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朱天光傳

關燈
爾朱天光與賀拔嶽、侯莫陳悅又向牽屯山進軍讨伐敵人。

    天光親自讨伐道洛,道洛戰敗,率領數千騎兵逃去,追趕不上,道洛進入隴中,投奔略陽賊帥王慶雲。

    慶雲清楚道洛骁勇果決無與倫比,得到他十分高興,便說大事可圖,于是自稱皇帝,任道洛為大将軍。

    爾朱天光打算讨伐他們,而莊帝頻頻下诏書,爾朱榮也有信來,認為隴中險惡,加上天氣炎熱,說等到冬天來了再作打算。

    而爾朱天光知道敵人可以制服,于是率領諸軍入隴,軍到王慶雲所居的水洛城。

    王慶雲、道洛出城迎戰,天光射中道洛肩膀,道洛受傷失弓而逃。

    爾朱天光破其東城,敵人于是都奔至西城,城中無水,敵人受熱受渴。

    有人逃出投降,說王慶雲、道洛想突城死戰。

    天光擔心把敵帥放走了,禍亂不絕,于是派人對王慶雲說:“力量屈劣如此,可早早來降,如果不敢早下斷決,就應當召集衆人今夜共同商議,明天一早來報。

    ”而王慶雲等人希望緩一口氣,等到夜晚突出重圍,報爾朱天光說:“請讓我們到明天給個結果。

    ”天光便對他們說:“我知道你們需要水,今天我們退後一點,聽任你們在黃河取水飲用。

    ”敵人安适喜悅,沒有逃走的願望了。

    天光秘密派軍人多作木槍,各長七尺,到黃昏時分,布立人馬作防衛架勢,周匝立槍,路邊更多。

    又在槍中埋伏人馬、防備敵人突圍,又令秘密在城北綁長梯準備登城。

    這天夜裡,王慶雲、道洛果然突出城來,馳馬先行,不覺撞上木槍,馬匹受傷倒下,槍中伏兵便起,同時擒住兩人。

    其他人都從城南出城,遇槍而止。

    城北軍人登梯上城,敵人窮途末路請求投降,到天亮時,盡收其器杖。

    爾朱天光、賀拔嶽、陳悅等共議坑埋敵人,死者有七千多人,家口被分。

    于是三秦、河、渭、瓜、涼、鄯善等都來歸降。

    爾朱天光屯軍略陽,帝诏恢複天光先前官爵,不久又加授侍中、儀同三司,增加食邑至三千戶。

     秦州城民準備謀殺刺史駱超,駱超發現了,逃到天光那裡。

    天光又與賀拔嶽、陳悅等讨伐平定叛民。

    南秦滑城人謀害刺史辛琛顯,琛顯逃到天光那裡。

    天光派部隊前去,也平定了。

    當初,敵帥夏州人宿勤明達在平涼降歸天光,後又向北逃去,收聚兵力叛逆,攻擊降人叱幹麒麟,想吞并其兵力。

    麒麟向天光求援,天光派賀拔嶽前去讨伐,軍未到,明達逃往東夏。

    賀拔嶽聽說爾朱榮死了,所以停軍不追,仍還泾州等待爾朱天光。

    天光也下隴中,與賀拔嶽圖謀入洛之策。

    進軍到雍州北面,叛亂的迹象已被朝廷察覺。

     帝下诏派侍中朱瑞到天光那裡慰問。

    天光與賀拔嶽謀劃,想讓皇帝遜位外奔,另外推立皇帝。

    于是頻頻啟奏說:“為臣實無異心,惟思仰奉天顔,以申宗門之罪。

    ”又有他的僚屬秘密啟奏說:“爾朱天光密有異圖,願陛下思考對策以防不測。

    ”既而莊帝進爾朱天光爵位為廣宗王,元晔又任他為隴西王。

    等到聽說爾朱兆已入京城,爾朱天光于是輕騎赴京見爾朱世隆等人,不久便還歸雍州。

    爾朱世隆等商議廢棄元晔,另舉親賢,派使者告訴爾朱天光。

    天光參預定策立前廢帝,又加授開府儀同三司、兼尚書令、關西大行台。

    爾朱天光北出夏州,派将讨伐宿勤明達,擒獲後送到洛陽。

    當時費也頭率纥豆陵伊利、萬俟受洛幹等人占據河西,并不歸附。

    爾朱天光因齊獻武王起兵信都,十分擔心,不再對付北邊的伊利等人,隻是略略派兵防備而已。

    又被朝廷除授為大司馬。

     這時,獻武王義軍勢力壯大起來,爾朱兆、爾朱仲遠等既經敗退,爾朱世隆累次派人征召爾朱天光,天光不聽從調遣。

    後來令斛斯春苦邀天光說:“非王無人能平定局勢,你怎能坐看我們宗家破滅呢?”爾朱天光不得已率軍東下,與仲遠等敗于韓陵。

    斛斯春等先回,在河梁迎戰。

    爾朱天光既不能渡過黃河,便朝西北方向逃去。

    遇雨,軍馬不能前進,被抓住了,與度律一起被送到齊獻武王處。

    齊獻武王又把他們送到洛陽,斬于都市,年三十七歲。

    爾朱家族專橫恣肆,分裂天下,各據一方。

    爾朱天光有平定關西之功,一點也不殘酷暴虐,與爾朱兆、爾朱仲遠相比,很是不同。