟,諒屬仁明,佥曰允諧,俞往斯在。
貞觀五年,有诏除使持節鄧州諸軍事、鄧州刺史。
撓旌首路,循風載偃,骞と踐境,惠化攸孚。
訟谧刑清,鞫茂草於圓圄,學降教富,繕美栝於方襟。
棄戟於是騰謠,捐矛以之緝詠。
大布遷俗,更聞王暢之規;均約阜人,複睹信臣之績。
十年,诏曰:昔隆周定鼎,并建懿親;炎漢受圖,分王子弟。
用能夾輔王室,鎮撫海内;本枝所以碩茂,蔔年於焉長久。
自茲以降,曆數驟移,大道既隐,澆風逾扇,利建之義,鹹非至公;藩屏之道,無間長策。
朕嗣膺宵,永鑒前載,酌聖哲之彜則,革衰弊之餘風,思固維城,式隆盤石。
豳王鳳:早稱歧嶷,夙聞義方,地唯宗子,禮優分器。
建作牧,雖高前典;析胙土,來允舊章。
宜崇寵命,大啟邦國,可改封虢王,食邑如故。
仍授使持節虢州諸軍事、虢州刺史。
既而徙傳瓜裡,露冕桑田,恩流天塢之郊,澤被帝台之地。
剖竹求瘼,黃巷悅其嘉生;班條演範,赤縣資其福潤。
十七年,國慶,授上柱國。
戎章甫優,榮冠於莊伯;武級增峻,寵邁於昭陽。
十八年,除使持節豫州諸軍事、豫州刺史。
缇麾即路,結去思於鸠壤;皂蓋方臨,嗟來晚於龍澤。
期月之美斯著,歲餘之益實殷,俄而太妃六會焚和,四象乖氣,王王憂情内轸,悴色外渝,不栉首數旬,弗解帶者彌月,握粟之祈具懇,絕粒之志乃深,豈唯視枕揣衣,七辰五起而已。
暨乎風枝不靜,露草旋曦,号孺慕,崩心肆其荒塞;絕地充窮,斷骨劊其迷恸。
紅饣匪進,丹泗恒漣,削杖讵支於樂瘠,瞻圈更切於柴毀。
服勤逾節,殆不勝喪;誓畢苫壤,至性難奪。
大君重違其志,持聽終禮。
廿一年,服阕,又複本任。
伯山之化,再穆於昆墟;子翼之風,更扇於光水。
駭*之濫,自甄於混壁;夢鹿之罰,妙葉於均金。
垂桃曼於長阡,伐枳開於廣陌。
三時峻墉栉之積,七襄餘霜雪之資。
既闡八政之條,旋振四維之目。
獸台輻湊,鴻亭殷阜,大辰判域,明月疏池,右接澗*,左通淮海,永言良守,允寄英藩。
顯慶三年,除使持節宋州諸軍事、宋州刺史,崇禮敦信,勸學務農,鳏室鲐膚,俱欣至仁之愛;儉人惡子,鹹懾明罰之威。
饬躬軌物,偃草之雄逾勁;殖操矯,置水之方畢舉。
黃冠講德,誦中和於鄉校;赭裾遷義,陶上善於裡端。
龍朔三年,授使持節壽州諸軍事、壽州刺吏。
未幾,尋除沁州刺史。
未及之任,又授使持節青州諸軍事、青州刺史。
玄龜降野,素蜃開宮,跨地脈而疏疆,錯天齊而創趾。
五衢紛總,四履繁雜。
萊風未粹,尚行讠劫之兇;淄俗猶奢,仍存博鞠之弊。
鈎拒暫投,奸回就拘,爰簡玄聰,乃流紫封,降玺書曰:皇帝敬問青州刺史虢王鳳,皇甫公義所推勘劉整等事者:愚人無識,不憚刑科,扇惑鄉間,輕有聚結。
王情勤家國,糾察多方,推鞠罪人,鹹無隐漏。
部内清肅,深可嘉尚。
春色已暄,王比何如也?今故遣書,指無所悉。
然後霁威康俗,行簡恤人,絕澆競之塗,辟寬和之路。
城烏起韻,觀偉績於夷;岡蟪騰音,樹奇政於帝。
乃以上元元年,來朝東部,獻酎清廟,班瑞總街。
引骖驷於梁郊,侍柏台之廣宴,修壤奠於齊邸,承杞詠之殊恩。
既而沈*彌留,負茲虧豫,太醫珍劑,接彗星驅,中使幽經,聯禦波屬。
熊祟且笃,東海之秘無施;鳥眚方深,西山之丸弗拯。
以其年十二月廿九日薨於東都懷仁裡第,春秋五十有三。
背掃遽聞,遂結宸襟之恸;緒言甫奏,彌切津亭之哀。
儲後瞻武囿而緘酸,列屏湊衮堂而集怆,飾終之典尤峻,贈往之數實優。
乃下诏曰:漢追宗懿,禮缛章;晉悼戚藩,榮加衮秩。
因心所感,理必相循。
故青州刺史、上柱國、虢王鳳;資嶽降靈,膺辰誕粹,器懷昭曠,藝識通敏,幼标克嶷之奇,早馳樂善之譽。
疏茅錫社,道冠封虞;剖竹臨藩,寄隆分陝。
汝陽舊俗,美化著於遷蝗;淄水新邦,惠政彰於解犢。
德孚遠迩,誠貫始終。
方延西序之期,奄遘東堂之釁。
興言永往,轸恸良深。
宜被哀榮,以旌幽隧。
可贈司徒、使持節大都督揚滁和潤常宣歙七州諸軍事、揚州刺史。
聽司備禮,冊命陪葬獻陵。
赙絹布□千段,米粟□千石。
并賜東園秘器。
葬日給班劍人,羽葆、鼓吹及儀仗,送至墓所注還。
葬事所須,并宜官給,務從優厚。
三品一人攝鴻胪卿監護,四品一人為副。
惟王感緯葉期,具體锺美,符彩韶映,黼藻昭宣,允迪謙光,克由儉德,寓量沈邃,澄撓無以混其神;局度恬凝,愠喜弗有形其色。
黃金重諾,千裡斯應;白無沾,三複是遵。
貫十之幾,發自天縱;體工之,本資性道。
設醴罕疲,擁無倦。
嗚雞好古,契劉德之服儒;豹蔚騰章,蔑曹建之涉藝。
苞括缣志,綜綿圖,{貢}石九山之書,群玉四徹之典。
嵩丘孔壁之奧,汲隧羽陵之奇,鹹鏡心台,畢歸精用。
夢鷗ゼ彩,雖擅大巫;握蛇韬礻必,終輕小技。
然則清景娛賓之夕,神飙敬客之辰,或抒緣情,時敷麗則。
莫不韻諧風律,氣掩詞源。
至若貫虱落鹈之工,措杯複*之妙,蔺接猱之逸藝,超散馬之殊妍。
其餘敏識多才,固弗可殚記者矣。
嗚呼!凫洲閱水,同逝川而永度;猿岩多刃,與岱嶽而長虧。
曲晨之道無徵,軒光之術多爽。
粵以上元二年歲次乙亥十二月庚午朔三日壬子,陪葬於獻陵之北原。
太常考行,谥曰莊王禮也。
千月未究,王泉溘歸,嘶缟驷於柏庭,朱杜於楸域。
悲風切而寒山慘,遊氛晦而涼野陰。
有子平陽郡王翼等,茹茶标氣,集蓼荒魂,攀魚池以剡絕,瞻貝帷而凝慕。
思所以芳穸室,镂美幽扃。
朝議大夫守秘書少監、通事舍人、内供奉博陵崔公,才文雄,學該武庫,控歸塘於筆海,秀姑繇於翰林。
逸調淹華,壯思過警,憑緝銘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